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827300000010

第10章 学佛就是管住身口意(2)

一个人满脑子佛经,一开口就是佛经,研究了很多经典著作,随时引经据典,这也叫做被染——被佛经所染,住在佛经上了,自性的智慧没有开发出来,满脑子装的都是知识。佛经也是知识。你只要把佛讲的经装进你的脑子里,它就变成了知识。但你要通过佛的知识把你的智慧开发出来,把你的自性打开,这才叫做智慧。我们把《弥陀经》背得很熟,这叫做“知”,连“识”都没有达到,就是极乐世界现前了,你还识别不出来。“知”是一个层次,“识”是一个更高的层次。

问:为什么感觉自己越修行,毛病习气越多呢?

师:为什么过去的祖师讲“走进,走出;无进,无出”?

问:如果相信一位明师,就把自己的身口意,或者把自己的全部都交给这位明师,应该怎么个交法呢?

师:现在这个时代,“把身口意交给明师”只是一句空话!真的可望不可及了!只有过去的祖师做得到,现在的人做不到,绝对做不到!出家人一定要看《米勒日巴传》这本书啊!

问:看是看了,但做不到。

师:最起码看了之后,知道我们和他差距有多远。我们所谓的“学佛”真的是假学佛啊!学佛在某个阶段,在入道之前,在入道之时,在修道的过程中都必须那样。你已经得道了,就恰恰相反了。

问:我认为自己真正受用了,自然会产生强大的信心。刚开始是不可能有真正的信心的,否则就不是人了。

师:如果说学佛人的心态达不到米勒日巴那样,想悟道是不可能的。这种心态并不一定是针对某个明师,针对某一部经典、某一句话也可以,形式很多。也许你不相信万行,但相信万行说的某个道理,你就把自己完全交给这个道理也可以。如果你没听说过这个道理,你说:“我不识字,我不相信这个道理,我就相信你这个人。”也可以,它们的性质是一样的。

问:师父,有一种菩萨叫“圣者菩萨”,圣者菩萨和圣者有什么区别呢?

师:你是不是在“示现问法”啊?这时候他的见地已经有了,只是欠缺实证功夫。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他已经获得了无师智,但还没有证得无师智的果位。

师:(一人提问,师问其情况,她未闻,仍自顾自地说,故师对大众道)我告诉你们一个检测对方和自己有没有觉照的方法:你在说话,别人也在说话,你还能听到别人说的话。你说话是你的意识功能在往外释放,你耳朵的功能是往里面吸纳的,所以彼此听与说可以互不影响。你们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这种方法来检测自己的智商和灵敏度。即便你达不到,也必须学着这样做:你一边讲,一边听别人讲。绝对不要说:“我说的时候,你不要说话啊;你说的时候,我也不说。”(众笑)佛法不是这样的。佛法是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我们同时说(众笑)。我能听到你的,你也能听到我的;你说完,我也说完。我们双方都把自己的意思传达给对方了,说完,答案已经出来,已经拍板决定了。佛法就是这样,本来就是嘴巴一边讲,耳朵一边听,眼睛一边看,六根可以同时互用的,修学佛法就是这么修的!

问:我每次要去坐车,在没上车之前就会晕得受不了,我就不断地对自己说:“我不会晕车,我不会晕车……”可是这种情况还是没办法改善。不是说万法唯心吗?为什么我这样做没有效果呢?

师:你的方法错了,你要这样想:“啊,晕车真是一种享受啊!(师做陶醉、享受状,众哈哈笑)这种享受快快来,快快来,我浑身放松地等待,等待……”好了,你再也等不来了(众笑)

问:保险公司和一些行销公司教员工每天早晨起来,对着镜子中的自己大声说:“我很健康!我很快乐!”他们也是用这种方法不断地自我暗示,自我肯定。

师:佛法是唯心的,但是由于你的心力不够,不能以心转物,想唯心也唯不动,所以你只能唯物了。什么叫“唯物”啊?就是被外界的物所转。

问:晕车的原因是自我暗示我会晕车。现在我知道了,以后倒过来就可以了?

师:你的理论是对的,但你用的方法错了。

问:后来我坐车的时候,放松自己,就不晕了。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不再晕了,还误以为是师父的加持。

问:暗示自己开悟,开不开悟啊?呵呵(自笑,众笑)。

师:一样。只要你的信念很足,信心不断,信息链不断,就能达到。

问:今天看了一篇文章,说的也是这样的意思。它说全世界大成功的人都有一种习惯,就是经常把自己的目标写下来,这样做的人成功率超过其他人。

师:不是因为写下来才成功。首先你树立一个目标、一种信念,在内心从来没有动摇过。由于你有这种强烈的信念,就会感召外界的力量来辅助你。因为心灵的力量就像磁铁一样,你存什么心,就召感什么样的力量。有形有相的力量是被无形无相的力量所主宰和驱使的。

问:修行有感应时,想做到无为,但只是一个想法而已。可是在无意之中,一个念头,或经过一些事情,感觉那一念就相应了,为什么会这样呢?

