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看《辛德勒的名单》时,刘威从电影上记下了一句犹太人的谚语,叫做:一人一世界!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拯救一个人的生命就好比是拯救了一个人的“世界”。
当然,其中更深层次的意思也包含了“蝴蝶效应”在里面:一个已经终结的生命,自然无法再与别的生命交集,而只有存在着的生命才能创造出无数的可能。
看着帐内忙碌的影子,刘威站在帐前久久不语。直到罗三贯将一袭大氅披在身上之时,刘威这才醒来。
在此之前,或者说一开始到现在,刘威就从来没有把自己的感性思维真真正正的融入这个时代。作为一个外来人,作为一个知道了“历史”并企图改变“历史”的先知,刘威的态度是超然的,是卓越的,是睿智的,是值得商榷的:他将自己比做救世主,将CD上百万军民比做电脑游戏中的虚拟NPC,在互动与交流中施展和执行着自己的救世计划。
因此,刘威犯了一个错误,一个很大的错误。
具体来说,那就是刘威犯了一个众多他看过的穿越小说中主角必然都要犯的错误,那就是“自我”。
以“自我”为中心,以“自我”的意志为大众的意志,以“自我”的想法决定他人的命运……
直到这一刻,当刘威看着秦艳拿着钢锯从一名热血汉子的身上活生生锯下一条被石弹砸得稀烂的小腿之后,刘威突然之间有了些明悟。
他们是人,是活生生的人!
是懂得喜怒哀乐,知道饥寒饱暖的人。
人者,何以为人?
从明悟中回醒过来的刘威左右一看,却发现眼下身边只有罗三贯和数名御前卫士在侧,当即命道:“汝速去唤丁祁前来,朕有要事。”
不一会丁祁赶来,还未曾开口刘威就自问到:“现下可将战损统计出来了么?”
“陛下!”丁祁施礼答道:“目下卢、曹三位将军尚未回城,马正等军且无军情传来,不知陛下所指是?”
被丁祁如此一问,刘威就明白自己犯了小白错误,呆了一呆这才解释道:“嗯,朕的意思是,今日守城的预备役官兵伤亡之数。”
丁祁听闻,正色道:“回禀陛下,今日守城之战,我军预备役部共计战损六千五百七十三人。其中,战亡者一百八十六人。余众者中,重伤者一千四百三十三人,余下皆为轻伤。”又道:“另,今日之战,我军共计杀敌二万三千六百零七人,生俘敌众万余。此战之威,旷古未见,实乃耀古烁今、惊天动地之战……”
原本刘威是想听伤亡情况的,但丁祁这个老头儿却会错了意思,没待刘威反应过来之前就是好阵忽悠,直把刘威给吹了个一佛生天,二佛出窍。但出于后世养成的“尊老爱幼”习惯,刘威只能很是高兴的听丁祁夸完,这才问道:“丁爱卿,不知现下的宋庭,对伤残军士、民勇是何安置。”
丁祁也是心窍玲珑之人,听闻刘威如此问道,便知刘威是想解决这伤残士卒之事,当下自然将其所知一一道来。这宋代的募兵制度,起自北宋建立后。其时全国虽然基本统一,但北方的辽国日益强大,成为宋王朝的主要威胁。为了维护统治和抗辽,需要一支较强的常备军。为此北宋政权建立了一支多达七、八十万人的由皇帝直接控制的禁军和有几十万人的地方部队厢兵,蕃兵等。
这些士兵都脱离生产,专事军戍。无论禁军、厢兵还是蕃兵,皆一律采取募兵制。禁军,从全国各地招募;守卫各州的厢兵,则在本州范围内招募;守卫边境地区的蕃兵,却是从当地少数民族中招募;保卫乡土的乡兵,由各地按户籍抽调的壮丁组成。
宋代募兵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专门招募灾民为兵,其目的是“不收为兵,则恐为盗”(《欧阳文忠公全集》卷五九)。按照当时的说法“饥岁莫急于防民之盗,而防盗莫先于募民为兵”,这样“上可以足兵之用,下可以去民之盗,一举而两得之”(《吴文肃公文集)卷二)。从这种军民两用的指导思想出发,赵宋王朝把招募灾民为兵作为传统国策,每逢大灾之年则将流离失所的成年男子招之为兵。例如,真宗时长沙发生灾荒,一次就募兵万余人。
