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32500000238

第238章 项羽何以败

单边的屠杀,继续描写项羽如何杀人已经没有意义,史书上的精辟记载可见当时惨烈之状。《史记》原文如下:“项羽闻之,乃引兵去齐,从鲁出胡陵,至萧,与汉大战彭城灵壁东睢水上,大破汉军,多杀士卒,睢水为之不流。乃取汉王父母妻子于沛,置之军中以为质。当是时,诸侯见楚彊汉败,还皆去汉复为楚。塞王欣亡入楚。”

楚军将联军包围在谷水、泗水(今江苏徐州西),斩杀十余万人,接着南追溃敌至灵璧(今安徽淮北市北)以东的睢水之上,又歼灭十余万,睢水为之下流。联军被楚军紧围三重。从彭城附近,一直杀到睢水断流,总计斩杀汉军及诸侯大军三十万余人,此外十万余诸侯军队投降;汉军狼狈逃窜,仅剩十万余散兵西撤回荥阳一线。

彭城大战,对于项羽来讲,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史家有两种说法——

A、巧合论:这种观点认为,项羽原本是被忽悠去攻打齐国,没有料到刘邦进军会如此神速,后来彭城失陷之后着急了,突然出奇计,十万火急杀回彭城。碰巧刘邦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在大搞庆功宴,于是借势发动攻击,这才创造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骑兵对步兵的千古大屠杀!以三万铁骑击败五十六万步兵,最终斩杀三十余万敌军!

这种观点显然太扯:两元钱抽奖中五百万必然是巧合,但是以三万人马击败五十万步兵,这种事如果也能像中彩票大奖一样巧合,世界上就没有天理了。

所以,“巧合论”一般是亲刘邦的观点,大多会认为刘邦输得冤,只是输在大意上。其实,从其后刘邦与项羽的大战来看,刘邦基本上没赢过,不管刘邦带多少兵,最后的结果都是输。这些战斗数据再次显示,这不是巧合,而是实力的差距。

B、阴谋论:这种观点认为,项羽从一开始攻打齐国就是假象。项羽从分封诸侯开始,就早已经在筹划群雄争霸的局面,这一年中,项羽并没有放松警惕,而是在加紧招募和操练军兵。从咸阳回来时的两万多残兵,到彭城大战时,项羽已经有二十多万铁杆部队,这就是证明。其实这时刘邦的基本部队并没有项羽多,只是刘邦在三秦人缘太好,攻占关中之后,大旗一招,参军人数火线爆增;加上临时加盟的五国诸侯部队,这才凑够五十六万大军。项羽的三万铁骑,则是在巨鹿大战时的精锐,加上重新训练的特种部队,这才形成无敌战斗力。这支部队能屠杀四十五万大秦正规军,眼睛都不带眨的,没有一个怕字;对付五十六万诸侯联军的乌合之众,所以更有心理优势。

张良给项羽的信暴露了目标——“沛公只想收回关中,不会东进。”张良的智商显然出卖了刘邦,项羽放【章邯】在关中,其意图就是限制刘邦入秦;但刘邦困住【章邯】,要陷【章邯】于死地,这本身就触犯了项羽的龙颜。项羽怎么可能不去救【章邯】?项羽又怎么可能放任刘邦收复关中?当时齐国只是田荣造反,并未曾进攻楚国,也并未对楚国构成威胁!这些信息显示,项羽早就料到刘邦会进攻彭城,而这才是刘邦几乎兵不血刃,就能够长驱直入、攻战彭城的原因。刘邦中了项羽的——【诱兵之计】!

事实上,项羽斩帅夺印、杀王离、降【章邯】、鸿门宴、咸阳屠城到分封诸侯,一个小小楚军将领能够在短短五个月称霸天下,在当时群雄并起的情况下,仅靠运气根本不可能。所以,无论是刘邦、张良还是韩信,都不可能蠢到认为项羽的成功,只是巧合!因为这种运气,在中国历史上还没有第二人能做到。

项羽的智商高到什么程度?

是范增的大约五倍,是张良的大约三倍,是刘邦的大约一倍,只有韩信勉强能与项羽相当,吃亏在韩信长期潜伏在项羽身边,对项羽太了解,所以才最终惨败。

那项羽又为什么会败呢?

项羽的失败是因为情商太低。

同类推荐
  • 断线翱翔

    断线翱翔

    世界并不残酷,只是现实从来不会美
  • 攻城掠地军师策

    攻城掠地军师策

    自开天辟地以来,天下划分数百国之多,各国之间不服不忿,私下各自攻伐不断,战火连年不绝,苍生涂炭。俗话说:宁做太平狗,不做乱世人,在这乱世天下,谋一立锥之地,享太平余生,越发成为人们所期盼之事。【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新浪微博:哎哟金大人互动Q群:210056421本书文笔一般,比较平铺直叙,没有太大的跌宕起伏的剧情,相对于比较贴近生活的形式,谢谢大家能够关注和点击本书,只要还有人收藏,我必定不断更,但由于白天要上班,只能晚上抽空写,所以七天只能三更,谢谢大家哦!
  • 神话版清末

    神话版清末

    “我朝圣祖康熙大帝当年率领几万大清将士平定了东北方,那一战,我大清将士一口气在400步之外骑射杀死了几百罗刹人,我朝圣祖一箭就射杀了1000步外的罗刹人的将领,红衣魔晶大炮一炮就轰碎了雅克萨城的城门··············““虎门之战,我朝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率领我大清水师直冲英人的船舰,关天培大人率领少数精兵一跃调到了英人的船舰上,那一战摧毁了英人的2艘战列舰啊,可惜寡不敌众啊,我,朝还是输了”叶文呆滞的看着眼前的说个没够,还不喘气的老头,他脊背后面还背着5米高的木柴,看样子一点也不觉得累。再转头看看那20米高的城墙。不由的无语问苍天:“天啊,这是个什么时代啊,我该怎么活啊?”
  • 一梦千年之三国

