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835900001490

第1490章 大拜

“知道了。”孙敬亭笑道:“你有天可汗名义之后,做这些事顺手多了。不然封王封公的,我们哪有名义哟。”

“名。”张瀚也笑道:“华夏最重这个,有名有实相当要紧。我如果不是天可汗,只能维持旧称,不好改制。现在好了,我可以分郡,赐爵,朝廷都不好说什么。我是用蒙古人共主汗的名义来做这事,所谓的王公侯伯也只是蒙古人改了台吉的名号而已。朝廷肯定会有所警惕,不过当我宣布退隐的消息传扬开,人们会同情我被迫退隐,叫文宣司做一些工作,把这事宣传的广一些,在北方的士大夫和百姓眼里,我就会从一个野心勃勃的人变成一个受了委屈的功臣,要叫他们多宣扬一些我心情淡泊自甘退隐,编一些小故事,从我小时候就开始。你回青城之后,亲自部署吧,和张永安,吴伯与他们开会研究。”

“文澜你现在真的是个政客了。”

“这话可不是夸奖。”

“提到有名有实。”孙敬亭道:“地方和中枢你都有打算了吧?”

“当然,当然。”张瀚道:“分郡就是一次试验。郡太守总揽一切,名称无所谓,叫知府太守都可以,随大家喜欢。不管叫知府还是太守,这一次名实相符,任职某郡的就是****一方,当然主要是民政这一块,军务上是郡都尉,还有郡财务官,郡税务官,郡治安官。我们就不要尽复古称了,有些名字看起来一目了然,能叫百姓明白的官府才是好的官府。”

“你这是把宋人收回来的地方权力,又还给地方了。”孙敬亭有些不安的道:“真的不担心会尾大不掉吗?”

“各司都有上级直抵中枢啊。”张瀚道:“算是双重制,地方财务受郡守的管理,但也要向上层的财务司报告,直抵中枢的财务总司。如果与守则和规矩相悖,地方财务可以提请上层介入,如果是胡搞瞎闹,上层财务或是治安又或是军令司都可以中止地方郡守的做法,然后提前中枢最高的权力的那位裁决。”

“如果郡守贪污枉法,或是庸懦不堪任呢?你担心士绅和宗族干涉地方政务,有一个强力的郡守会解决这个麻烦。但带来的就是地方上政务人员的增多,郡守的权力过大,我还是有所担心。”

“不必太担心。军务上郡都尉只负责地方防御,治安官负责警察,各有上层和法度可依。如果高层的部门和地方郡守出现矛盾,最终就还得最高层来解决这种麻烦。军务上来说,分地方驻守,其实也就是辎兵和战兵两种,战兵不受地方节制,郡守和郡都尉能节制的只是辎兵。我相信随着以后战兵更专业化,并且完全用中央财政供给,将领也不受地方管辖,能掌握战兵的郡守是不可能出现,并且想造反或自立的可能性也几乎为零。至于司法上有独立的法官,不仅有郡法官,将来分县还有县法官,大区法官,法官不受郡守节制,司法是完全独立的,只受上层审核,司法部门将来会分为好几个,分为立法,判决,日常治安管理等几个方面,这样地方官员会受到律法的制约,不要小瞧这个,这很重要。”

张瀚的设想是将来有专门的听取民意和权衡考量的立法部门,完全由法学专家任职,不太需要专业官僚。

然后有专门的法官来执行法律,地方日常的治安则受地方官员的管理,但也要依据制定的法律。

从政务角度来说,强势的地方官和充足的部门加上专业的人员,在治理上绝对比现在大明派去一个读了三十年四书五经的新科进士要管用的多。所要考虑的就是地方官会不会尾大不掉,毕竟现在的交通和通行条件达不到二十世纪的水平,而现在的西方也是用郡守制度,事实证明也是被贵族所把持,会带来相当多的腐败和瓜分利益导致收益不入中枢的问题和麻烦。

