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815700000014

第14章 尽心下

孟子曰:“不仁哉梁惠王也!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不仁者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

公孙丑问曰:“何谓也?”

“梁惠王以土地之故,糜烂其民而战之,大败。将复之,恐不能胜,故驱其所爱子弟以殉之,是之谓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也。”

孟子曰:“春秋无义战。彼善于此,则有之矣。征者,上伐下也,敌国不相征也。”

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孟子曰:“有人曰:‘我善为陈,我善为战(zhèn)。’大罪也。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南面而征,北狄怨;东面而征,西夷怨。曰:‘奚为后我?’武王之伐殷也,革车三百两,虎贲三千人。王曰:‘无畏!宁尔也,非敌百姓也。’若崩厥角稽首。征之为言正也,各欲正己也,焉用战?”

孟子曰:“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

孟子曰:“舜之饭糗(qiǔ)茹草也,若将终身焉。及其为天子也,被袗(zhěn)衣,鼓琴,二女果,若固有之。”

孟子曰:“吾今而后知杀人亲之重也。杀人之父,人亦杀其父;杀人之兄,人亦杀其兄。然则非自杀之也,一间(jiàn)耳。”

孟子曰:“古之为关也,将以御暴;今之为关也,将以为暴。”

孟子曰:“身不行道,不行于妻子;使人不以道,不能行于妻子。”

孟子曰:“周于利者凶年不能杀,周于德者邪世不能乱。”

孟子曰:“好名之人能让千乘之国,苟非其人,箪食豆羹见于色。”

孟子曰:“不信仁贤,则国空虚;无礼义,则上下乱;无政事,则财用不足。”

孟子曰:“不仁而得国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牺牲既成,粢盛(zī chénɡ)既絜,祭祀以时,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

孟子曰:“圣人,百世之师也,伯夷、柳下惠是也。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闻柳下惠之风者,薄夫敦,鄙夫宽。奋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闻者莫不兴起也。非圣人而能若是乎?而况于亲炙之者乎?”

孟子曰:“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

孟子曰:“孔子之去鲁,曰:‘迟迟吾行也’,去父母国之道也。去齐,接淅而行,去他国之道也。”

孟子曰:“君子之厄于陈、蔡之间,无上下之交也。”

貉(mò)稽曰:“稽大不理于口。”

孟子曰:“无伤也。士憎兹多口。《诗》云:‘忧心悄悄,愠于群小。’孔子也。‘肆不殄(tiǎn)厥愠,亦不殒厥问。’文王也。”

孟子曰:“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孟子谓高子曰:“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

高子曰:“禹之声尚文王之声。”

孟子曰:“何以言之?”

曰:“以追(duī)蠡。”

曰:“是奚足哉?城门之轨,两马之力与?”

齐饥。陈臻曰:“国人皆以夫子将复为发棠,殆不可复。”

孟子曰:“是为冯妇也。晋人有冯妇者,善搏虎,卒为善士。则之野,有众逐虎。虎负嵎(yú),莫之敢撄。望见冯妇,趋而迎之。冯妇攘臂下车。众皆悦之,其为士者笑之。”

孟子曰:“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xiù)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知之于贤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

浩生不害问曰:“乐正子何人也?”

孟子曰:“善人也,信人也。”

“何谓善?何谓信?”

曰:“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乐正子,二之中、四之下也。”

孟子曰:“逃墨必归于杨,逃杨必归于儒。归,斯受之而已矣。今之与杨、墨辩者,如追放豚,既入其苙(lì),又从而招之。”

孟子曰:“有布缕之征,粟米之征,力役之征。君子用其一,缓其二。用其二而民有殍,用其三而父子离。”

孟子曰:“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

盆成括仕于齐,孟子曰:“死矣盆成括!”

盆成括见杀,门人问曰:“夫子何以知其将见杀?”

曰:“其为人也小有才,未闻君子之大道也,则足以杀其躯而已矣。”

孟子之滕,馆于上宫。有业屦于牖上,馆人求之弗得。或问之曰:“若是乎从者之廋(sōu)也?”

曰:“子以是为窃屦来与?”

曰:“殆非也。夫子之设科也,往者不追,来者不拒。苟以是心至,斯受之而已矣。”

孟子曰:“人皆有所不忍,达之于其所忍,仁也;人皆有所不为,达之于其所为,义也。人能充无欲害人之心,而仁不可胜用也;人能充无穿窬之心,而义不可胜用也;人能充无受尔汝之实,无所往而不为义也。士未可以言而言,是以言囗(tiǎn)之也;可以言而不言,是以不言囗之也。是皆穿窬之类也。”

孟子曰:“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君子之言也,不下带而道存焉。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所求于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轻。”

孟子曰:“尧、舜,性者也。汤、武,反之也。动容周旋中礼者,盛德之至也。哭死而哀,非为生者也。经德不回,非以干禄也。言语必信,非以正行也。君子行法,以俟命而已矣。”

孟子曰:“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堂高数仞,榱(cuī)题数尺,我得志,弗为也。食前方丈,侍妾数百人,我得志,弗为也。般(pán)乐饮酒,驱骋田猎,后车千乘,我得志,弗为也。在彼者,皆我所不为也,在我者,皆古之制也,吾何畏彼哉?”

