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835900001620

第1620章 宁锦

“还有件事……”霍维华支支吾吾的道:“下官过来时遇着崔尚书和兵部提塘官,说是宁远和锦州都告急,奴骑数万,正欲过河进犯锦州和宁远。”

“什么?”霍维华这么一说,魏忠贤立刻尖着嗓门大叫起来,魏良卿的脸色瞬间也变得相当难看。

尽管在去年已经在宁远击退了东虏大军,然后八月间老奴身故,但后金这几年来给大明带来的创痛太深,威胁也是太大,每一次大战大明都是损失惨重。

去年宁远大战,看似胜利,其实也就是守住了城池,这样都算是举国欢腾的大胜,哪怕袁崇焕大吹法螺也不曾有人去较真戳破……朝廷实在太需要一场象样的胜利来激励人心,鼓舞士气了。

觉华岛的损失最为惨重,几十万石粮,几十万两银,一万水营官失战死,还有大量的百姓被屠杀,损失的军饷军械也价值数十万。

加上几十个军堡被攻克夷平,还有大量的军需物资被抢,数万百姓被掠回辽东,数万官兵被杀或是逃散。

朝廷数年之功,费银过千万的辽西防线,就此崩溃,也就只剩下宁远和山海关两处地方,现在又等于重新再开始。

如果再来一次,宁远和锦州再失陷,恐怕再也没有人有心气收复关外失土,只能固守山海关一道防线了。

从节省军需开支和减少损失的角度,只守山海关肯定是最合算的战略,可是从天子到魏忠贤,再到百官和普通的百姓,却是完全不能接受这样的防御主张。

就那么一道关门,守御的是杀害大明辽东百万百姓,几十万官兵和十几位总兵埋骨沙场,这样凶恶的敌人一旦突破关门,降临到大明百姓头上的命运是什么,何须多言?破关而入,永平和蓟州昌平遵化各府定不能守,这样就是京师直面东虏兵锋,这是何等危险的局面,一旦发生这样的情形,恐怕大明就只能考虑迁都为上了。

一旦迁都,黄河之北还能复为大明所有吗?

魏忠贤已经坐不住了,起身道:“可有详细塘报?”

“暂时还没有。”霍维华道:“辽东巡抚只派人送急报过来,奴骑已经过河,人数在五六万人左右,已经拔大凌河旧城和右屯卫,这两处地方驻军各有一百马步,已经被奴骑所击退,据辽东巡抚言,将士用命,对奴骑多有杀伤……”

“这些话咱家不要听。”魏忠贤道:“向来辽镇好吹牛皮,总是杀敌多少,却无首级,这一层连东江亦不如。赶紧给他复信,这一仗一定要打好,否则定将他锁拿京师问罪,斩其首,传首九边!”

魏忠贤杀气腾腾,霍维华却深知不妥,事涉自己的前途和整个阉党的前途,他不得不硬着头皮道:“厂公对辽东巡抚似有成见,不过以下官来看,此人还是有本事的。据其部署,以平辽总兵赵率教居锦州,满桂居前屯,孙祖寿移驻山海关,以锦州防务为最要紧,驻马步兵三万,左翼用副总兵左辅,右翼用副总兵金国奇,赵率教居中调度,参将贾胜领奇兵左右支援,镇守太监纪胜于锦州城中坐镇,三万马步戒备森严,已经做万全打算。”

“宁远呢?”

“宁远以袁崇焕本人亲驻,以总兵祖大寿和尤世禄分率万余兵马,袁崇焕自领兵万余,宁远和锦州两地各有三万兵,皆为精锐战兵。”

魏忠贤稍感心安,不过还是说道:“孙祖寿只领数千人退回关门,不妥,急调黑云龙率部飞驰至关门,加强关门驻守,不可有误。”

霍维华会意,此时崔呈秀也闻讯赶至,众人商量都觉得袁崇焕布置并无不妥。这一次袁是把六万兵马分成两个重兵集团,宁远和锦州两城互为犄角,互相支应救援。对塔山杏山前屯右屯等小型城堡则直接放弃,两大重兵集团只守宁远和锦州两处要紧地方,而精锐兵马守两城,可保两城不失,主力还可以相机而动,不管是野战还是断敌粮道,或是只固守待援,一切要等前方的情形而决断……

