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哪里还看出本来面目,只见两眼乌黑一片,鼻子嘴巴流着血,两脸颊也是乌紫一片。众人忍不住想笑出声。不过看到一侧的段太子急切的上去扶起段凤娇,便不敢笑出声,只能硬生生的憋着。
而又看了一眼那一侧丝毫不在意,专著正在整理衣服的湖水蓝女子。不禁嘴角一阵抽搐!这刚才的那般粗暴的女子是她吗?他们是不是眼花了?众人再次觉得自己心肝颤了颤。惊恐的看着上官攸宁,担心自己成为下一个“猪头”。
这样的场面实在令人大跌眼镜。刚刚还是温婉端庄,沉静高贵的女子瞬间化为夜叉般粗暴狂野。任谁也接受不来。众人微微转头看向镇国公府的席位,见老国公面无表情的在喝酒,镇国公上官扶云也只是微微眼角有些抖动,上官世子似乎很是无奈一般的扶额,让人看不清状态。猜测也许是不忍看去。
其实上官怿心此刻在衣袖下的脸笑得心都快停止了,镇国公也是强忍着笑,只是眼角处抖动。最高境界算是老国公了,心里乐开了花,面色却毫无一丝笑意,不能不说姜还是老的辣,境界还是需要历练滴!
在场的人心里只觉得爽,要不是她是南蜀公主,他们没办法,早在城门时候都想揍他们了!
“妹妹,你怎么样?”段熙冉急切的呼喊着怀里的人。
“哥哥,我好痛。”段凤娇低低的呻吟。听到这话,段熙冉怒目看向上官攸宁。道:
“你为何出手如此重?”
“重吗?我可是我出手最轻的了!你看她可断了胳膊或者折了腿脚?”上官攸宁用帕子擦了手,漫不经心的道。
“你!”段熙冉怒视着她,却无语反驳。毕竟它妹妹只是面部受伤,看着眼中,都是皮外伤而已。
“既然这一局我也赢了。段太子,你们兄妹是不是要兑现承诺啊!拿来!”上官攸宁说着向他伸出纤纤细手。
“什么?”段熙冉疑惑。
“五千两黄金!你可别说不知道!”上官攸宁丝毫不含糊,直接道明!
“你!你!”段太子一时气结,你了半天才接着道:
“认赌服输,只是我们此次进宫来可没带那么多钱!”
“哦?没带啊?没关系。劳烦你写张欠条。保证三天之内还清!”上官攸宁似善解人意的出主意到。
“你!好,写就写。本太子还能欠账不还?”段太子怒吼道。
段太子话落,立马有太监给他端来了笔墨纸砚。他瞪了上官攸宁一眼,将怀里的段凤娇放下,起身走到自己的桌前,挥笔而就,又拿了袖中自己的印章盖上。
“给你!”段熙冉愤怒的将一纸递过去。上官攸宁接了,看了一眼。道:
“嗯,不错!我收下了!”
上官攸宁这才缓缓而行,上前躬身道:
“回禀陛下,臣女幸不辱命。赢了南蜀十七公主。还赢得名誉补偿费黄金五千两。臣女能得皇上信任,心已满足。这五千两黄金不敢自取。瑾上交国库,以备国用。”
上官攸宁言辞清晰,态度明确,众人听后不禁心中对上官攸宁如此识大体更是赏识,不由纷纷夸赞。
皇帝闻言,脸上也带着笑意道:“上官小姐请起。今日你胜了,朕本该赏你。这五千两黄金既然是你的名誉补偿费,我哪里能收?这钱归你了。另外朕再赏赐你白银五百两,绫罗绸缎五车,以示嘉奖!”
“谢皇上隆恩!”上官攸宁笑着叩头谢恩。心里却想着皇帝此时怕是肺都快气炸了吧,都忘记宣太医给段凤娇看看了。
皇帝此刻心里却是是恼怒的不行。这五千两黄金可不是小数目。若是上官攸宁不主动上交,不说是自己的名誉补偿费,他大可以以各种名义收了。可是如今她这样说,他若真收了倒成了他这个皇帝太苛刻大臣了。连人家女儿家的名誉损失费都要!不禁如此,自己还有为表示自己大度,还要再重重赏赐她。
想到这,皇帝来的心里就气的要吐血。这镇国公府果然没一个省油的灯。
想着,看上官攸宁的眼里,不禁多了几分杀意。
上官攸宁一刹便感觉到了。知道自己触了皇帝的逆鳞。赶紧嬉笑道:“皇上,段公主还躺着呢。是不是请个太医来瞧瞧。虽然我出手不重,不过到底人家是客。我们还是应该好好招待。”
皇帝闻言,才反应过来,对身边的李公公道:“赶紧去太医院请太医来。”
“是,老奴这就去。”李公公领命奔出了殿外。
上官攸宁见皇帝表情收敛不少,便又躬身,道:“既然没臣女的事了,臣女便下去了。”
皇帝见此,也不知道说什么了,只好点头同意。
上官攸宁便欲转身,向外殿而去。一声清朗的声音传来,打断了上官攸宁的步伐。
“父皇,儿臣和上官姑娘既然已经订了婚,便是夫妻身份。上官姑娘与我同坐也没有关系。父皇以为呢?”蓝言卿起身淡淡的道。
闻言,皇帝看向蓝言卿,一阵犹豫。
上官攸宁不禁皱眉:“太子殿下,你我虽然订婚,却未真正成婚。臣女还是坐在外殿就好。多谢殿下好意。”
上官攸宁婉拒,太子却不以为然。道:“众人都知你今生都是我蓝言卿之妻,又有何忌讳之处?”蓝言卿骄傲的说着,还向对面的皇甫流殇投去一丝警告!
皇甫流殇却似乎不曾看见。只低头喝酒。
“这……”上官攸宁蹙眉,无语辩解。
“卿儿不可胡闹!一日不成亲,便是男女有别。你贵为太子,又岂能率先坏了规矩?”皇帝厉声道。
闻言,蓝言卿一怔。转头看上官攸宁。上官攸宁不看他,径自进了帘幕之后。蓝言卿只得重新坐下。
段太子已经抱着段凤娇去了偏殿,太医在为她诊治。
大殿一时间清静了不少。
皇帝见此情景,也无心再呆下去。只说了句大家继续,自己身体不适,便被李公公扶着走了。
皇帝一走,皇后与静妃等也离开了。众大臣见皇帝皇后都走了。也不敢再停留,都纷纷出了大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