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769400000043

第43章

医院

在法华洞下,民国三年,由锡麟堂了余,捐助其祥篷基址,并募资建造房舍,延医施诊,旋以绌于经费而止。十一年夏,开如了余两退居,暨前后二寺住持,各庵当家,以医院停止,山中僧俗,及春夏朝山礼佛者,偶抱病恙,苦于束手,殊失我佛慈旨。决议筹款恢复,延中西医士各一,常川住院,以待病者求医之便。(采访)

警察分所

在龙沙,民国六年创设。初借旧医院为办公处。后以医院恢复,由开如等,筹款建造房舍十余楹。驻警佐一员,警士十一名,以诘奸暴,而维治安。(采访)

坊(共五座)

木华表

在短姑道头,题曰海天二梵。后修,另书其额。前曰慈航普渡。后曰福海无涯。(旧志,黄应熊记,采访。)

石坊

在妙庄严路,闽中张瑞图题。今废。(旧志,妙庄严路下。采访)

石牌坊

在法雨寺前,清雍正间建。(采访)

石牌坊

在普济寺右。

海岸牌坊

在短姑道头。民国八年,无为陈锡周居士性良,因祈嗣有感,倡缘建造。内竖铁柱,外溶水泥,工程坚固,形势雄壮。礼山者,脱鲸涛而登净土,仰视斯坊,规模雄壮,咸讶伟观。普济寺住持了余,为文记之。坊间题额,滇南王人文,题曰南海圣境。东海徐世昌,题曰同登彼岸。河闲冯国璋,题曰宝筏迷津。黄陂黎元洪,题曰金绳觉路。江朝宗,题曰回头是岸。又大兴冯恕联云:有感即通,千江有水千江月;无机不被,万里无云万里天。四明王禹襄联云:一日两度潮,可听其自来自去;千山万重石,莫笑他无觉无知。简照南联云:到这山来,未谒普门,当先净志;渡那海去,欲登彼岸,须早回头。(采访)

释了余记:

观音大士,誓愿洪深,慈悲广大。于十方无尽世界,普现色身,随机说法。诸大乘经,悉载其事。然即就此方应凡夫机,所示之迹,亦复多难胜数,妙不可测。况普应六道,及界外三乘之大机乎!若非圆证法身,何能有此大用?锡周居士陈性良,沐恩甚深,报恩心切。拟欲同人咸深感想,因建水泥牌坊一座于海岸。盖欲示人以苦海无边,回头是岸。生死海中,唯有大士可为恃怙。因略叙伊沐恩之事,勒之贞[王+民]。企后之来哲,同生信心,同蒙覆庇。庶可即妄明真,消人我之幻执。识心达本,证寂照之佛性矣。锡周居士,赋性忠厚。初唯讲求儒道之旨,于如来大法,及三世因果之理,尚未深信。夫人胡氏,宿有信心。礼佛诵经,寒暑疾病,修持不懈。年三十余,长子不育,行善益力。不久复有娠,将及诞期,乃得大病。二十九日,不进饮食,不能言语,不能转侧。身瘦如柴,体热如火。名医束手,殆无生理。一夕夫人梦一老媪,手持数茎莲华,谓曰:汝由宿业,膺此恶疾。幸植善根深,以故我从南海来安慰汝。随以莲华周身拂拭。曰:拂汝业障,好生嘉儿。遂觉身心消凉,爽快莫喻。因即苏醒,通身流汗。而热退身安,颜色温和,直与好人等无有异。次日即生一子,适为三月三日上巳嘉辰。经此烧热饥饿二十九日,而儿体丰满庞厚,与无病者所生无异。今年此子已十岁矣。噫嘻异哉!居士荷蒙大恩,直同生死肉骨。方知佛经所说菩萨不思议利生之事,真实不虚。惜拘墟之士,以凡夫知见,肆口谤黩。适形其无知无识,坐井观天。徒为大悲主怜悯悲伤,而无从救度耳,哀哉!由兹信向之心,十分恳至。去岁来山,拟修牌坊。吾友印光,以太子塔将颓,劝令置此修彼。然伊愿心已发,势难中止。故于今春两工并兴,兼建塔院,及寺前池畔栏杆,并重修凉亭,需费五万有奇。虽亦广乞名望大老,各出净资,襄成盛举。然塔之崇高,池之庄严,坊亭之壮阔,鸠工选材,役夫无算。无一非居士慨输巨款,独力经营,以成就此功德庄严。信心宏愿,吁!可敬矣!捐资善士,悉载塔院碑中。兹特书此菩萨应化无量百千大海中一滴之相,令诸同人,生正信心,各各恭敬供养,称念名号。岂但常蒙加被,逢凶化吉,遇难成祥已哉!傥能竭诚至极,何难断惑证真,超凡入圣。将来亦可如菩萨竖穷三际,横遍十方,普现色身,度脱众生也已。又观音大士,乃过去古佛。以大悲心,垂形九界。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但以众生机劣,无由得见本相。凡蒙祐者,多皆见为老媪。盖以随顺劣机,显示婆心。若谓实属女身,则于菩萨上同下合之道,毫未梦见在。

