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857400000003

第3章 严于律己,时刻警醒(2)

众所周知,佛教分为律宗、禅宗、净土宗、密宗、华严宗、法相宗等多个教派,其中律宗戒律最多,常人难以受持圆满,因而,一般情况下,大家都会选择别的教派。对此,先生也深有同感,尽管如此,他还是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律宗,并且全心全意地投身其中,精严戒律,孜孜以求,独树一帜,誓以振兴南律宗为己任,在多年的修持下,终成一代宗师。而这,不正是“不被时流笼罩者,堪立千古品格”的表现吗?

若是当年先生知难而退,选择其他教派,或者选择律宗,但浅尝辄止,那么他也难以成就自己。归根结底,他在释家的成就归因于他不随波逐流。

人群中,众人的声音是响亮的,而一人的声音却是微弱的。因此,人生中,人们容易走入“人云亦云”的误区,也容易走上跟风的歧途。事实上,我们应当和李叔同先生一样,保持真我和本我,做一个有原则、有自己方向的人。这样一来,才能独树一帜,让自己长成一棵独一无二的大树,所谓建树,也由此而来。

不然,一切以别人为模板或参照,生活就会乏味。要知道,即便是最逼真的模仿,假的就是假的,真不了。一切成就与辉煌,无不源自创新。而所谓创新,从深层来看,也是保持真我的表现。

生活中,做人也是一项毕生的事业。做人漂亮不漂亮,不但取决于能否与人为善,更取决于其内在品质的高低。修己修身之事,不随波逐流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一个骨子里有君子潜质的人,是不甘做一个随波逐流的人的,相反,他会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有自己的原则与方向。

比如,与人相处,绝不因为一时的名利而出卖自己的人格。再如,要成就某项事业,绝不随同大众的错误意见和观点,相反,会有自己独特的眼光和视角,更有自己匠心独运的观点。

毋庸置疑,这样的人才能保持自我。莲之本,为洁,为美。若是它会因出于淤泥而与淤泥同色,那么洁从何来,美又从何来?

所以说,我们应当和李叔同先生一样,懂得“做人恰如莲花开”的道理,不随波逐流,做最真实的、有自我的人。“举世皆浊我独清”,如一朵莲花,静静地打开,悄悄地闭合。开放收拢,都是洁。做人如此,才不失为君子。

切记祸从口出

《晚晴集》里摘有盘山禅师的话:“修行人大忌说人长短是非,乃至一切世事非干己者,口不可说,心不可思。但口说心思,便是昧了自己。若专炼心,常搜己过,哪得工夫管他家屋里事?”

事实上,管好自己的嘴,又岂止是修行的人的事?人生于世,对我们任何一个人来说,这都是一大修持。要知道,祸从口出。因此,我们应当严格要求自己,时刻警醒自己,做一个少言慎行的人。

嘴,是人体最不得清净的地方,病从口入,祸从口出,都离不开嘴。人有嗔恚心、嫉妒心等恶念,都要通过嘴表达出来,佛教最看重“口德”,一个是食素不食荤,一个是不妄语,这两个都是有修为的人需要特别注意的。前者我们可以不予以要求,但是对于后者,即不妄语,这是我们应当注意的。

有一个故事,说一个小国向中国进贡了三个一模一样的金人,把皇帝乐坏了。但是这个小国不厚道,要求回答一个问题:这三个金人哪个最好?

群臣一听议论纷纷,说我中国是泱泱大国,还能让你难住吗?可是大家抓耳挠腮,一时半会儿还真的辨别不出哪个好哪个坏。

最后,一个退位的老臣说他有办法。他把一根稻草从第一个金人的耳朵里插进去,稻草从另一只耳朵里出来了。他又拿来第二个金人,把稻草从耳朵里插进去,稻草从金人的嘴里出来了。他又拿来第三个金人,把稻草从耳朵里插进去,稻草掉进了金人的肚子里,一点声响都没有。老臣当场宣布,第三个金人最好。小国的使臣说,答案正确。

