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725100000166

第166章 殿试(2)

行过三跪九叩的大礼之后,吴帆徽震惊皇上的年轻和苍老。

史载,朱由检由信王登上皇位的时候,只有十七岁,现在不过二十一岁的年纪,这样的年纪在几百年之后,还在大学读书,就算是读书发门早,也不过刚刚参加工作,统领如此大的一个国家,那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二十一岁的年纪,应该是充满活力的,不过吴帆徽看到的皇上,尽管整体给人的感觉还是年轻人,可不管是透露出来的气息,还是脸上的神色,都给人老成的感觉,说的不客气一些,有一些暮气沉沉的感觉。

少年老成是儒家对担当大任之人的要求,哪怕身为皇上的朱由检,也要遵循这个规矩,因为朱由检想着做千古一帝,想着振兴大明王朝,可以想象,登基五年时间以来,从十七岁到二十一岁,朱由检不知道遭受到多少的煎熬,要不然脸上绝不会透露出来沧桑的气息,这种气息可是无法装出来的。

由此吴帆徽禁不住有些可怜朱由检了,不要看朱由检身为九五之尊,醉卧美人膝,醒掌杀人剑,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可这个皇帝实在不好当,下面有一帮气势汹汹的文武大臣,特别是朝中的党争,让其坐卧不安,后金鞑子的嚣张,流寇的肆掠,接连不断的灾荒,官员的腐败,军队的孱弱,百姓的穷困,让这个王朝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让一个身怀抱负、志大才疏的年轻人掌控如此的江山,怎么可能有很好的结果。

吴帆徽也见到了叱咤大明的诸多内阁大臣。

内阁首辅周延儒,内阁次辅何如宠,内阁大臣温体仁、吴宗达、郑以伟、钱象坤,七个内阁大臣之中,孙承宗没有在京城,而是在巡查辽东。

吴帆徽有些遗憾,他对孙承宗的印象还是有些深刻的,此人算是明末最有能力的大臣了,文武兼备,大器晚成,可惜生不逢时,总是遭遇坎坷。

给吴帆徽印象最深的还是周延儒和温体仁两人,周延儒身材高大,估计有一米八的个子,脸色白皙,满脸黑色的胡须,看上去很是威严,温体仁看上去就是一个和蔼的老头,头发胡须都有些白了,脸上时刻带着微笑,颇似乡村的教书先生。

这两人的神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此外留给吴帆徽较深印象的就是吴宗达了,毕竟是同姓,吴宗达长得白白胖胖的,看上去就是阿弥陀佛的人,能够左右逢源,也难怪此人能够在内阁里面九年时间之长。

按照历史的发展,内阁大臣钱象坤很快就会因病致仕,孙承宗因为大凌河城兵败,承担了兵败的一切责任,十一月主动致仕,辞去一切的职务,何如宠同样在十一月致仕。

这三人致仕之后,自此就没有再次进入官场,一直到去世。

而周延儒和温体仁两人,在内阁的时间是很长的,周延儒崇祯十五年的时候,再次成为内阁首辅,不过他们两人都被列为奸臣,承担了大明王朝灭亡的历史责任,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面。

内阁大臣、礼部尚书代表皇上宣读殿试的若干规定。

规则宣读完毕,殿试开始。

皇上没有训话,试卷很快发下来。

吴帆徽集中了精力,开始认真看试题了。

“制曰:所与共治天下者,士大夫也。

今士习不端,欲速见小,兹欲正士习以复道,何术而可。

东虏本我属夷,地窄人寡,一旦称兵犯顺丙三韩不守,其故何欤。

建酋本我属夷,犯上作乱,迫我边疆,敌不灭,兵不可撤,饷不可减。

今欲灭敌恢疆,何策而效。

且流寇久蔓,钱粮阙额,言者不体国计,每欲蠲减。

民为邦本,朝廷岂不知之,岂不恤之。

但欲恤民,又欲赡军,何道可能两济。

即屯田盐法,诚生财之原,屡经条议申饬,不见实效,其故何与。

至于漕粮为三军续命,马匹为战阵急需,折截挂欠,遂失原额,其道何复。

今虽东虏猖獗,河套有可复之机,边外尽可作之事。

但难于东虏窥伺,朝野匮乏,近降夷继至,作何安插。插套连合,作何问破。

流贼渐逸郧广,海寇时扰浙闽,剿灭不速,民难未已,兼之水旱频仍,省直多故,作何挽回消弭。

又唐、宋曾以武臣为中书令、枢密使、文武似不甚分。

我太祖高皇帝曾以直厅为布政,典史为佥都,今奈何牢不可破。

尔多士留心世务久矣,其逐款对答毋讳。

朕将亲览焉。”

