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雨中谈话和求学者
随着调查的深入,调查组的主要工作变成了传授农民经验技术。孙悠然就不再跟着去了,就和李湖逛街。中午的时候,乌云遮天,孙悠然看着天色,忙和李湖向客栈走去。
进了客栈,很快雨点就开始落下来。孙悠然看着急速掉下来的雨滴中朦胧的山峰发了一会儿呆道:“也不知道李端他们淋雨没有?”
李湖递给孙悠然一杯茶,笑道:“李端他们又不是傻子,下雨当然会找地方躲雨。”
孙悠然接过茶抿了一口,听着雨打房顶瓦片的声音,感叹道:“为人忙为己忙忙里偷闲品一杯清茶涤疲惫;谋食苦谋衣苦苦中作乐来几壶老酒洗忧愁。唉,一杯清茶不能够带给我片刻宁静,还得加上这清脆的雨声才行。”
李湖笑道:“快别这么说了,你一天家有多忙啊?别人只看到你不愁吃穿,闲得整天吊着手四处晃悠,要是别人听到还不得笑掉大牙?”
孙悠然叹道:“别人只看到我悠闲的外表,却不知道我心里有多烦恼呢。有些事情我现在不能说,说出来别人也不相信,就连你也不会相信,毕竟有件事情太过离奇、太过诡异。也只是我心大,要是这样的事情发生在另一个人的身上,我想只有两个结果:要么他成功,不过过程肯定有血腥;要么他轻易死去,一个浪花也翻不起。”
李湖道:“一将功成万骨枯。历来成功的人身后都留下一堆白骨,有对手的,也有自己人的。”
孙悠然道:“这不仅仅是将的问题了,也不仅仅是万骨,比这多太多了。其实我是一个不喜欢血腥的人,但是我知道有些手段必须要有,国家才能稳定,人民才能安宁。而且我对****带给百姓的苦难也有所了解。汉朝人口最多的时候有六千多万,但是汉末三国下来,只有860来万,不可想象,百姓经受了什么样的苦难。几十年的战争下来,死亡五千来万,只留下八九百万人,我可干不出这样的事。现在大唐人口也只有二千七百万左右就算跟大汉一样,人口也能达到六千多万,再加上江南岭南开发,种植三季稻,我估算大唐现有的土地能够养活一亿五千万人,增长的空间非常大,也不知道那时候会有多繁华。我还没有被污染,所以只想看到因为我的参与,大唐变得更美好,后世人提起我评价是一个好人,而不是遗臭
万年,子孙为了躲避别人的口诛笔伐改姓改名。有一个这样的祖宗,做人都抬不起头。”
李湖从背后抱着孙悠然道:“都不知道你在表达什么,哪来这么多感慨啊?我只希望就这样平平淡淡安安稳稳的过完这一生,其他宰相元帅的我可不希望你做,那种表面威风八面内里胆颤心惊的日子不是我需要的。”
孙悠然认真道:“悔教夫婿觅封侯!都有各自的苦衷呢。”又道:“我心里藏着一个天大的秘密,时机成熟我会告诉你的。”
李湖道:“什么样的秘密你只要不在乎它,它自然就慢慢不再是秘密。”
孙悠然笑道:“想不到夫人还是个心理医生呢。不过我受过多年教育,虽然没有多高尚,但是绝对不是自私自利漠视一切的权利动物。对了,我们合奏一曲《沧海一声笑》。”
由于下雨,客栈客人都回来了,不是喜欢安静呆在房间里就是在大堂喝酒聊天,大家气氛正好,这时突然琴声响起,众人精神一振,接着歌声也起了,“沧海笑,滔滔两岸潮,浮沉随浪记今朝;苍天笑,纷纷世上潮,谁负谁胜出天知晓;江山笑,烟雨遥,涛浪淘尽红尘俗世知多少;清风笑,竟惹寂寥,豪情还剩一襟晚照;苍生笑,不再寂寥,豪情仍在痴痴笑
笑……”一曲唱得大伙忘却了心中的烦恼。
其中一个身穿铠甲的将军站起来拍着手高声问道:“上面可是钱塘侯?老哥唐践贞。”
孙悠然向李湖问道:“这唐践贞是谁啊?”
李湖笑道:“听名字是莒国公唐俭唐大人的孙子。这几年在南边领军,你没见过。”
孙悠然下了楼,眼睛一扫,就看到了他道:“小弟孙观,见过唐兄。不知唐兄是怎么知道小弟在这里?”
