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835900001286

第1286章 驿卒

这么一叫喊,城门口拥成一团的灾民也散开了不少,从去年入冬前后就先后有不少灾民离家出来逃荒,一般都是一个宗族或是一个村子为单位出来,灾民很少有小股的,因为所有人都知道出门的风险远大于在家,沿途的饥寒交迫颠沛流离随时可能叫人生病,一场小病可能就是致命的险症,只有抱围出发,几十人为基数,几百几千人聚集在一起才可以互相帮助,并且会引起官府的重视,由官府赈济和牵头引导大户施粥,如果是一家一户的逃亡,很容易被当流民欺负和压迫。

这种事也是几百上千年下来心口相传的秘密,对这些生活在自然环境相对恶劣的人群来说,已经成了基因中的一份子了。

他们也知道城门口的这些守兵说的是真的,没有必要骗他们。

以往的经验也是这样,在初春这种最困难的时候,朝廷的赈济多少会有一些,上头瓜分大半后也会把剩下的发到他们口中,靠着这些菲薄的赈济他们能活下去,再熬两个月左右野菜就会供应到众人的食谱之中,暮春和夏天是最好熬的时候,到了秋天之前都叫人们保留着希望和体能,到了秋天,看着一无所有的田地又再次走上逃荒的路程。

二十多年了,几乎每隔几年就是一次灭绝性的大灾害,所有的灾民都几乎熟悉了这一套流程,在听到守门兵的叫喊后,秩序也是好了许多。

灾民们开始络绎不绝的走进城门,在他们身边也有一些进城的人,菜农,挑夫,还有过路的客商,往返办公事的吏员等等。

一个二十来岁的青年骑着匹黄膘马,头顶戴着一顶破旧的蓝毡帽,马侧是几个大包裹,里头隐约可见油封的公文信函一类的东西。

“鸿基老弟来了。”把总坐在城门口看着人们进城,脸色相当凝重,看到这个驿卒随着人流进来,眼睛一亮,笑着向对方打起招呼来。

“见过刘把总。”驿卒跳下马来,将缰绳递给一个守门兵,和对方随口寒暄了一句,众人脸上都带着笑容。

这人叫李鸿基,米脂县李继纤寨的人,万历三十四年生,今年刚满二十。这是一个身量高大,体格健壮的青年,拥有陕北人特有的特性,沉稳厚重,性格淳朴而又坚韧,为人厚道热心。由于身为驿卒经常出外奔走,经常会替人免费带信或是带口信,人缘相当的好。

同时这也是一个大胆的人,老陕男子原本就有热血尚武的一面,李继纤寨原本就是大宋时的横山地,属于四战之地,几百年后仍然保持着宋时的传统,尚武,习弓箭,民间尚武之风很浓。

在这样的地方出生和长大,李鸿基敦厚的笑容之下也是有着彪悍勇武的灵魂,从米脂出来谋生,当了驿卒之后他已经多次遇到危险。这个年代的治安是不能和几百年后相比的,一个驿卒最大的财富就是他身下的那匹好马,不止一次有不安份的山民或是沿路的土匪杆子想打这个驿卒的主意,但在李鸿基的佩刀和弓箭之下,并没有人能讨得了好处。

时间久了,李鸿基也打下了不小的名头,这个驿卒也成了宁夏的知名人物,在其家乡米脂更是一个四乡八里都有名的好汉子。

姓刘的把总也是相当欣赏这个驿卒,等李鸿基过来行了礼,把总笑道:“从哪搭回来的?”

“固原,送了一些公文信件,又带回来一些,也有朝廷的邸抄。”

“哦,”刘把总的眼神一凝,说道:“辽西那边咋样了?”

“消息不好。”李鸿基沉声道:“连丢数十堡,听说老奴攻到宁远了。”

“大军没有还击吗?”

“没有。”李鸿基摇头道:“都是各堡弃守,将领和士卒逃跑的话头,看了叫人闷气的很。”

“入他们娘的。”把总怒声道:“朝廷一年给咱们多少,给他们多少,打起仗来就算将官跑了,当兵吃粮的就不管不顾的跑了?真他娘的气闷,替他们燥的慌!”

