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假象〕
五十
然而,人类理解力的最大障碍和歪曲还是由于感官的麻木迟钝、机能不全和错觉引起的;这是因为触动感官的事物压倒了不直接触动感官的事物,尽管后者更加重要。因此就出现了眼不见者心不念的局面,甚至于对看不见的事物很少观察或者根本不去观察。所以说,封闭在有形的躯体里的一切精神的作用就始终隐藏着,人们不予理会。因此,粗陋的物质中的一切细微的形态变化(一般称之为改动,其实是在极小的空间里的位置的移动)同样没有人注意到。然而,如果不把上述的两种事物探查出来,予以曝光,就功效而言,是不会取得实质性的伟大成就的。而且,普通空气的基本性质,以及比空气更为稀薄的一切物体(为数很多)的基本性质几乎无人了解。因为感官本身就是一种不牢靠、易出错的东西;况且把感官放大或使之敏锐的工具也帮不了多大忙;然而,对自然的比较真实的解释,借助于贴切的事例和实验是可以做到的。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感官只决定触及实验,而实验则决定涉及那本质的要点和事物本身。
五十一
人类的理解力按其本性倾向于抽象,而且容易给转瞬即逝的事物赋予一种实质。然而把自然化解为抽象比把它切割为部分更远离我们的目的。德谟克利特学派曾经就是这么做的,因为它比别的学派对自然的探讨更为深入。我们关注的对象应当是质料,而不是形式,也就是质料的结构和结构的变化、单纯的活动、活动或运动的规律;因为形式只是人类思想的虚构,除非你硬要把那些活动规律叫做形式。
五十二
上述情况都是假象,我称之为“部落假象”。它们产生的原因或者是因为人类精神这种实体千篇一律,或者是因为它具有先入为主的看法,或者是因为它的狭隘,或者是因为它无休止的运动,或者是因为掺杂了感情色彩,或者是因为感官机能不全,或者是与印象方式有关。
五十三
“洞穴假象”的起因则是各人身心的特殊结构造成的;还有教育、习惯、偶然因素等方面的原因。这一类假象数量很大,种类繁多,我只举这样一些例子:一是若要指出它们必须格外小心的,二是对扰乱理解力影响最大的。
五十四
人们之所以热衷于一知半解和苦思冥想,要么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就是这些知识和思想的创造者,要么是因为他们在这些方面呕心沥血已经入迷上瘾了。这种人如果致力于哲学和一种总体性的研究,他们一定会为了服从自己原有的幻想而把它们扭曲和上色。这种现象在亚里士多德身上尤其显著,因为他把他的自然哲学变成了他的逻辑学的奴仆,结果把它搞得富有争议,几乎成了一无所用的东西。而那种炼丹术士又从几次炼丹炉的实验中创建了一种荒诞的哲学,只涉及寥寥几件事物;还有吉伯煞费苦心地研究过磁石以后,就立即着手建立一整套符合他心爱的课题的体系。
五十五
人心不同,所以在涉及哲学和科学时就有一种主要的甚或是根本的分歧,也就是说,有的人善于发现事物的差异,有的人则长于发现事物的相似。思想沉着敏锐的人能执著于他的研究,并能潜心于最细微的差异。思想高尚、长于思辨的人则能认出最精微、最一般的相似来,并把它们组合到一起。然而这两种人都容易走极端,犯错误。一种是抓变化,另一种是捕幻影。
五十六
人们发现,有的人崇古如神,有的人则嗜新成癖;然而很少有人能严守中庸之道:既不吹求古人的贡献,也不鄙薄今人的倡导。所以,这种风气大大危害了科学和哲学,因为这种崇古爱新之情纯属党派意气,绝不是冷静的判断;而且追求真理不能托哪一个时代的福,因为这是不牢靠的,而是要借自然和经验的光,这才是万世永存的。因此必须消除派性,而且要小心谨慎,严防理智在派性催逼下贸然点头赞同。
