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835900000720

第720章 木城(1)

现在除了京师之外,北方的稍大些的州府也多半配备了座钟计时,甚至有一些雄心勃勃的官员打算把鼓楼改成钟楼,也就是建造那些一人多高的大型座钟来报时,在此时的大明远没有后世清季那么封闭和落后,也完全谈不到愚昧,固然中央王朝和儒家学说的排它性使中国的士大夫有一种固有的自大,但他们也绝不会把好东西一律归到“奇技淫巧”上去,好象把耳朵一掩,就可以对别人的长处视而不见,甚至指望对方自行消失了。

辽东现在是朝廷投入银两最多的军镇,可以说很多事是不计成本的在做,备给一些座钟来精准计时完全不算个事。

十一点过几分时,全部马队都停了下来。

孙承宗在辽东也是骑马的,完全不同于他在京师时的温文儒雅。

在京师时他是讲官,帝师,翰林,是知名的东林党人,保持适当的排场和架子是必要的,他本人也并不会抗拒。

在辽东,孙承宗动辄要巡行数百里,而且军情紧急,哪有时间给他慢腾腾的坐轿子走。

战马的鼻孔喷着气,马身上流着汗水,现在是夏季,虽然还没有到最热的六月,但天气炎热,三十里地跑下来,马儿停着不动的时候,大滴的汗珠从身体溢出来,最终汇集成小溪般流淌的恐怖景像,很快,人们的脚下都出现了一片片的汗湿痕迹。

这也是盛夏时很少有人挑衅出兵的原因所在,就算人能耐热,马也受不了,战马一天跑个百十里,连续几天下来很可能就死掉了,这种动物远比人类想象的要娇贵的多。

不过没有人注意到战马的情形,人们的目光都被别的东西吸引了。

连山驿在上次建虏入侵时被烧毁了,辽东的驿站因为在开国时整个辽东几乎是一片荒芜,经常百里无人烟,在蒙元的时代辽东的汉人要么被杀光要么就跑朝鲜去了,等大明复国成功后辽东已经看不到几个汉人,当然也看不到几个蒙古人,在一片荒芜的状态下建立的驿站和军堡都是十分庞大,每个驿站要保证有基本的防御能力和大量的军马,人手和马匹多了,驿站几乎就是一个小型的军事堡垒,最少在军事上,辽东的驿站比一些烟墩要重要的多。

在一片空白的基础上有一个小型的军营,驻守人马由一个守备率领,人数在四百人左右,其中有骑兵一百余人,宁远的当家人并不是想把士兵放在这里等死,而是前沿的守备力量,也算是一种预警和拖延。

在连山驿的小型军营里堆放着大量的物资,最近已经有半个多月没有下雨,最重要的军资粮食也没有被放在屋子里,而是堆放在校场上,只是简单的盖了一些油布。

另外就是各种军事物资,弓,生漆,筋条,箭矢,尾羽,刀,牌,叉,棍,枪,林林总总摆放的满地都是,有几个辅兵模样的人在收拾弓箭,把步弓的筋取下来放松,晒干后再装好,给兵器擦好油。

虽然这个军营看起来混乱,最少该做的事情还是在做,袁崇焕和祖大寿等人都瞟了那个面色苍白的守备一眼……孙承宗突然袭击前来视查,事前没有通知,把这家伙给吓惨了。

毕竟军事物资和粮食的保管,包括游动哨骑的侦察,营区的防御,这些事情这个守备可都是没有做好。

在辽镇修筑的几十个军堡里都有大量的物资和军人驻守,不过孙承宗的愿望统统落了空,在几年后努儿哈赤兴兵来攻打辽西时,几乎没有一个军堡做出了应有的抵抗,士兵和将领们放弃了军堡里大量的军需物资,虽然这是朝廷通过几次加赋从广大的农民口里夺食弄的来银子变出来的,他们落荒而逃,把责任和领土抛在身后,把大量的物资白白送给敌人。

而此时孙承宗关注的焦点不是在被随意放置的军资上,他的目光在连山驿的对面。

不知道什么时候对面起来了一座木城。

说是“城”还是略有夸张,但也绝对比破坏的连山驿上的军营要大的多。

关键是这木城全部是用大木拼在一起,象是一堵高大的木墙,墙基有削尖的巨木对外,外围还挖了一条壕沟,也放了拒马,地面上有黑色的光芒闪烁,显然是撒了不少铁蒺藜。

这样的防御当然比正规的军堡还是差些,但是也相差不远了。

修在路边的木堡居然还有一条临时的通道,有几辆大车在进出,往官道的路边开了一座门,还有两个箭楼,几个灰袍军人拿着火铳站在箭楼上警备,还有一小队人在门口持铳站立,显然是守备木门的值哨军人。

孙承宗刚刚还没说什么,现在他扭头对那个守备道:“你看看,人家商队的团练护卫,听说还是团练的辅兵,怎么比你的军营还严整的多?”

