登陆注册
15932000000143

第143章 老聃瘦金书

钱塘县衙后院,房内一灯如豆。

“席元达本不该这般死去……”

顾允摇了摇头,不管此次冲突的起因为何,他一来秉承家族意志,二来为了徐佑这个朋友,三来为了屈死的百姓请命,都会责无旁贷的参与到这场波诡云谲的争斗中去。但杀席元达却非他的本意,顾允乐天知命,沉迷画作,性情豁达而趋归自然之境,若不是形势所逼,实在不愿让作画的双手沾染血腥。

“席元达死有余辜,也是不得不死,箭在弦上,不发则伤己,明府何必介怀?”

鲍熙起先并不愿意顾允牵扯进来,在他心中,顾允虽然聪明绝顶,但还没有做好准备,官场江湖从来都不是柔情脉脉的所在,步步荆棘,杀机遍布,一着不慎就可能赔上身家性命。所以当初甫一见面就不顾往日情谊,出恶言警告何濡,为的就是多给顾允一些时间,能让他在钱塘县令的位置上磨练一下心性,没料到徐佑的到来,詹文君的反抗,詹氏和天师道的博弈,让一切变得脱离了原来的计划,

因此他不得不独上明玉山,知晓何濡的所有布局后,经过深思熟虑,向顾氏做了详细的汇报。顾氏门阀出于种种原因,最后同意顾允以钱塘县的名义参与进来,但一定要控制事态发展,不能彻底得罪天师道,或者说不能让天师道有借口发起反击。

故而席元达是不得不死,他要不死,杜静之就很难脱身,杜静之脱不了身,孙冠不管为了面子,还是为了天师道内部的团结,都不可能善罢甘休,那时候必然会造成无法预计的损失。

朝廷,君上,太子,门阀,天师道和佛门,在永安十一年的这个冬日,正处在一个无比脆弱的平衡当中,一不小心,就可能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引起各方面的剧烈动荡和权力更迭。

纵然在某些计绝天下的才智之士的眼中,这种动荡注定要发生,可不是现在,也不是由徐佑顾允这样的小人物来触及,时候不对,所有人都没有准备好!

还要等!

等一个契机!

顾允对鲍熙的话不敢苟同,道:“席元达擅行杀戮事,死有余辜不假,但也要集问、查核明白之后,再由有司明正典刑,杀之以儆天下。像现在这般,先用计将其困于绝境,再逼而围捕杀之,未免有伤天和……”

鲍熙心思动了动,道:“此次用计,皆是徐郎君所谋。我观他雷厉风行,果然非池中物,明府与其相交,对将来大有裨益。”

此言一出,顾允大为不悦,他虽然不爱诡计,也懒得辨识人心,但天资太过聪颖,闻弦歌而知雅意,哪里不明白鲍熙话中暗藏的意思,道:“微之神仙中人,就算有这等城府和手段,他也不屑使用。你不是说微之身边的谋主何濡才是真正的幕后主使吗,现下又为何改了口?”

鲍熙对何濡这个人实在过于忌惮,内心深处有十分的不愿顾允和徐佑走的太近,所以明面上是褒扬赞誉,其实却是故意想让顾允对徐佑起反感,没想到弄巧成拙,惹得顾允不快。

“明府教训的是,属下失言!”

鲍熙淡淡的认了错,目光穿过县衙的天空,投射在远处的明玉山颠,眼睛悄悄的眯了起来。过了良久,突然道:“明府想不想知道,徐佑是如何将那半截元阳庐的石刻埋入别院当中的?”

顾允也是好奇,道:“听闻杜县尉挖出元阳庐石刻后,惹得门外的千余百姓齐齐下跪叩首,说来莫非是真的,那座别院乃是混元显圣时立于钱塘湖畔的?”

“是不是混元显圣我不知晓,但我亲耳听詹文君言明,石刻确实是她事先埋好的……我只是奇怪,别院中虽然常年只有八名紫衣童仆,但这八人精善武功,怎样才能在不惊动他们的情况偷偷埋下石刻,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哦,还有一事忘了禀告明府,”鲍熙拿出一张拓纸,呈于顾允身前,道:“这是从石刻上拓下来的字……”

“噫!”

顾允眼睛一亮,腾的站起来,一把夺了过去,到烛台下观望起来,越看越是着迷,忍不住喝道:“好字!” 然后对鲍熙斩钉截铁的道:“石刻在哪里,我现在就要看!”