而中国太大,张瀚尽可能会考虑到各方面的平衡,真正实施起来肯定会有反复,需要不断的调整和适应实际的情况。

“分郡之后早期还好办。”孙敬亭道:“我担心的是人口多了之后的郡县,如果官吏尽出当地,会不会培养出新的士绅家族出来瓜分利益。”

“舆论的掌控很重要。”张瀚道:“一是法度,二是行政架构,三是教育,四是文宣。”

孙敬亭两眼放光,两手一合,赞道:“真是切中要点。以法度约束诸司,包括郡守。再用层级分明和职权划分清楚的部门架构来确定责任,包括定期的考核就是杜绝地方积弊的好办法。三是加强教育,如果一个县识字的人超过一半,士绅用舆论和生员的形象来把持要挟官府的土壤就不存在了。吏员一定要招考,就象是文澜所说的,各部门用人第一要专精,第二要考核,不仅入门要考,隔一段时间就得复核,并且要考核日常的业绩。要把地方和中央的各司弄的如流水一样,流水不腐嘛。”

孙敬亭又道:“这整个体系弄出来,我有点明白了。文澜你一直说要恢复汉唐相国制度,看来是真的。因为中枢和地方的这些政务大事,最终要汇总到中枢的肯定不少。用大明的内阁制或是我们现在的政务会议制度都不行。内阁制名实不符,阁老没有绝对的法理上的权威,不管是为了有效的管理中枢还是协调和压制地方,中枢的宰相制都不可避免了。就是不太明白,是秦汉的相国制,还是唐宋的中书门下制。我猜想不会恢复元的中书省制度,宰相权力太大,虽然肯定会如大明那样兵权始终要掌握住,但毕竟也是相当大的隐患。”

张瀚先是哈哈一笑,接着就是用奇怪的眼神打量着孙敬亭。

孙敬亭被他看的有些发毛,怒道:“文澜,你这是什么意思?”

“我就是奇怪。”张瀚笑道:“孝征兄没有意识到自己是未来宰相的唯一人选,居然一点儿避嫌的意思也没有。”

“唯一人选?”孙敬亭震惊道:“和记的人才我记得没有匮乏到如此地步吧。”

“当然只有你。”张瀚有些无奈的道:“李遵路?他在军中的人脉不行。不过这不是关键,宰相管理的军务只涉及到行政角度的管理,问题不大。问题的关键在于现在我们还在创业时期,我需要的是一个任劳任怨,能承受每天最少十小时以上工作时间的宰相。李遵路他怎么会受这种苦,有这时间他早回自己府邸里听曲看戏,要么就喝酒赏美人,他不会干这个苦活。倒是十几二十年后,他也就不到六十,那时候如果他愿意,我会请他出来干一任宰相……顺便说一下,宰相任期只能五年,最多两任,这也要和大明的非翰林不入内阁一样,形成铁一般的规矩。”

孙敬亭道:“这是怕宰相专权太久,时间太长了尾大不掉吧?要是这样,一任五年就差不多了吧。”

“不行。”张瀚摇头道:“一任五年时间太短,如果想要有涮新朝政之事,光布局宣传做前期准备就得一两年,我不希望以后的宰相太急功近利,凡事慢慢来可能会做坏,急着做的事,则多半会坏事。”

“那孔至之怎么样?”

“孔至之会是你之后的人选,不可能在你之前。”张瀚微微一笑,说道:“还有常威,李东学,莫宗通他们,都是二十年后的宰相人选,现在不行。这开创的十年必定十分辛苦,这一两年我会比较少过问具体的事务,我要挑一个能任事,敢任事,又在操守和品格上信的过,能力上也信的过的人选当这个相国,除了孝征兄你之外,你倒是给我挑一个合适的人选出来?”

