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827000000007

第7章 打七的意义

以后要在这里放一个引磬,到一个小时就敲引磬开静。现在腿痛了可以动一动。如果你能咬一咬牙,挺过去几次,腿就不痛了。

佛教有一种修行方式叫“打禅七”,也叫“打七”,以七天为一周期,几千年来一直到现在都用这种方式修行。为什么禅七是以七天为一周期,而不是六天或八天呢?用现代科学来解释,从大的方面讲,人的相貌(包括面相、手纹等)是七年一变;从小的方面讲,人体的生理变化是七天一周期;从大自然的变化规律来讲,也是七天一周期。过去的老中医开药方都是一次开七剂。现在的人不懂这个道理,开药方三剂、五剂、十几剂的都有。当一个人感冒后,治疗或不治疗,都需要七天才会有一个转变。

人体的细胞通常是七天一代谢。吃斋、念佛的人可能会延长到10~15天。尤其是静坐的人,体力消耗很少,代谢更慢。所以打坐静修的人寿命长。而剧烈运动的运动员的细胞是三天一代谢,不到七天,新的细胞就要产生。因为只有代谢快才能适应他们的工作。静坐的人的细胞衰老了还能继续使用。而运动员的细胞衰老了就不能再用了,只有新生的细胞才能满足他们运动的需求。

传统佛教的“打七”,跟刚才讲的生理代谢周期有没有直接关系呢?佛教把人的意识分成八个层面: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识、阿赖耶识。我们之所以能收集外界的信息,前五识起了先锋的作用。它们就如同照相机的镜头,不断地收集外界的信息。而后面做主的是第六识,它相当于照相机的快门,快门一动,外界的事物便被摄取进来。如果快门不动,外界的境物就无法摄入。也就是说尽管眼看到,耳听到……只要没有动念头(意根未动),外界的信息就不可能进入第七识、第八识。

第七识又叫“末那识”,它把前六识收录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拣择后(该丢掉的就丢掉了),交给第八识。如果第七识不把信息传递给第八识,第八识就是一片空白。第七识是一个坚固的妄想,传统佛教所讲的打七就是把第七识打死。

《坛经》上讲六七因上转,五八果上转。只有把第六识、第七识“咔嚓”一下转变了,学佛才有可能成就。遇到外面的境界时,修行人完全可以制止住第六识和第七识。但前五识和第八识是无法制止的,只有在证果的那一刹那才能圆满。如果降伏了第七识,就转“分别”为“平等性智”。人之所以会分别是非善恶、你高我低,都是第七识在作怪。睡觉时做梦是第六、第七识的作用,因为它们不需要前五识,自己就可以构成独头意识单独行动。

实际上我们在红尘中修炼,直接针对的就是第七识(末那识)。正如祖师大德们所说,只要把第七识打死,八识心田里的种子顷刻间就会变成智慧之光。如果不把第七识打死,八识里的宝藏则无法显现。众所周知,前七识所做所学的东西,最后全都储存在阿赖耶识里,明心见性以后,这些就变成了如来宝藏。未明心见性之前,阿赖耶识只是一个什么都收藏的大仓库。

当你一层一层地把前七识突破、降伏以后,在接近第八识时,才会发现自己的习气毛病很重。而前七识是发现不了的,就如同仓库的门没有打开,你发现不了里面的东西一样。既然是仓库,就什么都有,既有珍宝(生生世世带来的智慧),也有垃圾(生生世世带来的习气)。

八识心田的种子越修越会翻腾出来。为什么有的人越修越觉得自己业障深重,甚至觉得自己罪不可赦呢?因为无量劫的种子翻腾出来以后,你会发现自己什么都干过。所以出现这种心态是很正常的,也是必然的。

八识既然是个仓库,就有能藏和所藏。如果我们降伏了第七识,它就没有能藏的了。所以对一个悟道的圣者来说,他做事就不会留下痕迹,也没有东西可传给第八识。但一般人根本降伏不了前五根,每天听到的、看到的,足以扰乱他的心性。

为什么佛像、静坐的人,眼睛都是半睁半闭呢?就是要我们降伏六根。实际上最难降伏的还是意根。“无念”是念念不住,并不是没有念头,有念不住乃无念。一个大活人,他八识的功能都在,怎么会没有念头呢?一切不住,处于了了分明的状态,才是一个禅者的行持。

禅宗里有个词叫“绵密保任”。什么叫绵?什么叫密?“绵”是细而长。“密”是不间断,不分内外先后。“保”是时刻保护自己的念头。“任”是任其自然,没有“能”“所”。功夫成熟了,自然入道。这是一套完整的用功方法。

大家都习惯于讨个方便,结个手印,持个咒语,喜欢有为的修行方法。但这不是心法,真正的心法是绵绵密密地保任。如果能绵密保任,第七识自然就不会分别,看谁都一样,这时就获得了“平等性智”。能做到这一点就不需要再盘腿了。实际上做保任功夫最有效的方式是出去搞人事交往。而现在的人都是错用功,喜欢安静的环境。身心安静是为了起用,如果碰到嘈杂的环境不仅不能起用,而且连原本的一点宁静也失去了,这样修出来的功夫能算功夫吗?

