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835900001332

第1332章 偷眼

京师第一次被围是崇祯二年,比徐光启预料的时间晚了一些,而皇太极由于带的主力人少,只有六千左右的精锐,所以在连续战胜宣大兵和辽镇后,在祖大寿逃走之后也没有完全围住京师,而是四处抢掠财富和人力丁口,就算这样也在大明境内呆了很久,到明军大量云集之前,八旗主力退出口外,算算京师真的被围困了数月之久。

好在八旗人数少,没有隔绝交通,京师没有断绝对外联络和没有断绝粮道,否则将会如李自成围困开封那样,酿成极大的惨剧。

这也和皇太极的战略有关,由于是绕道进来,而不是徐光启担心的那样破关而入,所以后勤乏力,人员太少,无法做到直接攻取大明京师或是长期围困。

“老师所见有理。”孙元化悚然道:“学生回去后也多备一些粮食。”

“就算一时无用,也要常常预备好了。”徐光启叮嘱道:“若是银钱不够,从我这里支取一些。还有,要小心谨慎,不要弄的市面大乱,那样就是为师也护不得你。”

徐府买粮都是一次几十石,慢慢从多家粮商那里购买,有战乱大户人家备些粮也是常见的事,并没有引发什么不好的风潮。

“学生明白。”孙元化十分感动,看着须眉已白的老师,沉声道:“学生无能,叫老师操心了。”

孙元化又道:“还是孔至之厉害,早早跟着张瀚。老师,我看张瀚将来必能成大事。”

复套的消息早就传过来,孙元化对此十分惊叹,而徐光启则充满怀疑。早几年,徐光启就命孙元化亲自去草原,当时和记还没有引起什么注意和忌惮,只是一个和阉党靠的很近的商行而已。

时至今日,和记已经俨然是庞然大物,但徐光启还是不敢相信,这样一个商行的东主练出来的团练兵马,居然能真的在草原横行,打跨了一个又一个的草原部落。那些蒙古人,在二十年前还所向披靡,骑战无敌,弄的大明边防压力重重,几十年前还在包围大明京师,彪悍难制,不得不用马市和赐给王爵封号的办法来安抚。在九边防御上,只有一成不到是防御女真人能少数异族,有九成以上的财力和物力是用来针对蒙古人的,结果呢?人家和记一个商行就直接打进了草原,并且完全把草原给吃下来了。

不对,还有林丹汗……

徐光启道:“张文澜有没有对插汉部继续用兵的打算?”

他知道孙元化和孔敏行日常是有书信往来的,所以有这么一问。

“不知道。”孙元化摇头道:“孔至之给我的信里只谈家常,最多是农事,有一些新的看法和见解与学生商讨。更多的,特别是关系到和记事务的事情,他就很少涉及了。”

徐光启微微点头,孔敏行和孙元化都是他的得意门生,不过孙元化偏重于兵学和铸造,当然也要精通几何算术,而孔敏行的侧重点是在农学上,也是徐光启自己在天津屯田时发掘出来的好苗子,当年悉心栽培,现在总算是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不过徐光启还是大声叹息起来,他的好学生跟着有异心的张瀚,将来也不知道是什么样的下场。

弄不好要一辈子都呆在草原上,和记虽然吃下了草原,在徐光启看来消化都得好几十年,最多也就建一个当初唐时渤海国那样的有中原文化影响的异族国度,孔敏行可能成为开国功臣,但在小国为大臣,何如在大明成为名臣呢?

徐光启认为,孔敏行有这个潜力,如果考中进士,最少也能位至部堂,大明天下亿万生民,那才是孔敏行真正能发挥的舞台。

至于孔敏行身边部下的行政能力与和记的整体施政能力,徐光启并未亲眼见过,未能领悟,在他看来,草原上农学的成就,当然要全部归功于他的好学生了。

孙元化知道一些内情,但也不好和老师多说,毕竟事涉和记的内情,当年上草原替和记帮忙时对方有言在先,请孙元化尽量保密,由于是君子协定,孙元化反而不好违反,否则有违君子之道,就算是对自己的老师,也是要尽量的保密才是。

这时徐府长随一路小跑过来,见徐光启和孙元化都在院门前站着,长随赶紧道:“孙先生,宫里派了小黄门出来,先到贵府,没有找到先生,又摸到咱们府上来了。”

孙元化赶紧道:“说了是什么事没有?”

