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47700000061

第61章 升堂

开庭的那天许家坳的大多数不上工的村民邻居都来了,多少年了,也没见过村里谁家打过官司,有关心的有看笑话的,一大早都把衙门的门口围了个水泄不通。

王家是请了人上堂诉讼的,而王老爷却坐在边上,许茹和许银花却一进来就要给知县下跪。

她也不生气,古代代诉者一般都是有功名在身的所有不用下跪也正常,可是王老爷坐在那她就比较生气。

“敢问知县大人,同是诉讼双方,王老爷为什么要坐在堂上呢,难道王老爷是陪审的官员,还是皇亲国戚?”许茹站在大堂中央脆声说道。

她今天穿了一件天蓝色的新衣服,这两个月以来被她精心护理的头发终于不再那么干枯了,长发在头顶绾了一个发髻用一根木簪子固定,露出了光洁的额头,被她精心修正过的眉毛更显得她精明干练,几缕碎发随意的散落在两鬓,又给人一种亲切俏皮的感觉。

堂上只坐了三个人,一个是知县,一个是主簿,还有一个就是王海王老爷。

经许茹这么一说,大家也都嗡嗡的议论开来。

有的说她胆子真大,敢这么跟知县大人说话,有的又说她得罪了王老爷以后清河镇是再难混下去了。

知县大人也是心头一震,这历来上堂谁有权谁有威望就可以坐着旁听,虽然没有明文规定,可是被她这么一说,就好像是自己的错处了,在这么多人面前这丫头这么说,让自己落了面子,非得好好治一治她才是。

“无知刁民,你可知不论年龄和威望来说,王老爷就应当坐在堂下听审,而你一个乡野小丫头来这里胡闹,来人呐,先给我打二十大板!”说完下面两旁的差役就要来拉她。

“大人,难道我燕国律法有规定不能女子上堂辩诉吗,况且我只是质疑王老爷在本地的威望,恐怕只有威没有望吧。而且还没开堂你就对我一个小女子施以酷刑,你就不怕外面这么多人说你办案不公,以后恐怕你这清正廉明的名号就要变样了。”

许茹见这狗官也是一个趋炎附势的主,再强硬下去恐怕自己要吃亏,所以就先好话应付他。

此时外面围观的群众都嗡嗡的议论起来,有为她担心的,也有幸灾乐祸看笑话的。

知县听她说自己清正廉明,心里一喜,“你说大家都说我清正廉明?好好好,今天本官先不打你,念你明辨是非,又来为姐上堂,其情可嘉,这就开堂吧。”说完他咳嗽了一声,正襟危坐。

吴知县先询问了低下人的姓名和身份,才知道那伶牙俐齿的小丫头就是许茹,心里一阵纳闷,前天来报案不是说她被绑架了吗,他这两天都在为这个事情烦恼,前天有人密保说春香楼劫持了她,他也顺利的根据线报找到了一间密室,但是这姑娘没找到,却发现了死人。

这升堂后先由原告自己陈述诉求,总结就是说王家少爷吃了许银花卖的开心豆后身体不适,出现了一系列症状,要许家赔偿他王家三千两医药费和王少爷以后的营养费。

门外听堂的人一听说要赔偿三千两银子,大家又开始议论了,这三千两银子对于普通的农户来说可是个天文数字,这要是没钱赔,那许银花就要坐牢。

许茹心里想着他们也真的是贪婪的很,三千两银子是根本不可能的。

“大人,据我所知,当天我家的开心豆也同样卖给了清河镇的其他百姓,但是其他人吃了都相安无事,为什么偏偏王少爷会有那种症状呢?”许茹说道这里停顿了一下,然后又说,“我家跟王家素无来往,也无冤无仇,再说,这花生大家都吃了几辈子了,有谁听说过有毒,或者吃坏过人的?所以恳请大人驳回王家的诉求。”她说完以后外面的议论声更大了。

