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835900001626

第1626章 运道

“诸位有所不知。”周文郁面色惨白的道:“和记兵马军容之盛,兵力之强,已经是在下闻所未闻,见所未见。而火炮过百门,齐发之际,如天崩地裂,雷光霹雳下凡,诚然,咱们这里和锦州也都有红夷大炮,但移动不力,只能驻城而守,野战稍远就无用了。而和记火炮虽射程稍短,炮子稍小,但移动方便,野战得力,且火炮众多,光是蓟镇一次就有过百门火炮,轰击之时众炮齐发,威势比宁远城上的打放要强出百倍。另外其炮手训练有素,以卑职所见,我们打放一炮,其最少打放三次,以宁远十余门炮对和记百门乃至更多,虽然我大明的火炮要重很多,威力大一些,然而以卑职判定,宁远城头被轰烂了,咱们的火炮也打放不了几轮……”

在场的幕僚都算是知兵的,哪怕原本是用来参理文墨的幕僚在前线呆久了也知道一些军务。众人都知道周文郁没扯瞎白话,宁远城现在十一门炮,虽然都是重炮,威力极大,但重炮就得有重炮的毛病,打放慢,调整角度慢,炮手的训练也不能与和记比……再蠢的人也知道和记是靠火器打跨了北虏,当然人们也不愿承认和记是真刀真枪的干翻了蒙古人,并且已经有了大量的出色骑队。

对和记的火器犀利人们还是愿意承认的,李庄那边的铸炮厂和靶场都相当的出名,很多对和记稍加关注的人都知道,那边的靶场曾经每天都有轰隆隆的炮响。也就是和记这样财大气粗的大商行能这么玩儿火炮,不仅铸的多,而且不惧损耗,不管是炮弹,火药,火炮,这都是相当昂贵的东西,也就是和记这大户消耗的起,并不吝惜火药硫磺的消耗。再加上在草原上的实战演练,大明任何一个军镇也不能同和记比火器,这也是从所周知的事实。

和记的火炮数字,大家都不是很清楚,袁崇焕估算在三五百门左右,他感觉这个数字相差不多。

没有人知道,和记已经有两个整编的炮团,每团都有过百门火炮,而且是正经的大炮,同时在组第三和第四炮团,军司的目标是天启七年年底之前,所有火炮列装到位,开始对新炮兵进行不间断的操练,包括日常维护保养训练,虚弹射发训练,实弹训练,行军训练,行军转为交战的实战演练等等。

四个团超过五百门炮,恐怕袁崇焕等人想都不敢想。

这还只是集中起来使用的火炮,四磅炮都少,主要是六磅炮和九磅炮,野战轰击,哪怕是攻城都足够用了。

十几磅的重炮最少三千斤以上的重量,这年头火炮工艺只能循序渐进,和记的水平也没有办法甩开时代太远,想要打的远,就得炮身更大更重,装填更多的火药,用更重的炮弹,没有别的办法。

带着几千斤重的火炮行车,就算有大量战马和炮车也是会严重拖慢行军速度。在欧洲战场就没听说过用十几磅二十几磅的重炮来打仗的。

哪怕是二百年后的拿破仑时代,主流也是九磅炮,不到两千斤的重量,四匹马或六匹马能带动火炮和装着补给弹药的炮车行军,速度也不是很慢。

而分散在各团里的四磅炮也有很多,每个团都配置三个炮兵连,共二十四门炮,十八门四磅炮,六门六磅炮。

加上各连都有的炮兵中队,用的是虎蹲炮和佛郎机,是六十步到八十步距离的轻型火炮,数量就更多了。

和记在一两年内超过二十个战兵团,火炮数量也达五百门以上,加上数千门的轻小型火炮,可以说是在数量上已经将大明这边远远抛下,甩开老远了。

这就是国力的比拼,虽然还没有蒸汽机,但和记的组织结构和生产模式已经是初步工业化,小而有力,财政收入节节攀高。

一个虽然是大帝国,却是腐败陈旧,部件老化,机构臃肿而效率低下,财政制度混乱,收入是靠无休止的盘剥小民弄到的,一边节节攀高,一边却是内囊都上来了,高下可想而知。很多人认为人口多地盘大,收入就会高,其实还得看中枢的财政物流手段,能不能把民间的财富最大限度的利用上……纯粹的农业国家,宋朝干的最好。在南宋时,地盘丢了大半,人丁减了大半,在当时的南方,也就江南闽浙还算好,连两湖都算是蛮荒之地,北宋时才开始开发湖北和湖南,更不要说两广了,在当时的两广还是人丁稀少,物流困难,商业极端落后的地方,还是发配官员的所在。南宋用这么小的地盘,靠着优秀的财务体系和对外贸易,楞是弄出了和北宋还有大明都齐平,甚至稍微高出的财政收入,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奇迹。