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

曾晳嗜羊枣,而曾子不忍食羊枣。公孙丑问曰:“脍炙与羊枣孰美?”

孟子曰:“脍炙哉!”

公孙丑曰:“然则曾子何为食脍炙而不食羊枣?”

曰:“脍炙所同也,羊枣所独也。讳名不讳姓,姓所同也,名所独也。”

万章问曰:“孔子在陈曰:‘盍归乎来!吾党之小子狂简,进取,不忘其初。’孔子在陈,何思鲁之狂士?”

孟子曰:“孔子‘不得中道而与之,必也狂狷(juàn)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孔子岂不欲中道哉?不可必得,故思其次也。”

“敢问何如斯可谓狂矣?”

曰:“如琴张、曾皙、牧皮者,孔子之所谓狂矣。”

“何以谓之狂也?”

曰:“其志嘐(xiāo)嘐(xiāo)然,曰:‘古之人,古之人。’夷考其行,而不掩焉者也。狂者又不可得,欲得不屑不絜之士而与之,是獧也,是又其次也。孔子曰:‘过我门而不入我室,我不憾焉者,其惟乡原乎!乡原,德之贼也。’”

曰:“何如斯可谓之乡原矣?”

曰:“何以是嘐嘐也?言不顾行,行不顾言,则曰‘古之人,古之人。行何为踽(jǔ)踽凉凉?生斯世也,为斯世也,善斯可矣’。阉然媚于世也者,是乡原也。”

万子曰:“一乡皆称原人焉,无所往而不为原人,孔子以为德之贼,何哉?”

曰:“非之无举也,刺之无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絜,众皆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故曰‘德之贼’也。孔子曰:‘恶似而非者,恶莠(yǒu),恐其乱苗也;恶佞,恐其乱义也;恶利口,恐其乱信也;恶郑声,恐其乱乐也;恶紫,恐其乱朱也;恶乡原,恐其乱德也。’君子反经而已矣。经正则庶民兴,庶民兴,斯无邪慝矣。”

孟子曰:“由尧、舜至于汤,五百有馀岁。若禹、皋陶,则见而知之;若汤,则闻而知之。由汤至于文王,五百有馀岁。若伊尹、莱朱,则见而知之;若文王,则闻而知之。由文王至于孔子,五百有馀岁。若太公望、散宜生,则见而知之;若孔子,则闻而知之。由孔子而来至于今,百有馀岁,去圣人之世,若此其未远也,近圣人之居,若此其甚也,然而无有乎尔,则亦无有乎尔。”

同类推荐
  • 7天教你读懂哲学

    7天教你读懂哲学

    本书为普及哲学知识的书籍。书中大量介绍了外国许多著名的哲学大师及他们的哲学思想和哲学著作等,并对每一位大师的生平成长之路和求学之路做了深刻的剖析,旨在向人们宣传和阐述他们的哲学观点和理论。本书通俗易懂,知识性强,体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 蔡元培卷(中国现代美学名家文丛)

    蔡元培卷(中国现代美学名家文丛)

    本书所遴选的是六位最具代表性的中国现代美学家,其中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是中国现代思想的启蒙者和中国现代美学、文艺学的拓荒者,他们引进西方学术思想资源,努力与中国国情结合,筚路蓝缕,拉开中国现代美学和文艺学的帷幕;而宗白华、朱光潜、丰子恺则是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艺学的推进者、建设者和实践者,他们著书立说,教书育人,播撒和培育现代美学和文艺学的种子,立下汗马功劳。“文丛”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与西方现代美学合流时这几位美学大家所做出的探索与努力,对此次基础文献的整理,为中国当代美学的发展找到了根与源,展现了中国现代学术发展初创与发轫期的面貌。
  • 人生的智慧

    人生的智慧

    《人生的智慧》使得一直寂寂无名的叔本华一鸣惊人。在这本书中,作者从世俗的角度,对人生应该遵循的原则进行了探讨。用冷静睿智、诙谐优雅的笔触告诉我们“人是什么”、“人有什么”、“你在他人眼中是什么”。就如同尼采看完此书后,就曾经这样表达他的感受:“我很懂得他所说的,就好像他的书是专门为我写的一样。”不沉溺在世俗的事务中,不沉浸在感官的享受中,不把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对情和爱没有过分的渴求,如此,你便可以得到自由。
  • 老子为人处世智慧全集

    老子为人处世智慧全集

    老子的智慧,是他对人性本质深刻剖析的结果,是经过时代战乱、社会动荡、人事纷争和生命无常等诸多因素积淀而成。因为他最早提出“以退为进、以守为攻”的“阴”谋策略,所以被后世学者称为“月亮下的智者”。但是,老子的为人处世智慧也不是一味退避,其实他提倡的是更大的进攻,如:“将欲取之(刚),必先予之(柔)”;“他认为最高明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不争”,舍己从人,不强出头,退一步海阔天空,不作正面冲突,伪装示弱,弃近谋远,这才是真正的深谋远虑。因为它超越了有限、暂时和表面的成功,取得的是更加博大、高超、长远和实质性的利益。不争表现出一种品性,美好和谐,最得人心,却又得到了最大的实惠。
  • 生活品质(世界百年传世文学精品·哲理美文)

