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洛在魔都考上戏的时候遇见了沈笙。
考完试后,平时就有所联系的洪伶,尽地主之谊带他们好好玩了两天。
他们俩算是艺考结束比较晚的,回到集宁都已经三月中旬了。
在火车站分别,于洛回了家。
他有些纠结到底是去报文化课辅导班还是直接回原来的班级上课,母亲的意愿是因为课业落下的太多,还是去“一对一”比较好,虽然学费昂贵,但为了于洛能考个理想的大学,家里这份钱是掏得起的。
不过于洛最后还是选择回到学校,他有信心去应对即将到来的高考,毕竟自己是文科生,难道政治历史能有复杂的电影理论难嘛~
重回邹市一中,一切如常。
不过这一转眼便是十年光影,物是人非。
于洛还不习惯每天那么早骑着自己的山地车,飞驰在城市的公路上。
他没有跟其他的艺考生一样转班到学校特意安排的特长班上。
回到熟悉的班级,看到原本属于自己的位置还在后排孤零零的空着,他习惯性的把书包塞进位洞,松垮的坐在板凳倚在后墙上。
高三的生活枯燥,两点一线,因为不断在重复,所以时间过的很快。
随着时间的流逝,于洛也悄然在变化着。
他不再像以前那样用书墙围起来看手机,上课也不在呼呼大睡。课间偶尔也会跑到办公室找老师问个问题。
起初同学和老师都以为他是三分钟热度,到后来他主动要求坐在前排来,有些同学就炸了。
你一个艺考生坐那么前干嘛?那么大的块头挡着别人看不到,找事是吗?
当然于洛并没有反驳这些同学,他只是希望老师能把他的位置往边上靠前的地方微调下就好。
班主任通过于洛这些时日的上课表现和作业质量也察觉到他的改变。
浪子回头金不换,幡然悔悟总是件好事,对于艺考回来还能以平常心对待上课的学生难得可贵。
要知道等专业合格证的日子其实跟古代举子进京科考等下榜的心情有过之而无不及。
于洛其实也心急,只不过他知道这没用,该什么时候出成绩就什么时候出,最多就是学校招办寄出合格证,学生因为地域问题拿到的先后顺序不一样罢了。
第二天晨读时,于洛如愿得到了中间靠墙的位置,这是个班级尖子生和差等生的“过渡地带”,比较尴尬。大部分坐在这里的同学都处在努力是有机会考上大学的,但大多数人最终还是要去专科的状态,所以这部分的学生一般上课都不会主动发言的,显得比较沉闷。
同大多数的文科班会存在男女比例严重失调一样,于洛在的六班可以说是重灾区。
记得高三刚开学的时候,老师让班里的男同学去搬书,结果男生全上了,不够人手又派了十几个女生去,每个班几乎清一.色男生,只有他们班来的男生还没女生多,当然其他文科班也有女生来的,只是没有像他们班阴盛阳衰那么严重。
于洛的同桌是个女孩,于洛的前排也是个女孩,这比后排集中着可怜巴巴几个高个子男生凑一块的环境好了不知多少,最起码在学习疲惫的时候还可以看看妹子饱饱眼福。
三月二十一日,于洛回来的第五天,因为是周五的缘故,下午放学,班里为数不多的几个男生就凑在一起去了学校外面的小餐馆聚餐。
杯盘狼藉,话题就到了这个出去大半年没见的于洛身上。
天天待在学校里,是人就觉得沉闷,好不容易有个出去见识过世面的人,怎么可能放过!
大家兴致高昂,于洛就只好应了大家的要求,把在艺考时候在东山其他地方以及在北平、魔都的有趣事情拿出来跟大家分享。
当然有些事情是不能说的,比如林姑娘,比如住地下室....
编讲故事他很拿手,就绘声绘色的不时带些肢体语言跟大家讲着一路上的见闻,谈的兴浓,裤袋里的手机却震动起来。
洋姐打过来的,于洛有些摸不着头脑,难道是自己又有专业成绩出来了?
“喂,洋姐,我是于洛。”于洛走出餐馆,到了门外接电话。
李洋有些急切的问道:“你现在在哪里!”
于洛从电话里听到,李洋应该在车里,因为现在正是下班的晚高峰,洋姐很有可能堵车在路上。
“我在学校外面陪同学吃饭呢。”于洛看了看餐馆里的同学指了指自己的手机,表示自己有些急事要先走。
“你现在就回学校,找你班主任请假。我跟你父母已经联系过了,今天晚上我们就飞香港。”
啥!飞香港?!
“姐,还没到愚人节呢,您就别拿我寻开心了。虽然我西南戏文考的不错,但我现在真没心情跟您开玩笑。”
西南大学戏文专业的成绩前两天刚下来,全国第三。不过他志不在此,随着北影上戏简章上写着的公布成绩的时间越近,他脑子里那根弦就绷的越紧。这个时候撩拨他简直比刀往胸口上划口子还难受。
“我没时间给你开玩笑,马上联系女主角,让她立刻到实验中学校门口,徐哥开着车在等她。”于洛真想说话,手机那头李洋已经结束通话。
什么就我赶紧请假,还联系女主角,今晚就飞香港。
你TM的能不能把话说清楚,搞的跟要去香港参加电影节似的。
于洛心里暗骂了一句。
生气归生气,不过听洋姐说的不像是在开玩笑,可是他这时候上哪里去联系杭溪去。
他只有杭溪家里的电话,而现在杭溪肯定不在家中,或许还在学校外面吃晚餐,然后照常上晚自习。
这到哪里联系她去?