魏忠贤心有隐忧,他知道辽镇将领向来有保命出卖友军的传统,祖大寿和赵率教是否靠的住,现在难说的很。尤世禄等人又是客将,且被朝廷猜疑从宣大各地调往辽西,是不是能真心卖力,也是难说的很。

霍维华这时道:“辽东巡抚很得将心,诸将用命,心气很高,下官以为这一仗可能与以往不同,纵不能胜,宁远和锦州就不会失。且去年之后,不再复于小城堡之中放大量兵马和钱粮,百姓也会退往宁远关门各处暂避,纵不得胜,也不会有太大损失,请厂公放心。”

魏忠贤心事重重的一点头,其实他对辽东巡抚袁崇焕的能力也较为信任。但魏忠贤认为辽东有隐忧……辽东巡抚性格过于刚强,手腕强硬而又有胆魄,这样的人久居辽镇,会有异样心思……并不是怕辽东巡抚谋反,而是害怕他急功近利,前一阵对科尔沁部的招抚,包括贩卖军粮等事,内阁并不是很赞同,但辽东巡抚一意行之,内阁只能是按流程来办,把手续补完。

顾秉谦等人为此大为不满,在魏忠贤跟前吹了很多风,意思是想把不听话的巡抚巡抚给换掉。

上个月,辽东巡抚以试探军情为借口,又派人员赴辽东与东虏接触,并且写亲笔信给皇太极……至此魏忠贤已经隐隐感觉到,辽东巡抚并不是拿议和当借口,却是拿刺探军情当借口去议和!

这个事相当明显了,打,短期内打不过,如果想独占平辽大功,想以平辽总兵官赵率教带着兵马杀过去也是痴人说梦。借助坚城固守现在似乎办的到,想以大兵在平原与东虏野战获胜,魏忠贤可是完全没有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

“要小心,一定要小心谨慎行事。”魏忠贤阴侧侧的道:“我知道辽东巡抚是胆大包身的人,不然也立不下战功。但这一次千万不要再给咱家捅漏子了,否则的话,神仙也难救他。”

“是,下官知道,一定写信给袁某,责令他事事小心!”

从魏府出来之后,霍维华满头是汗,脑子里满是魏忠贤对他的警告和处理辽东巡抚的事情,各种事走马灯一样的在脑中晃来晃去,一时不得消停。

霍维华和袁崇焕的关系其实相当一般,但现在厂公是把对外军务联络的事交代给他,如果可能的话,霍维华是宁愿袁崇焕赶紧下台走人,辽东巡抚的职位,他霍某人一样很感兴趣。

可是现在去辽东是不可能的,大战将起,众多悍将没有威望镇不住,加上蓟镇北有和记,形势更加险恶,袁崇焕这样海内俱有名望,又能压制地方悍将的镇边大吏,哪怕不属阉党核心,其过去还有东林党的背景,在此时此刻也是万万替换不得的。

在北有和记,东有女真的前提下,各处封疆大吏皆用有实际才干的人,魏忠贤其实想用王之臣,此前王之臣以辽东经略之职却被袁崇焕硬压了一头,人在关门毫无建树,后来朝廷索性撤辽东经略,不过魏忠贤对王之臣有暗示……一旦辽东巡抚去职,复任经略当属王之臣莫属。现在这种局面,哪怕是魏忠贤也不敢冒险了!

待回到府邸之后,刚换了便服,家下人来报,兵科都给事中姚宗文来求见。

霍维华心头火起,说道:“不见!”

说话间姚宗文却是已经掀门帘进来,听到了话音,哈哈一笑,说道:“少司马何乃火气太旺,这样拒人于门庭之外又何苦哉。”

“哼,老兄倒是直接撞门进来了啊。”

姚宗文冷笑道:“这不是和应庚兄学的么,上回黄道周府里摆宴,应庚兄就是撞席当了恶客,在下不过有样学样嘛。”

霍维华知道讲口舌他万万不是眼前这厮的对手,当下咽下口气,摆手道:“请坐,有话请直说吧。”

姚宗文一时不说正题,只笑吟吟的道:“应庚兄,可想起当年在吴县当知县的情形了,当时在下回乡闲居,因为一件公事去吴县与老兄商量,也是一般无二的情形。”

