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53700000001

第1章 序

居常每遇岐黄家抵掌医术,辄曰∶丹溪朱先生《心法》曰,是会通《素》《难》之精,而折衷仲景、东垣、戴人诸家,以集其成者也。每拈一方,曰∶是从先生旧方增减其间。盖人人饮食、寒温、灾祥、生死于是,而不识先生为何他人也。丙辰,令义乌,而乃知先生义乌人也。求其书,自《心法》诸刻以外,无闻焉。

己未,兼摄吴宁,得其刻在吴宁暑中,曰《丹溪纂要》,即吴宁卢子从其所刻石钵《荟丛》、《钩玄》诸书,删正向,裁取之者也。急模数本以归,以为先生之真传真印尽是矣。

辛酉之秋孟,一日课诸生于司,学博陈先生曰∶闻丹溪有秘传,在其后裔而秘不传也。余曰,果有传矣,安得秘之,当为君急索之。俄而审编于庭,而先生之裔适至,诘之,则曰∶先人手授有《手镜》、《樵隐》二帙,藏之久矣,未敢示人也。越日,而即以其二书至。夫先生之书传三百年矣,前之令兹土者,亦尝访而阅之矣。即余之窃禄亦已五年所矣,而任满将解之时,乃始闻于陈先生。以是日闻于陈先生,即以是日得于其裔。三百年而未行其书,一日而行之;五年而未得其书,一日而得之。岂先生之灵有以启余与陈先生之灵而衍其传乎?天下万世之灵有以启余与陈先生与先生之灵而延其几坠,广其未尽乎?先生生于元之末,以先生之才之识,岂不能擘画世务而一试于化,而仅以其医术试,而后乃显于我太宗文皇帝之朝,则后,日以医显,当日实以医隐也,托之医而浮沉身名之间者也。先生初游许文懿公门,潜心理学,得考亭之绪,故自叙其刻曰《格致余论》。夫医出之格致之余,则此物此知即修正诚之真脉所衍而流也。康节先生,以理衍数,虽数亦理;先生以理精医,虽医亦理,医而出于理,而安得不信,今而传后哉。

邑历代故多豪杰君子,秦则颜乌,唐则骆中丞,宋则忠简公、文清公,元则文献公、昭代王、龚楼三公,或以孝着,或以忠显,或以节标,或以文学传,皆表表为一代人物,至今列俎豆而光史册,以先生之寄迹于医,阐医于道,方之诸君子,宁多让焉。董是刻者,医官丁承祖,承祖医得先生之精,而人物亦仿佛先生云。

天启元年,冬孟之吉

丹溪先生之书,为世所诵习,如《格致余论》、《局方发挥》、《伤寒辨疑》、《本草衍义补遗》等集,以列于张刘诸大家,毋或敢复置喙矣。独《手镜》一帙,为先生所秘惜,左右行游,常挟与俱,不轻以示人。迄于今垂三百年,海内之急欲一见之,不啻如长桑阳庆所称禁方,而不可得,以为殆非人间有也。不佞尝为言,明府吴公,乃 得之于其后裔,神物之出,岂有其候耶。

先生之后,兴废者数矣,然皆徒秘其书,相戎毋泄,而不能有所表章,故亦时有鱼豕之憾,公于是为一一考正,而命剞劂以广之。不佞阳获卒业焉,其文简质,而旨奥衍,其洞人之脏腑阴阳,而为之剂,往往于单辞短语,辄能奇中,然大要渊源于黄帝语,非《素问》弗道也。当胜国时方行陈师文裴宗元所定大观二百九十七方,相率为《局方》之学,先生独以。

医家源流

帝王世纪云,神农以赭鞭击草木,审其平毒,旌其燥寒,察其畏恶,辨其臣使,厘而正之,一日之间遇七十余毒,极含气也,人病四百,药二百六十有五,乃着《本草》,而医书之原启矣。

