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795400000004

第4章 开国(1)

中国自三代以后,得国最正者,唯汉与明。匹夫起事,无凭借威柄之嫌;为民除暴,无预窥神器之意。世或言明太祖曾奉韩林儿龙凤年号,为其后来所讳言,此不考史实而度以小人之心者也。明祖有国,当元尽紊法度之后,一切准古酌今,扫除更始,所定制度,遂奠二百数十年之国基。渐废弛则国祚渐衰,至万历之末而纪纲尽坏,国事亦遂不可为。有志之人屡议修复旧制,而君相已万万无此能力,然犹延数十年而后亡。能稍复其旧制者反是代明之清,除武力别有根柢外,所必与明立异者,不过章服小节,其余国计民生,官方吏治,不过能师其万历以前之规模,遂又奠二百数十年之国基。清无制作,尽守明之制作,而国祚亦与明相等(明主中国二百七十六年,清主中国二百六十八年)。故于明一代,当措意其制作;措意明之制作,即当究心于明祖之开国。

第一节 太祖起事之前提(附群雄系统表说)

《明史》断代起于洪武元年,而叙明事者不能以洪武纪元为限,当以太祖起事之始为始。《史》《本纪》如此。陈鹤《明纪》,自注起元顺帝至正十一年,夏燮《明通鉴》起至正十二年,皆与《本纪》相应合。夫言明一代之史,除一支一节之纪述不可胜数外,自以正史为骨干。而变其体,则有《纪事本末》、有编年之《纪》及《通鉴》。《纪事本末》成于《明史》之前,其取材不限于《明史》。后来《明史》既成,清代又以敕修名义成《通鉴辑览》之《明鉴》及《纲目三编》。《明纪》及《明通鉴》乃敢准以下笔。清代之治《明史》者终不免有应顾之时忌,此俟随时提清。今欲知史之本义,莫重于为法为戒。人知明之有国,为明驱除者群雄,不知群雄亦当时之人民耳。何以致人民起而称雄,颠覆旧政府,而使应时而起者得取而代之?此非群雄之所能自为,乃统治人民之元帝室迫使其民不得不称雄,不得不群雄中造就一最雄者而与天下更始也。叙群雄者,以至正八年起事之方国珍为始。其实民得称雄,已为较有知识、较有作用之健者,其人已不肯冒昧首祸犯令于清平之世,一皂隶缚之而遂就法,盖已知纲纪尽弛,行之可以得志而后动也。故推元末之乱本,不能不溯元室致乱之故。

元之武力,自古所无,大地之上,由亚而欧,皆其兵力所到,至今为泰西所震惊。乃入中国不过数十年,遂为极散漫、极脆弱之废物。其故维何?所谓“马上得之,马上治之”。不知礼法刑政为何事。凡历朝享国稍久者,必有一朝之制度。制度渐坏,国祚渐衰。有经久难坏之制度,即有历久始衰之国祚。有周之制度,即有周之八百年;有汉之制度,即有汉之四百年;唐宋皆然。唯元无制度,其享国即在武力之上,其能箝[钳]制人民数十年而后动者,即其武力之横绝历代也。元之无制度,若但为其书不传,则亦正有《元典章》等传本,岂知元即有因袭前代之文物,元之当国者正绝不行用。此当从《元史》中于奏疏文求其反证,乃可得之。

顺帝至正三年,监察御史乌古孙良桢以国俗父死则妻其后母,兄弟死则收其妻,父母死无忧制,遂上言:“纲常皆出于天,而不可变。议法之吏乃云:‘国人不拘此例,诸国人各从本俗。’是汉人、南人当守纲常,国人、诸国人不必守纲常也。名曰优之,实则陷之;外若尊之,内实侮之。推其本心,所以待国人者不若汉人、南人之厚也。请下礼官有司及右科进士在朝者会议。自天子至于庶人皆从礼制,以成列圣未遑之典,明万世不易之道。”奏入不报。又至正十五年正月辛未,大鄂尔多儒学教授郑咺建言:“蒙古乃国家本族,宜教之以礼,而犹循本俗,不行三年之丧;又收继庶母叔婶兄嫂。恐贻笑后世,必宜改革,绳以礼法。”不报。元至至正,已为末一年号,不过数年,濒于亡矣,而犹以夷俗自居,曰“列圣未遑之典”,可知开国以来无不如是。其曰“议法之吏”,则固未尝不言立法,唯法特为汉人、南人设耳。