孙敬亭苦笑道:“你这么一说,竟是叫我无言以对了。”

“本来就是你最合适。”张瀚理所当然的道:“你不仅是相国的最佳人选,将来也会是贵族评议院的议长的最佳人选。这个暂时不急,二十年后再说,现在你要做的就是就任我们的宰相……现在还不能给这个名义,给蒙古大汗台吉们王公的名义不算太犯忌,大明也封了顺义王。但是给你们这些人正经的官职,那就容易被大明那边拿出来宣扬利用,太犯忌了。我看,暂时名义不变,你还是军令司的司掌,同时是政事会议的最高政事官,自此之后,凡诸司事务,以前需政事会议会商决断的事情,你自行决断就可以了。”

“对了。”张瀚又道:“当然我们要走程序,一会受降台上,我会当众宣布这个消息,算是大拜相。另外受降的流程由你来主持,我就享受胜利的快感就行了。”

张瀚又正色道:“宰相制度,我们讨论过多次,决定就以唐之宰相制度的变化,中书和尚书合为一省,决策和执行就不必分开了,以后诸司司官就是你正式的部下。你要决策,发布命令,督促实行,然后核查上报。侍从司不归你管,军法,内情,军情诸司也不归你管。将来要成立管军的枢密院,与军令司对立,军令司就是兵部,掌征兵,退伍安置,兵籍军政等事务,枢密院掌具体的日常管理,派将出征,奖惩处罚和训练,这样的话,宰相有政权无兵权。枢密掌兵而不能控制军伍,宿卫护兵,现在的特勤人员改称为护兵,以后就是禁军,不归枢密也不归政事堂管,还是归侍卫司管。这样,在行政上我们基本上就厘清了,你施政的界限和权力,我们大体也可以弄清楚,有小的方面可以再调整,不必着急。”

同类推荐
  • 老兵口述抗战3:远征缅甸

    老兵口述抗战3:远征缅甸

    《老兵口述抗战③:远征缅甸》这本书,通过很多亲临印缅战场的老兵的讲述和回忆,串起这场战争的进程。1941年12月,日军偷袭珍珠港,然后用两个月时间占据了东南亚大片土地,切断滇缅公路,中国与外界连接的最后一条通道被卡断。1942年3月,中国十万远征军出国作战,然而由于指挥脱节、情报不畅等原因,远征军全面失利,不得不撤出缅甸。几个月后,大部分远征军回到国内,少部分撤往印度。一年后,中国重组远征军,兵分两路,在印缅战场展开反攻,在缅北战场的新一军连战连捷,在滇西反攻的远征军也相继取得腾冲、松山、龙陵战役的胜利。最终,两支中国远征军胜利会师。
  • 乱世谋臣

    乱世谋臣

    影帝级巨星因意外穿越至东汉末年,化身三国第一勇士—吕布白门楼苟且活命,残存于乱世。本已划定的诗篇却因他的到来本末倒置。孔明功盖八阵图,何以智取?公瑾杯酒谢良朋,何以收服?大耳皇叔惟贤惟德,曹贼阿瞒英姿雄发,江东仲谋何惧于天下?生于当世,降与乱世,邀得良士,共谋汉室。苍天已死,谁人当立?☆☆☆☆☆☆☆☆☆☆☆☆☆☆☆☆☆☆☆☆☆☆☆☆☆☆☆☆☆☆☆☆☆☆☆☆☆☆☆☆☆喜欢此书的朋友请点击收藏,要是能投票推荐,憨丁感激涕零。********特别强调:本书篡改历史,扭曲事实。********
  • 破案之尘埃落定

    破案之尘埃落定

    璎珞正在停尸房检查尸体,这么恐怖正经的气氛下,鼻子闻着叫化鸡的香味。抬头看着在院中县太爷和他儿子吃的特别香。想到,师傅说得对,男人都不是好东西,不管什么年纪!太欺负人了!
  • 回到三国君临天下