五十七
考究自然和物体的简单形式会破坏、分散理解力,而研究它们的组合结构则会压垮、化解理解力。如果把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的学派和其他哲学加以比较,这一分歧就一目了然了。因为这一学派只埋头研究微粒子,而无暇顾及结构;而其他学派则在结构中流连忘返,却摸不透简单的自然。因此这两种研究应当交替使用,以便使理解力变得既透彻又全面,使上面提及的弊端以及由此而来的假象可以避免。
五十八
所以我们应当作好思想准备,在研究上谨慎从事,避免、排除“洞穴假象”,因为它主要是由以下情况引起的:要么对一门喜爱的学科看得过重,要么过于倾向于比较或区分,要么偏爱某些时代,要么对研究的对象贪大求精。一般来讲,研究自然的人都应把这一点看成一条准则 —— 对你以特别满意的心情掌握并专注的东西都应表示怀疑,在处理那样一些问题时要更加小心,以保持理解力的平稳和清晰。
五十九
然而“市场假象”是所有假象中最麻烦的一种。它通过词和名称的结盟潜入理解力之中。人们相信自己的理性掌握着词;然而词对理解力有反作用,这也是事实;而正是这一点使哲学和科学变得强词夺理,死气沉沉。词通常是根据大众的能力来构想和运用的,因此总是沿着大众的理解力觉得最明显的分界线走。而每当一种更加敏锐的理解力或一种更加细致的观察力想改变这些界线以符合真正的自然分野时,词便成了拦路虎,抗拒这种改变。因此,学者高深而正式的讨论到头来往往陷入词和名称之争;按照数学家的习惯和才智,从词和名称之争开始倒更加慎重,这样可以借助定义把讨论进行得井然有序。然而在处理自然和物质的问题时,即便定义也根治不了这种弊端;既然定义本身就包含词,于是这些词又生出别的词。这样一来,就有必要回到个别事例上来,而且是那些连贯有序的事例。这一点我过会儿论及概念和原理的构成方法和方案时就要讲的。
六十
词强加于理解力的假象有两种。它们不是不存在的事物的名称(由于观察不够,有些事物尚未命名,同样也有的名称来自荒诞的假设,只有其名,而无其实),就是存在的事物的名称,都显得矛盾百出、界定含糊,而且都是顺手从实在中乱抓来的。属于前一种的有“幸运”“原动者”“行星轨道”“火元素”,以及起源于一些虚假空论的类似的虚构名称。这一类假象倒不难驱除,因为要排除它们只消把这些理论作为淘汰的东西统统断然摒弃就是了。
然而,另一种假象则是错综复杂,根深蒂固,因为它是从一种错误而拙劣的抽象中冒出来的。我们不妨以“潮湿的”这个词为例,看看这个词用来表示的各种事物到底彼此一致到什么程度,于是我们就会发现,“潮湿的”这个词充其量只不过是一个符号,被人们胡乱用来指一种无法限制到任何一成不变的意义上的活动。因为它既指容易扩散到其他任何物体周围的东西,也指本身不确定而且不能变硬的东西,还指容易向各个方向顺从的东西、容易自行分散的东西、容易自行结合的东西、容易流动而且容易被驱动的东西、容易附着到其他物体上并将其浸湿的东西、容易化解成液体或者本身是固体但容易溶解的东西。因此,当你使用这个词的时候 —— 如果你只用它的一种意义,那么火焰也是潮湿的;如果用它的另一种意义,那么空气也成不了潮湿的;如果再用一种意义,那么尘埃是潮湿的;如果再换一种意义,那么玻璃也是潮湿的。所以,显而易见的是,那种概念只不过是从水和一般液体通过抽象而未经适当证明得到的。