跟县衙里的静谥不同,明玉山今夜灯火通明,各个院落之间奴仆来回走动,山间小道也有人端着酒水菜食络绎不绝,压抑了太久,在赢得第一步的胜利后,享受一下短暂的喜悦,既可以缓和郭府众多下人部曲们一直以来的紧张情绪,也能让大家在绝望中看到坚持下去的曙光。

“元阳庐石刻上那‘元阳’两字,七郎你用的什么书体?天骨遒美,逸趣霭然,结字疏通,迥异当世,我见所未见,闻所未闻。”当初石刻的事一直由左彣负责,从选石雕刻做旧,再到将徐佑亲书的元阳二字摹刻喷漆,何濡没有过问,自然也没见过。直到石刻被挖掘出土,才得以一睹芳容。

徐佑笑道:“既是老子所书,仙凡有别,书体从未见于人间,不正是理所当然吗?”

何濡嗤之以鼻,他对书法仅止于兴趣,并没有太多在意,既然徐佑故弄玄虚,也就懒得追问,端起一杯雪泥酒,闭着眼睛慢慢品尝,颇有贤士狂狷之风。但履霜就不同了,她在清乐楼中长大,要学琴曲,还要学书画,又在袁氏这样的儒宗待了多年,对书法的酷爱几乎是本能的反应了,所以对这个话题保持着兴致盎然,道:“据说老子曾做过周王朝的史官,骑青牛出函谷关后羽化成仙,世间并无真迹流传,郎君是如何学得老子书的?”

詹文君坐在一旁,墨玉般的眸子在徐佑脸打了个转,道:“书法一道文君不懂,但观前朝诸多名家,最善长的也无非一种书体而已。郎君之前的字已经近乎技矣,偏偏又能独辟蹊径,创古今未有的新书体,实在让文君钦服不已!”

徐佑可以跟何濡瞎扯淡,但面对詹文君还是不能如此恣意,道:“不敢当!这种书体乃是我偶然在一本古籍中寻得,临摹了一段时日,尚不成熟,也不完善,可惜毁于大火,再也无缘得见。为了追忆先贤,我自己给了它起了个名字,叫瘦金书!”

宋徽宗赵佶初习黄庭坚,后又学褚遂良和薛稷、薛曜兄弟,并杂糅各家,取众人所长且独出己意,最终创造出别具一格的“瘦金书”,以韵趣见长,有别于之前的所有书体。徐佑学书时临摹过一段,但终究还是喜欢王羲之,所以学王书有七分,学瘦金书仅五分而已。只不过王羲之的书体接近当世,有踪迹可寻,而瘦金书间隔了数百年,变化之大,足以让何濡等人叹为观止。

徐佑心中暗道:对不住了赵老兄,我先借您的名头用一用,想必以您的才华,没了瘦金书,还能创出胖银书,不要跟我计较才是。

“瘦金?”履霜美目泛着涟漪,道:“字好,名称更好!”她何等心思,知道徐佑不过假借古籍来表述谦逊而已,像这等出类拔萃的书体若是书家隐居深山,自甘寂寞,尚可能成为世之遗珠,既然著书立说,显见不是世外中人,那就不可能不为世人所知。

她莞尔一笑,并不揭穿徐佑,身为奴婢,这点识趣还是有的!

詹文君呵的一声轻笑,却不肯放过徐佑,道:“不知郎君可还记得那本古籍的名字,我愿广散钱财,求来为郎君作临摹之用。”

徐佑张张嘴,哑口无言。詹文君和履霜对视一眼,同时掩口而笑,几乎跌坐一团。美人成双,各擅胜场,真真让人不知此间何世!