看了皇上亲自出的这道策论试题,吴帆徽的头都大了。

皇上这是大杂烩,将所有的问题都提出来了,这里面包括了御寇、安民、宗禄、兵饷、灾荒以及兵患等等,每一件事情,都威胁到大明王朝的生存,也难怪皇上不过二十一岁的年纪,居然显露出来沧桑的气息,任何人遇见这么多的事情,不疯掉算是好的。

不过皇上也够奇怪的,要知道参加殿试的贡士,根本没有进入朝廷做事,对官场上的事情不清不楚,而且也没有什么实际从政的经验,能够提出什么合理化的建议,怕是真正遇见这些问题,脑子根本不够用,腿都要软了。

拔苗助长,病急乱投医,这恐怕就是皇上真正的心态了。

想想这些贡士,肯定是用四书五经来解决这些问题,什么正人先正己,什么以仁德治理天下,什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等,一大堆的废话,实际的有用的建议一个都没有,

此刻吴帆徽想到了明末大儒刘宗周。

刘宗周被皇上再次启用之后,提出了慎独的观点,希望通过内省的功夫,收拾人心,使人人向善,跻于道德之域,以解救世道之祸。

而刘宗周提出的慎独之观点,是专门针对皇上的,要求皇上首先做到慎独,以感化下面的文武大臣。

吴帆徽感觉到可笑,刘宗周这个观点无疑是正确的,放之四海皆准,可惜在当今形势之下,告诉皇上这些治理的办法,颇有些涸辙之鲋的味道,明明是一条快要渴死的鱼,给一些水就能够活下来,却还准备去引来河水,那个时候鱼早就成为干鱼片了。

穿越的吴帆徽当然知道,皇上提出来的这些问题,的确有解决的办法,但那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打破目前的很多桎梏,需要从制度上入手,才能够彻底解决问题。

不过这是不可能的,且不说皇上是不是赶下决心,就算是下定了决心,身边没有栋梁之材,也是找死的节奏,怕是大明江山灭亡的更快。

比较起来说,万历年间的张居正,就是此等的人才。

退一步说,若是要临时解决这些问题,归根结底一个字,钱。

有钱才好办事,有钱才能够救济百姓,有钱才能够征伐,有钱才能够安定百姓,若是没有钱,什么都不用说,什么事情都做不好。

倒是有人提出来了集聚钱财的办法,那就是增加农业赋税,什么剿饷、练饷和辽饷等等,可惜增加的这些赋税,没有收到多少,倒是让贫困交加的老百姓造反了。

不可否定,张居正和魏忠贤等人,都做了一件好事情和大事情,那就是大规模的征收商贸赋税,适当的减轻农业赋税,这是目前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可惜这个最好的办法,被东林党人彻底的否定,被他们以藏富于民的观点否定,皇上缺钱是吧,那好啊,增加农业赋税,这是没有问题的,大明以农为本,商贸为末,舍本逐末的事情是不能够做的,至于说老百姓是不是能够承受,那就不是东林党人需要操心的事情了。

土地兼并已经达到了无以为继的地步,士大夫、宗室和乡绅集聚了大量的土地,依靠土地疯狂的集聚财富,他们不承担任何的赋税,所有的赋税都是逐渐失去土地、跌入到赤贫阶层的百姓承担,如此百姓不造反才怪了。