至于工业化国家和小农经济为主的国家相比,那就相差太远了。

袁崇焕更加不知道的就是台湾的存在,水师的火炮才是真正的重炮,宁远城上的十八磅炮相比和记水师的重炮也就不值一提了。

现在水师战舰普遍用二十四磅炮,三十六磅炮也开始配置在战舰之上,这也是当时海上的主流配置。

到几十年后,主流就是三十六磅炮和四十磅炮,甚至五十磅炮了。

在风帆战舰时代,由于射击精度和火药威力不足等诸多原因,虽然各国淘汰了冲角,改为炮轰为主,但想俘虏或击沉敌舰仍然相当的困难,要断其补给,使其没有办法修补船只,没有办法获得给养……英国和西班牙人的大海战就是靠的这些招数,西班牙损失惨重,无敌舰队实力大损,但不是在海战时损失掉,而是很多原因加叠在一起的战损。为了海战制敌,各国都是拼命加强对舰炮的配给,二十四磅炮威力不够,就到三十六磅,最终到五十磅炮,火炮的数量也从十几门到二十几门,再到四十多,八十多,最终到主力战列舰都有过百门的重型火炮。

一艘顶配的战列舰,火炮过百门,而且全部是威力在宁远的红夷大炮之上,这恐怕是袁崇焕等人怎么都想象不到的事情。

这是时代的差距造成的认知上的不足,如果不是张瀚横空出世,郑家的强势也只维持了几十年,是华夏海上力量最后的光荣,待殖民者们拥有了更多的战舰,更强大的火炮,百多年后再来的时候,就是完全的碾压和全方位的压制了。

“和记诚然火炮众多,甲胄精良。”袁崇焕皱眉看向周文郁,说道:“然而文郁到底是何意思呢?”

“此次宁锦大战,朝廷调蓟镇驻守关门,若再有和记真的攻打蓟镇之事,若老大人那时为蓟辽总督,那又如何?”

这一下袁崇焕真的色变了。

东虏虽然被击退,但并不代表明军真的有正面对抗的实力,这一次战事一则是将士用命,二来是袁崇焕有威望压制诸将,所以指挥上没有问题,调配兵马各部都是凛然遵令,没有敢抗命的。三来就是甲胄精良,第四也就是最重要的一点,火器犀利,八旗兵没有办法迫近城下与明军会战……头顶火炮轰击着,任是最强悍的女真将士也没有办法把仗打下去。

但袁崇焕有自知之明,明军还是有很多问题,营兵和内丁之间巨大的战斗力差别没有办法抹平,六万多兵马如果全按内丁标准来给装备和军饷,大明现在一年给的三百万饷得翻三倍上去,一年一千万差不多能养六万内丁。

这不是夸张,吴襄见崇祯是第一手最硬的资料,一年三百多万,帐面上兵马数万,吴襄告诉皇帝,缓急之处可用之兵只有三千内丁,细酒肥羊供养,加上战马和铠甲配给,这三千人能当大用。

虽然可能有夸张失实,关宁兵主力在三万人左右,战斗力普遍超过普通的明军,装备也是。

但如果要三万人乃至六万人全到内丁水准,一年千万是肯定需要的。

除了养兵所需,将领的层层分润,文官们拿的好处,浪费和贪污这两个层面都满足了,才是真正能养兵的开销。

按和记标准来的话,这帮子大明文官和武将,一年最少得用两千万。

这就是王朝末世,诸般举措想落到实处,花费的时间,精力,金钱,都要多费好几倍上去,想做实事的人是最困难的,因为他们如同逆水行船,要比顺流而下累的多。

袁崇焕这一下真的被点醒了,此战过后,按理当计他大功,为了事权一统,王之臣都被朝廷调回京师了。

以袁的资历,任总督加兵部尚书是完全可行了。

如果将蓟镇保定等处都纳入他的防区,有东虏与和记两重的威胁,他将何以自处?

