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827200000015

第15章 香板

事情的起因决定事情的结果。做事首先要看发心。佛教讲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未成佛,先结众生缘。我们做任何事,发心正,起点高,就结善果。学佛不立佛志,不行佛愿,怎么能得佛果呢?每个佛菩萨在成就之前都发大愿,并在娑婆世界行愿。“悲、智、愿”只有建立在“行”上才会成就,否则,大悲、大智、大愿都是空话、假话、妄话!

行愿就是布施培福,针对的是自己的心。心态在修行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修行不外乎内修心态思想,外修言行举止。大家说修行除了修心态、修思想,还修什么呢?思想好了,身体好了,自然有超人的智慧、超人的体力。过去的祖师哪一个没有超人的智慧、超人的体力和魄力?我们是修行人,不同于凡夫俗子,在我们身上就应该体现出祖师大德的风范。我们想成佛,就要跟佛比,跟祖师比,不要跟身边的凡夫俗子比。

修行人征服不了自己的身口意,又如何成佛呢?佛之所以能度众生,是因为他觉悟了,把自己的贪嗔痴慢疑,和对财色名食睡的迷恋贪求都度尽了,然后才度众生。“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超越一条,就离地狱十万八千里;保留一条,就在地狱的边缘。

一个人要超越自我,不动其心,真是太难了!既然我们发了这个心,行了这个愿,就不要再犹豫了,应该勇往直前。过去的祖师大德都是从这条路上走过来的,这是一条走得通的路,可以让你立地成佛,你只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迟早都会成就。你走得快,就早一天成就;你走得慢,就晚一天成就。总之,路是不会错的,速度的快慢取决于你付出的多少。

一生成就绝对真实不虚,不要以为这有多难。从古至今,禅宗里当下成就的例子太多了。《六祖坛经》上讲:“但用此心直了成佛。”修都不用修,拿来就用,当下就是。当然,这是六祖的境界。但起码我们可以肯定,上根器的人当下是可以成就的,并不需要三大阿僧祇劫。早课上不是说“不历僧祇获法身”吗?为什么我们却相信要修很多世才能成就呢?首先我们的想法已经错了,起因已经错了,当然也就不可能有一生成就的结果。你应该相信,既然祖师大德当下可以成就,你也可以。你把这个信息输入头脑,先把信心建立起来。如果说要三大阿僧祇劫才能成就,谁能保证来生还获得人身,还能闻到佛法,还能进入佛门修道呢?罗汉投胎还有隔阴之迷,何况凡夫!

按过去禅堂的规矩,在禅堂里用香板逼上几年,个个都能成就。所以有句话叫“香板下面出祖师”。不管香板打得对与错,不允许你起心动念,不允许你分别。你讲:“我刚才没犯错误,你为什么打我啊?”没犯错误要打,犯错误更要打,一直打到你没有分别,不允许你有丝毫的分别。现在被打的人心态不好,拿香板的人也没功夫,所以两个人合在一起,打不出效果。过去持香板的都是开悟得道开了天眼的人,一香板下去,把你的妄念都打消了,一香板下去,把你从这个境界带到了另外一个境界。现在被莫名其妙地“啪啪啪”打三个香板,你的眉头马上就皱起来,心里就开始动念头了。你不是想知道自己的功夫吗?正好一香板打下来,你可以借此看清自己的起心动念啊。你如何看到自己的起心动念呢?没有一个外缘,你怎么认识自己呢?一个人要认识自己,首先需要外缘。为什么佛教讲成就不外乎靠内因和外因呢?你光有内因,不去努力,没有外缘给你助道,你如何成就呢?所谓的“障道”,从另一个角度看就是助道。

祖师的手法确实有道理,只是我们没有悟到他们的用意。香板打在我们肩上都是有加持力的,都是一种信息,都能起到警策的作用。由于我们修行功力不够,心力不够,祖师的那种力量在我们身上出现不了,我们只能照葫芦画瓢,学一学程序,把祖风延续下来。将来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弘法的机缘,真的需要用心把禅宗的规矩原封不动地学好,继承下来。

提起心来——参!!!

2010年4月1日

同类推荐
  • 禅宗是什么:胡适谈禅说佛

    禅宗是什么:胡适谈禅说佛

    本书是“聆听大师”丛书胡适系列的第四本,以胡适谈禅说佛为线索,遴选其综述禅宗历史、考证禅宗代表人物、以及谈禅说佛杂记等文章汇编而成。全书共分为三大部分,虽然不能说全面完整地反映了胡适对于禅宗和佛教的思考和主张,但基本上反映了他在这方面的代表性观点。尤其是胡适谈禅宗历史的文章,深入浅出,学理清晰,趣味横生,凸显大师小书的品位,可读性极强。
  • 其心无住

    其心无住

    《其心无住》是《降伏其心》与《善用其心》的续集,也是我出关十年,开山创建东华寺的心得感悟和修学佛法二十余年的总结。出版此书旨在阐述自己的学佛观点,获得广大学佛者的指正。佛法浩如烟海,虽修学二十余年,仍难得法乳一滴。但终究有所感悟,正如三本书名所示,降伏其心为善用其心,用过不执著,不留恋,更不留痕迹,故、名“其心无住”。要将身口意之用发挥至极限,需先降伏身口意,继而善用身口意,最终达至过后无痕。其心大而无外,小而无内。大时包太虚,小时不容针。成事由其心,败事亦由心。其心被动为奴隶,其心主动成主人。其心不降,是懦夫。降之不善用,为愚夫。事过执著,留恋不舍,乃凡夫。其心降伏,善用且无住,则圣人成矣。
  • 古兰经概述

