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795600000004

第4章 中国近代史讲义(3)

清代内治可分数期:(一)自顺治入关至康熙平三藩、灭郑氏为戡定之期;(二)圣祖、世宗整顿内治,至高宗遂臻极盛;(三)高宗秉性夸大,文治武功,皆近文饰,末年更用一黩货无厌之和珅,吏治大坏,民生日蹙;(四)遂至内忧外患纷至沓来,嘉、道以后,日入于艰难之世矣。今就五口通商以前政治、财政、军备情形略论之,以见木腐虫生,其来有自,虽曰西力东渐,为数千年未有之变局,然今日所以国蹙民贫至于此极者,其患实有所受之也。

满洲部落,本极贫窘,太宗时稍有窥伺中原之志,仍岁兴师,加以赏赐中国降人,安置归附及掠取部落,财用尤见竭蹶。入关之后,以不逮三分有二之地,支持东南、西南两面之军费,更属捉襟见肘矣。然当时宫中用度,确较明代为节俭(圣祖曾言:“本朝入关以来,外廷军国之需与明略相等,至宫中服用,则以各宫计之,尚不及当时妃嫔一宫之数,以三十六年计之,尚不及当时一年之数。”)。政治亦较清明,故能废除三饷,又定赋役全书,一以明万历以前为准。是时海宇未宁,用兵不息,苛派骚扰,自不能免,然圣祖励精图治,一以实事求是为归,度支渐见宽裕,屡免天下钱粮,蠲除灾欠。末年库储已有二千余万。世宗政尚严肃,财政尤所注意,盐课关税,则增加收数,陋规火耗,则化私为公,故虽承西北用兵之余,库储仍有2700万。高宗时继长增高,遂至7800万。历朝畜积,除隋文帝之世,盖无足与清比伦。然库藏之有余,未必即为财力之雄厚。高宗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在位时南征北讨,军费所耗逾1亿,河工所耗又数千万,此尚出诸府库,至于南巡之供赈,和珅之贪求(和珅家产清单见薛福成《庸庵笔记》,估计其值在8亿两左右。近世论者谓甲午、庚子两次偿款,和珅一人之产偿之而有余云),则皆计簿无征,而所费实远较国家经费为巨。于是上官诛求州县,州县剥削小民,吏治坏而民生蹙,国家之元气隐受斫伤,内乱遂接踵而起矣。

满洲兵力本极强悍,用能以一隅之众抗天下之兵,然其衰敝亦极速。太宗崇德元年(1636)谕王大臣即谓“太祖时八旗子弟一闻行师出猎,莫不踊跃争先,今则或托妻子有疾,或以家事为辞”,可见清人尚未入关,其部落勇武之风,已非初兴时比矣。入关以后,江南川陕之戡定,皆恃降将偕行,西南之并吞,尤尽出降将之力,三藩之尾大不掉以此。吴三桂既叛,满洲兵顿荆州不能进者八年,且有谋举襄阳降敌者(见《啸亭杂录》)。三藩之终于覆亡,仍汉人之自相屠戮耳。川楚白莲教起,清兵以乡勇居前,绿营次之,旗兵居后。论者谓经三藩之变,而知旗兵之不足用,经川楚白莲教之变,而知绿营之不足用。其实清代兵力,入关以后,即不可以遇大敌,其戡定中国,开拓疆土,非适值天幸,则掩耳盗铃耳(西南之平,纯由汉将效力。永历本不能自振,吴三桂亦暮气已深也。准部适值内乱,回疆残破之余,皆非大敌。其征安南、缅甸、廓尔喀,则皆情见势绌矣。金川地不逾千里,人不盈五万,而用兵至五年,糜饷至7000万,尤为自古所未有。高宗顾以十全武功自夸,可谓颜之厚矣)。清以异族入主,镇压本专恃兵力,兵力衰则外若蒙业而安,而其基础实已动摇矣。

