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18400000008

第8章 杂蕴第一中世第一法纳息第一之六

西方尊者以十七门分别此四如彼颂言。

意趣依因所缘果  等流异熟及胜利

行相二缘慧界定  寻等根心退为后

问暖有何意趣。答先所修集。一切善根。谓从布施。乃至七处善。皆以回向解脱。是其意趣。问暖依何而起。答依自地定。问暖以何为因。答前生自地同类善根。问暖谁为所缘。答四圣谛。问暖以何为果。答以顶为近士用果。问暖谁为等流。答后生自地同类善根。问暖谁为异熟。答色界五蕴。问顺决择分。亦能牵引众同分不。有说不能。所以者何。厌背有故。谓此善根。厌背诸有于众同分。但能圆满不能牵引。有说亦能。谓此善根。虽厌背有。而能牵引。随顺圣道。众同分果。谓此所招众同分果。增上炽盛。微妙殊胜。无有灾横顺胜善品。问暖有何胜利。答能与涅槃作决定因。有说得暖定不断善。问暖有几行相。答十六行相。问暖为缘名为缘义。答名义俱缘。问暖为闻所成。为思所成。为修所成。答唯修所成。问暖为欲界系。为色界系。为无色界系。答唯色界系。问暖为在定。为不在定。答唯在定。问暖为有寻有伺。为无寻唯伺。为无寻无伺。答具三种。问暖为乐根相应。为喜根相应。为舍根相应。答三根相应。问暖为一心。为多心。答多心。问暖为可退。为不可退。答可退。顶意趣者。谓从布施。乃至暖果者。以忍为近士用果。胜利者。不断善根。有说亦不作无间业。余如暖说。忍意趣者。谓从布施。乃至顶果者。以世第一法。为近士用果。胜利者不退。不作无间业。不堕恶趣。有说亦不执我。余如顶说。世第一法意趣者。谓从布施。乃至忍所缘者。唯苦谛果者。以苦法智忍。为近士用果。胜利者。为等无间入正性离生。行相者。苦谛四行相。一心多心者。当言一心。余如忍说。初暖缘三谛。法念住现在修未来。修四念住。一行相现在修未来。修四行相俱同类修。非不同类缘灭谛。法念住现在修未来。亦唯修法念住。一行相现在修未来。修四行相亦同类修。非不同类。所以者何。非初观蕴灭能修缘蕴道。故增长暖。缘三谛四念住随一。现在修未来。修四念住此同类修。亦不同类。一行相现在修未来。修十六行相。缘灭谛。法念住现在修未来。修四念住。一行相现在修未来。修十六行相。问何故初暖。唯同类修非不同类。增长暖能修同类不同类耶。答初暖未曾得种性。初学观谛故。唯修同类。增长暖已曾得种性。串习观谛。故同类修亦不同类。初顶缘四谛。法念住现在修未来。修四念住。一行相现在修未来。修十六行相。增长顶。缘三谛四念住随一。现在修未来。修四念住。一行相现在修未来。修十六行相缘灭谛。法念住现在修未来。修四念住。一行相现在修未来。修十六行相。