    回到三国君临天下

    一个在上海努力奋斗的小青年在一次意外回到了动荡的东汉末年,之后,主角带着几个名将小弟,开始了他王图霸业,改变天下的梦想,成就君临天下。。。。
  • 李秀成亲供手迹(线装本)

    李秀成亲供手迹(线装本)

    本书为太平天国将领李秀成的供词。该《供词》记录了太平天国的兴衰过程及人物、战役等。书中有曾国藩杀李秀成后对《供词》的删改痕迹。
热门推荐
  • 万家亮的遭遇

    万家亮的遭遇

    一个贫穷的孩子偷渡美国的血泪史......
  • 医药江湖大乱斗

    医药江湖大乱斗

    古之杏林一脉六大世家延传至今,已经发展成为各大药企集团,各方势力明争暗斗,抢占市场手段无所不用其极。自幼跟着原城五怪长大的陈丹溪,学得各种“绝技”,只是五怪的各项技能都属原创,尚在研发期,多少有点副作用……所以就要到原城找药谁知原城住处竟然住着青药集团董事长千金……
  • 空之,任之

    空之,任之

    当今世界,灵气匮乏,天脉断闭,世上再无一人白日飞升。但世人羽化登仙,长生不老的欲望何其强烈。终于,天道五十,天衍四十九,遁去的一出现,天道松动。世上惊才绝艳之人全力出动,无论是东方人,西方人,还有不是人,都在收紧一切资源,争得那最后的仙人之位。快来与我一起看小之如何以世俗九流入道,去成那遁去的一。
  • 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

    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

    为创作本书,作者走访了诸多知名图书馆和研究机构,从浩如烟海的资料中探寻历史的隐秘;作者访问了100多位散布美国各个角落的朝鲜战争幸存老兵,在无法承受的生命之重中聆听人性的呼唤。朝鲜战争对参战各方来说都是很残酷的。哈伯斯塔姆为我们描绘和剖析了二战后这场“为平局而死”的战争,并从独特的角度得出了关乎历史和未来的一系列发人深思的新结论。
  • 二次元之无尽轮回

    二次元之无尽轮回

    一个现代宅男踏入二次元世界,当一个世界结束时,他以为可以回家的时候却被卷入另一个次元之门;“我什么时候可以回家啊”从此他在二次元里踏入无尽的轮回之中······
  • 逍遥山村

    逍遥山村

    一段本是人生低谷的经历,却让他谱写的潇洒写意,他淡定地接受命运安排,勇敢坚毅地改变着身边的一切,他笑傲生活,同样逍遥人生,风流无限。且看宅男的支农生活。
  • 我们错过的那些男孩

    我们错过的那些男孩

    十六岁那年,我们痛过,爱过,成长过,最终化蛹成蝶,回想当初,我们能自豪地说一句:我不曾悔过!
  • 永恒之墟

    永恒之墟

    凡人想成仙,仙人想成圣,圣人欲不朽。修道三秘:成仙、命星、永恒,谁人能证道?不朽何处?永恒便是罪,谁人敢证道?你若永恒,我为其墟,覆灭永生。
  • 创业哈密

    创业哈密

    那些从南征北战的硝烟中走来,又在戈壁中开辟了灌溉绿洲“天河”的兵团战士;那些怀揣梦想、懵懂离家、不让须眉的湖湘女子;那些少小离家、胆识过人的创业精英;那些在荒滩戈壁架起擎天井架、外输原油产量千万吨的石油健儿;那些敢于直面贫困,挥汗如雨为村村农牧民奉献“富路”的筑路人;那些任狂风暴雨洗刷帐篷,却满怀无限希望为祖国寻找富饶宝藏的勘探工人;那些从片片沙砾间拔去芨芨草、骆驼刺,却住着地窝子开发煤炭资源,为国家生产煤炭亿万吨的煤矿工人……都无不淌着汗、挂着血、和着泪、牵着笑而历历在目、栩栩如生!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