塔(共十二处)

多宝佛塔

俗名太子塔,在普济寺东南。元,元统中,宣让王施钞千锭,为住持孚中建。高九丈六尺,凡五层。俱用太湖美石制成。四面各安佛相。旁栏柱端,刻守护天神,狮子莲花,极工巧生动。年久就圮。民国八年,僧印光、了余、了清,合请无为陈锡周居士性良,倡缘补修。其缺坏处,悉用水泥补之。又全塔外面,均以水泥厚敷之,以期永久不坏。其坚固精致,实不多见。四围缭以垣墙,以为塔院。正殿五楹,中三闲供佛,旁二闲住守塔僧。后有偏厦四闲,以安厨灶。合海岸牌坊,寺前栏杆,共费银币五万余圆。为山中近年来绝大之工程。(旧志,采访)

释了余记:

一切众生,一念心性,与三世诸佛,无二无别。但以无始至今,从未悟故。迷真起妄,背觉合尘。反承此不生不灭常住佛性,而为起惑造业轮回生死之本。如来悯之,随机说法。普令三根,随分受益。又以法音有闲,塔像常存。故今四众建立塔像,企其瞻礼投诚,渐种善根。一睹圣容,永为道种。以作返妄归真,背尘合觉,消除惑业,复本心性之最胜因缘。普陀,乃大士示迹之胜地,历朝祝嘏之道场。自五代梁贞明闲开山,迄今千有余年,普门常启,宗风不坠,允为震旦佛国,东南福地。当元季时,有孚中信禅师者,道高一世,德感九重。五坐道场,宏阐宗乘。王公大臣,多从问道。于天历时,住持普陀。至元统闲,购太湖石,觅上妙工,造多宝佛塔一座,于寺东南隅。其高五层,计九丈六尺。上三层四面各雕佛菩萨罗汉圣像。慈容妙丽,俨然如生。精工妙手,悦人心目。宣让王,尝从师问道,发心施资,故俗称为太子塔焉。迄今五百八十余年,岁月经久,兼以大海之中,咸雾飓风,烈日严霜,摧残诸物,最易败坏。故其塔顶已脱,圣像残缺,石缝裂开,势将崩倒。窃念前人建立,原为国民植福。忍令破坏倒坍,以泯灭古迹,与众生福田乎?但以僧等财法俱贫,莫由措办。戊午六月,适值锡周居士陈公性良来山,拟建道头牌坊。吾友印光,偕余,与法雨住持了清,共谓之曰:公宿承佛嘱,宏护三宝。今太子塔,势将崩倒。僧等愧无德能,无从设法。愿不惜钧力,为之重新。或可置彼先此,以念先务。伊应之曰:吾愿已发,势难中止。然既蒙见委,当努力代为诸师募缘倩工,勉负责任。因具疏详述愚忱。仗彼福力,蒙前大总统黎公,前大总统冯公,今大总统徐公,各出净资,以增辉普陀,倡导四众。一时名公伟人,悉发信心,协力赞襄。故于今春三月,随即开工,兼复增修海印池栏杆。俾多宝佛塔,又复从地涌出。普济寺前,常见珍池栏楯。又开拓地基,创建塔院。筑正室五楹,偏厦四闲。凡所需用,悉皆具备,安一净行头陀,长时奉侍香火。定海县知事,冯公秉干,闻之,不胜欢喜,随即出示保护。可谓夙具灵根,不忘付嘱者也。从兹入普门者,亲见多宝。修净业者,常游珍池。其功德利益,常与虚室同其寿量,非笔舌所能形容也已。工既成,乃述其缘起,勒之贞[王+民],永垂不朽。

释迦佛舍利塔

在梵音庵上。(木陈忞碑)

明,释木陈道忞,梵音庵释迦佛舍利塔碑(节略):