李鸿基闷声道:“是这个理儿,同样的钱粮和铠甲兵器给咱们,打出来的仗不会是那般难看的模样。就算辽镇的兵全是新兵,这个道理也不中,咱们这边就算拉一队百姓练上几年,还有那般好的铠甲兵仗,怎么能打不赢?”

“那是,咱们是老秦人嘛。”

秦地的人,对曾经辉煌一时的大秦帝国仍然有着认同感,在这种朴实的感情之下他们会自称为老秦人,这是对过去的一种缅怀,就象还有很多人称西安为长安一样,汉唐之时不仅是关中的骄傲,也是整个华夏文明的骄傲。

李鸿基抿着嘴唇,对把总的话相当的赞同。

秦人为兵,刚烈沉毅,勇往直接,且又有韧性,在优势的条件下能打胜仗,要打败仗也不会一触即溃,不可能象辽镇那样败的那么难看。

在李鸿基心里,东虏不过是和北虏差不多的蛮夷,可能强盛一时,但不可能是汉家儿郎的对手,也不可能是真正的强兵的对手,他不怎么把这些蛮夷鞑子放在眼里,对辽西的事儿关注的是辽镇没用,而不是女真人的强悍。

这种心理影响了他后二十年的很多决断,直接导致了华夏文明三百年的断层。

当然李鸿基的骄傲也不是完全没有来由,以秦人为主的农民军相当的强悍坚韧,李鸿基本人就是杰出的代表之一,而在洪承畴领八总兵援锦州时,力战不退,在劣势下勇敢冲向皇太极大旗的军队,仍然也只有秦军一支而已。

“咱们不扯这些了。”把总对李鸿基道:“你赶紧去各衙门送公文,迟了要小心挨板子。”

李鸿基看看城门口,说道:“不迟,我早到了半天,离时限还远着。大人,这一趟逃难的又不少啊。”

“嗯。”

刘把总点了点头,说道:“是不少人,还好朝廷有赈济要到了,上头叫开门,要不然的话也不能这么全放进来,要出乱子的。”

李鸿基已经当了一年多驿卒,他喜欢动弹,不象有的驿卒就呆在驿站里伺候差事就行,驿站里出外跑的活计都是李鸿基给包下来了,这一年多跑下来,地方情形熟了,地理当然也熟了,很多人情世故,地方公事,自然而然的也是熟悉了不少。

“鸿基,”刘把总笑着道:“啥时过来帮我,过来我就给你个队官当当。”

“不敢。”李鸿基笑道:“弟兄们都比咱强,哪能这样,把总大人这么一说,我是定然不敢过来了。”

驿站呆着很舒服,不要操练,无非就是跑跑路,还有马料可以贪污,总体来说这差事比边军不容易谋,当了驿卒足够养家糊口了,朝廷一年拨给驿站几百万两,比边军的军饷还优厚的多,李鸿基当然不可能放着驿卒不干,去当刀头添血谋生的边军,还不一定月月关饷,就算当了队官,也不一定能过的舒服,看眼前的刘把总,虽然官职比驿丞高的多,可是过的还真不如驿丞舒服。

刘把总当然也知道李鸿基不可能过来,只是爱惜人才,所以才用开玩笑的口吻这么一说,李鸿基打哈哈,刘把总也是哈哈一笑,这事就算揭过不提。

这时人流涌动,开始往城中的各大街巷散开,宁夏镇城是后世银川市,在后世都是不大的城市,在此时也只是一个普通的州城大小。

在这样的西北地方,能经营出这样一个城池也是数代百年之功了,宁夏镇西起贺兰山一带的中卫县,沿黄河而东至大盐池,在灵武到陶乐一带靠黄河天险没有筑边墙,在贺兰山到灵武一线则是军堡林立,筑有两到四道边墙。

就算如此,此城与普通的边城一样,在二百多年的时光里经历过多次战火的考验,北虏强盛时期经常有警讯,乃至被打到镇城附近,就在二十多年前,套部还从青海进发,围攻河州和洮州一带,宁夏和甘肃还有固原三镇同时发出警讯,整个镇城封闭,多少逃民往这几个镇的镇城跑,结果都被镇将拒之城外。