“说了,是皇上召见。”

“哦,那我赶紧跟他入宫。”孙元化穿着便服,但他是从衙门下来,官服衣包是由小厮随身带着,在赶路的时候在轿中换上官袍就可以了。

“皇上召见你,估计是要问宁远的事。”徐光启道:“君前奏对要慎言,特别是当着宫中人的面,一定要谨慎小心。”

孙元化是典型的技术官僚,对官场倾轧和人心的揣摩属于孩童级的水平,好在时常有徐光启的提点,不至于出现太大的错漏。

可惜到了登州之后没有人再替孙元化出谋划策,也没有孙承宗这样的大佬照应,孙元化一下就把自己给玩死了。

“老师放心。”孙元化匆匆一抱拳,往门口赶过去了。

徐光启将这个弟子送到二门,也是忧心忡忡的折回院落,从皇帝紧急派人传召的态度来看,估计辽西那边大局不妙。

……

孙元化在大轿里换了衣袍,他是六品职司,看着官并不大,但是属于进士第三流的流品,已经是很不错的前程了。

身为兵部主事,孙元化也经常参与到朝政大事里来,他这个主事以知名闻名,又曾经孙承宗幕府之内,还帮着袁崇焕规划防务和铸炮,朝廷中枢有重大举措都会咨询他的意见。

此前包括起用已经致仕的高第时,朝廷也有大佬曾经询问过孙元化的意见。

孙元化当时拿高第在柳河之败后的奏疏来回应,高第闻柳河之败后第一时间上疏,很鲜明的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柳河之败后,上疏:“自广宁弃后,蓟镇单弱,所赖以内护邦畿、外拒奴虏者,惟榆关为扼要。近闻渡河取败,宜挑选精兵谨防山海。及查关山原设三部总兵,各有所管地方,分布驻防,不意今春夏间,三部兵马尽驱之关外……此何等时也,犹不思护内而防外乎?”按高第的意思,就是要内实而外虚,就是护内防外,蓟镇单弱,不光是王在晋提出来,高第等大量的有识之士也看的出来。从戚继光时代到如今,蓟镇的防御力量是一削再削。

朝廷在后来加设保定总督,并没有改善多少。

要紧的是实兵实将,提高军饷,增加军力部署,配置大炮,这些都没有能做到。

从午门侧门进入宫门,再一路到会极门,然后进入大内,沿着端本殿和内阁中间的道路一直向前,过奉天门,绕过庞大的广场区,前方就是乾清门所在的地方,也是天启皇帝要召见孙元化的地方。

尽管多次进宫,但这样的召见还真的是头一回,孙元化也不能不感到相当的紧张。

到了乾清门才知道有内阁的几位阁老,兵部的右侍郎李春烨也在,另外就是有魏忠贤王体乾几个大太监。

看来是御前会议,召孙元化这只小虾米过来肯定是备顾问了。

这么一想,孙元化反而不是很紧张了,自己只要提供应给的意见就好,不必担心负什么太大的责任。

“臣兵部主事孙元化叩见皇帝陛下。”

在御座两侧是持铜拂尘的太监,还有一圈太监站在御座两侧,几个锦衣卫官站在太监之下,对面则是翰林官员。

驸马,勋贵,人数并不多,都是现在和皇室走的较近,比较得宠的才有机会进宫来伺候站班。

然后便是魏忠贤等掌事的太监,还有内阁的阁老,兵部的堂官们。

等孙元化进来叩首时,皇帝轻轻点头,说道:“卿在宁远所修城池与所铸重炮此番十分得力,立功不小,朕心甚悦。”

