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夜,
月光如洗,一点油灯如豆,顾七五娘在灯下留着泪为母亲擦拭身体。
只听沈姨娘闷哼一声,睁开了眼睛,顾七五娘立刻扑了过去:“阿娘。”
沈姨娘勾了勾嘴角,道:“傻丫头,从现在你,你不能叫我阿娘了,你只能叫我姨娘。”
“阿娘……”
沈姨娘看着小女儿,道:“你要记住,能够被你叫娘的,只有你的嫡母,也就是我们那位奶奶。哪怕是上头作脸,为我补上了纳妾文书让我成了正经的妾,你也只能叫我姨娘。你现在唤我一声姨娘,已经是抬举我的身份。”
“阿娘……”
顾七五娘低着头,默默地流泪。
他什么话都说不出来。
他从来就不知道,原来想做妾都这么难。
反而是沈姨娘,他已经发现自己身上抹了药,十分惊讶:“这是……我撑下来了?”
顾七五娘流着泪,摇了摇头。
事实上,沈姨娘在第三十一下的时候就已经晕过去了,后来被泼了盐水也是迷迷糊糊的。所以最后四十板子被记下了。
顾山可不会让人送药来,宋氏和苏氏米氏也看不上沈姨娘这个家伎,自然也不会让人送什么药。在这些人的眼里,沈姨娘若是死了,那是沈姨娘过去太过猖狂,所以老天爷要收了他;沈姨娘若是活下来,那就是老天爷垂怜。
也就是说,在顾山等人的眼里,那就是听天由命。如果沈姨娘活下来了,他依旧是顾宁的姬妾,如果沈姨娘死了,那就往乱坟岗一丢,就当顾家从来就没有这个人。
这药是顾七五娘自己跟自己的系统君兑换了药材炼制出来的。顾七五娘炼制了两种丹药,一种内服,一种外用。
药是好药,不然沈姨娘还不会这么快醒来。
可想到未来,顾七五娘却是一片茫然。
他迫切地希望得到母亲的指点。这个世界上会全心全意地对他、指点的他的,也只有沈姨娘了。
沈姨娘不知道这里头另有文章,他发觉自己的嘴巴里面有药味,身上也抹了药,还以为是上头给的药,当即生出了几分希望。他往四周看了看,问道:“怎么就只有你?文秀呢?”
文秀是沈姨娘的大丫头。
顾七五娘低声道:“太爷开口,将文秀他们都卖了。不止阿,阿娘这里,还有我那里也是。”
本来顾山是不愿意就这么轻轻地放下的。可宋氏拿着顾宁打感情牌,说事情闹大了不好,又说都是那些丫头婆子的错,为了讨主子的欢心故意使坏,勾着顾宁的那些庶女们往歧路上走。好说歹说,这才让顾山息了雷霆之怒,饶过了除顾七二郎和顾七三娘以外顾宁其他的孩子,就连除翠姨娘之外的那些姬妾也是高高抬起轻轻放下,每人挨了五十板子后被丢在了西北角的院子里,而不是跟翠姨娘那样直接被贬为家妓。
也是因为宋氏说情,安氏才得到太医的医治,不然,安氏在被砍了一条胳膊之后怕是还要生生地流血而死。
顾七五娘道:“太太说,都是这些撺掇着才让我们这些人起了别的心思,因此,诸位姨娘还有我们姐妹身边,从奶嬷嬷、教养嬷嬷到大丫头小丫头,只要是在屋里伺候的都卖了出去。如今,除了阿娘,诸位姨娘们都关在西北角的那座小院儿里。犯了错儿的姐妹也都搬出了花园,关在东北角的院子里。姐姐也关在那里。”
看到生母沈姨娘被顾七一娘连累挨打,想到自己的未来有可能被顾七一娘连累,顾七五娘当时的确是恨这个一母同胞的姐姐的。顾七一娘的确是他这辈子的亲姐姐,现在沈姨娘已经醒来了,自己除了受了点惊吓之外并没有什么事情,就是额头上的伤,抹了药之后也好了,顾七五娘自然也开始担心这个姐姐了。
毕竟,他们姐妹的感情一直都很不错。
顾七五娘万万没想到,沈姨娘竟然会这样说:“记住,你没有姐姐。”
“阿娘?”