这才是真正最沉重的担子,而随时可以压在他的肩膀上头!

程本直面色凝重的道:“我此前听人说过,王之臣一直在京师活动,阉党上下不少人都支持他。此人原本一心想撵走东翁,找言官弹劾,阉党高层持,舆论一起,东翁只能辞职。辞几次之后,朝廷就允了。东翁一走,王之臣就能回任,调一个听话的过来当巡抚,他在关门任总督。此次战事打赢了,王之臣的心思怕是会更热切……”

众人神色都是相当的郑重,和记是最难啃的硬骨头,这是大明高层们的共识。兵精不怕,东虏打过来只要守的住关门就行,比起财力物力这种国力的消耗,大明不怕和女真人比这个,就怕女真不来消耗。

对和记,不光是精兵可怕,还有和记更加可怕的财力和动员能力。

一旦打起来,大明已经做好了放弃相当多城池,只固守蓟镇和宣大的打算。

就算这样,有识之士还是忧心忡忡,蓟镇如果不迅速充实,恐怕想固守也难,这一次和记大军叩关,炮火轰击之猛其实不用周文郁说,袁崇焕早就拿到了详细的报告,黑云龙顶不住,吴中伟也顶不住,开关放人是迫不得已之举,而和记的强悍也令人印象深刻,甚至是心生畏惧之感。

这个强敌,现在还和袁崇焕无关,很快就可能与他有关了!

这时李烟客说道:“王之臣已经放弃了,和很多阉党的人打招呼,他愿到南京任职,或是留京降一等任侍郎,甚至回家闲住。辽东经略或蓟辽督师,总督,他都不愿意干了。阉党的人也是心里有数,辽东和蓟镇的这差事不是好来的,很多人都根本不打这心思了。”

蓟辽是战区,也是机遇。

袁崇焕干的不错,从七品到三品才用了几年?

很多人会敬佩袁的能耐和羡慕他的机遇,但也有相当多的妄人只是眼红。他们既不了解辽西将门的瓜葛和镇压这些军头的难处,也不知道什么是镇边的威望和德行,更不知道具体的行伍之事,也没有在辽西一呆几年的耐性,他们只是眼红辽西可以捞取的大功,对袁崇焕从七品到三品重臣荣任封疆的羡慕压倒了一切顾忌和疑虑,很多阉党成员,不是替自己谋辽东巡抚,就是受人请托替某个有机会的人来谋夺这个位子。

甚至辽西的战功,也是有相当多的人在其中捞好处,最大头的肯定是魏忠贤和他的心腹们要拿走,那些攀附在阉党四周,留在京城捞好处的人也能捞着肉吃,而在辽西辛苦搏杀的人,要得什么功劳,获什么赏赐,还得看京师里的大人物们搏杀之后的结果……辛苦卖命打仗,人家得最大头的战功,别人吃肉你喝汤,拿赏赐得看大人物们的心情,相当的荒唐,却又是无比的真实。

这样的环境下,军头们怎么可能不捞?不能封爵,赏赐不公,地位不显,名声不佳,再不捞实际的好处,是不是傻?

历史上也确实是如此,宁锦战后朝廷很多大员感觉对东虏又获得了优势,有了大炮之后就不惧东虏来攻,最坏的局面也能守住锦州宁远到山海关一线,不会再出现如天启六年元月时那样的惨败局面,这一下真是王八翻潭,什么样的货色都冲了上来。

袁崇焕这一次的胜利还是相当出色的,比之死守宁远放弃大量辎重城堡的所谓宁远大捷要扎实的多。

天启六年元月的胜利只是一系列惨败中的唯一亮点,后金兵既没有损兵折将,也没有什么汗王被大炮轰伤的事,只是一时受挫。

而宁锦大捷确实是相当值得称道的胜利,明军分守两城,两座城池无失,比起当年后金兵连克沈阳和辽阳的过往,再比起广宁一役,不管怎样的袁黑也不要忘了这一点:大规模的会战中,明军对后金的胜利,哪怕是守城的胜利,都是在袁崇焕一个人手里获得的。

