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11400000029

第29章 筹划拯救大兵关羽

见龙在田

卦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象》曰:见龙在田,德普施也。

龙(君子)走出了潜伏的状态,开始出现在大地上,有利于会见贵族王公,广施仁德。比喻君子挣脱了压抑的处境,开始步入社会生活,创造建功立业的条件。

这个阶段的刘厚和这个卦象很相符,逐渐从隐藏、蛰伏的状态走出来,开始建立自己的班底,搭建建功立业的物质条件和人脉基础。

不过这一卷可能有点闷,因为介绍大量技术性的东西,不喜的可以跳过。但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章节,是以后打天下的基础,必须要交代清楚。

本来不用一个月的路程,刘厚一行足足走了3个月,终于在建安二十年(215)年初到达成都,安顿了下来。这个时候刘厚已经8岁了,按照古代的习惯,算虚岁的话,刘厚已经10岁,算是个小大人了。

刘厚算算时间,离自己下一个危机--关羽失荆州没多少年了,自己要加快速度做好准备,以免无法改变这段历史,使大好局面变得糟糕透顶。

刘厚对数字很不敏感,他记不住一些历史事件发生的具体年份。尤其是现在的纪年是用帝号来算的,比起公元纪年来,更难让人记忆。他只记得事情发生的大概时间范围,并不记得关羽失荆州的具体时间。为此,刘厚让左慈做了两件事,来确保他能及时干预这件事。

刘厚忽悠左慈说他推算出近几年荆州和关羽有一劫,荆州将失,关羽将陨落。左慈现在对刘厚是言听计从,尤其是刘厚“算出”庞统“落凤坡”有一劫和张飞10年内因酒醉鞭打士卒而亡后,他对刘厚的推算术只能用敬畏两个字能形容。

他也曾缠住刘厚让他教他推算术,但是被刘厚以“你是凡人,泄露天机将遭天谴,为师是仙人,故能承受得住天谴。”的言辞忽悠过去。左慈虽然非常不满刘厚这种只准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的做法,但是也无可奈何。

刘厚让左慈做的第一件事是建立情报收集机构和快捷的情报传送渠道。刘厚所谓的情报收集机构并不是建立一个覆盖方方面面的情报网络,更不可能是像明朝东厂、西厂甚至后世米国中情局那样的牛13机构。

他只是让人在荆州盯住关羽的动向。因为他虽然不记得具体时间,但是“大意失荆州”、“白衣渡江”的故事耳熟能详。

他知道关羽失荆州的一系列事件,起因是关羽轻敌冒进,将荆州的军力抽调一空去攻击曹魏,使得吕蒙有机可乘,乘虚夺了荆州。

关羽不但失了荆州这个三个国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交叉、汇聚点,更引起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致使张飞、刘备先后身死,蜀国失掉80万大军,元气大伤,从此失去了争霸中原的本钱。

刘厚让人盯住关羽,只要他一出兵去攻打曹操,就马上报告。这并不难办到。由于荆州处于三国之间,地理位置特殊,刘厚打算在这里发展商业,将工业产品通过这个渠道源源不断地卖到吴国和魏国,大量赚取两国的钱粮。

因此,在离开荆州前,他就让左慈在荆州设立了商号,打算到时候等成都的作坊建立起来后,就通过这个商号发卖肥皂、纸张、书籍甚至石灰等工业产品。

刘厚正是想通过这个商号的人,监控住关羽的动向。因为关羽出兵攻打曹魏那么大的事,不可能保密,到时候必定弄得路人皆知,更何况这个商号有官方背景,乃蜀汉第一太子党刘厚所属,要自由出入郡守府易如反掌,所以也不怕商号的人到时候探听不出消息来。

而快速传送情报的渠道,刘厚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信鸽。

古代用信鸽传递书信的方式历史悠久,相传楚汉相争时,被项羽追击而藏身废井中的刘邦,放出一只鸽子求援而获救。西汉的张骞、东汉的班超先后出使西域时,都曾用信鸽传递消息。