    一梦千年之三国

    残梦新书《岛屿漂流记》已经上传,希望朋友们都能收藏下。新的起点新的开始,希望大家能多多的支持!收藏很简单,点击作者其他作品就能看到残梦的新书!!!谢谢大家的支持!!!!!
  • 中国历代冤案

    中国历代冤案

    正是在这种封建君主专制强化的过程中,有多少仁人志士被冤杀,有多少一心为国为民的忠梗之士身陷囹圄,甚至遭灭门之祸。不难想象,在这种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天下臣民的身家性命系于君主一言,即使再英明的君主,也难免会产生冤案。这些君主或有意,或无意,或受某些佞臣的蒙蔽,使一些忠梗大臣被误杀,这就成了很普通的事,历代皆有。人们还可以看到,君主专制越是强化的时代,这类冤案就越多。全书以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为主线,考虑到故事之间的联结性(人物和时代背景),我们将中国分类史概分为上古至春秋战国、秦汉、隋唐五代、宋元、明清这五个时间段,以此来展开中国冤案故事的叙述。
热门推荐
  • 踹掉滥情总裁

    踹掉滥情总裁

    她和她的开始,就是一场渣男攻破草根女,没有心甘情愿,他将她折磨的遍体鳞伤,然后深情款款甩出个结婚。他娶她,当然是目的不纯,她嫁他,也未必就是心甘情愿。只是一场婚姻造一个坟墓,埋葬在其中的是夫妻双方,日久生情这种事,处着处着就出来了。(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穿越异界做王储

    穿越异界做王储

    他是修真界的一代奇才,却又是一代废柴,通晓各种杂学,却又无法修炼,在偶得上古传承,穿越异界之后,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这是一片神奇的大陆,没有魔法与斗气,有的只是灵道师与灵武者,剑道、御兽术、丹道、阵法、军团、战阵……将在这里被一一呈现。
  • 神仙极境

    神仙极境

    一个普通的城市职工在一次散心之旅时误入"神灵禁地",得到仙宝混沌仙莲,走出一条不同凡人的路,在这一路上他历经千难万险,冲过修真三个境界,终极一跃成为仙中仙,然而,仙是不是最终的结果,只有他可以问鼎三界求结果。
  • 教育宗旨

    教育宗旨

    歌德说:“名言集和格言集是社会上最大的财宝——只要懂得在适当的场合把前者带进会话里,在适当的时间唤起对后者的记忆。我们人类社会那些出类拔萃的名家巨人,在推动人类社会向前不断发展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他们通过自身的体验和观察研究,还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和感悟,他们将其付诸语言表达出来,被称之为名言或格言,其中蕴含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成为世人宝贵的精神财富。人们将之作为座右铭,产生着无限的灵感、启发、智慧和力量,从而成为人生的航灯。作为人生的追求者,茫茫人海,关键在于找到属于自己的名家导师,关键在于找到鼓舞自己的名言警句,当然,最关键的是在这些金玉良言的指导下付诸切实的行动。
  • 超现实玄幻

    超现实玄幻

    他,前世是苦逼程序猿,由于一次意外身亡,重生一个平行的异世界。他,不想再过平淡的生活,这世界便让他精彩一生。
  • 戎马三国

    戎马三国

    他是战神白起的后人?白渊意外获得了武安君遗物?神秘势力“天网”横空出世。成天罗间谍,结地网死士。左有郭嘉,右有赵云,麾下谋士猛将无数,何愁天下不定?书友群:724990045
  • 三世:第二世界

    三世:第二世界

    一世为帝,她为妃,却伤他最深。二世为民,她为歌妓,可是他成了女儿身,爱她却不能说。三世为人,她高贵不可攀,他仍转世成了女子,带着前两世的记忆,爱了两世,也被伤了两世,他想放弃,却纠缠不清。也许只有在游戏里才能忘掉前世,前世太伤,今生不爱。
  • 龙生九子之吾名鸱吻

    龙生九子之吾名鸱吻

    我叫敖九,像我这么吊的还有八个。万物均有天赋,人类以屠杀妖兽,剥夺妖兽的能力来强大自身,可曾想过妖兽反攻的一天。
  • 魔书之林恋梦

    魔书之林恋梦

    恋梦是巫女的女儿,恋梦在日复一日的排挤与嘲笑声中独自成长。十八岁的恋梦不想做巫女而是当一名演员遭到母亲的极力反对。她无意间得到一本魔书魔书打开的一刹那她进入了梦乡。在梦里恋梦和一位男孩许下爱情的约定:梦醒一定会找到男孩和他永远在一起回到现实恋梦发现这个男孩就是大明星周晨晞从此恋梦带着魔书勇敢追寻爱情……
  • 别时花溅泪,回首落红妆

    别时花溅泪,回首落红妆

    本书是一本散文随笔。自古以来,就有女为悦己者容,无论是画眉、绾发、簪花,还是抚琴,书画,清舞……都如诗般浸润在传统文化的漫漫长河中,也都出现在我们触手可及的生活各处。无论文人名媛,还是民间女子,都或多或少地沾染这风雅的趣味,再现那些女子的生活和内心情感。风飞扬以其优美典雅的文笔,将这其中的闲情逸致娓娓道来,点缀以诗词典故,向读者铺张开了一卷美好的画轴,其中的风华,读者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