别人的失败有原因,袁崇焕的胜利是假胜利,这种完全为黑而黑的观点其实站不住脚,宁远之战的胜利确实有可挑剔的地方,宁锦大捷的意义是完全抹杀不掉的。

明军从萨尔浒之战时起,一路惨败,多少文官和将领死在对东虏的沙场之上。多少坚固的城池被一鼓而下,一直到了宁远才有变数,而到了宁锦大捷时,才又出现了一支敢在城外与八旗军野战的明军。

这是相当不容易的事情,只能说袁崇焕确实有过人之处,虽然宁锦之后满桂和袁翻了脸,离开了辽西到了宣大,但赵率教和左辅朱梅金国奇何国纲还有祖大寿之辈都在辽西,可谓兵强马壮,崇祯二年皇太极绕道辽西赴蓟镇,首先就说明一点,在当时来说,女真人并不愿去碰辽西,也不敢去碰辽西了。

到袁被杀,辽镇和东江一团混乱时,崇祯四年的大凌河之役,彻底又打断了刚复起的辽西军镇,从此明军一方没有进取心,只能枯守锦州和宁远到山海关的这一小片地盘,而八旗也知道辽西打不下来,双方一直到十四年围锦州时才又爆发大战,结果还是惨败告终。

袁的成功,有偶然的地方,肯定也有必然的地方。一味的说袁好运道,说别的因素,这也是不怎么讲理的行为,为什么好运道都落在袁的身上,不曾落在别的经略督师或巡抚们的头上呢?

听到李烟客的话,在座的人都知道事态相当严重了。

退则是被王之臣之流抢走功劳,巡抚一职不保。

进则任蓟辽总督,把一顶天底下最大的黑锅背到自己的头上来,一旦朝廷与和记真的翻脸,爆发大战,蓟镇现在的这鸟德性怎么可能守的住?蓟镇也铸炮了,三屯营蓟州还有几个重要的边口都会陆续安上大炮,可是光有炮没有人有什么用?不要说和记也有炮,没有强兵守着,光有炮就无敌了?宁远当初有近三万人,加上十一门重炮,差点儿还是叫八旗兵把城墙给撞裂了,和记要是打蓟镇,只要是一年之内,准保能破城而入!

同类推荐
  • 安墟

    安墟

    往来古今,栖息桃源;神游八极,返璞归真。
  • 霸王本纪

    霸王本纪

    ——自项王而后,历史成了帝王将相的厚黑史,整个民族失去了人格与道德的底线;自项王而后,项羽之后,中国再不是英雄的历史!自项王而后,人们再不崇拜英雄,只崇拜结果.——斯为此书,斯为序!——纵观起点写楚汉类的上百本书,包括我很欣赏的《吕汉》,其实写到后来都有本段历史很难继续架空之感!而为写此书我整整做了近半年的史籍整理,感觉项羽真是一个被后人误读了2000年的豪杰,要是能通过此书告诉各位一位相对来说比较真实的霸王,应该也算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吧!
  • 观澜之黑水绕城

    观澜之黑水绕城

    --将军可曾登临过这阅江楼一览我疆域的广袤?-不曾--那今日将军与朕一同观览这豪疆广域又有何种想法?-想法?陛下是想问臣下的是跟何种景致有关的想法?--哦?爱卿对不同景致还有不同见解?-不知陛下想听的是有关这漫山间如血的枫红,还是山下那绕城的黑水,亦或者是水那边千倾一碧的农桑?……又或者是那如黛的远山?--朕的疆域可不是仅仅局限在那黑山的这头喝。-当然,陛下的疆域还有山那边那连天的沧海!--呵呵,爱卿所言极是,起风了……爱卿可知,朕的所思所想?-臣下不敢妄自揣测。--朕此刻,只希望朕的天下能一直像现在这样,笼罩在这晴空万里的苍穹之下!
  • 浮香绕岸

    浮香绕岸

    这世间,纷纷扰扰,无休无止。利欲熏心的人比比皆是,强权者的路,不知,铺满了多少人的鲜血?吾欲放弃一切,不争,不夺,享这一世太平。
  • 汉魂:冰与火

    汉魂:冰与火

    “汉”,天河、宇宙银河之意也,《诗经》云:“维天有汉,监亦有光。”曾被击败,曾被凌辱,曾被屠杀,从不曾屈服,也不曾毁灭,繁荣至今
热门推荐
  • 深宫记事

    深宫记事

    【咳咳,这是本宝的宫文处女作,可能你们会不习惯,但是看久了你们就会喜欢我的笔法的,好了,回归正题】这是一部纯宫斗文,所有嫔妃都是后宫舞台的主角,她们所在的是一个架空王朝(不存在的),她们将面对的是一个性情多变、阴晴不定、疑心病极重的年轻皇帝……
  • 迷途者的归家旅途