“是啊,这花生也能吃坏人吗,我倒是没听说过,这王家也欺人太盛了。”许茹听出来了这是虎子哥的声音,只有他嗓门才这么大。

“就是,王家少爷不是身体一直不好嘛,自己的原因还怪别人,太可恶了。”她听出来了说这话的是三姐招娣。

“肃静!肃静!”知县老爷把惊堂木敲的咚咚响,然后就说“你说的也有道理,可王家小少爷确实是吃了你家的开心豆才出事的。”

“大人所言甚是,可是敢问王老爷,王少爷是第一次吃我家的开心豆吗?据我所知之前每隔两天王少爷都会吃我家做的开心豆,却也从未出现过异样,为什么偏偏这次出了问题就要把责任怪在我家?”

许茹说了这么多,王家的代诉人也开始反击,“据我所知,王少爷当天午饭后就吃了从你家买来的花生豆后,晚上再没吃其他东西,你说不是你家花生豆的问题那会是什么原因?既然你找不出王少爷发病的原因,那就是你家花生豆的问题了。”那个秀才一脸轻蔑的笑着,似乎很看不起许茹一样。

许茹听到这里一阵气愤,“你一不是官差,二不是王少爷的贴身丫鬟,你怎么这么肯定王少爷当天就没吃其他东西,你又有什么证据我家花生豆有毒?”

“人吃五谷杂浪,是人都会生病,这几天王少爷的病不是都好了吗?是你们故意张冠李戴,把王少爷生病的事情诬陷是我们家的开心豆的问题,目的何在?”许茹说的振振有词。

“大人,我现在要告王家诬陷我许家,并且意图谋的我家的五香粉秘方!”她那响亮的声音在大堂中间响起,众人被她这么一说,都觉得很有道理。

在坐的王海一听她这么说,急的就要从座位上跳起来,指着她说,“好一个口齿伶俐的野丫头,我王家有千亩良田,万贯家财,还稀罕你那什么破秘方,休得血口喷人!”

两方人马都你来我往的辩护开来,在看的众人心里只叫过瘾,好久没有见过这么激烈过瘾的辩论了。

“大人,我有人证,请允许上堂。”到了最后许茹见王海咬住不放,不得已才说道。

同类推荐
  • 玉女欲嫁:皇帝来抢亲

    玉女欲嫁:皇帝来抢亲

    二女追同一高富帅,生死相斗,高富帅向自己心仪之人表白后,心仪之人身边却频频出现怪事,最后竟然......
  • 上古之灵幻师

    上古之灵幻师

    “只要你要我做的,我都会去做。哪怕,是死。”这是她曾对他说的话。“我不会让你死的。永远永远,陪伴在你身边,不离不弃。”这是他曾对她的承诺。可如今,她坚守着,而他却违背了。“我爱你到底是对是错?”
  • 宫本倾城

    宫本倾城

    一朝穿越成丫鬟,还是暖床的,说多都是泪。
  • 狂野战妃:王爷有种单挑

    狂野战妃:王爷有种单挑

    坑姐的穿越真心醉了,玩心跳玩惊险玩刺激真的好吗?别人是王妃公主,她是傻子废物+残废丑女+炮灰;别人是美男环伺逍遥无限,她是庶姐谋害差点儿湿身;别人是壁咚胸咚,她是屁屁咚还被疯狗狂追。某王霸道地不许她与别的男人接近,她扬言再管她就废了他第三条腿!他欺上身:“你抓了本王的屁屁,祸害了本王不近女色的美名,不该补偿本王吗?”某女斜眸:“怎么补偿?”有一日,引无数名门闺秀折腰的御王要迎娶帝都第一号傻子废物。她梨花带雨,悲催地逃命:人家还没长圆润,才不要嫁给那个独断专行残暴嗜血的银面战魔!【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毒美人:王爷别闹我有药