皇帝已经很久没有召集朝会,这一次与会的人也不多,真正参会的不超过十个人。

这种小规模的会议也并不常见,多半的时候皇帝是在内廷不见人了,批折也是司礼代批,只有少量的奏折会看到皇帝的亲笔红批,已经属于极少极少的情况了。

在天启四年之前,皇帝才十几岁,由于感念东林党的扶助之恩,不光是夺宫驱走李选侍的功劳,还有几十年间东林党一直坚持站在光宗皇帝,也就是神宗年间的皇太子一边,由于他们的力挺才使光宗皇帝顺利继位,打压住了福王和郑贵妃一党,所以皇帝在继位之初对东林党是放心任用,不仅内阁多东林,六部,都察,给事中,各种要职都由东林党人来担任,其余的三党被东林党压的喘不过气来。

如果东林党的党首和骨干们有点政治智慧就该明白,留下适当的反对派,不那么穷凶极恶穷追猛打,给反对派一席之地,可能现在的大明要好上许多。

可是党争一旦开始就犹如开弓没有了回头箭,天启四年的东林诸君子们一直对齐楚浙三党穷追猛打,几次京察成了双方较力的战场,加上牵扯进内廷的王安和魏忠贤,终于使这场党争的危害性超过了唐朝的牛李党争,贯穿了整个明末时期,甚至包括南明时期。

天启四年之前,由于东林党对皇帝的要求较严,同时皇帝新即位不久,也很虚心向学,当时皇帝的帝王心术不成熟,也做了很多错误的决断。

但随着皇帝心智的成熟,经筳召开的次数越来越少,接见群臣召开朝会也越来越少,到东林党惨败出局,皇帝已经是和他的祖父一样,几乎很少见外臣,更不要说召开大规模的朝议会议了。

只有重要的事件,皇帝会召见内阁和相关的部堂大员,一起开一个小规模的御前会议,由皇帝发问,众人献言,不过这样的记录也相当稀少,不象崇祯年间,崇祯皇帝是几乎每天都要在平台见大臣,不管是地方官员还是中枢大员,至于朝会也经常召开,崇祯皇帝的性格脾气也比天启皇帝急燥,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坚毅刚烈,可惜崇祯帝驾驭群臣的手段和成效反而不如天启,兄弟两人在能力上真是相差的很远。

孙元化听到皇帝声音有些衰弱,甚至是有气无力,他在心中吃了一惊,想起来近来在京师中的传言,似乎皇帝御体不佳,看来这不是谣言,而是事实。

由于担心和怀疑,孙元化在答话前就偷眼看了一下在御座上的皇帝。

同类推荐
  • 天国雄起

    天国雄起

    1862年的天京,穿越的现代催眠师洪天贵成为天国幼天王,面对这个天王深宅贪图享乐、诸王争权拥兵自重、湘淮围困步步紧逼、英法觊觎虎视眈眈的太平天国,洪天贵发出了不甘的呐喊,从这一刻起,逼父夺权、取缔宗教、编练强军、发展军工,破湘军、败淮军、阻击英法,破除不平等条约,扫清华夏大地上的鄙陋,唤醒民族不屈意志,打造华夏最强天国,让五千年华夏文明再塑辉煌!
  • 铁胆勇士(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铁胆勇士(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本书撷取了二战英雄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力求展现他们不同时期、不同历史阶段独具特色的性格特征、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多彩的感情生活,描绘了他们超凡的军事天才,精湛的指挥艺术和令人热血沸腾的战争经历,浓墨重彩地颂扬了他们在历次重大事件中以正义战胜邪恶的铮铮铁骨。
  • 回忆回忆

    回忆回忆

    历史的长河中,在现在的书中都是寥寥写过,现在又有多少人真正了解,又有谁详细的记载着?这是一本普通的书,但是它里面的那本书却并不普通!!这一切只有我们亲身体验过才知道!你,准备好了吗!!准备好和杜嘉轩他们走完这本书了吗!!!
  • 中华帝国之崛起