刘厚在成都安定下来后,第一时间让左慈使人训练可在荆州与成都之间传信的信鸽。信鸽的训练非一日之功,后世影视作品里那种,去到哪里拿出个鸽子一抛,想让它飞哪就飞哪,想让谁收到就谁收到的剧情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

信鸽只能飞回它固定的鸽舍,一开始只能将它带离家很短的距离,放飞它让它飞回家,等试几次熟悉路程后,再逐渐延长距离,如是者一直到较远的距离。

为了避免路程太远出现迷路、被猛禽吃掉等意外,往往要同时放飞多只信鸽,甚至还要在中途设立中转站,在中转站换鸽飞行。

不过这些都不用刘厚操心,上位者的好处就在这里,他只需动动嘴皮子,吩咐下去,自然有无数人跑断腿去执行命令。

这个时代自然资源丰富,猛禽也很多,鸽子传信快则快已,但是能否每次都安全到达,还真没人敢保证。刘厚倒是想找几只鹰、大雁之类的猛禽来用用,无奈会训鹰的奇人异士还真不好找,只能将就着用信鸽了。

为了保障信息必定能传达,刘厚费煞苦心,他特意嘱咐,要求商号的人在放出信鸽的同时,以八百里加急的级别经由驿站送出信件。左慈和荆州驿站沟通,如果商号送出八百里加急信件,务必按照军中传信要求送达。

左仙翁的名号在荆州不是一般的响亮,驿站的人自然满口答应。这样,两条渠道同时送达,刘厚或迟或早能收到关羽出兵的消息。古代打仗速度很慢,动不动打几个月,快也要一头半个月,刘厚计算过,即使是通过驿站渠道收到传信,刘厚再马上出发的话,也应该能赶得上救援荆州。

刘厚让左慈做的第二件事就是为自己要兵权。救援荆州最后还是要落实在一场军事行动上。就算知道消息,没有兵怎么救援荆州?难道刘厚真是神仙,能撒豆成兵不成?还是像玄幻小说里描写的那样,挥挥羽毛扇,樯橹灰飞烟灭?

刘厚跟左慈策划了一番,教了左慈一些说服刘备的言辞,就由左慈出面去找刘备要兵权。

不久,两大忽悠又开始正面交锋了:

“刘皇叔,今天贫道想跟你谈谈小公子未来的发展方向。”

得知左慈求见,刘备放下一堆政事,屁颠屁颠地跑出来接见。因为左慈每次来都会给他带来惊喜。充满期待的他听到左慈开门见山就是这样一句话,不禁大失所望。由此也可知身为当世三大巨头之一的他对家庭、对亲人的重视程度实在不怎么样。

“喔,不知左仙翁有何见教?是不是犬子顽劣不堪,不听教诲?”

“非也,非也,贵公子天资聪颖,我所授之军略已经略有所成。恭喜刘皇叔,又得一统兵大将,小公子已经具备统领一军的本领。”左慈拱拱手道贺道。

“多亏了左仙翁的悉心教导。”刘备听到自己儿子有出息还是很高兴的,连忙还礼道谢。

“然则,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小公子理论知识已经学了不少,但是始终缺少了实际的历练。长此以往,难免会成为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左慈将刘厚给他说的陆游名句都搬了出来。

“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左仙翁说的真好!道理的确是这个道理,不知道左仙翁可有什么解决的办法?”刘备大点其头,很赞成左慈的话。

“办法很简单,就是让小公子领一队兵马,多进行操练和演习,不出几年,自然就能积累足够的统兵经验。”

“嗯,有理,有理。左仙翁你那套实战演习的训练方法,的确很有效,我军这几年应用下来,发现的确能很快提高实战经验。那就让阿斗去带带兵,积累些实战经验吧。”

刘备想起了刘厚和孙尚香搞的那个实战演练,的确是很有作用,当然,他将一切都归功给了左慈,因此对左慈的教育方法很信服。

现在毕竟还是处于乱世,培养接班人的话,除了内政能力,军事能力也必不可少,所以刘备对阿斗带兵并没有什么抵触。换了和平时期的帝王,这是犯忌讳、引猜疑的,李世民就是个好例子。

于是,刘备唤来赵云,令他拔500兵马给刘厚统领。

左慈一看,才500,离刘厚的要求差很远啊,不行,得继续忽悠。只见他眼珠一转,计上心头。

“刘皇叔,不知可曾听说昔日高祖皇帝曾问淮阴侯能带多少兵,淮阴侯回答‘多多益善’。”左慈说的是“韩信带兵,多多益善”的典故。

“喔?此典故路人皆知,备也有所耳闻。”刘备不解问道。

“贫道传授给小公子的也是统帅之法,因此,小公子带兵也是多多益善。500兵恐略有不足。”

“喔?那依仙翁之见,该给多少兵马合适呢?”