历代北族入主中国,无不以骄奢淫逸致败。清室初兴时,程度已较金、元为高,颇能预以为戒。太宗崇德元年(1636),即集诸王贝勒大臣命弘文院官读《金史·世宗本纪》,谕以保守旧俗,为子孙万世之计。历朝遵守此旨,未尝或渝(如乾隆时因胡中藻之狱戒满人毋得好吟咏,重汉文,荒骑射,忘满语。又定满人应试必先试弓马及格,然后许入场)。然其人之柔靡竟如此,而其不能勤事生业亦与金代之女真人同。清既不能泯除满汉之见,则恃为捍城者,厥惟满族,汉族兵力即强,亦不可终恃,况乎绿营、旗兵,其积弱又如出一辙邪。

然兵力之不振,财用之不足,尚皆不为大忧,政治苟善,未始无挽回之策也。而清代又不能然。清代政治,盖误于满汉之见,始终未能化除。又惩明代横议及门户水火之弊,遂专以大权独揽,挫折士气,猜防臣下为治法,一人为刚,万夫为柔,当其盛时,亦有言莫予违之乐,一朝变起,则环视皆巧言令色,全躯保妻子之徒,求一与之共患难者而不可得矣。明太祖以雄猜废宰相,然中叶以后阁权未尝不重,六部亦各有其权,而吏兵二部,权力尤大,其人不贤,贻误固巨,然得贤君良相,则亦足以有为。清代则内阁军机,皆不过书写谕旨,朋党如张廷玉、鄂尔泰,仅以营私,即炙手可热如和珅,亦不过黩货,而能把持朝政者无有也。故虽声势赫赫而去之易于振槁。六部本已见压,且尚侍皆满汉并置,吏、户、兵三部又有管部大臣,内官迁转极难,非六七十不能至尚侍,管部又为兼差,坐啸画诺,一切听命司员而已。故其中枢之地,先已不振,外官则督抚司道,层层抑压,州县不能有为,督抚亦无大权,不能系一方之重也。康雍乾三朝,皆以明察自矜于臣下,动辄严加申饬,摘发隐微,使臣以礼之风,荡焉以尽,故多得脂韦巧媚之士,上焉者,亦不过供奔走使令,骨鲠者且绝迹,况以安社稷为悦者乎?自顺治入关即禁士子结社,后来文字之狱,摧挫士气尤甚,士皆屏息不敢出气,高者遁于考据辞章,中材则沉溺帖括,下焉者则苟求温饱,寡廉鲜耻,无所不为已。嘉、道而降,时局日趋荆棘,然官方敝,而草野之士亦未有结缨揽辔,慨然以功业自期者。职是故也,善夫管同之言之也,曰:“明之时大臣专权,今则阁、部、督、抚,率不过奉行诏命;明之时言官争竞,今则给事御史皆不得大有论列;明之时士多讲学,今则聚徒结社者渺焉无闻;明之时士持清议,今则一使事科举,而场屋策士之文及时政者皆不录。大抵明之为俗,官横而士骄,国家知其敝而一切矫之,是以百数十年,天下纷纷亦多事矣。顾其难皆起于田野之奸闾巷之侠,而朝宁学校之间,安且静也。然臣以为明俗敝矣,其初意则主于养士气,蓄人才。今夫鉴前代者,鉴其末流而要必观其初意,是以三代圣王相继,其于前世皆有革有因,不力举而尽变之也,力举而尽变之,则于理不得其平,而更起他祸。”(《拟言风俗书》)其于清代官方之坏,士习之敝,及其所以致此之由,可谓言之了如指掌,以此承西力东渐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夫安得而不敝乎?

第六章 道光以前中外通商情形

中国初与西人交涉,不过通商、传教两端。通商本两利之事,传教亦无害于我,我非生番野蛮,岂虑其借传教以潜夺吾民,而教士之科学,且足为吾效力,则廓然大公而许其来,于我实有益无损也。然当时于西洋情形,全无所知,见通商则虑其将为海盗,见传教则疑为黄巾、白莲之流,且从古未见此船坚炮利之外夷,亦从古未见此长于科学之教士,遂疑其别有所图,而不能已于畏忌。而西人于中国情形,亦全然隔膜,徒觉其庞然自大,冥顽不灵而已。隔阂既深,衅端遂终不可免。道光以后之变局,夫固非一朝一夕之故也。

