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众人都不明白刘威的用意,但少数心窍机敏的人已经多有揣测。
“若是每日得钱两贯呢?”刘威笑笑问道。看众人微笑不语,却也是径自帮他们说出答案:“怕是那时,尔等不但要食肉,还要饮酒了。”
在古代,饮酒的档次自然是要比吃肉高些。
接下来,刘威这才说到正题:“有谓民富国强,意之所指,国之血脉正是赋税。民富,则赋税丰,赋税丰则国有钱粮。国有钱粮,于外便可训练军队,保卫边疆,抗击外辱;于内则可修筑城池、疏通河道、广纳官吏、发展民生。然,国之强盛来自民富,民之富硕又自何来?古往今来,赋税所获不出二者:其一、农税。百姓种粮,除禾当午,汗滴禾土,劳作整年,所产之粮几分与之地主,几分赋之国家,所余之粮仅供糊口,无田之佃户、佃农有何富硕可言?其二、商税。商贾行商、互通有无、天南海北、风餐露宿,追风逐利。若是碰上世道太平,倒也有些盈余,可若是碰上乱世年景,路上强梁当道,地方官吏横行,便要血本无归。朕听闻,宋都还在东京汴梁之时,全国商贸繁盛,商税所得盛过农税多多,可也有些小本商人,一经官府和买、和办、和置,便要倾家荡产,血本无归。甚至有些本小家薄的商人,最后还不得不卖儿卖女,卖身为奴。”
刘威说到这,自然是要顿上一顿,好让殿中的众臣好好消化消化这番道理。而列位大臣当中许多人先前都是小吏,自然是对刘威说言深有感触。见众人纷纷点头称是,刘威接着道:“且眼下,本朝初创,干戈未平,百废待兴。这农桑之事却是急不得一时,亦不可全一日之功,需徐徐图之。惟商贾之事却可行得,因此这才有了朕将市集、瓦肆迁入城中之事。诸位可曾想过,方才吴卿家有言,道日前肉价本是平稳,自那城外瓦肆大势收购肉菜之后,肉价便涨了两文,这是何故?”
众臣略一思量,却是有吏部尚书大胆出口言道:“陛下之意,是否指那无良商贾,哄抬市价?”
刘威一听,大笑道:“否也!非也!这商贾之道,便是低买高卖,互通有无。这货品买的人多,卖的人少,自然是要涨价,涨价本就是无可厚非。列位臣工,且想想看,这肉价涨了,贩肉的商贩得利否?且这肉贩定然不会兼顾饲养,那些向肉贩提供猪子的农户又得利否?”
众人一想,也觉得有理。想这一头猪子有数百斤,一斤多赚上两文,一头猪子怕就得多赚上一贯来钱,那贩肉的肉贩和养猪的农户自然也就能各自多赚上少许。
“想这肉贩多赚了银钱,定然心中高兴,多少会打些酒来解谗儿吧。若是家中有妻小老小,给父母高堂置办身衣裳,给娘子买个簪子,给儿女换个拨浪鼓儿,那也是一定的。”刘威说到这,心内却是笑了起来,怎么想怎么觉着下面要说的这段话和《第五元素》里面那个坏蛋左格的说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不过,笑归笑,对付古人就得给他们讲事实摆道理,不然人家绝对不会鸟你:“接下来,贩酒的、制酒的、制衣裳的、织布的、制簪子的、拨浪鼓儿的匠户们赚了钱,定然也是要花消的。于是,这些人便有了活路,这些人的妻儿老小便有了吃食,那稚子也是一日日的长成。千百年来,世事便是如此!”
众人听罢,都觉有礼,顿然悟之。
刘威再是一叹,再道:“有谓:治大国若烹小鲜。又有谁知,何谓小鲜?便是百姓之道、是为民之所思、民之所想、民之所求。贫者所求,不过是穿衣吃饭、片瓦遮头、片垄薄田。富者所求,却是不一而足,可这天下贫者众还是富者众?”