    迷途者的归家旅途

    意外之所以称之为意外,就是因为完全无法预料。某个倒霉的少年被某个倒霉的系统不小心撞到异世界,并且系统自己也是半残,两个倒霉的娃自己也不知道在哪里,而且异世界还在上演世界末日,更倒霉的是某个少年因为系统的误解变成了少女,更加倒霉的是系统力量不够无法改变。在一波波袭来的危险中倒霉的系统与倒霉的原少年的少女一起开始了寻找家的旅行。少女:“我想回家!!”系统:“我也想回家!!”
  • 快穿不能言说的爱恋

    快穿不能言说的爱恋

    一次失败,换来他的陪伴也不错……每个世界都能看到他的不同,就这么下去吧。
  • 世界上最有效的减肥方法

    世界上最有效的减肥方法

    备受减肥痛苦的人,尤其需要成功案例的鼓励。这本书,用别人减肥的真实案例,帮助读者找到属于自己的减肥信念。30几个真实女人拿自己身体去摸索,亲身体验出来的减肥方法,还有她们在减肥过程中的感受和心得,所有的内容,都是在保证健康的前提下,教你用最短的时间减掉最多的脂肪。
  • 千浪击

    千浪击

    一泊沙来一泊去,一重浪灭一重生。大鹏一日同风起,击水三千傲苍穹。我不是超人,但是命运却在背后狠狠的推了我一把......去过高山,游过大海。沙漠是我的晾衣架,冰原是我的保鲜库。文明的脚步不曾停歇过,蜕变更是潜移默化着。史前与现在的交织,精神与科技的碰撞,等待下一个纪元的到来。宇宙纪元......能量结晶......空间之门.....你准备好了吗?
  • 异世网游

    异世网游

    在寻找回家的路上,梵森·奥古斯丁·马斯特精彩的网游之旅!
  • 仕途(三)

    仕途(三)

    《沧浪之水》里的池大为与《仕途》中的乔不群,都是读书人从政的典型,池大为充满理想主义的光芒,而乔不群则富于世俗情怀与现实色彩……
  • 乾坤天

    乾坤天

    一个拥有数百年基业的修真当铺,一夜之间人间蒸发!没有人知道当铺何去何从。因为当铺已经化成了一卷卷轴,而百年来累积的宝物也都被封印其中。宁铭拿着乾坤卷,看着里面的宝物发愁,虽然其中宝物本来就是自家的,却需要灵石才能置换出来。《小周天练气功》,三块灵石可以置换。地灵丹,四块灵石可以置换。火蛇符,二十块灵石可以置换。土行外丹,五百块灵石可以置换。……宁铭没有发现,每当自己投入一块灵石,乾坤卷就会产生一点变化,而且随着对乾坤卷的掌握,一个千年的谜局浮出水面!
  • 命族志之乱古纪

    命族志之乱古纪

    命族志,一部记载着天地间最伟大种族的强盛与荣耀,腐朽与耻辱,圣与恶,血与泪的史书。它见证命族的诞生,强盛,衰败。它见证了命族族人惊天的意志,超凡的智慧,卓越的成就,以及精神的迷失,信仰的崩塌,灵魂的腐烂。它看着一条令万灵俯首称臣的神龙变成一条人尽可欺的虫,它看着曾经为众生朝拜的血脉变成被世人耻笑、唾弃的种群。但这并不是命族的结局!命族终将复兴,这是我的预言。不要怀疑,因为我,就是历史的缔造者!我,就是弈风……
  • 罚天极术

    罚天极术

    欧阳玉箫,作为欧阳家族的首席传人,凝雪儿,作为凝家长女,与忧天尘、袁啸等人同战神氏、龙骨族、远古海盟三大中立氏族共同对抗七魔的天罚计划。期间遇到过丧尸、时空扭曲、deathote、死神、地狱等等阻扰,还被迫上天入海,甚至需要出征太阳系的八大行星,然而最后却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