东林党、浙党、齐党、陕党等等,代表的就是士大夫阶层。

更加可恶的是,东林党人与商贾勾结起来,为南方的商贾代言,坚决制止收取商贸赋税的任何政策,而南方的商贾,早就开始了与士大夫阶层的融合。

为了自身的利益,不管百姓的死活,不顾朝廷大局,不问大明江山,不仅仅是东林党人如此,朝中几乎所有的文武大臣都是如此。

这就是大明王朝的癌症。

想要改变这个局面,那需要极大的勇气和魄力,要有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决心,这毕竟是从既得利益者身上开刀。

大明王朝就是典型的精英政治,从精英的身上开刀,会遭遇到极其强大的阻力,甚至是拼死的反抗。

朱由检没有这个能力,不可能做出这等的决定。

这就是历史,这就是残酷的现实。

吴帆徽迟迟没有动笔,他陷入到彷徨之中。

内心之中是火热的,明明看见了大明王朝癌症所在,却无法动笔写出来。

他不能够写,若是按照这样的思路写文章了,那他吴帆徽马上就会成为朝中大人的对立面,就算是有皇上的保护,也无济于事,他将为自己树立起来强大的、暂时不可能战胜的对手,对手的进攻绝对是疯狂的。

唯有自身有强劲的实力,才能够真正的动手。

同类推荐
  • 淮中凝谋

    淮中凝谋

    胸有惊雷,面若平湖。幕帐下他一袭黑衣,冷笑如霜,他说,无心之人活着才能坚不可摧。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深闺中她一颦一笑,倾国倾城,她说,这世间最烈的毒药,是我。
  • 主宰大元

    主宰大元

    李强穿越了,来到了元末这个混乱的,野蛮的,畸形的黑暗时代。成为了一名最低贱的汉民子弟,正遇上了家中遭劫匪抢劫。面对歹徒的尖刀,十五岁,没有任何反抗之力的少年,该如何解脱这生死之危?意外地与昆山首富的少爷结怨,面对恶霸的步步紧逼,这个穷困的少年,该如何应对?犯下诛灭九族之罪,没有任何背景的李强,又该怎么样洗脱罪名?……财神沈万三,吴王张士诚,小和尚朱元璋,大文豪施耐庵,罗贯中!一个个历史名人粉墨登场!看李强如何从最底层的贱民,一步步攀上权力的巅峰,仅在《主宰大元》玩玩倭国皇妃,泡泡波斯公主,扶持个大石国的傀儡女皇!重生元末,肆意花间,指点江山,主宰天下,舍我其谁?
  • 高材生逐鹿三国

    高材生逐鹿三国

    穿越大剧,架空历史,有人云:诸葛亮的水平和思维逻辑能力,也就等于现代的一个大学生的水平。又有人云:现代人去古代,如果不是贝勒爷,不是公主,根本就无法生存,还何谈改变历史?那么这6个现代大学生,在三国时代的生存,熟悉,成长,和如何改变历史。尽请大家期待。穿越大剧高材生逐鹿三国。
  • 唐舞风云

    唐舞风云

    瑞气祥云初盛,诗情画意正浓。喜看百花齐放,笑闻百家争鸣。李泰一个看似普通的图书馆管理员穿越初唐,在这个陌生世界面对“文德皇后所生”,太宗“特所宠异”他一个来自异世孤魂该如何自处,宠爱下隐藏着什么,是真爱还是捧杀,看兄弟冷眼,朝臣“恭敬”,如何周旋。初闻《括地志》,往来文学馆,识张柬之,养狄怀英!开启不一样的盛唐!
  • 土匪的征途

    土匪的征途

    一位即将结婚的业务经理李云被重物砸到了不是五代十国却又是那个时间段,成为了一名土匪头子六当家。看他如何凭借着业务经理那三寸不烂之舌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土匪眼中的六当家,江淮名妓眼中的多才公子,士兵眼中的智慧将军,还有各种各样美女眼中的云哥哥。详细内容尽在《土匪的征途》
热门推荐
  • 入幻三生

    入幻三生

    天圆地方的异界大陆。世界有其伟力,天地有其灵孕。在物换飞花的大千世界里,人类修仙习武,炼道煅神,可驰骋天地。即便是不济的武修,也能飞檐走壁。除此之外,还有魔兽、大妖霸占一方,山精、野怪啸聚森林。凡一切生命,皆可夺造化之功,使天地一抖尔。然而没有生命的事物,如天空的流云,也还要不甘寂寞,在这天地的巨幕上,演绎一番传奇。更不用说其他了。
  • 宠你一世不嫌够