李鸿基当年还没有出生,当然未曾亲历,不过眼中看到难民蜂拥而入时,心中还是油然而生一种激动和感激的感情。

“还是大明天子好啊。”这个时候还没有读过几本书的李鸿基,用相当朴实的语言称赞着道。

……

告别了刘把总之后,李鸿基策马在城中的街道上往北而去。

他是从南门进的城门,总兵府邸和兵备道等官衙都在城中心,这一点和任何一个大明的城池一样,都没有什么特殊之处。

南北东西几条大街构成一个十字,学宫和衙门在鼓楼东西的衙前街上,岳王庙城隍庙一类的建筑散落在四周,再外围是一些官员和大户的住宅,构成了整个城市的核心区域。

再外围,才是一些商业区,有商行和普通的店铺,他们构成了这个城市最有活力的区域。

当然由于宁夏镇城紧邻边墙,在其西北方不远就是都思兔河,是大片蒙古帐篷沿河放牧的所在,东北方向就是东套,是鄂尔多斯部的一部份在此放牧,另外就是库布其沙漠。

在东南方向是一个湖泊,也是有名的花马池,三边总督就在这里。

沿着宁夏镇的东西两个方向是绵延两千里的防御区域,黄河和边墙把这一大片土地保护在内,也使得这个小城有着还算安稳的市面,也就有着相对的繁华。

同类推荐
  • 寒门贵子

    寒门贵子

    徐佑从昏迷中睁开眼,看到胸腹间渗出的一丝血迹,茫然四顾,却见证了一个永远在流血的时代!看前世纵横金融界的狐帅如何在这个乱世立江左,踏青云,算庙堂,定乾坤,平南北,开盛世,这是一本关于日月、阴阳、君臣、南北、佛道、贵贱的书,冷静中审视历史,惶恐中评点人物,很轻松,也很有趣!
  • 西藏解放

    西藏解放

    本书是《中国现代史演义》系列之一:《中国现代史演义》以演义体的形式,叙述了从辛亥革命孙中山缔造共和到今天海峡两岸企盼统一的现状。它把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邓小平历史巨人在百年中国历史上的惊涛骇浪表现的淋漓尽致。该书还展现了当今海峡两岸重要人物的重大活动。这是一本给读者以深思的书。
  • 强迫妄想

    强迫妄想

    一场精心策划的爆炸案,准时在设计的时间内炸响。案件的制造者赵国梁被公安控制,但由于赵国梁被抓捕前服用了过量安眠药陷入昏迷状态,赵国梁被送入医院进行抢救。有强迫妄想症病史的赵国梁,在医院慢慢里苏醒过来,不过他的语言功能还没有回复,四肢也不能动弹,只能躺在床上。在医生的建议下,赵国梁开始了催眠疗法。治疗虽有些疗效,但赵国梁的意识却停留在一部叫做《梦回民国之谁与争锋》的小说里……赵国梁的强迫妄想症能治好吗?他什么时候才能从虚幻中回到现实?男儿从来不恤身,纵死敌手笑相承。仇场战场一百处,处处愿与野草青。七尺男儿,无惧无畏;刀口舔血,铁血锄奸。
  • 万匪之王

    万匪之王

    民国,军阀混战,游兵散勇、恶霸良民纷纷落草,被外媒称为“万匪之国”。且看穿越回百年前1915的吕行,如何从一个小小土匪喽啰崛起壮大,和各路巨匪军阀过招掰腕,又如何混迹于这黄金时代的才子佳人间,摆弄现代才情,在民国肆意快活的活着。作品微博:http://www.*****.com/?feiwang2015
  • 大明三人行

    大明三人行

    明英宗天顺年间,吏治腐败,民不聊生。司礼监太监曹吉卖官鬻爵,草菅人命。但是,因为他当年立帝有功,皇帝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此,曹吉日益骄纵起来,尽然狼子野心要夺取帝位,于是一场夺位大战就此拉开帷幕。
热门推荐
  • 高标处世 低调做人

    高标处世 低调做人

    国际著名人生专家说过,人一生中能够确立自身根基的事不外乎两件:一件是做人,一件是处世。而历览古今,纵观中外,最能保全自己、发展自己和成就自己的人生之道便是:高标处世,低调做人。所谓“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情”,就正是这一标准的生动注解。我们翻阅历史,注目现实时,往往还会发现:大凡高标处世者,其做人的基调都很低;大凡低调做人者,其处世的标准都相当高。于是就产生了一种奇妙的因果:越是低调做人者,往往越能成就大事;越是功成名就者,往往越是低调做人的典范。
  • 一城春弄