守备满头大汗,只得跪下请罪。

孙承宗皱眉道:“这木营是什么时候修的,怎么和裕升的车队在到辽东之前就派人先修了这个木营不成?”

“回督师大人,”守备跪在地下仰脸答话道:“昨天刚搭的。”

“啥?”

“昨天搭的。”守备一本正经的道:“末将也是十分佩服。他们早晨经过这里,派了什么工兵来修了几段路。后来说在这里要建一个兵站,囤积些物资和做撤退路线的简单防卫,当时来了三四百人,各种工具都有,拆了大车的车厢去拉木头,几十辆车拉了几趟就足够了,末将派人去看过,他们的锯子好,还有大砍刀,小刀,斧子,砍的又快又好,到这里就开始修营,末将计过时,两个时辰把这营区修好了,还在里头盖了十几间大屋子放东西……”

孙承宗听了之后,脸上的表情只能是愕然。

祖大寿和满桂还有袁崇焕等人脸上的表情也好不到哪去。

谁也想不到眼前这么正经的一座木城居然是一天不到的时间修出来的,而且就是一个普通的转运储存物资的兵站,另外就是为了防备建虏追击或是偷袭的“简单”防卫设施。

有不少人扭头又看了看连山驿旁边的兵营,心中的感觉更加怪异了。

孙承宗呆了一会,终于道:“这种木营要是不怕火,感觉比火路墩还好些。”

还跪着的守备不知死活的插嘴道:“督师大人,末将也说过,他们说已经做过简单的防火处理……”

又是“简单”这个词!

孙承宗一脸不高兴的道:“起来吧,你知道他们的大半车辆现在在哪里?”

守备赶紧爬起来,不过还是躬着身子答话:“他们说前头有两座桥要修,七个路口要加宽和加固,另外在杏山驿,小凌河堡旧址,他们打算在后天之前建成两个兵站,大后天他们抵达十三山驿,然后就直接抵达十三山和广宁卫城区域了。”

“好,”孙承宗道:“这里不进去看了,我们去杏山驿。”

这个时候的人们没有人会想到在多年之后这一片地方爆发了明亡清兴的最关键一战,锦州被围,明朝派出十四万大军援助,身后的宁远是依托,杏山,松山,塔山,塔山最近,百里左右,杏山则距离宁远一百二十里,在松锦州大战时,皇太极看出洪承畴部置失当的地方,前军强而后军弱,率精兵截断松山和杏山的联络,挖三条长壕隔绝明军,同时派阿济格夺取了明军储在笔架山上的大量存粮,明军断粮后士气大跌,失败就只是时间问题了。

杏山驿距离杏山堡尚有一段距离,距离连山驿最少还有六七十里路程,祖大寿马上劝道:“阁部大人,现在已经是午初,赶到杏山驿最少也是傍晚了,很可能还要走一段夜路。”

孙承宗道:“祖将军是否害怕有建虏骑队在,你们已经派出不少精锐骑兵去哨探,总不能还被人伏击?”

被伏击的可能性是小,但也并非完全没有这种可能,袁崇焕也劝道:“阁部大人还是在此休息,等明天清早再出发,这样哨骑巡哨的地方更大,也更加保险。”

“不必了。”孙承宗道:“本阁部受命督师蓟辽,十三山之事关系到我大明十余万军民的生死存亡,也关系到收复广宁和锦州等最要紧之事,现在商队继续向前,本阁部反而龟缩于后,传扬开去不是天大的笑话,继续前行罢!”

公允的说,孙承宗是一个擅长统筹经营和管理的高级人才,在他的管理下辽镇恢复了生机和战斗力,他也较为擅长发掘人才,满桂和祖大寿,还有赵率教等辽镇悍将都是他一手带出来的,袁崇焕也算是老孙头手里得到了发展。但孙承宗不擅长的就是亲临前敌提振士气,或是指挥战斗,他和熊廷弼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此。

熊廷弼敢在辽东最危险的时候轻骑入辽阳和沈阳等处,甚至敢去视察抚顺关,极大的鼓舞了辽东将士和百姓的士气,熊廷弼不仅是战略大师,也是一个战术大师,在熊廷弼经略辽东的短短时间和后金方面爆发多次小规模战斗,在小规模战事的指挥和统筹上,熊廷弼也是展现出了极高的才干,在他的指挥下,辽镇和后金方面的几次小规模战斗都打赢了,所以这才是最为扼腕的地方,老熊要是没有被人挤走,努儿哈赤的机会真的很渺茫……