师:那是因为你曾经有意识地训练过,当达到无意识时,这种力量自然就出现了。所以刚才我讲到佛法分两步,实际上是三步:无进无出,能进能出,无进无出。第一步“无进无出”是凡夫位;第二步“能进能出”是修道位;最后一个“无进无出”是圆满的无进无出,也就是不增不减。凡夫也是不增不减,圣人也是不增不减。圣人的不增不减是圆满以后,做得了主以后的无需增,无需减。凡夫是做不了主之前的不增不减,是智慧不增,恶习不减。

问:第一个也无修,最后一个也无修,中间是有修?

师:对,就是这个意思。就像一个大智慧的人看起来大智若愚,没智慧的人是弱智大愚,所以假的可以暂时冒充真的。就这么个道理。

问:您不是说过有些东西一次就够了吗?怎么反复还不行呢?

师:对有层次的人来说一次就够了。

问:我记得您说过,如果你的身口意想做一件事,而你又想改变自己的习惯,当下你的心肯定在痛,在燃烧。但如果这次你能熬过去,就当下来说,你就超越了。

师:如果有件事终日困扰着你,你无法超越,你就应该把所有的力量集中起来,去尝试这件事,尝试和这件事融为一体。当你忘我地和它融为一体,你一次就超越了。如果你做了很多次,都没有达到和它融为一体的状态,你做再多次也没有用。所谓一次性就够了,是因为你已经完全和它融为一体了,彻底进去了,再走出来才能超越。尽管你做了十次,但从来没有彻底进去过,所以你也无法真正走出来。

问:是不是我顾虑太多了?

师:跟顾虑有关系,跟你的方法也有关系。

问:总的来说还是根性太差了?

师:根性?有几个人能理解根性呢?每个人都把根性理解得非常笼统。什么是根性?就是你的综合素质、综合力量。素质和力量达不到,谈什么根性?根性是个很空洞的东西。

问:如果全心全力地去做,还是做不到,是不是就应该放下了?

师:不存在这种情况。如果真的像你所说,肯定做得到。你知道你最专注,一心不乱是在什么时候吗?我注意过你很多次,每次都是在你抬着喷水枪的喷头的时候,那时候你绝对是处于一心不乱的状态。你只有在那个时候才真正处于一心不乱的状态。

问:我也感觉到了,本来是很饿的,却感觉力气很大。可是干完活以后全身还是软绵绵的。

师:干完以后好像身体这里也酸,那里也痛,肚子也饿,干的时候什么感觉都没有,那就是进入状态了。你能够通过这件事达到这种状态,要是学会把这种状态转移到其他工作上,你同样也能进入状态。只是你现在没有学会转,一旦学会了转,你在各行各业都会有很大的成就。所以修学佛法还要学会起用,会起用才能真正受用。

问:转到另外一个行业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达到熟练的状态。

师:一切都是由愿力、恒心和意志决定的。为什么不在当下,不在一念之间就转?为什么在这里行,在那里不行?

问:大部分人的智商、智慧是不是都在零上?

问:在零上,那不是木头?

师:不是在零上。我们每个人都是高智商、大智慧,真的,只是太阳被乌云遮蔽了。

问:可能在这个行业是一百分、九十分,换一个行业就不同了。比如我们念经肯定念得好,但如果到外面去经商,肯定很麻烦。

师:如果真的把经念活了,会念经了,你行行都行得通。念经的道理和做生意的道理是一样的。可是,我还没见谁把经念好了。

同类推荐
  • 如何放下(禅·心灵·灵性)

    如何放下(禅·心灵·灵性)

    本书用佛学观念关注了命运的问题,探究万事万物之间的因果因缘,探究人的欲望与牵挂。人如何可以心无挂碍地坦然面对。满遭损,谦受益,是生活中的智慧,也是人生的大道理。本性禅师在这一册中,举了很多现实中的案例,说明一些禅学大道理。
  • 弘一法师全集之佛学·杂记(01)

    弘一法师全集之佛学·杂记(01)

    弘一法师出家前名李叔同。皈依佛门之前,他已在文学、律学等等各方面都颇有造诣。人生的一个转折让悟性极高的李叔同出家归隐。从此佛门多了一位修为甚高的法师。弘一法师的智慧与超然让世人敬仰,他的定力与慈悲让世人敬重。
  • 吴言生说禅贰:经典禅诗

    吴言生说禅贰:经典禅诗

    禅学大师吴言生的权威著作《经典禅诗》是对禅宗诗歌偈颂的体悟与阐释,探讨了历史上五家七宗的禅僧们所创作的修禅悟道诗偈,同时对禅宗形成之前的禅僧诗歌、禅诗美学境界、禅门七家之外的禅僧诗歌,也都设有专章加以阐释,将禅的精华要义原汁原味地和盘托出,使读者深入透彻、直观亲切地领悟禅的精髓要义。
  • 中国佛学之精神