元之国境广大,民族众多,蒙古谓之国人,中国本部谓之汉人,自余谓之各国人,亦云色目人。色目之中,西藏亦一色目,而又以信佛之故,纵西僧为暴于国中。录《元通鉴》一则为例:

武宗至大元年戊申正月己丑,西番僧在上都者,强市民薪,民诉于留守李璧。璧方询其由,僧率其党持白梃突入公府,隔案引璧发,捽诸地,棰扑交下,拽归闭诸空室。久乃得脱,奔诉于朝,僧竟遇赦免。未几,其徒龚柯等与诸王妃争道,拉妃堕车殴之,语侵上,事闻,亦释不问。时宣政院方奉诏,言:“殴西僧者断其手,詈之者截其舌。”皇太子(帝母弟仁宗)亟上言:“此法昔所未有。”乃寝其令。

此时尚为元之全盛时代,混一中国未及三十年,其了无制度如此。至元之兵力,西人至今震慑,然考之《元史》,元亦并无经久之兵制,一往用其饥穷为暴、胁众觅食之故技,侵掠万里,既得温饱,即伎俩无复存焉,非若历代军制既定,威令久而后渝者比。再录《元通鉴》一则见例:

成宗元贞二年丙申十月,赣州民刘六十聚众至万余,建立名号。朝廷遣将讨之,观望退缩,守令又因以扰良民,盗势益炽盛。江南行省左丞董士选请自往,即日就道,不求益兵,但率掾吏李霆镇、元明善二人持文书以去,众莫测其所为。至赣境,捕官吏害民者治之,民相告语曰:“不知有官法如此。”进至兴国,距贼营不百里,命择将校分兵守地待命,察知激乱之人,悉寘于法,复诛奸民之为囊橐者,于是民争出自效,不数日,六十就擒,余众悉散。军中获贼所为文书,具有旁近郡县富人姓名,霆镇、明善请焚之,民心益安。遣使以事平报于朝,博果密召其使,谓之曰:“董公上功簿耶?”使者曰:“某且行,左丞授之言曰:‘朝廷若以军功为问,但言镇抚无状,得免罪幸甚,何功之可言!’”因出其书,但请黜赃吏数人而已,不言破贼事。时称其不伐。

当成宗时,去统一中国仅十余年,元贞二年,距世祖之死仅二年,而蒙古在中国之兵力已如此。有事每倚汉人,唯宰相尚为世祖时顾命旧臣,能容汉人,汉人因亦乐为之用,间有盗乱,旋即平之。至顺帝时之群雄,其起因大有可言矣。《明史》叙群雄以方国珍为始,起于至正八年,顺帝即位之第十四年。其前至元三年(顺帝亦用至元纪年,与世祖同年号,亦其无法度之证),顺帝即位之第五年,广州朱光卿反,汝宁棒胡反,以后各地蜂起,久者亘数年不定。而元之所以处分此事,则蒙古既不足用,又仇汉人使不为用,夫然后群雄乃起,而群雄中遂有明太祖其人,固知能成大事者,非轻逞其一朝之忿者也。其时中国之不能不反元者,据述之如下:

至元三年广州变起之后,四月癸酉,禁汉人、南人、高丽人不得执持军器,有马者拘入官。是为因乱事而益歧视人民。是月,诏省院台部宣慰司廉访司及部府幕官之长并用蒙古、色目人。是为歧视人民而绝多数人登进之路。五月戊申,诏汝宁棒胡、广东朱光卿、聂秀卿等皆系汉人,汉人有官于省台院及翰林集贤者,可讲求诛捕之法以闻。是为以种族之嫌忌,令已仕者皆不安于职。八月癸未,弛高丽执持军器之禁。是为无自卫权者独有汉人。又其前二月己丑,汝宁献所获棒胡弥勒佛小旗、伪宣敕,并紫金印、量天尺,时大臣有忌汉官者,取所献班地上,问曰:“此欲何为邪?”意汉官讳言反,将以罪中之,侍御史许有壬曰:“此曹建年号,称李老君太子,部署士卒以敌官军,反状甚明,尚何言?”其语遂塞。是又以逆臆之心料汉官或为汉人轻减反者罪名,则可将汉官皆坐以逆党,而一律铲除之以为快。是岁,巴延请杀张、王、刘、李、赵五姓汉人,帝不从。是为宰相起意屠戮汉人,先就人数最多之姓为始。以姓分应杀不应杀,设想已极不道,帝虽不从,此风声已不可令天下闻矣。后于至正十一年,巴延已败,托克托代为相。六月,《通鉴》又书云:“丞相托克托议军事,每回避汉人、南人;方入奏事,目顾同列。韩伯高、韩大雅随后来,遽令门者勿纳。入言曰:‘方今河南汉人反,宜榜示天下,令一概剿捕。蒙古、色目因迁谪在外者,皆召还京师,勿令诖误。’于是榜出,河北之民亦有变而从红军者矣。”红军者,是年刘福通起,用红巾为号,谓之红军。未几,芝麻李、徐寿辉相继起,皆用红巾,红军遂遍各行省。明年,郭子兴起于濠,濠为太祖所居,遂亦相从而走险矣。《明史》所立群雄之传,以方国珍为起事之最先,其以前之旋起旋灭者不计,即其以后如芝麻李之不久为元所灭者亦不计,以太祖所托始之故,郭子兴不但有传,且序于群雄之首。所为传者共八人,其后三人:扩廓帖木儿、陈友定,虽起自义兵而能自发展,与群雄略同。然既尽忠于元,在明代修《元史》时当入之,如扩廓之义父察罕帖木儿,已入《元史》矣,扩廓事亦附见。但从顺帝出亡后,尚有屡图兴复之兵,《元史》竟截去不载。友定之殉元,尚在顺帝未遁之时,何以亦不与察罕为同类?至把匝剌瓦尔密,尤为元之宗室,据其封国,不肯降明而死,何为与群雄同列?《元史》无宗室传,故不辑为有系属之传,然有《诸王表》,亦未于云南王忽哥赤之后列至把匝剌瓦尔密,遂以最后殉国之宗王,亦不入《元史》。至《明史》乃纪之为群雄之列。清修《明史》因之,于《明史》中列元臣传。清又于《明史》中遗张煌言、李定国、郑成功等,今乃入《清史稿》。此与明修《元史》有意漏落扩廓等若相应和。此一异也。

附 群雄系统表说

第一 史实之系统表

方国珍 至正八年起黄岩。二十七年,入朝于吴(是年明祖称吴元年),居京师,受官以善终,无名号。

刘福通 至正十一年起颍州。十五年,觅得韩林儿于武安山中,奉为主,称帝,建国号宋,纪元龙凤。其党四出,掠地甚远,他股归附,奉宋年号者亦多。二十二年,为张士诚将吕珍所破,杀福通。明祖救宋,击退珍,以林儿归滁州,尚奉其号。明年,太祖乃以林儿之命,由吴国公进封吴王。二十六年,林儿死。明年,太祖乃称吴元年。又明年,遂称明,改元洪武。太祖无所借于林儿,唯以人心思故宋,林儿既称宋,故用其号。刘福通起事,以红巾为号,故称红军。同时起而应之者,若芝麻李、徐寿辉、郭子兴皆称红军。余各股称红军者尚多,史所不甚详,从略。

芝麻李 至正十一年起徐州。本名李二,以曾出芝麻一仓救饥民,为众所推。所号召为河工夫,元末童谣:“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系以此咎贾鲁之治河。其实鲁治河为后世法,为百年利,元之政不足善河工之后耳。十二年,为元丞相脱脱所破,余党并入濠州,亦与濠同附宋而终,无名号。