    古兰经概述

    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已经一千多年了,从过去到现在,真正懂得伊斯兰教的人力数不多。正是这个缘故,伊斯兰教在解放前曾长期遭到一些教外人的误解和歧视,甚至还引起过多次惨痛的流血教案。
  • 佛眼观生死

    佛眼观生死

    人活在这个世上,最关心的事情莫过于生死。人从哪里来,又将往哪里去,这是一个相当具有诱惑力,但是又常常被人避忌的课题。佛教利用其精妙的“缘生观”为我们解读了生命的密码——“一切有情,因缘生成;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人生无常,不必执着;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珍惜眼前,活在当下;父母是佛,提早尽孝;生命是宝,务必珍惜;众生平等,慈悲为怀;把握自己,把握人生;临终关怀,直面死亡:涅槃境界,得大自在。”只要参透了这些道理,就可以自在地活在世上,不悔地走完人生旅程。本书从佛教经典的阐述、佛学大师的讲话和专著,以及佛学界人士的研究中,精心挑选了百余篇关于生死问题的章节,分门别类,集合成书,教化大众。
热门推荐
  • 因为爱,所以请深爱

    因为爱,所以请深爱

    不是铭心刻骨、死去活来的爱情才叫爱情,不是互相伤害、互相亏欠的青春才叫青春。爱情,是让彼此变成更好的模样。
  • 滑头鬼栽了(淘气小子好事坏事一火车)

    滑头鬼栽了(淘气小子好事坏事一火车)

    本套书是一套校园幽默小说,包括《疯狂鬼变淑女》、《胆小鬼也疯狂》、《滑头鬼栽了》、《聪明鬼就是牛》四本书。作家在这四部作品里,以积极向上的心态成功地刻画出周大齐、侯洋、李晓果、巴奇这四个小主人公的形象: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有爱心,有强烈的求知欲;他们想助人为乐做好事,却常常把事办砸;他们好心却办了错事,闹出一个个笑话……孩子们读着这样的小说,在捧腹大笑的同时,常常能够从文字中读出自己或同伴成长的影子,产生共鸣。
  • 聊斋之儒道纵横

    聊斋之儒道纵横

    鬼狐有性格,笑骂皆文章,这是一个起于聊斋的故事。书生百无一用?不对!这是一个书生行走与大千世界的故事。人族艰辛,国事艰难。这是一曲赞歌,人族与命运相争的赞歌。
  • 沉眠之最后的仙人

    沉眠之最后的仙人

    她,舞漫兮,乃御兽宗三长老。从小便可御万兽,可听、言万兽之语。百年之中,她便突破到元婴期成为最年轻的长老,没有之一。可天妒英才,在突破的第二天便引发从小隐藏在身体中的剧毒,。舞漫兮以真气苦苦压制,经过数日,剧毒却猛烈爆发。不幸昏死。待醒来之后,一切都已物是人非………
  • 万蛊独仙

    万蛊独仙

    罗云是一个普通人,一生注定过得平平淡淡,一次夜巡过后,他发现自己在一个陌生世界里的另一个罗云身上重生了,原因是一个精通蛊术并且的老魔头施展了禁法让他重生,而且这个罗云尽然还是一个国家的亲王世子。大魔头的召唤,贵为亲王的爹,听起来罗云就是要逆天了,但事实是:老魔头施展禁法,是因为自己深受重伤,只能夺舍罗云,但是出了岔子,导致罗云灵魂重生。亲王的爹儿孙满堂,只有一个儿子是白痴,那就是重生前的罗云。老魔头不过是用了一些法术和丹药向罗云的亲爹要了个白痴儿子夺舍罢了..........
  • 无疆永界

    无疆永界

    一朵黑莲,牵系着一个古老的传说;一扇无人打开过的天门,通往一处永生的世界。少年秦凡,因一次与乡亲们上山狩猎,被神秘黑莲入体,从此踏上一条满是血腥铺陈的仙路。在他的脚下,有曾经不可一世的神王,有固守一方星域的主宰、大帝。浩瀚星域,固守永生,触我逆鳞者,杀无赦!
  • 沉妖

    沉妖

    人这一生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轮回,我们是在还前世的罪,还是在积来世的德。没有人知道。如果你的轮回都带着全部的记忆,那么你是不是会疯了呢?无尽的痛苦,无尽的折磨,犹如跗骨之蛆,时不时的就跳出来。但同样有不同的欢笑,不同的幸福。我想没有人会愿意这样...
  • 玄门风云鉴

    玄门风云鉴

    古有道截佛儒,百家争鸣于乱世。今有正魔六门,密宗仙家暗隐于红尘。从娘胎里带出来的邪恶诅咒,整日被毒物鬼怪梦魇缠身的我,将死之时却从天而降一个神奇的锦囊,里面竟是千机门长老的一道六脉传承。鬼门关前绕一圈,我终于悟了,今生只管造万古杀孽,哪管他来世悲苦凄怆。妖魔鬼怪哪里逃,蠡魅魍魉掌中灭,灭杀一切敌,证我今生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 双生灵事务所

    双生灵事务所

    我是个拥有阴阳眼的普通高三学生,高三学习压力太重,我出现厌学的情况,于是我借着生病的缘由请假和老姐回到了老家。在吃饭时,我突然听到老姐问我“猎鬼师多少级”一脸懵圈的我,上网查询这方面的资料,我惊恐地发现这世界已经不是我原来那个世界了。我只是坐个火车而已,至于吗?
  • 青春不在,你是否还在等待

    青春不在,你是否还在等待

    她她她,因为母亲的死走上了复仇之路,本以为不会再相信爱情,可是一见他们,全都变了在一次次阴谋的背后他们的爱又该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