    中国佛学之精神

    中国佛学精神是印度佛教文化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相融合而形成的。外来佛教传入中土后,经过两汉时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依附、迎合与调和,魏晋南北朝时期与传统儒道的共存并进、冲突交流,隋唐时期的相互吸收、独立创新,以及入宋以后的融合渗透、三教合一,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精神特质的中国佛学理论。中国佛学一方面继承了印度佛教的出世精神、思辨精神和文化宽容精神,另一方面又融合吸收了以儒道为主要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精神、人文精神、自然精神等,从而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中国佛学精神。
  • 汉译佛教经典哲学

    汉译佛教经典哲学

    《汉译佛教经典哲学(上下)》即是作者长期披辨和研究汉译佛教经典、着力厘清繁杂佛教哲学的精要之作。全书共分两卷:上卷“原始佛教与部派佛教的基本教义和经典”,主要分析了佛教早中期形成的基础教义、基本概念及诸经典;下卷“大乘佛教思潮和大乘佛教经典”,主要分析了大乘思潮以及对中国佛教影响深远的大乘诸经典。佛教作为一种域外的宗教,其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主要是通过汉译经典来实现的。
热门推荐
  • 初恋我的那些事儿

    初恋我的那些事儿

    让你在故事中明白爱是世界最美好的东西,在成长过程中学会爱和珍惜被爱,把温情传递到你心灵深处,牵引你奇妙跨越成长的每一道门槛。
  • 绝世爱恋:少爷的乖乖女孩

    绝世爱恋:少爷的乖乖女孩

    还记得在那个初秋,他们再次相遇,他们都忘记了彼此,世界上最痛苦的距离是我们就站在对方的身旁,却苦苦寻找着对方。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她微笑着对他说:“顾黎轩,你好,我是墨晗希。”他们都没想到,对面的人是苦苦寻找了许久的人。有一天,她成了他的妹妹,他和她一起上学,一起吃饭,朝夕相处。他对她很好,简直是胜似亲人。可就是这样的一个天使一般的男孩,为了她变成了一个宁愿伤害自己也要对她好的恶魔一般的男孩。爱对了是爱情,爱错了是青春,那他们这到底是爱情,还是青春?(求推荐票,求评论)一个星期80+推荐票加更,200收藏加更,40评论加更~~为了感谢各位,会经常有活动哦。
  • 诛天奇谭

    诛天奇谭

    乱世英雄,强势崛起,万族拥戴,然天道不公,欲降天灾,祸乱苍生!既然苍天多不义,逆行诛天又如何?
  • 道劫轮回

    道劫轮回

    生逝红尘,遍尝百般疾苦。辗转万世,唯求轮回超脱。修炼一途,破红尘,求大道,超轮回,成一念夙愿。
  • 韶风

    韶风

    这里没有穿越,也没有开挂般的攻略;这里没有风花雪月,也没有你侬我侬;这里只有连天烽火中的江南,与刀光剑影的北国,连同——朝堂上的偷天换日与尔虞我诈。以三国吕范去世为引线展开一个家族在百年烽火中奋斗的图景,他终将为王,他终将陨落。历史DIY试水,背景设定为三国两晋。不定期更,一定完本。
  • 最终不朽

    最终不朽

    夏无极在一次车祸之中死去,灵魂却因为一些不知名原因与刚刚出现的主神空间融合。从此,为了重回现实,夏无极开始了艰(bu)苦(ze)卓(shou)绝(duan)地努力获取精神能量。彼时,幻想与现实还是两条互不相连的平行线,然而自主神空间现世伊始,原本平静的现实世界开始沸腾起来......
  • 重生之完美神皇

    重生之完美神皇

    重新归来,战神无敌!神王强者林萧,巅峰之上被人暗算,重生在一灵海破碎少年身上。前世一个天才少女赠送的灵魂紫玉,忽然发出了炫目光彩,由此一段强者崛起之路……开设了书友群333847579,欢迎交流。
  • TFBOYS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TFBOYS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过去已是过去,故事很美,还在继续;我们的相识不意外,愿永远陪伴你们;沉默的一时,换来的是我们的故事;舞台上的荣耀,等待的是最长情的告白.
  • 圣震八荒

    圣震八荒

    一个在不幸之中诞生了生命,注定了轩辕月本该不幸的一生。但当一颗世界之树的种子与他相遇,命运发生了改变。只是这改变,究竟是让轩辕月脱离苦海,还是让他跌入一个更大的深渊?这个世界,充满了无数算计与谋划,而谁又能笑到最后?
  • 木亦萧然

    木亦萧然

    如果说他是光那么他便只愿照亮她,如果说他是园丁那么他也只想给她浇水锄草,如果世界有两万个最佳情侣也只想在最美的时候遇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