原来,第一个金人代表的是别人说话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的人。第二个金人代表的是别人说什么话,嘴风不严当了传声筒,靠不住的人。第三个金人代表的是,别人说的话心知肚明,却深藏不露的人。

显然,第三种人才是我们应当做的人。不论人性本善还是本恶,要知道,人性丛林中,凡事谨慎为好,祸从口出的事例数不胜数,我们应当引以为鉴,严于律己,做一个谨言慎行的人。

对此,李叔同先生也常说:“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没管好自己的嘴是非常容易得罪人的,得罪君子可能并无大碍,但是得罪了小人,这就是祸患的开端。

现实生活中,我们身边不乏口若悬河却又浅薄的人,不论是什么场合,都出言不逊,殊不知,恶语伤人六月寒。此其一。其二,若是对方是个容不得别人冒犯睚眦必报的人,那必然是要惹祸上身的。其三,即便众人都不计较,也可能会出现“恶有恶报”的情况。

一天,释尊带着阿难托着钵来到城外。路上,他们碰到一个巨大的臭气熏天的深坑,原来,这是城内居民倾倒大小便的粪坑。粪坑里有许多长了手脚的小虫,远远地,它们就看见佛过来了,因为躯体细小,所以只有不断从臭水中抬起头来,才能勉强看见佛陀,可是一抬头,它们就泪流满面。

释尊见状,忍不住怜悯它们,这一切,阿难都看在眼里。佛返回灵鹫山后,阿难便向佛打听有关刚才那些小虫的事情。

于是佛陀便如实告诉阿难,原来,当年有一位婆罗门建造寺庙,供养许多僧伽,有位施主供养许多奶物。一天,适逢一群云游的和尚来访,该寺的知客僧并不把奶物端出来让众人品尝,当做客的僧伽问其缘故的时候,知客僧说:“你们刚来做客,我是寺里的老主人,尚没有吃过,你们这群新来客人怎能享受佳肴呢?”

做客僧伽们听了,便有人说:“你我同是寺庙中人,哪里还分你我呢?应当把奶物拿出来分享才对呀!”

知客僧听了,非常生气,破口大骂道:“你们何德何能?还想享受这样的美味佳肴,你们还是去喝厕所的脏水吧!”

说完这些后,佛陀对阿难说:“妄开恶口,终有恶报,后来他自己便投生在厕所坑里了,也就是王舍城外的那些小虫子。他只对别人说了一次恶言恶语,就饱尝如此痛苦。凡我弟子都应该明白祸从口出的道理,切记,妄开恶言会惹火烧身,故不能等闲视之,不论是对父母,还是对其他人,言谈都应当温和。”

的确,祸从口出,人生于世,我们应当严于律己,少说话,更别恶言恶语。对此,弘一大师也深以为然。他在开示别人的时候,列了十训,其中有两条就和少言有关。在大师看来,人间的灾祸往往从多言中来,言多不如言少,言少不如言好。少言可以免去许多人间祸患,因此古人劝人要谨言慎行,这样可以避灾免祸。除此之外,他还将“不说人过”列为一大训诫。大师非常推崇孔子的一句话:“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它的意思是说对人应少一分指责、多一分宽容。

正因为大师严于律己,时刻要求少言慎行,不论人过,所以世人对他的评价极高,而他本人也很少因为说话而惹祸上身。

在这一点上,我们应当向大师学习,切记祸从口出,要时时提醒自己,做一个慎言慎行、少言慎行的人。

人生需要忏悔

袁了凡曾说:“人之过恶深重者,亦有效验。或心神昏塞转头即忘;或无事而常烦恼;或见君子而赧然消沮;或闻正论而不乐;或施惠而人反怨;或夜梦颠倒;甚则妄言失志;皆作孽之相也。苟一类此,即须奋发,舍旧图新,幸勿自误!”

这段话里举了罪恶深重者身上的几个表现:第一,头昏脑迷,多忘事;第二,无缘无故地经常烦恼;第三,见到道德高尚的人会觉得很沮丧;第四,听到正确的道理却感觉不快乐;第五,给别人恩惠却招来怨恨;第六,夜里梦境颠三倒四;第七,胡说八道没有原则,这些都是作孽者的表现,最后提出,人如果有其中一个表现,就应当立即自我反省,千万不要自我贻误!