“小公子尚且年幼,可先让他带5千兵,日后视情况再行增加。”左慈想起刘厚的交代,至少要5千兵额,否则那么少少兵还不够人家东吴塞牙缝的,还怎样救援荆州?

刘备一听这话,额头上冷汗都冒出来了。你以为兵是那么好养的吗?自己当初入川时带的人马不过万把人,经过这几年东拼西凑的,左收拢右收拢的,不算关羽驻守在荆州的,自己现在四川的人马还不够10万。

强如赵云、马超,分别被封镇远将军、平西将军,平常也不过带兵5000,战时再根据情况分配兵额。本来自己想给刘厚五百人玩玩也无妨,谁知道这老道一开口要自己给5千兵给个小屁孩玩过家家,还“先要5千,日后情况再行增加”。难道这老道其实是个不通世事的老懵懂?

“呃……这个,左仙翁,这个……”刘备额头上冒出豆大的汗珠,变得结巴起来。

幸好,人家好歹也是纵横天下的英雄,连曹操也是忽悠过的。当年和曹操煮酒论英雄,曹操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而刘备借雷声掩饰而使曹操释疑,可见其人是有急智的。于是,刘备也眼珠一转,有了主意:

“左仙翁,方今天下未定,百姓流离失所。而养兵之粮草,皆征用之百姓,备实在不愿再多刮民脂民膏。”说着,说着,刘备逐渐进入状态,拿出自己的拿手好戏,双眼开始湿润。

“老百姓苦啊……备实在不忍心……”刘备不愧为刘备,马上将事情和民生扯在一起,表现出自己“仁德”的一面。

“停,停,刘皇叔,听我说,听我说。”左慈一看他要来事了,马上打断他。心想,“又来了,老用这一招,幸好小公子早就教了我应对措施。”

“刘皇叔,不需你出一个铜板的养兵钱,粮饷我们自己解决。”

刘备听到这话,马上止住了快要掉下来的眼泪,表情恢复常态,不愧为四川之主,深得川剧变脸之精髓。

同类推荐
  • 山海经(第九卷)

    山海经(第九卷)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古籍。一般认为主要记述的是古代神话、地理、动物、植物、矿物、巫术、宗教、历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记载了许多诡异的怪兽以及光怪陆离的神话故事,《山海经》全书十八卷,其中“山经”五卷,“海经”八卷,“大荒经”四卷,“海内经”一卷,共约31000字。记载了100多邦国,550山,300水道以及邦国山水的地理、风土物产等讯息。其中《山经》所载的大部分是历代巫师、方士和祠官的踏勘记录,经长期传写编纂,多少会有所夸饰,但仍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本书主要是对该书进行了解读。
  • 天波府

    天波府

    爱与恨的洗礼,冰与火的不容,人与魔的分别。
  • 金银台传奇

    金银台传奇

    民国初年,军阀混战,捐税苛重,走投无路的人们怨恨沸腾,他们纷纷揭竿而起,举枪称王。然巍巍沂蒙千山盘绕,百流隔断,信息闭塞,舟车难通,这一个个草头王走不出这八百里的群山,大多成了为非作歹的强盗,恶贯满盈的匪徒,把满腔的暴戾洒向自己的家乡,一时间恶魔主宰了世道,残暴主导了潮流,善良和正义虚弱的如风中之烛,似乎随时都可能熄灭,但是仍有一些有良知的才俊在那个举世昏昏天下汹汹的时局中坚守良善的信念。到二十年代末,沂蒙山中有名有号的匪伙多达五十余股。他们小者数百徒,中者千余数,大者万余众,作下了滔天的罪恶......然而,有一个人,发了一个愿,要在这乱世之中逆势而为,变匪为民!
  • 大唐人