顾七五娘吓呆了,可沈姨娘接下来的话让他全身发冷。
他第一次意识到,原来在这个世界,不老实给父亲的守孝的后果竟然是这么严重。
“我没有这样的女儿!”沈姨娘斩钉截铁地道。见顾七五娘不明白,只得将其中的道理一一解释给女儿听:“他是你父亲第一个孩子,也是最得宠的,就是七一郎和七二郎都比不得他得宠,你父亲有什么好处更是第一个想到他。。可是他是如何回报的?连给父亲守孝服丧都弄虚作假!这样的人,连自己的父亲都不曾放在心上的人,你怎么肯定他的心里会有你这个妹妹?我也不指望着丫头会记得我这个亲娘!说不定他将来还会怨恨我,认为是我拖累了他!连累他!让他没个正经身份!所以,我就当没生过这个女儿!你也一样!别跟他亲近了,他可不会记得你的好!”
不给父亲守孝就是自私自利,就是不值得信任!
顾七五娘傻眼了。
他一直以为,顾七一娘只是穿错了衣裳,不过是一件小事儿。
他从来就不知道,这后果竟然这么严重,严重到了连沈姨娘这样温柔的女性都可以舍弃掉自己的亲生女儿。
顾七五娘打了个冷战。
沈姨娘看出了顾七五娘的畏惧,他道:“是了,你今年也才九岁,还是个孩子。以前我总觉得你还小,加上你父亲又宠你们,奶奶又是个软弱的,姨奶奶又偏心。所以我总觉得不妨事。可如今……罢了,我就这样跟你说罢。你要记住,这个世界上没有比不给父亲守孝更严重的罪名了。”
在沈姨娘的解释下,顾七五娘这才明白,原来不给父亲守孝的儿女,不要说是嫡女,就是嫡子,只要年纪在七岁以上,犯了这样的错也是要被逐出家门的。
不论高门大户还是穷乡僻壤的农家,都是如此。
这是大家约定成俗的规矩。
也是律法中的律法。
这次顾山会饶过这些庶出的重孙女儿,一来是这些女孩子都不在顾家的册子上,不算顾宁的正经女儿,所以不值得顾山出手处置;二来则是因为这些女孩子不是首恶,;三来则是宋氏的求情。
沈姨娘这样对顾七五娘道:“……所以,你别看太爷现在放过了这些丫头们,要知道,这事情才开始呢!你现在年纪小,所以不知道,过两年就知道了。这些丫头将来能够拿个奴籍放良的文书就算是上头开恩了!若是将来有个什么事儿,他们就是落到贱籍里面也怨不得人!你以后千万别跟他们有什么牵扯!那只会让别人也看低了你!”
太爷顾山才是顾家的家主,也是顾氏一族这一支的族长。若是顾山不点头,顾宁的这些女儿就别想上顾家的宗谱,更别想上顾家的户帖!
他们只能上奴籍,或者干脆就是贱籍!
此时此刻,沈姨娘已经顾不上自己身边的那些丫头们,也顾不上自己失去了那些心腹们后被小安氏磋磨的可能性已经高达九成,此刻的沈姨娘只希望自己仅剩的女儿顾七五娘能够明白事情的严重性。
沈姨娘不希望这个女儿也犯错,然后沦落尘埃。
沈姨娘挣扎着对顾七五娘道:
“之前我是怎么对你们说的,别说在过去的那一个多月里,就是事情闹出来的当天,我不是一样对你们再三叮咛的吗?他要是有脑子,回了屋子就该把那衣裳换了去!结果呢?他竟然弄虚作假!他以为他是谁!现在可好,激怒了太爷,他自己没了前程不说还连累了你。”
沈姨娘这辈子最大的心愿是什么?就是希望自己的两个女儿能够有个好结果。可到头来,将他的心愿彻底砸碎的,竟然就是他的亲生女儿!
沈姨娘如何不恨?
