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真情还是假意,他这时尚且能够摆出忧愁的样子来。等到从瑞柳丫头和苏乳母处得知真相,他就得意忘形了,开始设想起良辰美景来:“孟府千金,苏家烈女,若临花烛之期,就说不得我门生无礼了。那时节,先与老师和偕伉俪,再同师母成就夫妻。这般配合古今无,大胆门生要算孤。师母师尊都嫁我,少华造化是何如。”因为得知消息的当晚冷落了燕玉,第二天清早又过东宫劝慰她:“孟氏千金花烛后,那时就要伴夫人。”这种自私、凉薄、大胆、好色之徒,丽君尚未答应嫁他,他就谋划起和另外两个美人亲近了。他连三心二意都算不上,三心二意者,尚且是一时记挂此人,一时牵念彼人,他却是巴不得美女都归他所有,任他玩弄,他只需要从中调停就可以左右逢源了。
这个从丽君乳母处得知的确切消息令他胆大妄为起来,他就胆敢在丽君被选为主考而被禁足的时候,急匆匆上表陈情,全然不顾丽君的安危:此时丽君已犯下欺君之罪,一旦捅破,谁也无法确知结果如何。他只想到要自己称心如意,也不念及丽君的感受。他屡次试探,丽君都掩饰过去,自然是不肯换回女装的,而他皇甫一门得以平反昭雪,全仗着丽君的智慧和才能,他之所以够资格写表呈上,也是拜丽君所赐。凡此种种他全忘却了。而丽君人不在朝中,他就趁此机会上本,好乘人之危,令她措手不及,这种手段不可谓不卑鄙,这种行为不可谓不自私。
然而他这次计划又失败了,因他没有料到皇帝竟然会与丽君联手。在朝堂上被丽君斥骂一番,忧愤成疾--他后来的重病,据我看来并不是相思成疾,这份羞愤才是病根。他身体虚弱,心思却转得飞快,计策想了一条又一条。惹恼了老师,自己赔罪无用,就打燕玉的主意,让她去代为赔罪致意。燕玉虽然好性情,答应了之后却又后悔:“日在房间骂我兄,声声贼子与奸雄。见奴越发生嗔怒,一步无临金雀宫。有事相求方转脸,今朝向我作欢容。若然办得成全了,又将那,燕玉抛于陌路中。”凡可利用之人,他无一个放过,左右不过几句好话软语哀求就是了。除了燕玉,他还让年迈的父亲在连日大雨中踩着满地泥泞去请老师来看病;让苏乳母抛却与丽君的一场哺乳之情,哀哀苦求打动她的铁石心肠;又让母亲进宫央求姐姐(即皇后)为他成全。在他如此庞大的关系网下,在他一个又一个的计策下,在他自私自利的作为下,丽君终于露出原形了。在《再生缘》后三卷,他的目的达到了,终于可以美人在抱,左右逢源,称心如意过他的小日子了。
就是如此一个皇甫少华,自私自利、矫情滥情,见了好东西,必要据为己有才痛快,并且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刘苏二女对他可算是重情重义,一个投池一个守节,两个人都是花容月貌,配他也绰绰有余了。可是她们愿意自轻自贱,丽君却不是一般女子,她既然已独立,又岂甘心回到男人附属的低微位置,“定要雄飞岂雌伏,长风万里快游翱”。配他?太委屈!太委屈!虽然他对于丽君的情份占据绝大部分,但他多情却不专情,分了三份的感情,其中每一份都不够分量。这等奸狡滥情之徒,只合庸庸碌碌过一生,拿丽君这等人品配他,简直是暴殄天物。若陈端生写完《再生缘》,哪怕让丽君香消玉殒,也必不会让他得偿所愿。相比之下,我宁可看到并能够忍受这样的收梢: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本书由潇湘小说原创网首发,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