丁家父子见刘威的道理果然深奥,并且他们也深知市集迁入城中的好处,自然也就不会再上来驳斥,于是刘威就把此事交由公安军衙门和市舶司联合办理。公安军负责维持次序,防火防盗,市舶司则负责管理、税务等事。
之后,便是榷场问题。
其时,宋国的榷场贸易,主要是中原及江南地区向北方输出农产品及手工业制品以及海外香药之类。而辽、金、夏地区输往南方的商品则有牲畜、皮货、药材、珠玉、青白盐等。只不过蒙古灭金、夏之后,榷场已经勒停。对于蒙古人这种用刀剑耕作的民族,跟他们贸易根本就不可能有利可图。
在当时,榷场贸易受官方严格控制。官府有贸易优先权。榷场领辖于所在地区的监司及州军长吏,又另设专官,稽查货物,征收商税。宋金榷场制度,小商人十人结保,每次携一半货物到对方榷场交易。大商人悉拘之,以待对方商贡前来。榷场商税是官府一笔不小的财政收入。
另外,在交易过程中,还有官府的职业牙人评定货色等级。所谓的牙人,也就是现在的鉴定师或是检验员,主要的作用就是代替双方对货品的价值、成色、优劣进行评定,并且估价,兜揽承交,收取牙税,而交易双方须由官牙人从中斡旋,不得直接接触。各政权对榷场交易的商品种类也有严格规定,如北方的战马,南方的铜铁、硫黄、焰硝、箭笥之类军用物资,一般都严禁出境。
刘威清清喉咙,这便说到:“贸易之利,列位臣工自然都是知晓的。于朕看来,小市利民,大市利国。不过,朕思量着,沿用‘榷场’之名是有不妥。不若这样,这城外的市集便唤做‘新春商贸交易会’,不自众爱卿以为如何?”
不用“榷场”之名,换了个名字这便说的过去了吧。
用语简单,意思明确,众人咋一听,这“新春商贸交易会”还真像回事。结合刘威上面的那翻说词,当下自然也就没有刺头大臣出来继续闹事,算是顺利通过。之后刘威下令,由城外天威军负责交易会的保卫工作,而客税事宜则交给户部直接管理,并且交代下来,除了火yao、粮食和军械这三样物资必须严格控制之外,其他货品一律开放贸易。
接下来的时间里,以丁老总理的一众大臣又对刘威颁布的另外两道致意进行了热情、热烈的讨论。首先,关于在原CD公安军的基础上成立检疫督察司,专司负责节日期间肉禽蛋奶等生活日常用品的卫生检疫和价格抽查的旨意。众人是不敢有什么意见的,但疑问还是有,那就是这个肉禽蛋奶的价格抽查还相对容易办道,至于那什么卫生检疫就有点难度了。
在西川一地,你要是找那些给人看病治病的医生,那可是一抓一大把。可要是找几个高明点的兽医,难度可就大了。刘威一想,也确实是个道理。于是又补了一个旨意,召集西川一地对牲畜家禽病症有所研究的兽医来CD应卯。
至于着令户部专门为督察司拨款,在CD市内购买十二处地皮兴建农贸市场的事,以及今后所有农贸产品必须归入市场经营的事,自然是无人反对的。
至于恩科开考之事,自然是群臣激奋的重头戏。
不过有鉴于此时已经是下午,并且刘威也给大臣们上了一天的课,感觉十分的疲乏。因此下了一道旨意,道是金口玉言,开科旨意既然已下,断然没有收回的道理。不过呢,众人可以下去写个奏折,把对本次恩科的意见和建议提出来。而且刘威对古代科举的种种也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怎么开科,怎么设定考题等等都是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这些还是需要大臣们来完善。
总之,本科的文制、武制、男举、女举的考试项目断然不能更改,而且为了表示一视同仁,男女考生必须使用相同的一份试卷。至于其他的,则随便你们怎么弄。
得到刘威如此承诺,众人也觉得刘威算是做出了很大的让步,并且他们对于这样的妥协也觉得心满意足。自然是欢欢喜喜的退朝回家,撰写奏折去了。
其后,由丁总理捉刀,三道旨意经过文饰修改之后由中书省行文天下。
这第一、第二道旨意面向的不过是CD、西川一地,虽然引起了CD百姓的轰动,但和第三道旨意比起来,根本就算不得什么。皇榜张布当天,CD城内的学子士人纷纷奔走相告,弹冠相庆,学子们喜得那叫一个无法形容。
并且附随着这第三道旨意行文天下的,还有一首刘威陛下在血战CD当日所作的《沁园春-CD》:“汉国城下,狼烟猎猎,鼓号喧嚣。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liu人物,还看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