###第七百二十六 沉思

孙承宗在战略眼光上和熊廷弼的高下且不谈,在战术上和对将帅的具体指挥上,老孙头比老熊头差的真不是以道理计,相差实在是太远了。

在孙承宗呆在辽东的几年时光里,他多半是一直在大后方呆着,很少亲临前敌,在建虏几次有威胁的进攻中,孙承宗也从来没有亲临前敌的打算。

在感觉到威胁很大时,孙承宗甚至压根没有做出具体的战术指挥。

在被攻击时,孙承宗的第一反应就是挂冠辞职……

总体来说,老孙头更象是一个合格的经理人和后勤补给官员,而不是一个能指挥打仗的军事统帅。

可惜以他的角色来说,修城筑堡和练兵只是其次,指挥战争才是他最重要的职责。可惜在这方面,老孙头只能是善战者无赫赫之功了。

今日不惧辛苦和不畏惧可能的危险,对孙承宗来说也是很少见的事情了。

“可能真的是被和裕升的人给刺激到了吧,阁部大人也难得有这样刚健的一面啊。”袁崇焕忍不住这样想着,在这一瞬间,和他有相同想法的人肯定不少。

大队骑兵继续前行,为了稳妥起见,满桂率几百家丁加速向前,同时对哨骑放开侦察的扇面加大和加强了。

傍晚时,在一片火烧云之下,人们观察着和裕升的战斗工兵修补第二座小桥。

一条不知名的小河潺潺流过,河水只有齐腰身,最深处也不会没头,但对大军和大量车队来说残破的小桥足以影响行动,一群灰袍军人站在水里和桥身上正在加固木桥,并且把破损的桥板换掉,然后换上新的木板,这木桥原本能过两轮大车并行,此时加固修整之后,可以容纳一辆四轮大车轻松而过,并行是办不到了。

孙承宗骑在马上看着,他的脸色先是惊奇,继而有些难堪,然后就是陷入明显的沉思状态之中。

顺着目光向下看,明显还有一群灰袍军人在下游处修了一道浮桥,满桂派人过去询问过,得到的回答是十里之内只有一道桥太不保险,不仅是下游修了一道浮桥,在上游也有。

就是说,如果遇到突发情况的话,和裕升的车队可以撒开脚猛跑,不必担心到了河边没有桥,同时也不必担心被敌人撵上了没处躲。

也不必担心没补给点和修理点,也有好好休息和吃热食的地方。

“嘿……”一个辽镇将领大摇其头,大声道:“打仗之前不考虑怎么赢,反而想着怎么跑。不想着怎么把仗打好,却想着怎么躲,怎么吃好睡好,这他娘的是什么军队,怪不得只能算是团练。”

和裕升的训练有素和秩序井然,还有做事的条理性,快捷高效都是被众人看在眼里,当然给人最大的感觉就只有四个字:财大气粗。

那些华丽又实用的马车,大量的挽马和战马,人手一支的火铳和腰刀,那些精致的小佩饰,漂亮昂贵的袍服帽子还有皮靴,和裕升的人就是一堆堆活着的可以喘气的银子,所有人都看的出来,这支名叫团练而其实就是军队的辅兵队伍,辽镇现在所有的将领,包括孙承宗在内,全都是玩不转,养不起。

可能这将领的话里略带酸味,不过也是引发了很多人的赞同,一时嗡嗡声大起。

孙承宗没有说话,他这时已经隐隐感觉到自己此前的判断肯定错了。

张瀚不仅能派出大辆的马车过来,而且数量肯定不少,最少是过千辆。

眼前的一切已经说明了和裕升的财力和务实的做事风格,有这样的一群部下,张瀚绝对不是那种喜欢不负责任吹牛皮的财东兼武夫。

阁部督师没有出声,一直等和裕升的人让开了道路之后,孙承宗才在众人的簇拥下过桥,新补好的桥面上有杂七杂八颜色不同的补丁一样的木块,钉的很好很牢固,所有骑兵放心的策骑在上面,人们的脸色都有些怪异,刚刚大家还在说和裕升的怪话,现在却是享受着和裕升的劳动成果,这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令那些刚刚还满嘴怪话的人都紧紧闭上了嘴巴。

同类推荐
  • 陈桥兵变

    陈桥兵变

    陈桥兵变是赵匡胤建立宋朝的政变。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借口北汉与辽联合南侵率军出大梁(今河南开封),至陈桥驿(今开封东北)授意将士给他穿上黄袍拥立他为帝。此次兵变最后导致了后周的灭亡和宋朝的建立,推动了历史的发展。
  • 明卒

    明卒

    1640,捍我大明!大明不会亡,大明会变强!残垣断壁的大明,如何面对倭寇的再三纠缠?如何面对李自成的百万大军?如何面对皇太极的满清八旗?如何面对全新的世界形势?如何面对荷兰、莫卧儿、俄罗斯、奥斯曼、法兰西、英格兰、神圣罗马帝国、葡萄牙、西班牙诸多强权?如何面对全世界反明联盟?答案,就在本书中主人公张举会一一告诉你
  • 割据之路