当你把自己觉知的力量完全唤醒以后,你会觉得你所有的妄念本身就是你妙明真心的显现。一个无形无相的东西起用时,必须依赖有形有相的东西。六根的作用,本身也是妙明真心在起用。

佛经里讲“破四相”“转四智”。怎么转呢?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四相不破,怎么能转四智呢?实际上只要破掉我相,后面的三相就不攻自破了。破掉一个人的我相,最快、最容易的方式就是布施。布施不仅指钱财,没有钱出力气也是布施,乃至说一句好话,给人一个微笑,为人让路等等,都是布施。布施修好了才能达到无我。

我执大的人是无法走布施这条路的,他每天说话用得最多的一个字就是“我”,几乎每句话都带着“我”。假我用多了,真我就出不来,被假我掩盖了。我们一直都渴望真我早点儿出现,但真我被假我的牢笼套得太牢了。当一个人渴望见到真我时,就去布施、布施……一直不停地布施下去,布施到最后就无我了,无我的当下就与万物同一体。

当别人说你的时候,你表面上没有“回敬”,心里想:说就让他说吧。实际上这也是一种我慢(认为自己比别人姿态高)。如果一个人我执很重,最好的对治方法就是时刻保持了了觉知但又不分别的心态,以这样的心态对待别人的批评和误解。

佛门里为什么叫你念经、拜佛、念佛呢?就是让你抑制自己的前六识,让第七识将经文、绵绵不断的佛号收录到第八识里,将里面不好的东西冲淡。就像我们将一杯苦水不断地稀释,最后这杯苦水就没有了苦味一样。

实际上念佛靠的是一种熏染的力量。诵经、持咒的道理也是如此。一旦把内在了了分明的觉知培养起来,八识里收藏的东西顷刻间都会翻腾出来,达到一个质的变化。为什么古人主张一天念十万声佛号呢?目的就是为了达到净念相续,从而改变八识里的种子。而我们现在的人,念佛,念得少,打坐,坐得少,持咒,也持得少,根本没有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而有的人只是上上早晚课。早晚课加在一起也就两到三个小时,从量上讲根本不够。

前六识在没有降伏之前,无时无刻不在收集业障,根本停不下来。祖师们非常清楚这种状态,便想:既然静不下来,就干脆给他一件事情做。这就是“有为法”。实际上修行都是先通过有为法,最后才落在无为法上。佛门里称有为法为“作意”,用功的方法哪一种都离不开作意。作意直接针对的就是六识和七识。当一个人住在六、七识上时,耳根非常敏锐。为什么有的人,你喊他好几声他都听不见呢?因为他不住在六、七识上,被前五根牵着跑了。

如果前五识不住在五尘上,人的反应会非常敏捷。前五识住在五尘上的人,第六识的反应会非常迟钝。当一个人对六尘境界哪一尘都不住时,他的心会特别散乱,他的眼神看上去也非常散乱。就像有的人喜欢音乐,当听到音乐时,他的耳根就住在声尘上,别的什么都不知道。有的人喜欢画画,当看到一幅画时,眼根就住在画上。而另一种人是什么都住不进去,处于大散乱中。一个人临命终时能否做主,就看他散乱不散乱。

古印度对治这种散乱的方法是观香。静坐的时候燃一支香,放在距离眼睛2米远处,高度与视线平行,眼睛盯着香头,每次观一个小时。三个月下来,你的注意力自然会变得集中。这时候你的眼神看起来就集中了,说明心的力量也集中了。当内在的力量集中以后,对外境就不太关注了。老祖师们讲,心不散乱时,闭上眼打个盹就休息好了。

实际上现代众生最好的修行方法,莫过于降伏自己的身体。古人是“降伏其心”,现代人能降伏身体就已经不简单了。如果降伏不了身体,心常被身转,根本无法降伏其心。给你一种修行方法,至少要训练半年。再好的方法,都要拿出一段时间去训练。我曾经说过,力量不存在内外,只有一股,用在哪儿就在哪儿。“回光返照”用的就是这股力量。现在我们是只看别人的对错,不看自己。当有一天我们能降伏其心,超越自我时,我们看别人,对别人就是一种加持。

你们在这个山洞里静坐,有没有听到耳朵里面的声音?能不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当一个人的六根完全收回时,内在就会产生一股力量往上冲,耳朵里会出现各种声音。就像树根产生了力量,就会往树梢上冲一样。身体也犹如一棵树,内在产生了力量也会往上冲。耳朵里出现声音也是悟道的消息,虽说是“光影门头”,但毕竟有了消息。你若执著它就错了,不执著就对了。外在的声音听多了,内在的力量就消耗掉了。