然而词里面还有某种程度的歪曲和错误。错误最少的一种是物质名称,尤其是最低级的种类和演绎得当的名称(如“白垩”和“泥”的概念就好,“土”的概念就差);错误较多的一种是动词,如“产生”“毁坏”“改变”等;错误最多的是表示属性(只有表示感官的直接对象的属性除外)的词,如“重”“轻”“稀”“浓”之类。然而在这些例子中,有一些概念的必要性比另一些稍好一点,而且这种好与坏与进入人类感官范畴的事物种类的多与少成比例。
六十一
然而,“剧场假象”不是固有的,也不是悄悄潜入理解力中去的,而是从哲学体系的剧本和示范表演的颠三倒四的规律中明明白白地压印、接受到脑海里去的。企图在这种事情上进行辩驳,那将与我已经说过的话完全矛盾。我说过,既然我们在原则上和论证上没有共同的观点,那就没有辩论的余地。只要它不会触动古人的荣誉,这样做倒皆大欢喜。古人并未遭受诋毁 —— 因为他们和我之间的问题只不过是途径不同而已。常言说,在正路上走的跛子也会超过在错路上跑的飞毛腿。不仅如此,一个人要是跑错了路,越是劲头足、速度快,就离目的地越远,这是不言自明的道理。
然而,我为科学发现提出的道路却不大注重才思的敏锐和力度,而是把所有的才思和理解力几乎都放到一个水平上。无论画一条直线还是一个正圆,如果只凭手画,那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手的平稳和熟练度,如果借助于直尺和圆规,那么手的作用就微乎其微了。我的计划与此如出一辙。尽管具体的批驳于事无补,但是涉及那种体系的派别和总体分类,我还得谈点看法,还要谈及显示这些体系不健全的表面迹象,最后还要谈及那种严重失误和谬种流传的原因。这样就会使接近真理减少艰难,而且人类的理解力也会更加心甘情愿地净化自己、驱除假象。
六十二
“剧场假象”或者体系假象有很多很多,而且还有增多的势头。千百年来,人们潜心于宗教和神学,国家政府、尤其是君主国家一向嫌弃那种标新立异的东西,甚至对思辨问题上的标新立异也表示反感,结果搞得在这些方面辛苦耕耘的人命蹇时乖 —— 不仅得不到报偿,还时时遭受白眼;如果没有这种情况,无疑会有许多别的哲学学派脱颖而出,形成希腊人曾经有过的百家争鸣的局面。在天体现象方面,可以构思出许许多多的假说,在哲学现象方面,同样(甚至更加)可以建立多种多样的教条。在这个哲学剧场的戏剧中,你可以看到在诗人剧场里能看到的同样的情况。为舞台创作的故事要比取自历史的真实故事更紧凑,更风雅,更合人意。
一般来说,在哲学取材上,不是从很少的事物中取得很多,就是从很多的事物中取得很少,所以无论从哪个方面讲,哲学都是建立在一个实验和博物学的过于狭小的基础之上的,而且根据为数寥寥的几个事例的权威来做决断。唯理派哲学家只从经验中抓取种种既未经认真核实、又没有仔细考察掂量的普通事例,然后就把其余的一切交给头脑去沉思、翻腾了。
还有一派哲学家,由于在几种实验上呕心沥血,便贸然从中推导建立起体系;硬是要把别的一切事实扭成奇形怪状来迎合那些体系。
还有第三种,他们出于信仰和崇敬之心,在自己的哲学中掺杂神学和传说;其中有些人虚妄透顶,竟然要在神灵中寻找科学的起源。综上所述,这种谬误的老祖宗 —— 这种假哲学 —— 可以分为三类:诡辩哲学、经验哲学和迷信哲学。
六十八
关于形形色色的假象及其附庸就谈这些。凡此种种,必须以坚定不移的决心予以摒弃,而理解力必须得到彻底的解放和净化;建立在科学之上的人类王国的大门跟天国的大门没有多大区别,除非像小孩一样,否则谁也无法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