明室初兴,沿海已有倭寇,中叶受祸之烈,尤为旷古未闻,故于泛海来之外国,疑忌最深,然疑忌之而又假之以地,令其得有根据,则官吏之好贿为之也。明代广州本设有市舶司,暹罗、占城、爪哇、琉球、浡尼皆来互市。海舟恒泊香山县南虎跳门外之浪白洋(就船贸易),正德时移于高州之电白。世宗嘉靖十四年(1535),指挥使黄庆纳贿请于上官,移之濠镜,即今之澳门也。是为西人在陆地得有根据之始,遂有筑城置戍者。中国颇忌之,踞者亦旋去,惟葡人于穆宗隆庆初请纳租银五百两租空地建屋。总督林富为请于朝,许之,葡人遂得公然经营市步,据为己有矣。神宗万历三十五年(1607),番禺举人卢廷龙入京会试,上书,请尽逐澳中诸番出居浪白,当事不能用。后何士晋督粤,毁其城。熹宗天启初,葡人借口防倭,复筑署,海道副使徐如珂又毁之。时倭寇初平,或言澳中诸番实为倭乡道,请移之浪白。粤督张鸣冈谓香山内地,官军环海而守,彼日食所需,咸仰于我,一怀异志,立可制其死命,移泊外洋,则大海茫茫,转难制驭,如故便。部议从之。鸣冈之说,在当时未为非计,后来屡以断绝接济,挟制英人,其策盖原于此,然清代交涉之失,固别有在,不能为断绝接济咎也。清世祖顺治四年(1647),佟养甲督粤,奏言佛郎机人寓居濠镜澳门,与粤商互市,已有历年,后因深入省会,遂饬禁止,请仍准通市,惟仍禁入省会。此为清人禁西人入广州城之始,亦沿明之旧也。世宗雍正二年(1724),以安插西洋人,命粤督孔毓珣筹议。毓珣奏言澳门西洋人与行教之西洋人不同,居住200余年,日久人众,无地可驱,守法纳税,亦称良善,惟恐呼引族类,人数益众,请以现在3000余丁为额,现有船25只亦编列字号,作为定数,不许添造。自是葡人贸易之船以25为限。先是康熙二十五年(1686),葡人言澳门系专给彼国居住,他国船只,不应停泊。粤海关监督宜尔格图为之题请,部复许各国船只移泊黄埔。及是毓珣饬船到日只许正商数人与行客公平交易,其余水手人等,均在船上等候,不许登岸行走,并不许内地人等擅入夷船。定十一、十二月风信便利,将银贷交清,即令回国。雍正九年(1731),因总兵李维扬言,仍令各国船停泊澳门。葡人独擅澳门之志,至是一挫。然时各国皆船货并税,惟葡船25止纳船钞,货许入栈,卖去然后输税。乾隆时,闭浙海关贸易,并于粤海,各国船舶,在澳住冬,皆向葡人赁屋而居。葡人独擅东道之势,其权利犹独优也。

清开海禁事在康熙二十四年(1685,台湾郑氏亡后两岁时,仍严南洋诸国之禁。至雍正七年〈1729〉乃弛。安南、广南港口等,乃相率偕来。其华人出洋者,康熙五十六年〈1717〉,以安南为限,西南洋皆不许往。雍正五年〈1727〉,闽督高其倬奏福建地狭人稠,宜广开其谋生之路,许其入海,富者为船主商人,贫者为舵工水手,一船几及百人。今广东船许出外国,何独于闽而靳之?廷议许之。世宗尝谕闽督,闻小吕宋有中国奸民二万人,宜留心察访。是年又谕廷臣,康熙未许噶罗巴小吕宋华民附洋船回内地,而回者甚少。今后出国宜定限期,逾期即不许回国,庶几不敢稽迟。当时不独畏忌外人,即华人留外国者,亦未尝不畏忌之,实缘不知海面情形,故于海盗恐怖殊深也)。设榷关四:曰粤海,在澳门;曰闽海,在漳州;曰浙海,在宁波;曰江海,在云台山。二十七年(1688),以舟山为定海县(改旧定海县曰镇海),浙海关移设焉。特建红毛夷馆一区(明时称荷兰曰红毛,后英人至,亦以是称之),为西人住居之所。时英、法、瑞典、西班牙、比利时等在广东均已立有商馆(俗称洋行,唯荷兰商馆至乾隆二十七年〈1762〉始设立),而浙海税则较粤海为轻,于是诸国麇至。乾隆二十年(1755),英总商喀喇生、通事洪任辉请收泊定海而运货至宁波,亦许之。乃越二年,忽有停止浙海之议,于是中英交涉起矣。