内在的力量一旦产生,睡觉的时候,一点非常小的声音都会让你醒来。有一段时间,你会以为自己失眠了。当两肩完全沉下来时,你会感到后脖颈有一股力量往上冲。在印度,有的人为了保存这股力量,就用耳塞堵住耳朵,让这股力量往上冲。而密宗则是把脑袋观想成莲花苞,当这股力量不断地冲上来,蓄满以后,莲花苞就打开了,也即开顶了。

同类推荐
  • 大愿说净土法门(上册)

    大愿说净土法门(上册)

    本书分为阿弥陀佛睡光明法的观修方法;迎请阿弥陀佛和圣眷属(六偈);念佛就是当下成就般若入不二门;以三生石公案来彰显净土法门的殊胜等内容。
  • 佛修大智,道养心性

    佛修大智,道养心性

    谈佛论道,目的是去除我们心灵上的杂念,智慧一旦在生活中发挥功用,则活泼自然,不受欲念牵累,让人焕发全新的生命活力,扭转人生危局。同时,有了佛道,就有了富有大千的生活,它如同山中的清泉,可以洗涤心灵的尘埃,用一颗平和清净的心,创造自己的事业,开创人生的辉煌。
  • 佛的故事

    佛的故事

    本书以故事形式讲述佛教,使读者真切感受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图文的形式将一幅瑰丽神奇的佛教文化地图立体、直观地展现出来,让读者零距离感受佛教文明,全方位接触真实历史。
  • 净空法师妙语菁华

    净空法师妙语菁华

    当代博古通今的大德净空法师于世界各地弘经演教四十多年,提出“佛教”乃“佛教教育”的正名之说,即他所认为的佛教也是孔教(孔子教育)。本书为净空法师几十年来弘经演教、启迪人类智慧的基础性的妙语菁华要录,包括佛教常识、修行、养生、礼佛仪式等内容。
  • 圣经故事4

    圣经故事4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热门推荐
  • 哎你是我的

    哎你是我的

    哎!你叫什么名字?他霸道的现在她的面前,盯着她那卷起的眼睫毛,着了迷
  • TFBOYS灿烂时光

    TFBOYS灿烂时光

    一天,安庆雪在机场,不小心撞到了一个人,后来,庆雪和那个人在一起了,还有她的闺蜜,和那个人的兄弟见面了,过了不久,他们也在一起了!!后来,她们有情敌出现,他们会怎么解决捏?细看文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是萌萌的分界线——————————————后来他们结婚了,生了小宝宝。从此,他们幸福的在一起了!!真羡慕他们啊!希望通过考核,我真的很想写文章,来给读者看捏!!真的!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独武苍玄

    独武苍玄

    零落成泥辗做尘,风吹过,尘起,烟消散,永寂黄泉下;吾心不死,则旭阳永升;吾心若亡,则天幕永暗。当天空中的血雨飘下,当敌人身首异端,飘零中只留下模糊的身影。从来都不愿背负得太多,只愿一人,独过一生。坐山巅,背依石,静笑日升日落,淡哂潮起潮灭!竖立寒江,唯我苍玄,一世独武,永生独鸣!
  • 耕读世家

    耕读世家

    从一个农村出来的小子,成了桑拿的保安,成了大学的学渣,成了最年轻的体育老师,不愿意成为医院的教授,变成了市郊的朴实农民和该省的黑道教父,摇身一变居然又成了外交官,一步步走向未知的未来。姜洋,到底他是大盗还是大官,他追求的到底是什么……他说,哥只是一个农民,喜欢种种田,读读书,其他的都是业余爱好。
  • 我的天仙大小姐

    我的天仙大小姐

    杨晨想租个女友回家完成老妈的“逼婚”,却不想意外联通仙界网络,租来了一位天仙大小姐,从此,杨晨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
  • 天使恶魔:潘多拉

    天使恶魔:潘多拉

    前生前世,兮夜鬼爱夜无熠,夜无熠爱婧蝶樱,却无人爱兮夜鬼。她身心伤痕累累,丢了心,失了魂。今生今世,她明白了,与其和一个她爱的而不爱她的人在一起,不如和一个爱她的而她不爱的人在一起。她的心,早已了无踪影。化身天使,其实恶魔,爱恨纠缠不过梦一场。
  • 自义界燃烧全球

    自义界燃烧全球

    metallica有一首歌词如下:新的生命降生到这个世界。他很快地被驯服了。通过没完没了痛苦的羞辱。年轻人学会了他们的规则。随着时间流逝。这个替罪羊做错了事情。他被剥夺了所有的思想。这个年轻人挣扎着。他被告知。他自己发誓。从今天开始。任何人都不能带走他的意志。我所曾感受的。我所曾知道的。都没有揭示出真正的我。从来没有...都没有揭示出真正的我。从未有自由。从未有自我。所以我称之为不可饶恕。试看自义界分子如何开拓世界的新主义!
  • 妖娆灵植师

    妖娆灵植师

    这是个修真文明高度发达的世界,可是灵气却越来越少,高阶修士越来越少。韩曦语作为一个普通的底层修士,原本就应该碌碌无为一辈子,可一不小心,就改变了整个世界。
  • 岫岩志略

    岫岩志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