看了这段话,也许读者会觉得心惊,因为类似的“魔障”平心而问,还真不少见,是该警醒了。

那么我们什么时候来忏悔,忏悔有什么好处呢?《晚晴集》里摘取《金刚三昧经》里的语句:“若失本心,即当忏悔。忏悔之法,是为清凉。”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迷失了自己,就应当发自内心地忏悔,沉浸在忏悔之中,神清气通,真是享受!

大师在临终前曾讲过一篇《最后的忏悔》,里面说道:“我是一个禽兽吗?好像不是,因为我还是一个人身。我的天良丧尽了吗?好像还没有……初出家时,也不是没有道心。虽然如此,但出家之后一直到现在,便大不相同了。二十年来一天比一天堕落,身体虽然不是禽兽,而心则与禽兽差不多。天良虽然没有完全丧尽,但是昏聩糊涂,一天比一天厉害,恶念也一天比一天增加,善念一天比一天退失……”即便是在老年,每走一段,大师仍会回头看看自己,不断地反省。

凡夫俗子觉得忏悔很遥远,很幼稚,他们专为五斗米折腰,做了错事他们也浑然不觉,还觉得神鬼不知,棒敲警醒他们也不知悔改,佛对这种人也很难办。还有的人自称什么都不信,他已经落进水里都不信世上有水,他已经落进井里都不信世上有井,这样的人更是难明忏悔之理。

对于一心“享受现在”的人来说,他们心里没有过去和未来,也没有因果报应的概念,心里也就只有自己没有他人,这样的人不仅可悲,而且可怕和危险。因此,忏悔,是必要的。

同类推荐
  • 为什么给别人打工

    为什么给别人打工

    20世纪末,英国麦肯锡公司发起一个有关“分享”和“激励”的培训项目,旨在加强员工的职业素质和个人竞争力。马克斯·兰茨伯格作为该项目的负责人和麦肯锡资深董事,在综合了28年培训经验的基础上,将此项目完善成书,该书迅即成为商业领域的经典培训教材,译成14种语言畅销全球。
  • 超级CEO成功哲学课马云

    超级CEO成功哲学课马云

    本书主要从马云在创业之路上的坚忍和踏实两方面进行论述,其中又分为梦想、激情、竞争、自信、理性、果敢等13个方面,通过阅读,读者可以从中获得激励和感悟,从而坚定自己的梦想。
  • 霸气的力量

    霸气的力量

    本书分为磨砺篇、创业篇、实战篇、拓展篇,共8章,深刻阐述了“霸气”的实质、内涵以及培养霸气的方法和途径;通过大量案例,轻松的语言展现了充满霸气的顶级大师、行业巨头走向成功的奋斗历程。通过本书的阅读,渴望成功的朋友将可能因为“霸气十足”而改变平凡的命运,从此走上辉煌的人生之路。
  • 展现你的气质

    展现你的气质

    一言一行,举手投足间都在显示着我们的气质。所以要展示我们的气质就要在日常工作、生活的具体行为上下功夫,改掉坏习惯、坏作风以及消极的心态,将我们自信、乐观、豁达、敬业、幽默、干练、诚信等等好的品格融于工作、生活、言谈举止、为人处世的具体行为之中,展示给公众、朋友、家庭、单位……。如此,我们就成了一个具有美好气质的人!正是基于这种理念,我们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为各种行为,通过各种让人们称道的行为,将美好的气质展示在各种人群前、各种场合中。
  • 每天读点职场心理学

    每天读点职场心理学

    本书有针对性地提出、分析和解决了职场中客观存在的重点问题。通过大量生动的事例,帮助读者了解人性的复杂及其根源,学会如何洞察人的心理,懂得如何建立威信、施加影响,进而掌控你周围的人等。
热门推荐
  • 领军者:最后的龙骑士