他就是不恨顾七一娘连累了他这个做娘的,也恨顾七一娘连累了顾七五娘。
顾七五娘傻眼了:“阿娘,难道我还有希望吗?”
沈姨娘坚定地道:“你今年才九岁,还有希望。”说着,费力地伸出手,摸着女儿稚嫩的脸庞,道:“你姐姐我是顾不上了。他今年十四岁,若是你爹在,正是忙着上册子、跑户籍、准备为他相看人家的时候。可是他呢?他父亲对他百般宠爱,结果他竟然连为他父亲守孝都不诚心!我……”
我没有这样的女儿。
沈姨娘一顿,还是把这最后一句吞了下去。
沈姨娘道:“你姐姐,我是顾不上了。他为你父亲守孝都不老实,等出孝的时候,上头想起这件事情,会让你姐姐上册子?他这辈子就只能在贱籍呆着了。你,”沈姨娘很想让小女儿跟顾七一娘划清界限,可话到嘴边还是改了口,“我知道你关心你姐姐,不过,日后你也别跟你姐姐太亲近了,就是想去探望你姐姐,也不要做得太明显,然后,一个月最多去一次就够了。”
“阿娘?”
看着瞪大了眼睛的小女儿,沈姨娘的眼睛又红了:“如今,我只有你了。”沈姨娘道:“我已经细细想过了,虽然说守孝三年,实际上却是只有守孝二十七个月就够了。如今你父亲已经八十天了,也就是说,再过两年零十天,你就能出孝。两年后,你也才十一岁。这里是神京,要报户籍也方便。等你十四岁下半年的时候把户籍报上去,第二年就能得了。所以,在这几年里面,你一定要好好表现,知道了吗?”
顾七五娘重重地点了点头。
“我知道了。阿娘。”
“不要叫我阿娘,要叫我姨娘。”
“阿娘?”沈姨娘瞪了女儿一眼,顾七五娘不得不低声道:“就连人后也不可以吗?”
沈姨娘道:“记住。我们身边的人都出去了,将来进来的人肯定不会跟我们一条心。所以,你要记着,人前人后都不能叫我娘,只能叫我姨娘!如果让人告到上头,你的一辈子就完了。”
说到这里,沈姨娘心如刀割,顾七五娘更是不住地流泪。偏偏他还不敢让人发现他在哭泣,只能捂着嘴,默默地流泪。
母女俩相对伤心了好一会儿,才听沈姨娘道:“好孩子,快别哭了。我们要往前看。有些东西,你也该学起来了。”
顾七五娘连忙将眼泪擦了,红着眼睛道:“阿,姨娘,我听着呢。”
沈姨娘道:“以前我总觉得你年纪还小,你父亲又疼你,虽然你不可能嫁到门当户对的人家,嫁到一般人家做正妻。有顾家和你父亲撑腰,你和你姐姐的性子再厉害些,日子总是好过的。如今你父亲没了,将来的路也要靠你自己走,所以该学的东西,你也该学起来了。”
顾七五娘有些奇怪。他的母亲沈姨娘怎么吞吞吐吐的,不肯直接说。
“姨娘指的是什么?”
“是女戒。”
“就是姨奶奶经常要奶奶贤惠的这些?”
“没错。”沈姨娘见女儿似乎有些不高兴,连忙道:“傻孩子,你可知道,这女戒也只有正经的妻妾才有资格学。贱籍女子哪里有这个资格学什么女戒?贱籍女子能够倚仗的,也只有漂亮的脸蛋和哄男人的本事了。等年华老去,或者是男人们有的新欢,就是之前再得宠又如何?主母一句话就能够发卖出去。可若是正经的上了册子的妾,虽然不能扶正,好歹主母顾忌着名声,不敢随便折腾。所以,你要记住,女戒不是每个女人都有资格学的。别人都学,你不学,将来吃亏的,也会是你自己……”
昏暗的油灯下,沈姨娘细细地跟女儿说着。
在顾七五娘的眼里,女戒是糟粕,可在沈姨娘的眼里,没有资格学女戒,那是他一生的遗憾,也是他一生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