    中华帝国之崛起

    银河258年,人类早已征服整个银河系,大大小小的星球上遍布着人类的足迹。正当全人类沾沾自喜之时,陈氏宇宙财团之下的明日医药集团却发生了一起事故,几乎灭绝人类的危机就此开始……此乃科幻&*(……
  • 误闯春秋变霸主

    误闯春秋变霸主

    一场车祸,让西九龙重案组高级督察邹子华回到了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变成了晋国二公子重耳。那是一个群雄争霸的年代,晋国在外有秦、齐等国虎视眈眈,在内有骊姬和荀息阴谋不轨,还有心术不正的晋国三公子夷吾,再加上胸怀坦荡的世子申生。莫名其妙来到这个时代的邹子华,不得不为了自己的命运,而努力去拯救晋国的命运。假途灭虢,平冤案,斗骊姬,出使楚国,代晋献公参加葵丘之会,蒲城斗秦军,流亡天下,杀夷吾夺回晋国,称霸中原……一幕幕精彩的故事接踵而来都说没有任何一个人能改变历史,也不能创造历史,但是因为邹子华的意外出现,会不会让历史上所记载的春秋和现实发生一点点改变呢?(稗官小说不求实事与正史相合,学者通人不必深究。)
热门推荐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佛灭轮回

    佛灭轮回

    看一个从小被人欺负,高中追求一女生被侮辱的现代屌丝如何成为一个屠神灭佛的绝世高手
  • 时光病毒

    时光病毒

    HMH的缔造者说:我们赋予人造人思想,正如上帝赋予我们的,我们赋予人造人邪恶,正如撒旦赋予我们的,现在我们拥有了上帝的能力,也将开启人造人邪恶,而恐惧,是从蒙昧进阶文明的催化剂。2114年,长达百年的算法战争后,世界货币正式统一,工作时间成为衡量收入的唯一标准,虚拟现实技术得到大范围的应用,人类群体演进为三大阶级----以操控人造人生存的控人,以生产人造人--HMH为生的工人,以及混迹在人群中无意识的人造人--HMH,人类所有的想象及欲望都可以通过操纵人造人来实现了。看起来,贫富分化正在缩小,工人向控人的转化率开始迅速提高,然而就在这个乌托邦世界接近完成51%时,一组莫名的代码在人造人中疾速蔓延,一切似乎都在重启,而这一切似乎和百年前的一宗飞机失事案件有关。(为防盗版,务必全文阅读)
  • 星海,冥河

    星海,冥河

    我们应该对宇宙充满敬畏。仰望星空时,星尘繁若细沙。但在人类的角度,最近的两颗沙尘之间的距离却是终其一生也到达不了的彼岸。
  • 万古封尊

    万古封尊

    当一个人存在于这个世界,本身就是错误时,那就会选择扭转命运。这是一个人妖魔并立的时代,当世间种族歧视和恩怨不解,杨凡立誓要改变这一切。神秘的坠珠,神秘的天空落蛋,以及神秘大叔一指点醒沉寂的神魂并融合,他从此变了.....红颜枯骨,跨越种族的爱恋,笑看苍生沉浮,执剑天涯。
  • 调教女帝

    调教女帝

    当别人为成为大帝而兴奋的时候,黄安石调教的萝莉都已经成大帝了。
  • The Lone Star Ranger

    The Lone Star Rang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星际农场

    星际农场

    得奇遇后,于飞和一对姐妹花,一位分手的合租情侣,几位学生妹的故事。
  • 天河王座

    天河王座

    一个偶然,牵引出一个没落了无数时光的家族,蛰伏在血脉里的强大与尊贵,也将在这次偶然中悄然复苏崛起
  • 高校

    高校

    一位大学生的“高校”生活,恐怖,变异,战争......这些就是他在“高校”里的平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