这么一说,霍维华想起了十来年前的故往,脸色逐渐柔和下来。

当时霍维华新科进士外放吴县知县,姚宗文科场前辈,已经是户科给事中,此前还是御史,这样的清流前辈是开罪不得的。但霍维华当时也急着想打开局面,在县里做了很多实事,不过还是姚宗文点醒了他,做的多不如朝中有人替他宣扬,更不如加入党派。所以霍维华虽然是北人,却加入了浙党之中,在姚宗文的引领下见了浙党前辈,此后就是仕途得意了……

“算了,算了。”眼前姚宗文的刀把脸和三角眼实在不可喜,而且此人名声极坏,捞钱捞的太狠,和李国缙一起捞,李国缙已经跑到和记避难,听说在归化城居住,张瀚对这样的投诚官员有意立个标杆,李国缙献出大笔钱财之后,过往的劣迹就被抹去了,其在青城居住虽然不比乡居得意,可是李国缙的老家广宁早就被毁,现在是城狐社鼠之地,还不如住青城来的舒服惬意,最少在安全上,哪怕是大明天子也不能对李国缙怎样了。

姚宗文没有走,他是拿出不少钱财来贿赂魏良卿,浙党和齐党楚党都是阉党,大家抱团干翻了东林党,然后按功酬奖,姚宗文任户部都给事中,这是相当显要的位置,每天都与内阁一起在内廷办公,有廷议时只要与户部相关就有资格参加,几年都给事中做下来就能直接任京卿,姚宗文奋斗半生,眼前也算是一条金光大道,哪能如李国缙般轻易放弃。

只是此人风评真的不佳,其宗族在绍兴老家包揽词讼,干预司法,姚宗文不仅不管,还于其中捞取好处。

同类推荐
  • 西域战神陈汤

    西域战神陈汤

    西汉元帝时,郅支单于杀害大汉使者谷吉,窜至康居,企图长期盘踞西域并继续危害汉朝。陈汤与甘延寿激于民族大义,准确把握战场形势,毅然决然矫诏发兵,长驱数千里,一举消灭匈奴残部,将郅支斩杀,并悬首长安藁街,还留下了声震千古的豪言壮语: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本书塑造了陈汤、甘延寿、郅支等众多人物形象,再现了一个普通儒生成长为战神的艰难历程。
  • 曹昂

    曹昂

    一个现代的替死鬼,阴差阳错成为了两个鬼的交易品,成为了三国枭雄曹操的儿子,还是长子!他能够在三国这个诡异的时代步步为营,击败政敌曹丕,成就天下霸业吗?
  • 军师之我是三国庞士元

    军师之我是三国庞士元

    本书假托“凤雏重生”这个并不新颖的题材,思维重点其实并不在三国史上,而写的是军师。“军师”这个题材,也被众多的文学作品所曲解过了,古代军师并不能等同于谋士,他得要打仗,往今来的军师,其思想过程大多有雷同的地方:孙武、孙膑、吴起、庞统全不是带兵打仗冲锋陷阵的将军,但他们靠独特的思维解决了一切。本文就能给你这样的启发,若你回到了三国,当了庞统,必然要走这条路,如果你相信科学的话。庞统是一个传奇人物。他在历史上和诸葛亮齐名,但他在军事才能上强于卧龙。本文就能清楚的告诉你凤雏如何强过了别人,尽管本书写的不成熟,不完美,但应该有用。
  • 剑之妖邪

    剑之妖邪

    阴谋陷害,家破人亡,江氏遗孤。何为仙?何为道?仙道就可以随便制裁良人?何为权?何为力?权力就可以让人人面兽心?当孱弱之婴长大成人,当江姓之子学得杀人之技——手提利剑一柄,杀尽该杀之人!
  • 召唤名将之大汉帝国

    召唤名将之大汉帝国

    21世纪宅男意外穿越到汉景帝时期成为了景帝十子刘彻并且获得了帝皇系统,能够召唤后世众多名臣猛将,我们将看到陈庆之和霍去病一起追亡逐北,美周郎同施琅一起乘风破浪,岳武穆与李靖一起征西拓土。他还会是那个穷兵黩武的汉武大帝吗?他还会让苏武牧羊于北海吗?
热门推荐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穿越之炼金术士