何濡这时也喝完了一杯雪泥酒,冷眼旁观徐佑跟詹文君交谈,突然插口道:“今日杀了席元达,杜静之必然大怒,接下来如何在刺史府和天师道中周旋,还得仰望顾允出面斡谈。他能直接上陈朝廷,比起我等方便实多,七郎你明日还得再去会一会这位顾明府,和他交交心,免得书生意气发作起来,坏了咱们的大事……”

徐佑点点头,道:“你跟鲍熙已经谈的足够明白,我想飞卿不会再有抵触心理……况且杀席元达是形势所逼,不得不为,也是让朱顾门阀能够接受这个计划的条件之一。不过此人嗜杀成性,除掉他是为扬州百姓除一大害,飞卿定能理解,不会苛责于我的。”

朱氏起先派了朱睿来协助詹文君,只是不想让詹氏的基业毁于一旦,同时也有保护詹文君人身安全的意思,但并没有真的决定跟杜静之决裂。后来事态逐步发展,杜静之开始处于下风,也让朱氏看到了可趁之机,所以积极的进行了深度参与。加上接到鲍熙汇报之后,顾氏也在朱氏的劝说下动了心思,吴郡四姓本属一体,多年来守望相助已经成了习惯,于是联手给了杜静之一个无法忘怀的深刻的教训。

所以才有白天那一幕,鲍熙代表官府对席元达步步紧逼,而朱睿则公开亮相,在众目睽睽之下一刀杀死了席元达。

杀席元达不难,难得是如何杀的理直气壮。他不是普通人,也不是普通世族,或者说他身为天师道的消灾灵官,身披宗教外衣,天然具备一种特殊的保护色,杀了他,要付出的代价太大。

但徐佑的计划天衣无缝,借白蛇之名揭开了天师道扬州治霸占元阳靖庐,暗中掠夺民女,肆意折磨后杀人埋尸的血腥勾当。这种事放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是惊天动地的大案子,何况安子道向来仁义爱民,接报后必然大发雷霆之怒,杀了席元达的后果,在皇帝的震怒中,也变得不再那么的显眼和重要。

而杀了席元达,对天师道也有好处,所有的罪名完全可以推到他一人头上,一个死了的消灾灵官,身份不高不低,无疑是最好的背黑锅的对象。如此一来,杜静之尚有几分希望可以脱身——当然,这么大的丑闻,扬州治祭酒的宝座是坐不了了,但能留一条命在,至少让孙冠的面子上过得去。不然,纠缠起来,孙冠不会也不能舍弃杜静之,发狠做出反击,那样的后果,包括皇帝也无法承受。

所以,无论从哪个方面看,席元达其实都必死无疑,这是他的可悲之处,也是很多自以为是的小人物的可悲之处。

只是身在局中,他们自己并不清楚这一点!

同类推荐
  • 天禄风云

    天禄风云

    一场帝位之争,却有江湖之功。天禄苑,一个堪比一国势力的江湖组织,担大任而行屹立江湖,系和平于心而救苍生,恰逢国难之时,锤炼落败帝王的强者之心,竭力扶持一代贤明圣主,行事不求名利,不求称霸于世,只为百姓社稷福祉,在动乱时声名鹊起,百姓传颂可歌可泣,俨然在人类历史的变革中,演绎了一场慷慨救世的风云传奇……
  • 不忍细看的大明史

    不忍细看的大明史

    明朝,是一个极具诱惑力又欲望膨胀的年代。不仅皇帝们如此,大臣们也是如此:李善长外表温和,但待人苛刻,以营党欲;朱高煦恃功骄恣,凶悍不法,以篡夺欲;王振善于伺察人意,以虚荣欲;刘瑾欺上瞒下,以把持欲;严嵩、张居正很不廉洁,以求权欲;魏忠贤见风使舵,以变态欲;李自成勇猛有识略,以残虐欲;吴三桂勇冠三军,以私情欲。权倾一时的大臣、不可一世的佞幸,有正人君子,也有宵小之徒;有忠臣的死谏,也有阉人的疯狂……正是这个偏执家族,揭开了明朝近三百年的重重迷雾,为后人们留下了一个捉摸不透、无限遐想的明朝。
  • 功名簿

    功名簿

    将军一生为君战,三十余年洒热血。千军万马奔朝堂,一心猜忌误终生。无可奈何兄帝王,流言蜚语第臣将。
  •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俄苏现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俄苏现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 丛书共计20册,包括《中国文学发展概论》、《中国文学大家》、《中国文学精品》、《世界古代文学发展概论》、《世界古代文学大家》、《世界古代文学精品》、《世界近代文学发展概论》、《世界现代文学发展概论》等。本套书系内容全面具体,具有很强的资料性和系统性,是广大读者学习了解世界文学的良好读物,也是广大图书馆珍藏的良好版本。
  • 日月涅磐