徐寿辉 至正十一年起蕲州,称帝,国号天完,纪元治平。掠地亦广。二十年,为其将陈友谅所弑。

陈友谅 至正二十年弑寿辉称帝,改国号汉,纪元大义。二十三年,与明祖战,败死。其子理嗣,改元德寿。明年,降吴,授爵归德侯,并封友谅父承恩侯。

明玉珍 亦寿辉将,据蜀。闻友谅弑寿辉,二十二年称陇蜀王,明年称帝,国号夏,纪元天统。二十六年,玉珍死,子升嗣,改元开熙。洪武四年降,授爵归义侯。

郭子兴 至正十二年起濠州。明祖家于濠,子兴既起,明祖谋避兵不果,遂从子兴起。未几,子兴为芝麻李余党来奔者彭大、赵君用所制,不安于濠,依明祖于滁州。十五年卒,无名号。子天叙,犹与明祖同领所部,未几战死。洪武三年,追封子兴滁阳王。

张士诚 至正十三年起于泰州,称诚王,国号大周,纪元天祐。十七年降元,去号。二十三年再称吴王。世以其居平江,称东吴。而明祖先称吴国公,居建康,谓之西吴。二十七年徐达等破平江,士诚自缢死。

第二 史传之系统说

《郭子兴》《韩林儿》两传为一卷。子兴以太祖初起依倚,且娶其养女,即后称高皇后者,用旧恩冠群雄首。林儿听命于刘福通,且起事由福通,数年后乃入军中,拥空名号。史不为福通立传。林儿以称宋后,用宋号,为明祖所暂戴,亦用旧义次子兴。

《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明玉珍》四传为一卷。友谅、玉珍皆由天完将,分继天完所据土地,立国僭号。友谅先以篡弑,取江汉于天完。玉珍闻之,不服属友谅,亦自据蜀立国。天完徐寿辉首事,立国建号,史不为之传。至正十七年,明祖取太平,与天完邻,遂与友谅相战伐。史止叙友谅、玉珍为传。张士诚起较后,方国珍起最先,皆类传于一卷中。

同类推荐
  • 官居宰相

    官居宰相

    一失足穿越到了北宋仁宗朝,穿越后的陶文宣有个表哥,一直窥觊着他家的绸庄,并且为了得到陶家绸庄甚至要毒死他。然而一波刚平一波又起,陶家绸庄被官府查出私造龙袍,这可是诛九族之罪……
  • 大明木匠

    大明木匠

    【起点第四编辑组签约作品】小木匠也能穿越……怎么到了明朝却还是个木匠?噢,多了份巨吃力的兼职工作,不得不当明朝最昏庸的天启皇帝。面对大明帝国千疮百孔江河日下的现实困境,该如何应对努尔哈赤、徐鸿儒、郑芝龙、李自成这些风云人物?该如何应对张嫣、大玉儿、柳如是一位位芳名四播的美女……在平行空间沿着偏移的历史轨迹发生了一段涤荡人心的故事……**********************************************本人在起点已经完成多部作品,包括两本VIP。均为全本。点击作者名字可以查看本人的其他作品。**********************************************本书只发于起点**********************************************
  • 烽火悍刀行

    烽火悍刀行

    文韬武略起狼烟,九龙玄术霸烽火。青铜开口,九龙出海。蔺相如羚羊挂角困绝城,黄襄子屠城炼尸布绝阵。战国末年,七国争雄。王朝秘法,千古骇闻。先秦练气士,以风水成兵法之术,助嬴政一统六国。阴阳百家,玄术血战。风水兵法,请神败僵。龙气九脉,七国秘术。一场围绕帝国崛起背后的玄术之争,一场被掩埋了两千多年的诡谲历史。秦始皇陵背后的惊天风水阴谋,大秦帝国三世既亡的历史真相。寻龙秘术,战无不胜。青铜开口,九龙出海。重现战国一统的练气士风水大战。所有谜底,尽在烽火悍刀行。
  • 狸仙逗牛

    狸仙逗牛

    我的老婆是贴仙子,夫人是狸女王;我儿子是圣婴大王,女儿是盘丝女仙;我兄弟是蛟龙魔头,姐妹是白骨妖首。……你问我是谁?神了,我只要轻轻一跺脚。诸神齐聚,万妖来拜。……
  • 明末忠臣

    明末忠臣

    李自成,本公命你带五千兵马兵围江南,遇江南士族皆夷三族,张献忠本公命你率本部兵马从云南出发,直逼北京,路遇非嫡系皇族皆杀之。我沐家世受朱家二百年皇恩,祖宗遗命大明朱家在沐家永世为臣
热门推荐
  • 心理体验游戏