    宠你一世不嫌够

    五年的商场滚打足以使一个无知少女成为一名出色的总裁。想起父亲离别时的眼神,那估计便是恨吧。杜浊的默默付出,其实她都看在眼里,只是她始终不能原谅他。飞机出事,她的脑海里只想到他一人,这便是爱了吧。当杜浊浑身是血的躺倒在她身边时,她哭了。她愿用一切来换他的苏醒。他愿用一生来换她的平安。
  • 诛神归来

    诛神归来

    诛神归来寸草不生,一把双月刀,一把紫金色的沙漠之鹰,在华夏国带领诛神组搅动一片风云
  • 古文观止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古文观止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中国有着历史悠久的散文传统,从先秦至明清名家辈出、佳作如林,各种文章选本可谓汗牛充栋。在众多的散文选本中,《古文观止》堪称其中最有影响的一部。此书上起周代,下至明末,囊括了名家名作及多种体裁、多种风格的文章,故三百多年来一直是一部适合初学散文者诵读的启蒙课本。为了帮助广大青少年读者阅读、理解《古文观止》,本书将原文、注释、白话翻译融为一体,更增加了“鉴赏”,对每篇文章的写作背景、思想内容、写作特点进行分析,让读者更好地了解原文的精神实质和艺术情韵。
  • 宋美龄传

    宋美龄传

    宋美龄(1897—2003),民国政治舞台上的一个关键人物,集美貌、财富、权力、荣誉于一身。本书是一部严谨的宋美龄人物传记,作者参阅了各种历史资料,为我们诠释了一个真实可信的宋美龄。本书在台湾地区有较大的影响,岛内石之瑜的《宋美龄与中国》一书曾请作者杨树标作序,岛内公共电视台曾专程赴大陆采访两位作者评说宋美龄。
  • 倾城绝色之妃子笑

    倾城绝色之妃子笑

    有些人,注定了会是另一个人的劫,比如他就是她的劫,怎么也走不过去。她本已决定要寂寞孤独一生,发誓要用所学的医术造福百姓。但他无端的闯入,彻底幻灭了她所有的平淡。本来只是为了救人而生存的她,不想也会被人救。在经历了那么多波折之后,她的心还能一如止水吗?
  • 最强的私立高中

    最强的私立高中

    一间被称为全市最烂最多混混聚在一起的私立高中,所有人都怀着征服这所学校的志愿进校,然而,这么多年来,却从没有一个人可以在这所学校里称霸……
  • 鸢望萧烟又落雨

    鸢望萧烟又落雨

    前世的微生,今世的陆华鸢。相见恨晚,似水长情。顾萧,我好喜欢你,像炊烟袅袅几许,棠梨煎雪又落雨;顾萧,我好喜欢你,像臣民等待王朝复辟,遥遥无期;顾萧,我好喜欢你,像等了经年的城门,茕茕孑立。顾萧,对不起,我真的不能喜欢你,即使阳光洒满天地,星辰奔波亿万千里,我都不能喜欢你。只有我,只有当我可以喜欢你时,我才会抛弃我骄傲的自尊,抛弃我的权利,不惜一切去喜欢你。
  • 一生不变姐妹情

    一生不变姐妹情

    她和她,是一对双生姐妹,却在一次事件中不得不分离。十五年后,她们再次相遇,再次相认。
  • 拐个狐仙带回家之王爷,莫瞎来

    拐个狐仙带回家之王爷,莫瞎来

    古有神农尝百草,今有邪医震九霄。中华公子是天骄,外界六神皆成殍。————帅尽天下“邪医公子,有客来访”“让他稍等,爷在撩妹”“…”指尖银针,天下称臣,古今中外,邪医称王。一朝女穿男,就变成了:撩妹是主旨,邪魅是原则,坚持走风流倜傥帅炸天下后宫三千之路。【纨绔成性,帅出天际!】邪医组织欢迎你们加入:575570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