初及增长忍缘四谛。法念住现在修未来。修四念住。一行相现在修未来。修十六行相。问何故忍初及增长皆唯法念住现在修。暖顶不尔。答忍近见道。与见道相似。如见道中。唯起法念住。忍亦如是。尊者妙音作如是说。初忍及增长忍。如初暖及增长暖说。于色界善根。未曾得种性。及已曾得种性故。彼不应作是说。此四善根。皆是色界修所成故。忍近见道。如见道起法念住故。问增长忍一切时。修十六行相耶。答不尔或时十六。或时十二或时八或时四。所以者何。如如渐次略所缘谛。如是如是略修行相。由此渐能近于见道。如见道故。世第一法。法念住现在修未来。修四念住。一行相现在修未来。修四行相。唯同类修。非不同类。问世第一法。已曾得种性。串习观谛。何故但修同类。非异类耶。答世第一法。唯有尔所行相可修。无余行相。如人唯有一衣。夺已更无可夺。此亦如是故不应问。复次世第一法。邻逼见道。似见道故。复次世第一法。开见道门。导生见道。如见道故。问初暖顶忍于四圣谛。为相续观。为不相续。有说相续。如见道中十五心顷。于四圣谛相续现观。此亦如是。有说不相续。谓观欲界苦圣谛已。即便止住。次起加行。观色无色界苦圣谛已。复便止住。余谛亦尔。如是说者。此不决定。或相续观或不相续。随彼加行。势力转故。问何等作意无间。引起暖耶。答色界定。修所成行相摄。有厌离有渴仰。有恶贱有思慕。作意无间引起暖。暖无间引起顶。顶无间引起忍。忍无间引起世第一法。问已离欲染者可尔。未离欲染者云何。答欲界亦有似彼作意。思所成行相摄。有厌离有渴仰。有恶贱有思慕。未离欲染者。此作意无间引起暖。余如前说。问修暖满已将欲起顶。遂便命终。彼余生中。为即起顶。为从本起。答若遇明师。随彼应起。分齐说者。即能起顶。若不尔者还从本起。然能速起。非如初修。问若余生中即起顶者。从何作意无间起耶。答如起暖时所有作意。如说从暖起顶。从顶起忍亦尔。问若尔何故。说暖无间起顶。顶无间起忍耶。答依一身中相续起者作如是说。然非一切。问若退暖已还生暖时。为得先时曾得暖不。答应言不得随尔所度。退已还生。即尔所度。新新而得。所以者何。极难得故。未曾习故。用功成故。如别解脱戒。随尔所度。舍已复受。即尔所度。新新而得。此亦如是。如说暖顶亦尔。依根本静虑所起暖顶。亦必不退。以所依定自在坚牢故。依未至定静虑中间所起暖顶。则不决定。以可退故。问暖顶忍位。依下生中。依中生上。中上品后。起下中不。答决定不起。所以者何。居胜进位于先所得不欣尚故。问起暖以后为离染不。有作是说。不乐离染。所以者何。彼宁起顶。不乐发起第一有思。况下地定。如是说者。此则不定。若彼行者。自知有力能生顶者。即便起顶。若知无力能生顶者。则求离染。所以者何。若得离染。当生胜处。离下界故。