    心理体验游戏

    本书分为室外大型游戏、教学互动游戏、短小游戏三部分内容。除了利用游戏的形式特点外,还赋予其教育理念。全书明确地告诉你,吴发科的教育理念是:教育以心为本,从心开始;育人先育心,心育是教育之母。
  • 凡徒弃天

    凡徒弃天

    欺我?杀之......弃我?灭之......天不容我,我必弃天......吾逆生死、化阴阳,逆改规则,灭天碎地,重铸天地,再塑轮回......且看一个凡徒是如何走出大道轨迹的,世人谁能不朽?尸横遍野这难道就是我的巅峰之路?......强者本就是一批疯子......一段传奇、一部神话......
  • 一笑丹青

    一笑丹青

    她是新帝最为宠信的永安长公主宋聆,他是从容自得,高贵俊秀的公子徐晏。一朝先帝驾崩,一轴美人画卷,将两个毫无相关的人联系在了一起。“五年的时间,助本宫夺得所要。”她信声开口,眸中仿若藏下世间万千星辰,灼伤了谁的眼眸,“如此,足矣。”五年的誓约,生死相随。五年过后,各走各路,好聚好散。“徐晏谨听公主施令,愿,誓死相随。”
  • 涅槃永恒

    涅槃永恒

    紫气朝阳两重天,一手扭动乾坤转,一脚踏破万苍穹,我只手遮天,一笑傲混沌间,为情,为义,豪情满血雨......新书《太古逆天变》强烈推荐
  • 极品透视瞳

    极品透视瞳

    他是神仙转世,只因天界重新装修,所以全都搬到他的家里居住;玉皇大帝任我差遣,嫦娥随时跪舔;无聊时看看七仙女跳舞,心烦时带着孙悟空出去干架;跳进电视里参加节目,跑到网络里胡搅蛮缠;只有他想不到,就没有他做不到的事情.
  •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民工市民化研究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民工市民化研究

    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农村人口的城市化转移是这一趋势和规律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指出,要“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这是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高城镇化水平的重大战略举措。因此,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加快,农村向城镇转移人口的数量将持续而快速地上涨,农民工市民化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趋势。
  • 杰出经理人7大营销新手段

    杰出经理人7大营销新手段

    本书讲述了7大营销手段:市场决定成败、塑造顾客忠诚、战略吴极限、没有危机才是最大的危机、员工至上、创新就意味着拒绝平庸、细节决定成败。
  • 我体内有座岛

    我体内有座岛

    穿越到现代科技与武者共存的神州大陆也就算了,体内居然还出现了一座海岛。于是乎,秦小非俨然成了个大忙人。不仅要摄入武者到海岛中帮自己修炼,打工,还得屁颠屁颠忙着升级海岛。什么,你问我为什么要升级海岛,你这不是废话么,先不说海岛里的丹药,法术等等用到现实中绝逼是好东东,单单海岛升级自己就可以进去当国王。如果换你们有这么座海岛,你们能闲得下来么。
  • 守护甜心之染血的彼岸

    守护甜心之染血的彼岸

    地狱的曼陀罗花悄然开放,她------一个几近绝望的女孩开始脱胎换骨,没有了天真、善良。有的只是冰冷入骨的冷漠。
  • 废材翻身:绝宠丑颜妃

    废材翻身:绝宠丑颜妃

    一朝穿越,成了三无废材:无颜,无才,无地位。当天就被嫡姐设计追杀,逃亡途中顺手搭救了个黑白不明的高手。回到家,就被渣皇子退婚了。反正姐也不想嫁,退了更好。退退退!可突然冒出来的大皇子是怎么回事?不仅要娶她这个人人嘲笑的弃女,竟还忍得下她这张丑脸上下调戏之,眼疾犯了吧!某被救的“大皇子”危险地眯起了眼睛,自己不过换了副模样,她居然就不认识自己?很好!被死亡泥潭困了整整十年,是她解救了他。他眼神阴郁地看着她跑开的背影,决绝道:救了我,你就是我的了,这辈子别想逃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