而对所募士卒,为防止逃亡,宋代沿习五代遗法,在其脸、手、臂剌字,号曰:金印。著名的将领狄青,岳飞入伍时都曾刺字于身。(岳飞刺的“精忠报国”可不是在脸上。)
然而,宋朝的这种募兵制度虽有有利一面,但弊端诸多。最突出的一个问题,名为“募兵”,实际上是“养兵”。养兵逐渐形成冗兵,士卒变成朽兵,国家财力负担过重,军队战斗力低下,一遇强敌纷纷败北,导致了宋王朝的覆灭。当时士卒一日招募入伍,便终身仰食于军,既使疾病衰老之后,也不能被淘汰置换。
久而久之,军队越来越多,到北宋庆历年间时已达到一百二十余万;士卒质量也越来越差,老弱病残,良莠不齐,再加上军政腐败,士卒饱食终日,缺乏训练,骄惰成习,以致养兵百万,无一可战之兵,给社会的政治,经济和人民生活都带来严重问题。
宋神宗赵顼(音需)为了扭转这种腐败局面,任用王安石为相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兵役制度上废除募兵制度,建立保甲制,达到藏兵于农的古代征兵制。其主要内容:相邻民户十家组成一保,选主户一人为保长。百五十户为一大保,选一人为大保长,十大保为一都保,选有财力、为众所推服者为部保正。凡主客家有两丁以上(年十五以上),选一人为保丁,于农隙集中操练,须于夜间经常轮流巡警。
保甲制在全国推行后,受训完毕的义勇保甲,民兵共七百一十八万余名。其中经过严格训练可以代替正兵的保丁达六十余万人,成为禁军的后备力量,为国家裁汰禁军,厢兵奠定了可靠基础,增强了国家军力。
神宗死后,守旧派当权,保甲法被废除,宋王朝又回到募兵制老路……
听完丁祁的叙述,刘威原先心中的不安此时却转变成了忧虑。
其实原先,刘威之所以不安,完全是担心这些为国家为民族献出了太多,付出了所有的军士和民勇们会因为伤残而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担心宋朝对付退伍复员军人的政策和后世一样,随便打发点什么就将这些缺胳膊少腿的勇士遣送回家。可谁知道,这古人的做法却是比后世要充满“人文关怀”和“人性光辉”得多了。按照宋制,一但入籍当兵,竟然终生不用退役!哪怕就算是伤残人士,军队也一样供养他一辈子。也就在这时刘威才是猛然想起,就算是马正这样的败军之将,并且还是临阵脱逃的“叛将”,不也是给发配去干了门卒,不曾让他解甲嘛。
接下来,刘威就开始忧虑了。
按照后世的经验,伤残士兵是必然要淘汰的。可现在人家古人对伤残军人做到如此“人性化”的优厚待遇,如果刘威要是效仿后世的做法,恐怕……
仗还没打完,刘威就被如何解决伤残军人的问题给难住了。将伤残军人留在军队里样一辈子,这个问题显然在经济学的概念和统计学的范畴之内所能得到的答案显然都是不合算的,但问题是,不将他们退役复员,那么军队的体质结构就会出现“冗兵”的情况,可眼下刘威这支大军却完完全全是靠马正发掘出的那些伤残军人和退伍人士给训练出来的:比如说那个独臂的“都头”王虎、比如说那个白发苍苍的老门卒胡全儿,如果没有他们,刘威何来雄兵憾敌?
丁祁见刘威沉思不语,自然也不待多言。不多时,就听见远处穿来更声,此时却已是一更时分,丁祁突然觉得腹中一阵蠕动,这才省起似乎今日午后至今还未曾进食,而陛下刘威也是如此。
那沉思中的刘威自然也是同样听见了丁祁的肚响,随即他的肚子也“咕咕”的叫了起来,这君臣两人当下自是对视一笑。而此时,刘威拿眼望去,帐篷内的白光耀眼,俪影依旧,想来这截肢手术繁琐精细,已经整整一个时辰了却是还未完成。
说不得,刘威只好命道:“罗三贯,命人就在此处摆膳吧。朕与丁爱卿还要好好谈谈,这如何安置伤残军士之法。”
“如此也好!”丁祁略为思索了一下,又看了看帐前的刘威和帐内皇后娘娘的身影,知道今夜刘威定然是不会另去他处了。这便向准备离去的总管罗三贯:“总管大人劳驾,且顺路前去知会王侍郎等人,凡有军情报备,可往此处寻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