暖顶忍等。种类差别。有七十三。其事云何。谓于欲界染具离。有十具缚。为一离一品染。乃至离九。并前为十。于初静虑染。离一乃至离九为九。无别具缚。即是欲界第十摄故。后位亦尔。如是乃至。于无所有处染。离一乃至离九为九。于此诸位。所起暖等。有七十三种类差别。问随一所起。与余所起。为一为异。有说是一。问若尔何故。说七十三种类差别。答体虽是一而位有异。依位差别。故说尔所。有说各异。谓具缚者。所起异离一品者所起异。广说乃至。离无所有处。第九染者所起异。然具缚者。于具缚者。所起暖等。亦得亦在身。亦成就亦现在前。于离缚者。所起暖等。不得不在身。不成就不现在前。离欲界一品染者。于离欲界一品染者。所起暖等。亦得亦在身。亦成就亦现在前。于具缚者。所起暖等。得而不在身不成就不现在前。于余所起。不得不在身。不成就不现在前。广说乃至。离无所有处第九品染者。于自所起暖等亦得。亦在身亦成就。亦现在前。于余所起暖等。得而不在身。不成就不现在前。

依根本静虑。起暖等者。现身必入正性离生。所以者何。彼由圣道。引暖等故。依未至定静虑中间。起暖等者。此则不定。所以者何。彼由暖等。引圣道故。问若依此地。起顺决择分。即依此地。入正性离生耶。有作是说。若依此地。起顺决择分。即依此地。入正性离生。如是说者。此则不定。或即依此地。或复依余地。或即依此地者。谓声闻种性。若依未至定起暖。即依此地起顶忍世第一法。入正性离生。乃至若依第四静虑起暖。即依此地起顶忍世第一法。入正性离生。或复依余地者。谓声闻种性。若依未至定起暖。彼依初静虑。起暖顶忍世第一法。入正性离生。乃至第四静虑亦尔。若依未至定起暖顶。彼依初静虑。起顶忍世第一法。入正性离生。乃至第四静虑亦尔。若依未至定。起暖顶忍。彼依初静虑。起忍世第一法。入正性离生。乃至第四静虑亦尔。有说若依未至定起暖。彼依初静虑。起顶忍世第一法。入正性离生。乃至第四静虑亦尔。若依未至定起暖顶。彼依初静虑。起忍世第一法。入正性离生。乃至第四静虑亦尔。若依未至定。起暖顶忍彼依初静虑。起忍世第一法。入正性离生。乃至第四静虑亦尔。有说若依未至定起暖。彼依初静虑起暖顶忍世第一法。入正性离生。乃至第四静虑亦尔。若依未至定起暖顶。彼依初静虑。起暖顶忍世第一法。入正性离生。乃至第四静虑亦尔。若依未至定起暖顶忍。彼依初静虑。起暖顶忍世第一法。入正性离生。乃至第四静虑亦尔。问顺决择分。中上品后。不起下中。云何今时作如是说。答同地不起。异地得起。如是等说声闻种性。问菩萨云何。有作是说菩萨若依未至定起暖。依初静虑乃至第三静虑。起暖顶忍。依第四静虑。起暖顶忍世第一法。入正性离生。若依未至定起暖顶。依初静虑乃至第三静虑。起暖顶忍。依第四静虑。起暖顶忍世第一法。入正性离生若依未至定。起暖顶忍。依初静虑乃至第三静虑。亦起暖顶忍。依第四静虑。起暖顶忍世第一法。入正性离生。问顺决择分。中上品后。不起下中。云何今时。作如是说。答同地不起。异地得起。有说声闻不起。菩萨能起。有余为离如是过失。作如是言。菩萨若依未至定起暖。乃至第四静虑亦尔。若依未至定起顶。乃至第四静虑亦尔。若依未至定起忍。乃至第四静虑亦尔。即依第四静虑。起忍世第一法。入正性离生。如是说者。菩萨唯依第四静虑。起暖顶忍世第一法。入正性离生。所以者何。菩萨一切殊胜功德。唯依第四静虑引起。谓从不净观。乃至无生智。问独觉云何。答麟角喻独觉。如菩萨说部行独觉不定。如声闻说。问菩萨昔余生中。曾起顺决择分善根不。设尔何失。若曾起者何故说言。菩萨所有殊胜善根。谓从不净观。乃至无生智。皆一坐得。若不起者。菩萨九十一劫。不堕恶趣。是谁威力耶。有作是说。菩萨昔余生中。曾起顺决择分。由忍力故。九十一劫。不堕恶趣。问若尔何故说言。菩萨善根皆一坐得。答昔所起者。是他种性。非自种性。一坐得者。说自种性。故不相违。有说不起。所以者何。菩萨善根。不经历世。菩提树下。一坐得故。问若尔菩萨。九十一劫。不堕恶趣。是谁力耶。答能障恶趣。不必要由顺决择分。所以者何。或施或戒或闻或思。或暖或顶。能障恶趣。若钝根者。得忍方能。然诸菩萨行一施时。亦摄戒慧。行一戒时。亦摄施慧。行一慧时。亦摄施戒。由此能障那庾多恶趣。况三恶趣而不能障耶。如是说者。菩萨所有殊胜善根。谓从不净观。乃至无生智。皆此生中依第四静虑一坐引起。尚非此生余位何况前生。麟角喻独觉亦尔。部行独觉善根不定。如声闻说。