同类推荐
  • 清末商阀

    清末商阀

    从流落上海街头的乞丐摇身一变成为大英帝国伦敦子爵的养子,穿越者杨柯表示天上真的会掉馅饼儿。清末上海滩,租界林立,三教九流,看腹黑小翻译在诸多势力的夹缝中如何成长为一代商阀,掌控天下大局……
  • 说书人故事

    说书人故事

    说书人的前世今生,说书人的气息从未褪去。唐家温文尔雅,罗家毫不退步,顾家始终不渝,刺破黑暗从未改变的便是信仰和仙气,永存心底。
  • 南宋岳李平西扫北演义

    南宋岳李平西扫北演义

    以说岳为背景,继叙岳雷扫北后继续率军征西的故事,还有被忽略的名将李显忠的出现,表现南宋孝宗朝的短暂治世
  • 大宋直播

    大宋直播

    一个杀手,一个军人,一位老师,在经历了一次惊心动魄的追逐之后,莫名其妙群穿到大宋。锦绣河山,江山如画,繁荣昌盛,万邦来朝!且看他们如何玩转大宋!然而,在现代,三方人马汇集,共商拯救大计。。。
  • 三国大乱

    三国大乱

    本书没有人穿越,没有主角,或者说主角还是吕、曹、孙、刘、诸葛司马。本书历史为主,想象为辅。与三国演义不同,本书吕布不再只是一个有勇无谋的匹夫,而是一个勇武盖世,智谋高超的阴谋家。张飞不再只是万军从中探囊取物,而是儒雅的当世虎将。每个人都不再与三国演义相同,谢谢大家的观赏。
热门推荐
  • 21世纪中篇小说排行榜

    21世纪中篇小说排行榜

    是一本由编者们经过筛选评选出的代表着21世纪中篇小说创作中最高水平的多篇优秀作品的文集,它为读者提供了一个优秀中篇小说的选本,使之一册在手,便能通览多篇给人以精神启迪和审美享受的精彩华章。
  • 重生之巅峰之旅

    重生之巅峰之旅

    前世我待你如亲人,你却狠心将我抛弃。今生之仇,必将加倍奉还。重生归来,她要让渣男和白莲花生不如死,让嚣张的养父和养母变成过街老鼠。从此,她成了闻风丧胆的黑道女王,空间在手,医毒双全,6岁成为世人崇拜的神医,12岁登上商业头条。只是,当她遇了上他,一个很强,一个更强。两人开始了一段惊天立地的爱情,最终到底会如何呢?“你给我滚开!”“不行,老婆,我还没做早安运动呢。”“唔!”
  • 四大名主

    四大名主

    器,丹,阵,符。人,魔两族。人族有九天暗中控制。魔族有七圣背后支持。王朝内又有十恶迅速崛起。两百多年前的大战后,人族有了如今的局面。如今,形势再次变化。白日门,一个从未记录在人族史册中的江湖门派。四大名主,名震天下。
  • 异世奇怨

    异世奇怨

    本是金童玉女,本是指腹为婚,本是天作之合,本是金玉良缘,奈何一场浩劫,黑白分明正邪对立。一个妖仙结合体,一个人魔结晶,被世人怨怼逼上绝境,绝处逢生,是仇恨?是宽恕?一个是守护世间生灵的大地之母,一个是掌控妖冥魔人四界帝皇,相生相克生死相依。一个逃避世事的小女孩,历经坎坷看清世事,却发现最亲近的人竟是该手刃的四界帝皇,她该怎样去面对?一个运筹帷幄的复仇少年,步步为营小心谨慎,却发现将满心慈悲的爱人逼上绝境?仇恨和使命该如何抉择?
  • 无生梦之步步生怜