    大唐人

    玄武门同胞受刃,血腥犹在。太宗皇帝初登大宝,内有百废待兴,外有强敌环视。这是贞观元年,是大唐的时代,这里有最骄傲的唐人,他们是百战的雄师,他们是不屈的战魂。他们发出了“生是唐人,死亦为唐魂”的时代最强音。在这滚滚的洪流中,一位脑子里带着一本《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少年,就像一只无意中闯进时空裂缝的蝴蝶,扇动着翅膀,在大唐刮起了属于他的飓风,书写着一个又一个的传奇!!!
  • 我是猪哥亮

    我是猪哥亮

    复制粘贴是我最喜欢干的事,但有时候也有些自己想说想写的东西,因为我是猪哥亮,一个有思想喜欢着三国历史的苇草,三国悲剧太多,众口难调,我也有我自己想要的结局
热门推荐
  • 超级狂男

    超级狂男

    绝地重生,只为报仇,两重灵魂,独霸天下。别问我为何这么狂,那个我有那个资本。
  • 旋风少女之重来

    旋风少女之重来

    自从若白的青梅竹马、敏珠的姐姐、天才少女宗师回来后百草和若白之间出现了许多误会,他们还能一直幸福下去吗?
  • 缘未央:清墨劫

    缘未央:清墨劫

    同人不同命,一样是穿越,别人穿越成世子妃、皇妃。轮到姬初尘穿越成一个女扮男装的皇子,本想混吃等死,没想到各种明枪和暗箭。姬清墨有紫宸星君的命格必须要“安乱世,定天下”。王者之路漫漫兮修远兮,不是明主都要有贤才来辅佐吗,姬清墨无奈了,她身边这些想要“色诱”她的花蝴蝶们真的是辅佐她的人才吗?这是一个披着平定天下外衣的爱情故事。“爷,让奴家来伺候您,春宵一刻值千金,咱们不要浪费呀。”“滚,爷跟你不熟,爷是男人。你——唔——”在乱世下,在血海中,一步步的成长,一步步的走向顶端。--烽火连天,唯有红颜飘零!试问这天下,谁能主浮沉!
  • 红梨

    红梨

    万物之地,人、魔、仙三界纷争不断,血然天际。生长于九灵泉边的一株梨花,透过水镜,看透三界疾苦,将所有的仇恨与权欲汲尽,将自身染成红瓣,藏于万界林,誓与三界隔绝,不再触及此痛。不料怨念和欲望在三界之中不断滋生,恐将再现浩劫……
  • 刈剑听雪

    刈剑听雪

    朔月破晓,残阳独照,用坚毅的眼神诉大唐江山里,不一样的自己。
  • 石英精短小说选

    石英精短小说选

    本书是作家石英近年来创作的短篇小说的精选本,书中共集结了作者的三十八篇短篇小说佳作,作者在构思、谋篇、切入角度等方面均有精思,语言尽求精炼,因而谓之“精短”。文章虽短小却精悍,将人生百态、人性与命运展现得淋漓尽致,让读者在畅快阅读的同时,引发对人生的无尽思考。
  • 平行护者

    平行护者

    一次怪异的出体,一个怪诞的塞尔维亚裔美国老者。一个圆形纪念章,一次预言。一切的一切,让徐筝与薛心研因网络结识,因一个圆形纪念章而结缘。他们都是彼此的平行护者。新浪微博账号:雾夜之城Mr-wang新浪博客账号:雾夜之城Mr-wang
  • 九极星噬

    九极星噬

    一个星力文明繁衍至极的世界,一个群星陨落的梦,一条被诸神遗忘的修炼道路-------吞天噬地,走向诸天彼岸
  • 花花世界:我的爱情在哪

    花花世界:我的爱情在哪

    别人总是说恋爱别谈多了,会不相信爱情。而我总是在受伤之后,因为一点温存而又选择相信。我不知道这是傻还是不甘心。
  • 法界宗五祖略记

    法界宗五祖略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