    割据之路

    看古代历史人物,多为时势造英雄,而穿越者证明,英雄也可造时势。海城县处于奉天与辽东半岛之间,是日本人自旅顺北上,侵占东北全境的咽喉要道,在这个小县城,官府、日本人和土匪勾结,欺凌百姓,夺占财产,周家店的周家,为求自保,成立民团,故事便从这里开始……
  • 从来没有的帝国

    从来没有的帝国

    中世纪,穿越者投身于造福广大人民群众,提高农业产量,建立工业体系的故事。建了一个群,有兴趣的书友可以来这里和我聊天。从来没有的帝国,群号:144065412
  • 穿越制裁

    穿越制裁

    所谓穿越者的宿命,便是横行于历史,或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或称王称霸福泽后世,最不济的,还能潇洒快意,带上三妻四妾,寻那世外桃源。然而王野的宿命,虽也是穿越,却不但无法改变历史,更要与穿越者们斗智斗勇,使历史恢复原貌。他戏称自己为救火队员,专门负责给穿越者擦屁股,可又被穿越者们惊恐地称之为——制裁者。在穿越与制裁之间,究竟谁更高一筹?快意地放纵与历史的真相,究竟孰轻孰重?我们活于世间所见的历史,究竟是其本来面貌,还是被肆意篡改而不为人所知?《穿越制裁》为你献上精彩又真实的历史原貌!
热门推荐
  • 花落亦花开

    花落亦花开

    不能因为花儿会凋谢,就不去欣赏它的盛开...
  • 通天仙路

    通天仙路

    这是一个群仙纷争,天才辈出的时代!大道争锋、法宝、丹药、灵兽、杰出的修士、广阔的修真画卷在魏无伤的面前徐徐展开。通天仙路就在眼前,她唯一能做的,便是一步一步地在这修真路上,坚定地走下去,直到君临北方,脚踏万仙!
  • 九天战神诀

    九天战神诀

    石天,一个出身卑微的仆人,机缘巧合之下得到惊世九天战神诀,命运开始逆转。从此踏上修炼之路,战天穹,斗妖兽,凌乾坤,君临天下,傲视苍穹。
  • 军旅日记

    军旅日记

    这本《军旅日记》的原则一是说实话,照原样。本子上怎样记的,怎样抄下来。因此不同时期都有当时的话,甚至是错话和幼稚的话,现在不好理解的话。二是日记不是全部。一年只摘录了几十篇。三是日记特点是事情多、学习多、会议多、接待多、吃饭多。这后面“三多”,特别是最后一“多”正好是要反对的。
  • 权力玩家赵匡胤

    权力玩家赵匡胤

    从一个底层小兵到九五至尊的平步青云之路,全面解密“带头大哥”赵匡胤的低调弄权之术。赵匡胤建立的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公认*积弱的王朝,但赵匡胤却是中国历史上被公认的“仁君”。中国的“仁君”不止赵匡胤一个,但是亡国之时能让老百姓全城以死相殉的王朝,只有宋朝一个。中国几千年来,真正达到帝王权术最高境界的,只有赵匡胤一人。
  • 弥天妖主

    弥天妖主

    夕阳下,萧瑟的背影独立江畔,唯留一地苍黄。回首浮生,只记得临摹一笔,刻下不世帝影,从此诸天万界再无轮回!
  • 掌御世界

    掌御世界

    据传通往永生的道路,就在那掌心处。神秘的封印何时开启,是真实还是虚幻。且看掌中世界。
  • 我最亲爱的

    我最亲爱的

    简沫以为自己对男人不再有任何兴趣,直到沈宁澜假借心理医生身份出现在她生活中。原来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让我遇见最亲爱的你。
  • 穿越之捡到包子当娘亲

    穿越之捡到包子当娘亲

    因一双高跟鞋,她穿越成了贫困小孤女,还有个白白嫩嫩的小包子?既然老天把他送到她的身边,那她就他当亲人,养成一个堂堂正正的男子汉。她努力赚钱,发家致富,只为给他一个最好的生存环境。只是随着长大,他怎么越来越粘着自己了?这是养成的节奏吖!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总裁前夫追逃妻

    总裁前夫追逃妻

    她桑偌汐,刚踏出校门就被父亲半推半送嫁给了他他楼墨衍,只因父母一再逼自己相亲,不想有人自动送上了门让他简简单单就交了差结婚当天,他就对她立下了规定不管你要什么我都可以给你,但是你没有资格管我,你只不过是让我用来交差而已,懂吗?结婚两年,她发现自己已经弥足深陷,可他依旧是流连花丛,连他的情妇都不会把她放在眼里,还故意挑衅。奈何肚中早已有了他的宝宝,这叫她情何以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