    生活品质(世界百年传世文学精品·哲理美文)

    本书不仅精选了中外著名作家的有关名篇,也精选了哲学家、成功家、思想家、政治家以及科学家等著名人士的哲理美文,全书分为五编:生活的写意、幸福的价值、快乐的期待、简单的完美、心境的需要。
热门推荐
  • 黑白判官

    黑白判官

    为了保持故事的神秘性,不能写简介。整部小说的内容可以用书名概括。
  • 禅林宝训顺朱

    禅林宝训顺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降灵女之妖孽小弃妃

    天降灵女之妖孽小弃妃

    唐果很郁闷,不就是不小心掉井里吗?虽然没有淹死,但阴差阳错的闯进了历史上架空的朝代。某男轻轻一笑,宛如百花盛放:“嫁给我,保你只生不死。”唐果挑起他的下巴,红唇微启:“做梦!”结果...一个逃,一个追。爱一个人,是有目的的吗?深陷情网的唐果以为她会是整个穿越史上最幸福的,谁知下一秒,就被无情的打入了地狱。地狱与天堂,一念之差,却相隔万千。
  • 网雪雾灵途

    网雪雾灵途

    上古时期伏羲观察天地万物而演八卦,告知后人自然至理,但在化龙飞天前却留下了一个关于玄天黄土之下的古老秘密。十五岁的少年铁兔阴差阳错的踏上了寻找真相的漫漫殊途,这其中的怪谈诡事,以及他最终的命运,且听小生一一分说。一段诡异叵测的探险经历,一个失落千年的恐怖传说,一场前途难卜的生死考验。
  • 春末初夏只闻汝声

    春末初夏只闻汝声

    秦正意外见识到了多年好友的性感另一面,在心里长出缠住二人的藤蔓,是冒着被拒绝的风险表白?还是选择静静待在他身边只做朋友?梁逸鸣不为人知的伤心过往,让自己在一线之间止步不前,却从没想过“他”不在身边会是怎样,勇敢的走下去还是永远躲在虚伪的壳里?是我们选择命运还是命运选择我们?所有的一切都在抓住你的手的一瞬间发现,“原来我的选择是对的!真好!”
  • 指尖的樱花,忘了忧

    指尖的樱花,忘了忧

    他为她而来,千山复万水。玉佩,联系着缘份,诉说着情感。相遇,像极了暖阳和风,像极了仁慈怦然。樱花是紫儿最爱的花,紫色是紫儿最爱的颜色,嘴角微微扬起,是紫儿最爱的表情。权雨宸努力的学着,学着。尽管以前他从没学过。是啊,他学会了笑,学会了搭配衣服,学会了淮扬菜。雨宸的心里,只有紫儿。有美一朵,向晚生香。有人陪伴,不胜欢喜。有心的,无心的,终会结果。
  • 秦缘记

    秦缘记

    宁给我天下又如何!我只为你活一世,宁我负天下人又如何!我只为你爱一生。徐宝失去挚爱,一次醉酒跌落湖中穿越时空经历不凡的历程。
  • 唐诗宋词元曲(第四卷)

    唐诗宋词元曲(第四卷)

    唐诗、宋词是中国诗歌史上流芳百世的不朽丰碑,将我国的诗词艺术推向了最高峰。警句名篇被历代文人墨客所吟咏,以至名人评说“唐后无诗,宋后无词。”为了更好的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本着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兼顾,信达雅并重的原则,重新校订注释编纂了这部《唐诗宋词》,并配以清晰线描图,以飨读者。可谓“吟一首如遍品天下之敬醴,诵一句若尽阅华夏之圣观”! 本书采取最为脍炙人口的经典选本,融合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作品,生动形象地阐发文学的主旨和意境,达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完美境界。
  • 龙骑士之争霸天下

    龙骑士之争霸天下

    苏定重生后虽没有金手指,但气运不错,巧遇连连他年纪轻轻就实力超群,本来想平平安安,稳稳当当的做个万年宅,可惜人在江湖飘,哪有不挨刀,所以很不幸的卷入了波澜壮阔的世界中
  • 朱门有女:以绝色之姿下嫁丑面相公

    朱门有女:以绝色之姿下嫁丑面相公

    皇帝昏庸,朝纲混乱,夺嫡纷起,朱府前途未卜。后宅纷争,又是另一个战场,波云诡异,硝烟无形,步步惊心。步步算计,元意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最终会嫁给恶名昭著的纨绔子弟。姐妹与世人的耻笑又如何?她姑且由她、任她、不去理会她,再过几年,再去看她。即使所嫁非人,她依旧可以活的潇洒自如。“小姐,姑爷又在外边调皮惹祸了!”“把他绑回来。”总的来说,就是一个恶霸纨绔被女王调教变忠犬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