暖顶忍世第一法。各有六种种性差别。谓退法种性思法护法。住法堪达不动法种性。此中转退法种性暖。起思法种性暖。乃至转堪达种性暖。起不动法种性暖。转声闻种性暖。起独觉或佛种性暖转独觉种性暖。起佛或声闻种性暖。佛种性暖定不可转。如说暖说顶亦尔。转声闻种性忍。起独觉种性忍。非转声闻独觉种性忍。能起佛种性忍。所以者何。忍违恶趣。菩萨发愿生恶趣故。亦非转独觉种性忍。能起声闻种性忍。所以者何。忍不退故。有说转声闻种性暖顶忍。能起独觉种性暖顶忍。若起独觉种性暖顶。亦不能起余乘暖顶。所以者何。独觉善根。始从不净观。乃至无生智。一坐得故。评曰彼不应作是说。所以者何。麟角喻独觉种性。善根虽一坐得。部行独觉种性不定如声闻说。故世第一法。六种种性。及三乘种性。皆不可转。一刹那故。

问顺决择分。何处起耶。答欲界能起。非色无色界。于欲界中人天能起。非三恶趣。胜善根故。人中三洲能起非北俱卢。天中虽能起。而后起非初。谓先人中起已。后退生欲天中。由先习力续复能起。问何故天中不能初起。答彼处无胜厌离等作意故。问恶趣中有胜厌离等作意。何故不起此善根耶。答恶趣中无胜依身故。若有胜厌离等作意。亦有胜依身者。则能初起此类善根。欲天中虽有胜依身。而无胜厌离等作意。恶趣中虽有胜厌离等作意。而无胜依身。人中具二。故能初起。问色无色界。何故不起此善根耶。答若处能入正性离生彼处能起。色无色界既不能入正性离生。故不能起。问因论生论。何故色无色界。不能入正性离生耶。答非田非器。乃至广说。复次若处能起忍智彼处能入正性离生。色无色界虽能起智。而不起忍故不能入正性离生。复次若处能起法智类智。彼处能入正性离生。色无色界虽起类智。而不起法智故不能入正性离生。复次若处有胜依身及有苦受。彼处能入正性离生。色无色界虽有胜依身。而无苦受故。不能入正性离生。