    一城春弄

    墨城城主即墨彦病逝,皇帝欢天喜地遣心腹即墨无白去接手墨城,收复这个蠢蠢欲动要独立的城池。没想到半路杀出个代城主师雨,即墨彦的养女,即墨无白的“姑姑”。即墨无白看着眼前这个风华绝代,正值妙龄的“姑姑”,他想着还不如让皇帝收进后宫一了百了。姑侄俩斗智斗勇,为了墨城寸步不让。两颗心在勾心斗角中越走越近,却都因为有不能退让的原则,相爱相杀。直到墨城遭到外敌侵略和小人觊觎,两人才冰释前嫌,合力保护这座对他们来说意义重大的城池。最终他们是否能保住墨城?在无法调和的阵营矛盾下,他们的爱情将何去何从?
  • 神灵奥义

    神灵奥义

    神学院学生雷克斯偶然在家里发现了一本《无信者手札》,从此打开了崭新世界观的大门……对教廷的失望,对神灵的犹疑,对“神之所以为神”这个大命题的旺盛好奇心和求知欲,驱使着雷克斯一步步走上了揭开神灵奥义的道路。PS:本书以主角雷克斯的游历大陆和探索轶闻的经历为主,战斗经历和种田情节为辅,至于其他的内容,只能期待作者的即兴发挥了……本文每天两更,日更6000字,请放心阅读!求点击,求收藏,求推荐票……新人新书,需要您的鼓励与支持!
  • 塞上水乡·宁夏

    塞上水乡·宁夏

    本书内容分为宁夏概况篇,20世纪大银川篇,水利文化篇,宁夏回族篇、自然风光,名胜古迹篇,红色旅游篇,清真小吃篇,聊天篇,导游与导游服务以及歌曲篇十部分。
  • 异界倚梦

    异界倚梦

    轩辕洛出生不久便受尽了欺凌,更残忍的是他竟天生就无法修炼。他不服!他背负着仇恨苟且活着,他渴望实力,渴望着通天的实力皇天不负有心人,因一次大机缘,他获得天地间至高无上的上古禁术。自此,他神挡杀神,佛挡杀佛,强势崛起!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道法阴阳记

    道法阴阳记

    一位高中生,名字叫杨忠培,在高考之后,因为一次偶然,在一处坟地上撞了邪,幸得高人相救,高人告诉他以后都容易见一些常人难以见到的事物,于是高人给他联系方式,他开始还不信,但在经过几件事情之后之后,决定拜高人为师,于是,在他上了大学之后,他的奇异经历开始了,,,,,,
  • 网王——第七眼爱情

    网王——第七眼爱情

    小时候的约定,随着时光,早已湮没于红尘之中,她不记得,他亦忘记。只是,一切开始,就会有个结果。那个时候,正是樱花开的最灿烂的时节,她和他相遇,她对他的笑,让他失了心神。长大后,也是樱花飘落的时节,可在樱花飘落的背后却藏着一段不能说的秘密。我会朝着你的方向追寻,即使一生都得不到你的爱,但至少会让我遇见更好的自己。
  • tfboys人妖孽缘

    tfboys人妖孽缘

    人和妖,终究是有缘无分的么。你活她活,二选一
  • 大明法相

    大明法相

    我大明之民,不屈服,不谄媚,不卑怯,亦不必如同奴才一样而活,我之生民,既非任何官员之奴婢,也非庸碌无知之贱民。我大明之国,乃自由之国,我大明之民,亦必不羁之民,即使被欺压也不屈服、即使遭遇灾厄也不气馁、遇到不公正时能毫不畏惧地纠正、不向虎狼屈服、不向官吏献媚。当国家危难时,所有人尽皆能够为了这个国家的自由而拿起武器,当国家强盛时,这个国家亦能让其最孱弱之子民由心的感到安全与骄傲。愿我明国之民,皆知不羁为何物!愿我明国之国,世代有此不羁之民!大明崇祯二十五年首辅李文敬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