    领军者:最后的龙骑士

    三卷笔记,记录了那个时代的历史,那是悲痛、耻辱与绝望。三卷笔记,见证了那个时代的历史,那是不甘、愤怒与反抗。从极寒雪原到酷热沙漠,龙骑士之歌被人口耳相传。从温柔故乡到敌国异域,龙骑士之歌被人轻声吟唱。离家百万里,至少可以马革裹尸还。
  • 最强兵王混花都

    最强兵王混花都

    挟腥风血雨横扫一切。一个青年凭着自己的一腔热血,在一个生死交替的年代里,一步步的拼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当有一天他登上颠峰,蓦然回首:翻云覆雨的权势,富可敌国的财富,倾城倾国的美人……一切都尽在脚下!那个时候,我该追求什么?
  • 末日之逆战生存系统

    末日之逆战生存系统

    末日危机只能是丧尸吗?不,末世来了,彭天风没有看到丧尸,看到的只是皮肤如树皮的感染体,没有腐烂的气息,但那枯槁的面容,更加吓人。他唯一的依仗,便是偶然得来的逆战生存系统,兑换物品。更关键的是在这个无法相信别人的时代,他还能兑换美女伙伴。
  • 腾空之约

    腾空之约

    (选自原文)(选自原文)韩沫紧了紧眉,细细地打量着这位看似懒散型的帅哥:一身月白项银细花纹底锦服,大片的莲花纹在白衣上若影若现,柳眉下黑色眼瞳像浓得化不开的墨。从眉宇间或多或少可以看出一种传统中国人的气质,应该是华裔后代。“Misshan,pleasecomewithme.”犹如母语一般轻松地从帅哥口中吐出。虽然是长期生活在美国的华裔。韩沫微微一惊,斜飞的剑眉,细长蕴藏着锐利的黑眸,削薄轻抿的唇……他的魔并不仅在于那张看了会令人痴醉的脸,而是他整个人散发的神秘阳刚气质。
  • 你是他的谁

    你是他的谁

    不要自我封闭,要去释放,去适应,去融入,去接触这个世界,七年后,我在人群中却在声音之外,那种累的感觉,让我找不到自己的心,让我想逃回去……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庶女倾国

    庶女倾国

    今生她精通武术,尽得人生一切辉煌,却死于自己挚爱男朋友的算计之下。命运给了她又一次机会,她穿越回到了自己前世中一个不受宠的庶女之中,嫡母嫡姐佛口蛇心,嘴甜心苦,手段阴狠毒辣。她睁开眼,身处的竟是一处乱葬岗。好不容易重生了一回,她决定要抡圆了再活一把。这一世绝不轻易低头。重回王府,是爱情还是复仇?他说:你要杀的人,我一定为你杀尽。她说:我要亲手杀了仇人,你不许插手。他说:无论你变成什么样子,我都爱你。她只留下了悔恨的眼泪……【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法末圣途

    法末圣途

    魔法至尊精灵王引动自身点燃永恒之火。矮人王深居地脉之心沉沦在金色河流。人类至强相继消失。战火重燃,黑暗来袭,这个世界又将遭受何样磨难?魔法,圣力,又该如何拯救苍生于狂澜之中?
  • 千家诗

    千家诗

    《千家诗》是由宋代谢枋得《重定千家诗》(皆七言律诗)和明代王相所选《五言千家诗》合并而成。它是我国旧时带有启蒙性质的诗歌选本。因为它所选的诗歌大多是唐宋时期的名家名篇,易学好懂,题材多样:山水田园、赠友送别、思乡怀人、吊古伤今、咏物题画、侍宴应制,较为广泛地反映了唐宋时代的社会现实,所以在民间流传非常广泛,影响也非常深远。全书共22 卷,录诗1281 首,都是律诗和绝句。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侠盗仁医

    侠盗仁医

    在敌人眼里,他是犹如幽灵一样的恐怖存在。在亲友眼里,他是温和善良的阳光男孩。白天,他是周游花丛的妙手仁医;晚上他是飞天遁地的古董大盗!男的都走开,管杀不管埋;美女都留下,看病让我来。萧默贱贱的说道。“萧桑、伦家胸口好痛!”沙耶香和晴子同时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