明州古称三佛地,其最著者曰鄮山。盖周厉王时,东天竺国,无忧王,所藏释迦文佛真身舍利处也。去明州薄海五百里外,复有山曰补怛洛迦者,则普门大士化迹所显。以佛菩萨慈悲因缘故,故自晋之太康,唐之大中,以及今上千龄,岁奔走赤县神洲之民,至有梯山万里,逾溟渤,犯惊涛,扶老携幼而至者不衰。山处大海中,为支那四山之冠。鼓涵风日,摩荡云烟。其巘绝处,为菩萨顶。菩萨顶之下,为梵音精舍。当日月晴霁,则千山排闼,而隐隐隆隆于青蠃翠黛之中者,鄮山也。熹宗天启丙寅,有梵僧至自波罗奈国。见其洞壑平坦,以为八吉祥,六殊胜地,莫是之过。乃出所怀舍利,建塔其上。由是慈网交罗,海山互映矣。塔高如来身量,内奉栴檀香塔一肘量,黄金宝钵为承,上以金钟弥覆之,而舍利实藏是焉。初梵僧募塔平江,人莫之信。舍利悯之,乃显神变为之助发。于是有见三者一者,见黑白红色闲错者,或惟见佛身相好者,或始不见而终见如径寸大者。遂一时倾施填委,塔以成。其庄严妙丽,类鄮山。而安奉之法,则舍利从黄金钵网楞眼中投以入。及礼觐,则出以视。如是者再三出之,则增长数倍,不可取视焉。丁丑春仲,余自太白来观,山中耆宿,咸为余言,且请记之。余曰:舍利,圣人之骨身也,圣人神变不止是。愍世狭劣,示其小者。夫何足以观圣人哉!当观圣人韬光掩寂,而舍利留灵,福天上人闲,亘百代,历金石水火,而愈灵愈固者,抑岂无自而然哉!盖圣人体道乎其身,达形神而一之,臻夫大妙,故能神变无穷。其自书契以还,薄海内外,苟非圣人,非圣人达道弟子,罕不葬骨五泉,遗尘九土,岂其道与圣人异。抑身夫道者,或日用而不知焉,或半生半灭,半不生灭焉。是以见有虚弃,依正相随,又乌怪其然耶?故佛与罗汉,皆有舍利,惟佛最坚不可坏。而先德尝称真净舍利,大如菽,五色晶莹,而又坚刚。尝置铁砧,举锤击之,砧锤俱陷,而舍利无损。谓其平昔践履明白,见道超诣所致。谂余旧闻,岂不以其道之故哉!是以先德说法,往往提倡身心一如,身外无余之旨,而近世皆讳言之。余恐圣人之道,隐而不彰,故书此以告夫吾辈之为圣人之徒者。(下系词略)

铁壁机禅师舍利塔

在澄灵涧。

清,屠粹忠,铁壁舍利塔碑铭曰:

舍利者何?铁壁禅师觉幻灵殖之所变也。塔舍利者何?别公来普陀,迎其祖铁壁禅师舍利,奉一分建塔余杭径山,留一分而塔于是山者也。有说乎?曰有。于此见铁师之道之高,泽之远,而能令其孙思慕永久而不忘也。又于此见别公之诚于所事,敬于所尊,而能即法雨为治平,即白华为庆忠也。其铁壁禅师大德高行,详于年谱,载于续灯,流行于语录,兹可无赘。示寂于康熙戊申,其骨殖分建窣堵波于西蜀治平高峰。至于赍送舍利前来,则禅师之嗣法子,治平继席,竺峰敏公也。或疑且难之曰:首邱之义,古也志之。庆忠自庆忠耳,于白华乎何居?庆忠而白华之,不几于法雨而治平之乎?予笑曰:子何其泥于古,而拘于方也。夫德不限封,道不限域,灵不限时。以别公之心丧其祖,终身不忘。即使埋土为藏,指树为表曰:此吾祖之塔也,铁师犹将依之不去,而况于舍利之所在乎?诚如子言,则是西方圣人泥洹恒河,不宜入东土。东土亦不宜崇其宫,严其像,而奉之也。则是达摩者,不当南来阐其教,而委其骨于炎荒也。呜呼!其亦弗思而已矣。夫如是,余安得而不铭。铭曰:至人不死,非不死也。觉灵变化,于昭天下。舍利之来,来自庆忠。分于法雨,道流德风。东海汤汤,梅岑嵂嵂。善启善承,为千古式。(裘志)

金刚塔

在金刚窟上,高丈余,甃石为之。郡人,尚宝司司丞,沈泰宏建。(旧志)

华严铜塔

在法雨寺东,安供以镇山门。(许志)

千佛塔

在法雨寺内。(许志)

三山来禅师衣钵塔

在澄灵涧。(旧志,艺文,三山衣钵塔,杨雍建铭)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拉封丹寓言(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二辑)

    拉封丹寓言(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二辑)