黄帝深虑人生夭昏凶札,上穷下际,察五气立五运,洞性命,纪阴阳,亟咨于岐雷而《内经》作,自《内经》而下,藏于有司者,一百七十九家,二百九部,一千二百五十九卷,而后出杂着者不与焉。夫《内经》谓为黄帝之书,虽先秦之士根据仿而托之,其言质奥,而义弘深,实医家之宗旨,犹吾儒之六经乎。

秦越人《八十一难经》继作,盖举黄帝岐伯之要旨,而推明之,亚于《内经》者也。汉张仲景本《内经》、《难经》之旨,着《金匮玉函经》及《伤寒》诸论,其论六气之所伤,最为详备。

晋王叔和纂岐伯华佗等书为《脉经》,叙阴阳内外,辨三部九候,条陈十二经,洎三焦五脏六腑之病尤为精密,二氏之书,诚千古不刊之典也。厥后,巢元方着《病源候论》,王 撰《天元玉策》,要皆有所祖述,然元方言风寒二湿,而不着湿热之说, 推五运六气之变而患在滞而不通,此其失也。至唐孙思邈出,以绝人之识笃,济物之仁,其列《千金方》《翼》,所以发前言启后学,有功于医道深矣。当时,王焘有《外台秘要》,所言方证符证灼炙甚详,然谓针能杀生人而不能起死人,则一偏之论也。及宋钱乙、庞安常、许叔微迭兴,庞则囿于准绳尺寸之中,许则务在出奇而应变,其术皆本于仲景,惟钱深造仲景之阃奥,建为五脏之方,各随所宜用,谓肝有相火则有泻而无补,肾为真水则有补而无泻,可谓启《内经》之秘,惜其遗书散亡,出于阎忠孝之所集者,非乙之本真也。若大观间,陈师文、裴元宗辈所制二百九十七方,则欲以一定之方,而应无穷之病,识者固知其昧于变通之道矣。金氏之有中原也,张洁古、刘守真、张子和、李明之四人者作,医道于是乎中兴,洁古治疾一切不以方,故其书不传。其学则明之深得之,明之推内外二伤,尤先于治脾土,其为法专于补,其所着《脾胃论》,诚根本之言也。子和以吐汗下三法,风寒暑湿燥火六门为医之关键,其剂多峻厉,其为法主于攻。守真论风火之病,以《内经》病机气宜十九条着为《原病式》,曲尽精微,其治法则与子和相出入者也。张氏一再传其后无闻,李氏弟子多在中州,独刘氏传之荆山浮图师,师至江南,传之宋中人、罗知悌,而南方之医皆宗之矣。及元时之言医者,非刘氏之学,弗道也。刘李之法虽攻补不同,若会而通之,神而明之者,丹溪人也;研而精之,化而裁之者,丹溪书也。上续天潢之正派,下衍济渎之远流者,兹人也,兹书也,吾不知其尽也。

天启岁重光作噩壮月天医日宛泾谟觞 山人吴恺茂仁甫述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欲灭乾坤

    欲灭乾坤

    天地洪荒,天子出世,紫乘天,丹霞赫冲,苍舌绿齿,四目老翁,炎帝烈血,神力一下,万鬼自溃!乾坤一气,四方乾坤,乾坤无道,欲灭乾坤!这是一个发生在太行山脉的故事,这是一个凡人从庸人蜕变成仙的故事!这是一个在太行山脉救父地故事!这是一个为爱妻肚子浪迹天涯的故事!新书等级制度:炼体、凝气、固灵、凝丹、元神、化灵、灵启、尊者、圣人、化天!
  • 不死之夜

    不死之夜

    千年之前一把大火烧掉了秦朝所有的秘密,千年后一把大火烧掉了少年杨风的家。一个长生不死的梦想让人追寻了千年不灭。到底世上有没有长生不死药这一切随着秦朝的灭亡成了千古之谜。千年后出现了一个神秘的组织,他们似乎掌握了关于长生不死之药的一些秘密。整个朝廷,江湖,山中仙人,蛮荒魔道为了这个秘密开始了新的征伐,而一切征伐的起点就在小小的七霞村中展开。
  • 绝世杀手在都市