要是知道杭溪在哪个班就好了。
班级?
高二一班!
于洛赶紧给徐哥打了个电话让他去高二一班找杭溪。
看看表,已经快七点半了。
他赶忙往街对面的学校跑去。
刚要进学校,后面传来洋姐的声音,于洛转头一看,李洋正在自己的车里,摇下窗户再跟自己招手。
到底怎么回事?!
迟到就迟到了,今晚必须问个清楚。
“姐,出什么事了你急急忙忙的,还亲自来接我?“
“HKIFF!HKIFF的工作人员下午给我打电话说,让咱们剧组务必要出现三月二十六日在香港文化中心举行的颁奖礼之夜!”李洋表现的很激动,但于洛却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HKIFF?香港国际电影节?”
“对啊!”
“我们剧组?”于洛有点懵逼,真TM要参加电影节啊!!
李洋很兴奋的点点头。
“入围?”于洛更加不确定的疑惑道。
李洋很有信心的强调一句:“而且还有可能拿大奖呢!”
“姐,你没烧糊涂吧?”于洛下意识的用手摸了摸李洋的额头。
“你才发烧了。”李洋打开于洛的手,没好气的说道。
于洛仿佛看到了外来生物一样看着李洋:“香港国际电影节是非竞赛类的国际影展。”
“是啊!”
“那哪里来的大奖?”于洛怀疑洋姐脑瓜短路了。
非竞赛类的电影节连最佳影片都没有,哪里又会有短片的奖项。
“国际短片竞赛单元的鲜浪潮大奖啊!”
“这个单元我听说过,可是我没把片子投过任何电影节啊?”于洛这才想起香港国际电影节好像有为了表扬优秀电影人和作品,增设的五项大奖,但具体是哪几项他不清楚,总之不是国际电影节本身的奖项,是增设的平行单元,就有点像戛纳的导演双周似的。
不过这就更纳闷了,自己刚从魔都回来没几天,成绩还没查出来呢,哪有心思投片子啊,那边是怎么知道这部短片的,又从哪里搞的片源?据他所知参赛的电影一定要有展映才行,总不会是剧组的成员投的吧?没道理啊,那时候大家都在忙艺考哪有时间做这种事情,该不会是洋姐吧?
“我投的!”李洋坦然的说道。
“不可能!什么时候?”于洛有些恼怒道。
李洋的这番话反而更加让于洛确定是在拿他当傻子。
开什么玩笑,那是香港国际电影节!不是未来哪个单位都能凑热闹办的微电影大赛!
这种单元的竞赛,最终报名的截止日期最少半个月,而且这还是终选。
港台大陆的初选肯定早在两个月前就停止了。
说句玩笑话,可能初选截止的时候,于洛的故事板还没弄出来呢!
好吧,就算李洋有路子避开初选直接进入到评委审定的终选,可二月中下旬那会大伙都在北平冲刺名校呢,李洋就算不在北平,也得在东山的像集南潍方这样的重要城市站好最后一班岗,根本不可能也没时间去香港交片!
“就林梦云走的第二天,我跟几个朋友一起吃饭,有个朋友是香港国际电影节大陆地区的选片人,吃饭时大家聊最近在做什么,我就说帮学生拍了个短片,他就很好奇闹着要看,然后就看上了,非要推到电影节那边去,临走前我把那张光碟送给他做纪念了。”
李洋一边说着一边掏出手机把朋友发的在香港主场放映短片时的照片递给于洛看。
“前几天他打来电话说《再见金华站》已经作为大陆地区的参赛作品展映了,可能是题材的缘故,颇受香港青年人的追捧,展映几乎场场爆满,主办方因此又增设了好几场,咱们这次早点到,少不了要开一场影迷交流会。”
“为什么不事先告知我一声,我是这个片子的导演唉!”于洛很无语,没想到洋姐居然会认识香港国际电影节的选片人。
不过先不说参赛不参赛,且作为这部短片的导演,自己的作品在电影节上展映却毫不知情,这让他很不舒服。
“我是《再见金华站》的制片人!发行和申报奖项是我的权利,不需要跟你汇报的。我本来想北影成绩出来后在告诉你作品入围的事情,但那边的意思很有可能咱们的片子会冲击大奖,所以我才过来接你的!等二十六号晚上结果一出你们就赶紧飞回来别耽误高考复习。好啦我该说的都说了,你也别在这傻站了,这是电影节传来的公函,你拿着赶紧去请假,航班可不等你!”李洋从副驾座位上拿出一份档案袋递给于洛让他赶紧去找老师别耽误了正事。
于洛低着头站在“老班”的面前,班主任见到他主动来办公室,批评的时候语气就好了很多。于洛不停的点头称自己的不是,同时又说以后不会再犯。
认错态度很端正,下不为例!
班主任心一软就示意让他回去上晚自习。
于洛突然仰起头苦笑着,把手中拿着的档案袋拆开,以一种商量的语气询问着:“班主任,那啥,我要去香港国际电影节参加个比赛,能不能跟您请几天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