    穿越之炼金术士

    在这片剑与魔法的世界。人们都向往着强大的力量。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修炼,毕竟每个人的天资不同。在这片不单单只有人类一种生物的大陆。有着天生神力缺少智力的兽人族,也有着天资聪慧,擅长魔法的精灵族,等等,不管种族优势如何。他们都向往着和平,向往着强大的力量。且看主角如何在这片噩梦之地斗智斗勇。利用现代化科技征服异世界!
  • 谦虚的爱

    谦虚的爱

    策马江湖,逍遥一声夫复何求。纵横武林,遥叹今夕往事如风。
  • 灵虚英雄传

    灵虚英雄传

    就两句话:不写废柴逆袭的套路,只想塑造一群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不写越阶挑战的情节,只想讲述一群灵虚少年的爱恨情仇……
  • 灭世剑修

    灭世剑修

    身怀异宝,遭人觊觎,家破人亡的小小少年不得已踏上了剑修之路,还未报仇,仇家已经消失。前半生尝尽人间悲苦,却越挫越勇。脚踩天赋异禀的贵公子,手握妖刀,战尽败类。看夏羽如何成为剑道的王者。叱咤一方风云。
  • 韩娱的守护时代

    韩娱的守护时代

    穿越而来的他遇到了熟悉而又神秘的,海洋之光,获得了巨大的力量;他会怎样运用这股力量?守护还是放任?直到他遇到了那些可爱的女孩,才懂得这股力量存在的意义。(这是一本不一样的娱乐小说,在这里你可以找到久违的热血和温暖,也可以得到快乐和启示,总之,这是一本值得一看的小说)PS:本书除了韩娱和Ultraman之外,还有漫威和DC的一些元素,甚至还会有丧尸等神奇物种,嗯,这是个复杂的世界。
  • 叹江湖

    叹江湖

    这是一个跟我们的世界很相似但是又不一样的世界,这是一个还有武林的世界,这是一个武林高手在高空飞行的世界。一个有古代武林江湖恩怨,大侠与孤鹜齐飞的的世界。但是,这个世界又有我们要用的手机,电脑等。如果大家看不懂这段话的话,就看一下银魂好了,本书的世界就是像银魂那样的世界。不同的是本书走仙侠玄幻路线,不走科技。一个本应跟女生说话都会脸红的少年,经过一些列事情之后,变得越来越无耻。在经过被人冤枉,受尽折磨,以及心爱之人的离去后,曾经深山里走出的少年的心是变得冷血无情,还是一如昨日不改初衷?江湖,浆糊而已,一个没有道理的地方。“提剑跨骐挥尾雨,白骨如山鸟惊飞。尘世如潮人如水,只叹江湖几人回。”
  • 猎妖笔记

    猎妖笔记

    这个世界上有这么一些人,他们行走在城市的边缘,在都市与荒野的交界处,居住着一些儿被称为妖的生物,他们有的与妖为友,有的视妖为敌,他们用自己与生俱来的天赋,维护自己心中的善与恶,他们,被称为猎妖师……
  • 抱抱我的冒牌皇太子妃

    抱抱我的冒牌皇太子妃

    “自古人心不同,尽道有如其面。假饶容貌无差,毕竟心肠难变”古语虽有此语,但为什么,妈咪留给我的手镯会把我带到历史上完全没有记载的——月星国!还竟然被逼拜师学武。初入江湖,路见不平救了与我样貌相同的女子,因为她的一封信,让我成为宁家大小姐,月星国的未来皇太子妃。进宫后,夫君告知,他以心有所属,约法三章....Oh mygod,干吗这么离奇的事情会发生在本苏大小姐身上...究竟是大团圆结局,还是天涯分离?欲想知后事如何,敬请关注《抱》的剧情发展!!!如喜欢《抱》的亲,请加Q群1:54527664(将满)群2:63428049群3:44870764(注明“冒牌”)
  • 咬主之人

    咬主之人

    壮士弯弓兮,难驱贪狼;袍泽永暮兮,独悲吾怆;封侯万户兮,寡妻无子;满衣血泪兮,故人来悼;黄泉路深兮,七关徘徊;钟鼓喧天兮,歌咏为汝;秋风寒襟兮,灵驾再降;煮酒共斟兮,英魂不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