    绝世杀手在都市

    林燃身为国际上的知名杀手,某日却得到个神秘任务,要去保护在苏南市做老师的乔星彤,临危受命的林燃,也被安排进了学校,成为一名普通的体育老师,从此他为自己定下目标,誓要成为史上最强杀手教师。
  • 让我抱你一次

    让我抱你一次

    每个人都是这个故事的主角,暧昧不近不远的关系总让人难过,于小阳做着爱着。亚明是闪闪发光的,她被他照亮而满足,他却从不为她停留。他挥霍了她的崇拜
  • 海棠秋

    海棠秋

    海棠花下,碧水潭旁,红衣灼灼,凌风而立。鲜红的裙摆在风中演化出曼妙的曲线,仿佛诉说着无尽的昔绪……殷红的海棠花片片飘零,盘旋于红衣周畔,似在围之轻舞,不消片刻,却犹如红衣剥落的心瓣,缓缓坠落在一潭碧绿中,随水而逝,远离那一席红衫,那般殷红便也渐渐干涸、枯萎……因为欲念,我们被称为人,也因为欲念,让人的心中长久地住着一个魔,究竟是魔消损着人的生命,还是人的心绪滋养着魔。又是一个海棠秋华,你是否依旧还在用心温暖着我的生。
  • 快穿之超级玛丽苏

    快穿之超级玛丽苏

    【快穿,1V1,苏苏苏,除了苏还是苏。】他在这没有她的无聊世界里,守着无边的孤独和痛苦生活了五百年。如今,他终于可以穿过时空的乱流,将她找回来。这一次,他绝不容许她的离开!无论沧海桑田,斗转星移。梦里是无边的血色,一个男人紧紧抱着她,紫色的眸子流着鲜红的血泪,梨梳能从那里看到自己千疮百孔的身体,还有他那撕心裂肺的悲恸。同时,有一个声音,在强烈呼唤着她。带着刻骨的思念和缠绵的爱恋。让她……离开这个世界,去往另一个地方……
  • 另一个世界:天赐之眼

    另一个世界:天赐之眼

    我的眼睛,可以看到另一个世界。所以,我活在不同的世界。母亲说,这是天罚。而他说,这是天赐
  • 北境书之人间劫

    北境书之人间劫

    天地初开,魔涨道消,天地众神为彻底毁灭魔族,便与魔族同归于尽。数千年后,修仙界天香水阁独孤灵霄一战成名,去人界历练之时遇见了命中之人玉笙寒,二人相许真心,却在凡间遇见北冥仙境时,灵霄却在无意间揭开封印,轮回千载的魔王之子玉笙寒却忆起了当初的恨,原来灵霄便是当年天帝之女瑶华的转世。前世挚爱却封印了自己,挚爱的族人更令自己的族人在世间消失,面对这段轮回千载不灭的爱玉笙寒会如何选择?而灵霄是否会在北冥仙境中唤醒前世记忆?前世真相究竟为何?当今生再次面对上古时期的抉择?灵霄是会追随爱人身边?还是坚持数千年前的选择?为大爱再次封印爱人?
  • 空城里旧梦仍在

    空城里旧梦仍在

    每个人的成长道路都不同。就比如我吧这一生中我窃喜我和他相遇过,却也感到遗憾因为我与他只是相遇。我不知道自己的人生还有多长但我知道我的人生充满精彩。
  • 散文卷(宁夏文学精品丛书)

    散文卷(宁夏文学精品丛书)

    《宁夏文学精品丛书:散文卷》由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宁夏是一片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边塞大地,也是文学的沃壤。这里的土地和人民、风物和人情成为了宁夏作家书写、赞美与思索的主要内容和对象,他们力求从西部荒凉的表象下寻找和挖掘人们顽强的生存状态和坚韧的民族性格。特别是新时期以来,从张贤亮到以“三棵树” “新三棵树”为代表的宁夏青年作家群,以独特的生活经验、历史记忆和诗意的言说,创作了大批优秀作品,用文学的方式在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发出生命的强音,营植出一道令人瞩目的文学景观。他们的作品不仅丰富了当代中国文学,同时也为读者提供了一个了解宁夏乃至西部的精神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