唐践贞笑道:“老哥我在扬州接到家兄的信,他告诉了我《沧海一声笑》这首曲子就是你作的,老哥刚才一听就知道能把这歌曲唱得这么好的只有作曲者本人了,不想还真猜对了。过来坐,坐。”
孙悠然听了心里偷笑,这首歌可是黄沾的曲子,而且孙悠然唱得离完美还远,只是曲子中的那种抛弃名利、笑傲江湖的意境自己刚好进入罢了。看来,莒国公后人虽然受到的教育很好,但是对出世逍遥的思想境界很陌生。谦虚道:“唐兄过奖了,雕虫小技,不值一提,哪能比得上唐兄在军中守护一方百姓安宁生活。”
唐践贞道:“那就入士啊!你在长安名声在外,要做官还不容易。”
孙悠然笑道:“小弟这闲散性子,做官还不得怠政啊?”
唐践贞叹道:“爷爷就是因为怠于政事被贬了官,现在辞官了也好,他年纪大了,也该在家享享福。”
孙悠然不知道唐践贞这话是不是真话,但是在他看来,唐俭与宾客饮酒作乐、怠于政事是唐俭的自保之道。有能力又经常出些小错误的官是皇帝最喜欢、最放心的。至于那些能力强、风评好、自身一副道德君子的大员,皇帝是不会放心的,皇帝的想法一定是这样:该员邀买人心,定是存了没名堂的打算。唐俭这样一个在权利的池子里游了一辈子,能有爬到国
公的爵位,当然知道自己何时该下去安享晚年,并且为子孙捞好处。
孙悠然当然不可能直说出唐俭的动机,只是道:“小弟看令祖是年纪大了想把位置留给年轻人,这是着眼于朝廷新老平稳过渡。现在老国公就在长安,如果接班的官员施政不完善,那还可以弥补缺失。要是每个都官员都做到老死,那后来的官员还没有适应新的职位,出了错又没有人纠正,这对国家可是坏事。“举起酒杯祝道:“老国公为国操劳一生,临老还为了培养后辈甘愿自污。愿老国公长命百岁!干杯!”
几杯酒一下肚,气氛热烈起来,唐践贞拐弯抹角的打听秦钰和程初拜师的事情,孙悠然笑道:“其实也没什么,当初他们觉得数学在军中也很有用,所以就跟着我学了学。家祖父是得急病去世的,所以并没有留下什么兵书战策,况且程爷爷和秦爷爷戎马生涯一辈子,战场经验和兵法战策比之家祖父要强得多。其实,要说学习兵法,首推卫公和英公。卫公虽然
已经仙去,但是他的兵法一定还存在。英公老当益壮,想学兵法必须要找他嘛。秦钰只是跟着我学数学,程初仅仅只是躲避老爷子的拳脚。”
唐践贞道:“当朝谁不知两位李国公兵法如神?只是想要得到他们的传授异常困难的。”
孙悠然笑道:“这很正常。战场上生死一线,像他们那样百战余生的老帅,深知一个统领在战场上的重要性,所以,他们对于收徒传授兵法异常严格,宁可兵法绝传也不愿意因为自己教的学生能力不足冤死无数将士,给国家带来灾难,赵括那样的有一个警醒世人就行了,如果因着他们的名声朝廷所托非人,就是他们的罪孽了。”
唐践贞附和道:“就是如此,所以我想你能不能给我一套秦钰他们学的书籍?”
孙悠然道:“这很简单,你回长安一问就能够得到了,秦钰他们学的那几本书早就在长安流传开来了。据我的了解,军队其实并不流行我的书,《数学》一书商人学得最好,《物理》一书工匠学得最好。”
唐践贞奇道:“商人天天跟斤两数量打交道,《数学》学得好是应的,可是《物理》工匠学得最好老哥就不解了,老哥虽然不怎么关注工匠,但是也知道工匠之中识字的百中无一,他们是如何做到的?”
孙悠然感叹道:“只要有用处,他们当然会学。《物理》对工匠非常重要,他们制作物品经常要用到,所以虽然他们不识字,可是会找识字的念给他们听,然后死记硬背下来,再去验证。”
唐践贞听了佩服道:“他们为了提高技艺有这样的刻苦精神,难怪他们是学得最好的。”接着又不死心道:“听说秦钰在陇右那边打了一小仗,就凭着他手下的几十个亲兵,在林子里把追过来的一队千余人的敌兵绞杀了个干净。孙老弟,是绞杀!还是以一敌十!而且自身没有伤亡,只有五六个受了轻伤!孙老弟,这样的战争小弟从来没有听说过,你说秦钰是怎么做到的?”
孙悠然道:“这个我倒是知道,他这个战术是从猎户打猎的经验中学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