    拉封丹的寓言诗虽然大都取材千古代希腊、罗马和印度的寓言以及中世纪和17世纪的民间故事,但是它成功地塑造了贵族、教士、法官、商人、医生和农民等的典型形象,涉及各个阶层和行业,描绘了人类的各种思想和情欲,因此是一面生动地反映17世纪法国社会生活的镜子。
  • 盗蛊者

    盗蛊者

    我的眼中不是古墓中的旷世奇宝,而是在棺材、墓地穿梭中的蛊虫!
  • 征服冷妻:傅少的独宠霸爱

    征服冷妻:傅少的独宠霸爱

    傅大少觉得爱情就是一场征服和博弈的游戏,当他遇到他姐夫的那个私生女之后,自己输得连心都弄丢了。看着她从柔弱无权的小白兔一步一步爬上继承人之位,他在背后推波助澜,替她扫除一切障碍。“我承认是你赢了!”他深沉地眯起眼眸,高深莫测地扯起嘴角,是她主动撩拨起的游戏,如今得到一切后就想拍拍屁股走人?权势滔天的傅家太子爷决定给她一点颜色瞧瞧,不过……当就穿着一条短裤抱着枕头被赶出门外,傅大少握紧拳头,非要给那个可恶的女人一点教训,于是凑过去砰砰砰拍门——“老婆,我知道错了……开门放我进去吧。”【宠宠宠】
  • 乱世摄政王

    乱世摄政王

    高扬意外来到一个社会风气不太好的朝代,他吃了给皇帝准备的超级大力丸,发现自己热血冲动、雄壮威武,如果不去给寂寞的贵妇人们当男宠真是可惜了。可是,他得到了一个更高大上的头衔和一个听起来更激动人心的任务,那就是作为摄政王,守护一位刚即位的萝莉女皇。在风雨飘摇的乱世,这相当于将脑袋别在裤腰带上,但高扬十分喜欢,十分有激情。古代搞政治,就是要拉拢一部分人,打击另一部分人。不过好像朝中权贵个个盛气凌人、趾高气昂,谁都看不起玉树临风、风流倜傥的他啊?!玛德,既然拉拢不动你们,那就拉拢你们的女人!
  • 文献:文苑经典集成

    文献:文苑经典集成

    本书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的文献专著与其文化内涵。包括文献集成《管子》《七略》《汉魏丛书》《别录》《艺文类聚》《北堂书钞》《太平御览》《册府元龟》《文苑英华》《太平广记》《百川学海》《续百川学海》《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困学纪闻》等。
  • 至狐尊霸

    至狐尊霸

    半妖女主穿越,只记男主?!双方的恩怨,该如何解决?姐姐竟是灭族仇人?此事,该如何处理。
  • 尖兵教头

    尖兵教头

    罗天,曾经的兵中之王,今日的尖兵教练,不,不,他不仅仅是教练,还是教练中的教练,手段残忍,态度坚决,纨绔子弟通通镇压,俊男美女辣手摧花…人称阎罗王。麾下十万……额,十个精兵,各有本领,军中称霸,无人制衡……然谁人知让敌人闻风丧胆的阎罗王竟年仅三十岁,正直壮年,英俊潇洒?军中绿花,红花,黄花……通通不受控制了……阎罗王面对这一切心里默默念叨:来吧,来吧,让你们尝尝本教头的厉害……
  • 魅惑王爷本妃工作千百种

    魅惑王爷本妃工作千百种

    内容简介:,一朝穿越,悲剧的她在齐国受欺负,后来才知道,原来她本不是皇上的女儿,而是她母妃跟别人的私生女。但是,她不是那个她,对这些事她没必要伤心。变态老爹把她和亲嫁到望月国,嫁了望月王爷,可是新婚不见新郎人影,后来也是冷眼相对。得了,她被孤立了。可她会在意这些?别忘了,本女21世纪的女王,什么暴风雨都来得猛烈些吧!!
  • 后妃乱(1,2)

    后妃乱(1,2)

    莫名其妙的穿越后,她就摇身一变,竟成了已被皇帝打入冷宫的景妃娘娘!处处透着怪异的皇宫,个个都有后台的嫔妃!!为什么每一次见到龙陌,她都是心如刀绞般疼痛?为什么每一次见到龙珞,她都惊慌失措?她与他们,是在前世纠缠么?当她突然离宫,又突然回宫后,那满面绝美的美人,竟将她推入了龙珞的怀抱!那画面美人究竟是谁?
  • 阴阳神魔路

    阴阳神魔路

    神魔大陆,风起云涌,为红颜仗剑天涯路,几许沉浮淡看世间事。看主角如何在这片大陆逐渐成长,叱咤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