    日月涅磐

    一个奔波劳碌之屁民,意志力量传送至明末,成为一无所有又悲催的崇祯私生幼子,同时成为半吊子的日月教教主,为了能在乱世中生存,他与天斗、与地搏,在江湖中浴血奋战。同时本书会把研究金庸武侠各武功来龙去脉一事,推到高峰。作为第一主角,是按照原历史让大清问主中原,还是举旗救明,让日月教历凤凰涅磐,大明王朝浴火重生。小说将历史与架空融为一体、虚实相间,史书与武学相结合,绘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江湖画卷。本书主人公:朱慈燝(刘志强)、宝相、时间灵徒(半神)、‘天道’(女性,本书最强高手)。
热门推荐
  • 万界苍穹

    万界苍穹

    出身寒门,却不甘命运。为爱献身,却离奇重生。他走过黄泉路,踏过万古墓,一切如过往云烟。在这大战渐起,位面纷乱的年代,陈浩孤傲的身形永世不倒。一处处世界被战争笼罩,一片片空间被异族侵占,是沉沦还是觉醒,是消弭还是崛起,他一挥手便可万界寂灭,他一句话便可万界安定。热血与青春的汇聚,情义与仇恨的交织,《万界苍穹》带给你不一样的青春与热血。
  • 光明的传说

    光明的传说

    光与暗之间的明争暗斗,光明族的光翼,和她的小伙伴们的冒险旅程
  • 剑侠逍遥

    剑侠逍遥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从小在山里跟随师父修行的小白莫子奇,偶然间得到师傅许可下山闯荡,发生的奇妙之旅。。。。
  • 我叫道格是只猫

    我叫道格是只猫

    我叫沙玦,是从青木山来的猫妖。师傅说别人家的猫在城里一天六顿小鱼干。结果我在这里翻垃圾堆啃西兰花。师傅说别人家的猫养尊处优被当成祖宗供着。结果我每天被家里的腹黑女王揪着尾巴吊打。喂!有没有搞错!我可是要成为仙人的猫妖!他仙人的!还有啊,我叫沙玦,沙玦!不是什么道格小咪小白或者小(哔——)啊!给我好好识字好伐!
  • 吾名蓝魔

    吾名蓝魔

    少年死前看清人生,少年当励志!可惜今生没机会!只是不甘!谢苍天重生异世蓝魔崛起谁能阻我灵气不能修,体术辅修,那主修什么蓝魔气啊你说什么,要挑战我?咱都不是一个层次的人了新手上路,求支持
  • 回忆不过萧瑟

    回忆不过萧瑟

    那些青涩的回忆,那些让你落泪的年华,那些曾经如花般灿烂的笑颜,那些曾经流淌温暖的画面.......回忆不能,回忆不了.........物是人非事事休,我看年华,欲语泪先流。惜春春去,只是无情绪。望秋秋来,几点梧桐雨。在这个陌生的城市,没有谁是唯一,没有“只有你我”人生若只是初见,该多好!那样我就一定不会再奢求什么华丽的结局,让时光停滞在你我相遇的刹那,我便会伴着你熟悉的脸孔睡得香甜。人,终究要在挣扎中蜕变,最终羽化成蝶。所有的成长都要承受离别聚散的苦楚;所有的成长都伴随着一个人流泪,然后戴好面具说我并不孤独。
  • TFBOOYS凯源玺之恋

    TFBOOYS凯源玺之恋

    凯爷,二源,千玺与沈梦旬,沐宛晴,冷月汐之间发生的故事。
  • 修恩梦境

    修恩梦境

    本文是以一个名字叫修恩的男孩以梦境为题材的童话小说,每个故事都以朴实的文笔写出作者对失去青春的缅怀,歌颂亲情,友情,爱情,以极多的暗喻揭示了当代的时代背景的一部分现象,也侧面描写一部分的社会人文情怀。
  • 呆萌天师:驱鬼路上桃花开

    呆萌天师:驱鬼路上桃花开

    言氏女,通阴阳,知两界,以除鬼捉妖为己任。以吾道心,证六界门,四象卫持,修罗界开,红莲之火,焚!一张黄符,驱走了厉鬼,却招来了桃花。姑娘,我愿为你冬暖被窝夏摇扇,求交往!让让,你背后有鬼!看呆萌女如何为驱魔抓鬼事业,发光发热!
  • 五行者传

    五行者传

    爱是相生还是相克,谁说得准呢?消息盈虚,终则有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