问此暖顶忍世第一法。依何身起。答依男女身。问依女身得女身所起暖为。亦得男身所起暖耶。答得。如得暖。得顶忍亦尔。问依男身得男身所起暖为。亦得女身所起暖耶。答得如得暖。得顶忍亦尔。女身于女身所起暖。亦得亦在身。亦成就亦现在前。于男身所起暖得。而不在身成就。不现在前。如说暖说顶忍亦尔。男身于男身所起暖。亦得亦在身。亦成就亦现在前。于女身所起暖。得而不在身成就。不现在前。如说暖说顶忍亦尔。女身所起暖。与女身所起暖为因。与男身所起暖亦为因。如说暖说顶忍亦尔。男身所起暖。与男身所起暖为因。不与女身所起暖为因。所以者何。胜非劣因彼是劣故。如说暖说顶忍亦尔。问依男身。起顺决择分善根已。更可受女身不。答更可受。唯前三非世第一法。所以者何。一刹那故。问起顺决择分善根已。更可受扇搋半择迦。无形二形身不。答更可受。唯暖顶非余。所以者何。若得忍已。便违恶趣。彼扇搋等身形鄙陋。是人中恶趣。若得忍等殊胜善根。必更不受彼类身故。问得忍异生。于命终位。既舍众同分亦舍忍不。设尔何失。若舍者应堕恶趣。何故乃言若得忍者不堕恶趣。又若舍者。何故异生命终时舍。圣者不然。若不舍者。何故业蕴。及大种蕴。俱不说耶。如说异生住胎藏等。但成就身。不成就身业。答此应言舍。有说不舍。有说不定。或舍不舍。此中一一。广释所以。如后业蕴害生纳息中说。如是说者。异生命终定舍于忍。善根劣故。异生依此地。起此类善根。若有命终还生此地。舍同分故。尚决定舍况此善根。是色界法。经欲界生。而当不舍。问修暖加行其相云何。答以要言之。三慧为相。谓闻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问云何修习闻所成慧。答修观行者。或遇明师。为其略说诸法要者。唯有十八界。十二处五蕴。或自读诵素怛缆藏。毗奈耶藏。阿毗达磨藏。令善熟已作如是念。三藏文义甚为广博。若恒忆持令心厌倦三藏所说要者。唯有十八界十二处五蕴。作是念已。先观察十八界。彼观察时立为三分。谓名故自相故共相故。名者谓此名眼界乃至此名意识界。自相者。谓此是眼界自相。乃至此是意识界自相。共相者。谓十六行相。所观十八界。十六种共相。彼缘此界修智修止。于十八界修智止已。复生厌倦作如是念。此十八界即十二处。故应略之入十二处。谓十色界。即十色处。七心界即意处。法界即法处。彼观察此十二处时。立为三分。谓名故自相故共相故。名者谓此名眼处。乃至此名法处。自相者。谓此是眼处自相。乃至此是法处自相。共相者。谓十六行相。所观十二处。十六种共相。彼缘此处修智修止。于十二处修智止已。复生厌倦作如是念。此十二处。除无为即五蕴故。应略之入于五蕴谓十色处。及法处所摄色即色蕴。意处即识蕴。法处中受即受蕴。想即想蕴。余心所法不相应行即行蕴。彼观察此五蕴时。立为三分。谓名故自相故共相故。名者谓此名色蕴。乃至此名识蕴。自相者。谓此是色蕴自相。乃至此是识蕴自相。共相者。谓十二行相。所观五蕴。十二种共相。彼缘此蕴修智修止。于五蕴修智止已。复生厌倦作如是念。此五蕴并无为。即四念住故。应略之入四念住。谓色蕴即身念住。受蕴即受念住。识蕴即心念住。想行蕴并无为。即法念住。彼观察此四念住时。立为三分。谓名故自相故共相故。名者谓此名身念住。乃至此名法念住。自相者。谓此是身念住自相。乃至此是法念住自相。共相者。谓十六行相。所观四念住。十六种共相。彼缘此念住。修智修止。于四念住修智止已。复生厌倦作如是念。此四念住。除虚空非择灭。即四圣谛故。应略之入四圣谛。谓有漏法果分即苦谛。因分即集谛。择灭即灭谛。对治即道谛。彼观察此四圣谛时。立为三分。谓名故自相故共相故。名者谓此名苦谛。乃至此名道谛自相者。谓此是苦谛自相。乃至此是道谛自相。共相者。谓四行相。所观苦谛四种共相。一苦二非常三空四非我。四行相所观集谛。四种共相。一因二集三生四缘。四行相所观灭谛。四种共相。一灭二静三妙四离。四行相所观道谛。四种共相。一道二如三行四出。彼缘此谛修智修止。于四圣谛修智止时。如见道中。渐次观谛。谓先别观欲界苦。后合观色无色界苦。先别观欲界集。后合观色无色界集。先别观欲界灭。后合观色无色界灭。先别观欲界道后合观色无色界道。如是观察四圣谛时。犹如隔绢观诸色像。齐此修习闻所成慧。方得圆满。依此发生思所成慧。修圆满已。次复发生修所成慧。即名为暖。暖次生顶。顶次生忍。忍次生于世第一法。世第一法次生见道。见道次生修道。修道次生无学道。如是次第善根满足。