    无生梦之步步生怜

    这不是个轻松的故事,有些虐心,却也并非无趣。一个魔女,想要成神,岂是换个身份那么简单。九九八十一鞭损魔鞭挞,个中滋味,谁能体味?好好做个魔不行吗?何苦非要成神呢?------------------------一个如影随行的梦,一抹神秘的额印,一场想逃脱的婚,一段舍不掉的情。------------------------一段被封存的记忆,一片被抽离身体的魂魄,一个无法拥有也无法放弃的人,一段不想重来的人生。
  • 梨花雪

    梨花雪

    分为在风中、梨花雪、真实人生三辑,主要收录了秋苇、在风中、鞭子、花开花落、秋日黄昏、活着、生命的缝隙、进入、伤害等作品。淮河与长江、淮北平原和江淮丘陵中的生活,化成了一篇篇散文。这些散文是独语式的,沉郁而灵动,具有着诗的质地和韵味。无论叙述还是回忆,都不是平板的陈述和再现,而是一种透过生命直觉抵达语言深处的文学性呈现。她的叙述气质和方式,是慢板式的柔静、飘逸与钝音式的坚硬相互渗透。
  • 雍邸集

    雍邸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痞女倾国】独占君王宠(完结)

    【痞女倾国】独占君王宠(完结)

    她(墨颜曦),身为台湾最有权势的黑道集团千金,酷爱打架跟飙车,一场飞车意外,让她穿越时空,原以为以后可以吃香喝辣,美男环绕,却因为老娘的一句话,轻易粉碎了她所有的美好幻想,明明是倾国倾城的大美女,却偏偏要扮成是风度翩翩的极品公子。不过公子也好,起码可以光明正大毫无顾忌的搞怪整人,从此,高喊着“我是妖孽,我怕谁”的伟大口号,横行江湖。他(陌诀),有着显赫的家事,绝美的容颜,却性情善变,时而温柔,时而冷漠,偶尔还带着一点孩子气,绝美容颜下不经意间流露出的苍白与脆弱,让人忍不住想要探究,到底哪个才是他最真实的一面?他(颜月),优雅俊逸,性情温和,不管喜怒与否,脸上始终挂着一层不变的笑容,却极少有人看的出,他笑容中的冷漠与疏离,也只有在她面前,他才会露出最纯粹最真心的笑容。一直以来都小心翼翼的守护着她,担心她受到一丝一毫的伤害,只是真心的付出以后,她,又是否能够感应的出?他(紫离),妩媚妖娆,慵懒迷人,一双桃花眼,勾魂夺魄,在别人面前他是精明狠厉的皇子,在她面前却总是扮出一副柔弱无力,楚楚动人的模样,似极了自己身边一只乖巧听话,惹人垂怜的纯白色小兽。他(绯瑟),身份尊贵,天性善良,从相遇相识到相知相思,他始终恪守着朋友的界限,可心却还是在不由自主的一点一滴沉沦,纠结与挣扎过后,自以为能够坦然面对他,面对一切的时候,才发现,他,原来竟是她……他们都是这个世上最优秀的男人,他们都同时被一个没心没肺,闯祸不断的小恶魔吸引,他们都有一个认知,不管他是男是女,都要护他到底,就算是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一场跨越千年的穿越之旅,命定的红线将原本毫无交集的他们硬生生拉扯在了一起,明明知道不该靠近,却又总是在不知不觉中被对方吸引,情缘纠缠,爱恨交织,相遇,是一种缘分,爱你,更是纯属意外……
  • 殭屍风云

    殭屍风云

    月黑风高,僵尸出没。山村之夜,鬼影流连。漆黑的棺材,森然的榕树,雪白的骨架,怪异的水潭,艳红的纸人……僵尸背后的秘密,一个未解开的谜题。
  • 玄响寻踪:魏晋玄言诗研究

    玄响寻踪:魏晋玄言诗研究

    本书分为七章,主要内容包括:玄言诗的先声、魏晋世族文化、玄言诗人群落、玄言诗文阐释、玄言诗的余波、玄言诗读者群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