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就像一条长满树木的路,你不曾走近,就不曾呼吸到树木吐纳出的清新空气;你不曾抵达,就永远不知道在目光所不能及的远处究竟是怎么的风景。戏剧未幕,不能道结局;人身未死,不能言一生。
方娇琳并没有回信于我,我们都心照不宣似的不再提起那个不明意味的吻,也不曾提及我给她的三件事的承诺。我也不再如最初那样,像个孤独症患者。活跃得像是不知疲倦的鸟儿一样,就算是飞行前进,也不时地发出几声鸟鸣。
班里的同学也跟我熟络了起来,我总是不乏一起玩耍的伙伴。然而再多人的走近,都不似她的存在特别。我会不自主地在集体玩耍时,征询她的意见;会在跟别人嬉戏打闹时,留意她的反应;也会在上课休息的间隙,朝她所在的位置瞄上一眼……
当我惊异地发现这一切时,我并没有惊喜,反而是愁苦、自责。跟周冬雪分开才多久,我竟然在意起另一个人来!?感觉就像是对于感情的背叛一样,充满了负罪感。
地域的差异,也是指的这样的时刻吧!?也俨然理解了周冬雪话里的表达,她所遇见的未来,是缺乏对于我的信心。那么好吧,我接受妳的预言,接受本能的温暖渴望,接受一个全新的另一个人进入我的生命,接受对妳的主动遗忘。
书上说,忘记一段恋情,最快的方法便是开始一段新的恋情。我要主动将妳遗忘了,如果妳知道,妳会不会在意?还会不会伤心?妳会不会也跟我一样会产生不可言说的疼痛!?
没有任何的承诺,也没有浪漫的追逐。我跟方娇琳却交往了起来,为她写一首首朗朗上口的情诗,跟她一起上课放学。只是这一次,我不再像初恋时一样,眼里只有对方。我不再忽视那些伸过来的友谊之手。
跟方娇琳的交往,我在回信里告诉了她。写信的时刻,我也曾幻想她看信时,会是怎样的一种表情?又会是怎样的一种心情?我期待着她的回信。
这样等信的时候,我也有些怀疑起自己跟方娇琳交往的动机来。我不喜欢撒谎,所以要借助这样一个真实的人来刺探她的反应?还是我本就时一个害怕寂寞的人?还是我真的喜欢上了方娇琳?我也曾想,如果她回信里在意我,我该怎么办?是结束跟方娇琳的交往,还是做那个先离开的人?
在她寄来的回信里,无论我怎么找寻,依旧找不出一丝对于我的爱意,尽管我曾那样地惰信她是爱我的。可是黑白分明的字迹里,寻不到一丝爱着的痕迹,这样我一度怀疑曾经的一切是否是真实存在的。她的回信像是一只命运的大手,狠狠地抽了我一记耳光,扇在脸上,却疼进了心里。
我开始更加地在意方娇琳的一切,开始跟她接吻、拥抱,也跟她做爱。
随着彼此了解的增多,我才知道那个不明意味的吻竟然是她的初吻。她还很是有些幽怨地表示,我给她的,不是我的初吻。我并没有对她隐瞒周冬雪的存在,也不曾探寻她的过往。
我觉得坦诚是交往的基础,但并非不能允许对方拥有自己的小秘密。从前的,是更不正的回不去;未来的,是预不见的触不到。我所能掌控与拥有的,仅仅是当下值得珍惜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