善根有三种。一顺福分。二顺解脱分。三顺决择分。顺福分善根者。谓种生人生天种子。生人种子者。谓此种子。能生人中高族大贵。多饶财宝眷属圆满。颜貌端严身体细渜乃至或作转轮圣王。生天种子者。谓此种子。能生欲色无色天中。受胜妙果。或作帝释魔王梵王。有大威势多所统领。顺解脱分善根者。谓种决定解脱种子。因此决定得般涅槃。顺决择分善根者。谓暖顶忍世第一法。此中应广分别顺解脱分善根。问此善根以何为自性。答以身语意业为自性。然意业增上。问此善根为在意地。为五识身。答在意地。非五识身。问此善根为加行得为离染得。为生得耶。答唯加行得。有说。亦是生得。评曰。前说者好。加行起故。问此善根为闻所成。为思所成。为修所成耶。答闻思所成非修所成。有说亦是修所成。评曰。前说者好。唯欲界系故。问此善根于何处起。答于欲界起非色无色界欲界中人趣起非余趣。人趣中三洲起非北俱卢。问此善根于何时种。答佛出世时。要有佛法方能种故。有余师说。虽无佛法。若遇独觉。亦能种此善根。问此善根依何身起。答亦依男身亦依女身。问为因何事种此善根。答或因施。或因戒或因闻。而不决定。所以者何。意乐异故。谓或有人因施一抟食。或乃至一净齿木。即能种殖解脱种子。如战达罗等。彼随所施皆作是言。愿我因斯定得解脱。或有虽设无遮大会而不能种解脱种子。如无暴恶等。彼随所施皆求世间富贵名称。不求解脱。或有受持一昼一夜八分斋戒。即能种殖解脱种子。或有受持尽众同分别解脱戒。而不能种解脱种子。或有读诵四句伽他。即能种殖解脱种子。或有善通三藏文义。而不能种解脱种子。问谁决定能。种此顺解脱分善根。答若有增上意乐。欣求涅槃。厌背生死者。随起少分施戒闻善。即能决定种此善根。若无增上意乐。欣求涅槃。厌背生死者。虽起多分施戒闻善。而亦不能种此善根。问若有种殖此善根已。为经久如能得解脱。答若极速者。要经三生。谓初生中种此种子。第二生中令其成熟。第三生中即能解脱。余则不定。谓或有人种顺解脱分善根已。或经一劫。或经百劫。或经千劫流转生死。而不能起顺决择分。或复有人。起顺决择分善根已。或经一生。或经百生。或经千生流转生死。而不能入正性离生。顺解脱分。亦有六种。谓退法种性。乃至不动。法种性。转退法种性顺解脱分。起思法种性顺解脱分。乃至转堪达种性顺解脱分。起不动法种性顺解脱分。转声闻种性顺解脱分。起独觉及佛种性顺解脱分。转独觉种性顺解脱分。起声闻及佛种性顺解脱分。若起佛种性顺解脱分已。则不可转极猛利故。问暖加行中有生灭观。此生灭观加行云何。答诸瑜伽师。将观生灭。先取内外兴衰相已。还所住处。调适身心。观一期身前生后灭。次观分位。次年次时次月。次半月次一昼夜。次牟呼栗多。次腊缚。次怛刹那。次复渐减。乃至于一切有为法。观二刹那生二刹那灭。齐此名为加行成满。次复于有为法。观一刹那生一刹那灭。此则名为生灭观成。问此生灭观。观生灭时。为一心观。为二心观。若一心观者。为作一解。为作二解。若作一解者。如观生为生。亦应观灭为生。观生为生可名正观。观灭为生应是邪观。如观灭为灭亦应观生为灭。观灭为灭可名正观。观生为灭应是邪观。如何一解。亦正亦邪。若作二解者。应有二体。一心二体。无有是处。若二心观者。一心观生。一心观灭。应无生灭观。云何名为生灭观耶。答二刹那顷。一心观生。一心观灭。依相续说名生灭观。不依刹那。故无有失。有说。一心双观生灭。而无如前所说过失。以见生时比知有灭。以有生法。必有灭故。若见灭时比知有生。以有灭法必有生故。评曰。彼说非理。云何一心可有二解。现比二量体不同故。前说为善。问此生灭观。为胜解作意。为真实作意。有说。真实作意。问若尔诸行实无来去。见有来去云何真实。答此观未成见有来去。成时但见生灭。不见有去来相。如舞独乐。缓见来去急则不见。旋火轮喻。陶家轮喻。应知亦尔。有说。胜解作意。问若尔伽他所说。当云何通。如说。