    毒美人:王爷别闹我有药

    人家穿越都是,皇后,公主,王妃,为毛我穿越就一爹不疼,姨娘狠,庶妹渣的倒霉嫡女。不怕,一毒在手,王爷快到碗里来。传闻,京都陌家有二女,嫡女无才,貌无盐,庶女才华,美如画。“小姐,小姐,你看看人家这么说你,你怎么不反驳呀”丫鬟绯烟着急地看着自家悠哉悠哉躺在美人卧上的大小姐,某夏不紧不慢地说“说就说呗,我还谢谢他。”完了完了小姐没救了。
热门推荐
  • 牵着你的手寻找失落的灵魂

    牵着你的手寻找失落的灵魂

    习惯游荡于夜间,在偏僻地小巷,寻找天使遗落的幸福。可我总是会不小心踩到狗屎?
  • 不再当公主之公主与灰姑娘(全本)
  • 杠上恶魔总裁

    杠上恶魔总裁

    无理取闹是强项,撒泼耍赖是专长,阴谋诡计不在话下,嘴吐莲花口舌如簧以生俱来的,家财万贯积累下来的,招蜂引蝶这是无可奈何的,心狠手辣对人的,逗逼犯二是不可能的,这就是我家总裁。
  • 离阳

    离阳

    这是真的,记得去年暑假时,我接受了神霄真王的传承,后来我把张一东送到了异世界学习魔法斗气,把廖敏敏送到明朝武当山习武修道并且把神霄的传承留给了他,然后阳杰什么也没有了,大家现在都修行有成了,我也什么都没有,哎,有点后悔。.
  • 刀剑之七濑梦人

    刀剑之七濑梦人

    并不是特别喜欢玩游戏,只不过是被隔壁的妹妹拉着一起玩了一下,谁知到这也能够陷进去。既然如此的话,不想死掉也只能通关这该死的游戏了。
  • 梵经台

    梵经台

    父亲亲自出手挑断他的手筋,震碎他的经脉,只为将他送出棋局。为解惊天迷局,替父母报仇,叶凡毅然踏上修仙之路。修道执剑,破儒焚经。终有一天,我会揪出所有执棋人,破解这封天迷局。
  • 一个人的理想世界

    一个人的理想世界

    闲暇之余,由感而发,凭心乃作。清新淡雅,舒缓心情,自然宁静。
  • 凌天王

    凌天王

    第一次,他远远望去,看到了她的回眸一笑,从此结下渊源;第二次,她落入凶兽手中,他,挺身而出,从此情根暗种;第三次,黑风山下,苍天为证,他与她,私定终身;第四次,她,不辞而别,他,言语并不多,心却如刀绞。……“不知是我种错情根,还是这段姻缘有忤逆天道?”他是天下第一强者,铸造无数传奇,凌驾于天,却护不住她。她,是名门千金,却因这苍天,抛弃生命与他。他叫陈凌天,她叫周若灵。
  • 能说会道好办事

    能说会道好办事

    言谈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把两个陌生的人由陌生变为熟悉,由熟悉变成知己或亲密的朋友;它可以解救危机,打开通往坦途的顺利之门;它甚至可以叱咤风云,一句话抵得上千军万马、可以翻江倒海、气魄无穷。周恩来一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曾激励了万千上万的青少年发愤读书;马丁·路德·金一篇充满豪情壮志的演讲让美国黑人风起云涌寻求自由;贝多芬一句“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更是激发了许多人战胜困难的勇气。同样,周围的人给你一点小小的赞扬和鼓励,就能使你找回自信,完成一些看似不可能的任务。
  • 大学之生命十大道

    大学之生命十大道

    本书乃根据《大学》精华提炼而成。《四书》之一的《大学》,系小戴《礼记》中的第四十二篇,是孔氏之遗书,初学入德之门径。该书由宋儒朱熹经过四十余年的精心研究编写而成,共分经一章,传十章。经一章乃是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传十章是曾子之意而门人所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