若有知见能尽漏  若无知见云何尽

若能观蕴生灭者  是则解脱烦恼意

非胜解作意能断烦恼。答依传因说。如子孙法。谓胜解作意。引生真实作意。由真实作意。断诸烦恼。故不相违。

同类推荐
  • 内功四经

    内功四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佛说十地经

    佛说十地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OPTIONS

    OPTION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灵素节注类编

    灵素节注类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he Song of Roland

    The Song of Rolan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罪判

    罪判

    这世上所有的不利状况都是由于当事人的无能造成的。难道你还要继续做被人伤害的一方吗?“若是无谓的善良与虚伪的正义无法给予我力量……那我愿意跻身黑暗,审判真正的罪恶,哪怕…那是错误的选择。“
  • 乱创仙神

    乱创仙神

    乱中生强,世中生灵。灵修化仙,创世之神。苍茫万物,崛地重生。一名仙族强者,一名凡界常人。一个前世,一个今生。命运的相连,前世的辉煌,今生的奇迹,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 无限人民币

    无限人民币

    看小小宅男得到一个无限金钱的程序,他会在这个世界干什么呢?
  • 心灵超越的儒道禅游

    心灵超越的儒道禅游

    本书介绍了四川境内各主要宗教寺庙的相关知识,其特点是从旅游和建筑角度介绍这些宗教寺庙。通过对成都青羊宫、大慈寺、文殊院、昭觉寺、宝光寺等的建筑描绘和建造历史的介绍,提升了四川旅游资源的文化品位,并赋予其历史深度。
  • 长沟流月去无声

    长沟流月去无声

    本书在诗歌的解读上,并不注重逐字逐句的解释,而是在介绍完作者、作品的基本情况后,用散文化的笔法描绘出诗歌的内容,同时还注意挖掘作品背后的故事,尽可能地增加阅读的趣味性。
  • 善恶两难

    善恶两难

    当星球大战的激光剑配合独孤九剑?钢铁侠会了中国功夫?这些都太简单了。只要你想,这里一切皆有可能!
  • tfboys之未来还是你

    tfboys之未来还是你

    我们在一起好不好为什么,为什么你们都要骗我孩子你长大了。。。。演了一年的戏有情人终成眷属,嗨起来啦
  • 圣魔碑

    圣魔碑

    天空是蓝蓝的,落叶是金黄的,海水是浑浊的,少年的心是清澈的。没有记忆的少年,却同样会怀揣梦想,梦想什么呢?那可不是睡觉睡到自然醒,数钱数到手抽筋哦!看少年如何在这条前往梦想的道路上,,,渐行渐远
  • 征服欲:99次强势追妻

    征服欲:99次强势追妻

    某“大灰狼”一步一步引诱某“白兔”入陷,步骤如下:计划第一步:对他引起注意。计划第二步:爱上他。计划第三步:终身爱着他!然,在引“白兔”入陷过程中,计划频频改变,措施越来越难。……【宠+虐,投票、评论超人一等先知[预告]!】
  • 寂忌虚无

    寂忌虚无

    一切都将归于平静,就像宇宙几百亿年来平静看着一切。我们也终将走向平静直至寂忌。所有的东西都不复存在。而这样的状态便是虚无。这便是所有的结局:寂忌虚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