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81800000017

第17章 宋真宗题额赐匾 周山长清旨还山(2)

然而终究无人管理,难以为序。智璇禅师圆寂作佛以后,智通禅师承了师尊衣钵。这智通禅师本是天生一个佛子,而与儒林无缘,不再插手儒林之事,故将书院移交本府。本府本想好好管理,无奈政事繁冗,难于抽身,深有鞭长莫及之感。

再则本府才疏学浅,难当众望,不敢妄为人伦之表。久慕先生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行义著于四海,足为人伦之表,以故发书奉聘。无奈先生乃世之高人,本府有负先生了,故今戒斋沐浴恳请先生出山,可否助本府一臂之力?”

朱洞言词恳切,并无半点虚假之意,而且为的是天下士子学业,为的是光大儒林,却如此忍辱负重。周式听了,也不得不点头为之赞叹。同为儒林学士,对照朱洞为人,周式渐渐地有了些自惭形秽之感:“大人能为天下士子如此操心,佛徒亦能为天下士子如此操心,如再不答应大人,我周式将来又有何面目再见先贤?只是丑话说在前头,依大人刚才所言书院并非官学,那么依愚之见,这山长呢应该不是什么官员,只一介儒生而已。大人,你说我之理解对否?”

“当然,当然,本府绝不会玷污先生高洁”。

见周式答应出山,朱洞高兴得怦怦心跳。而周式呢,见朱洞如此力倡儒学,又如此器重自己,于是重摆筵席,为朱洞洗尘接风。三位大儒相聚,高谈阔论起来,此后,湘阴县城亦将此事传为佳话,作为美谈。

周式终于改变了自己的观点,出山掌教书院,撤了设在周府的馆学,带了书童及部分书籍,乘一叶小舟顺湘江而上,在橘子洲靠了岸,拜会了朱洞朱大人以后,登山入主书院去了。

再说朱洞,本系京官尚书郎挂职潭州。在潭州的这几年,一直克勤克俭,勤于公务,治内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特别是兴办了书院,为潭州的士人学子所称道,深得真宗皇帝的信任,不久调离潭州升迁为京官去了。

周式来之前,书院尽管有朱大人间或打点,但终究不成体统,竟犹如一盘散沙,众士子各自修业,没有一个统一的安排,许多的设施遭到破坏。周式见此,几日几夜难以成寐。

这些士子学人,中间有清楚周式底细的,清楚他们的山长乃当今一代鸿儒,于是非常崇拜他;也有部分不知底细的竟以为他周式是沽名钓誉,学子对周式的认识一时确难统一。为了管理好这些散乱的士子,使他们归于正道,建立一个有管理机制、教学机制、生活机制的正规书院,周式召开了学子及部分家长座谈会。会上,周式谈了自己对于书院教学的前途,以及书院今后发展方向的设想,并且严肃地明确了书院的制度和纪律,指出书院不同于官府学校,书院是一座民间的学馆。因此,书院的发展关键在于管理,在于学子自觉遵守规章制度。

为此,周式制了一条戒尺,并当众公布了书院的教规:时常省问父母,朔望恭谒圣贤;气习各矫偏处,举止整齐严肃;服食宜从俭来,外事毫不可干;行坐必依齿序,痛戒诋短毁长;损友必须拒绝,不可闲谈废时;日讲经书三起,日看纲目数页;通晓时务物理,参读古文诗赋;读书必须过笔,会课按刻早完;夜读仍戒晏起,疑误定要力争。

周式还将教规勒石立于院内。士子见是山长动了真格,并且也得到了家长的认可,于是慑于那戒尺的威严,不得不有所收敛,渐渐地规矩起来,书院的工作也有序地进行。但真正要收服这些士子之心,光靠这些外部施加的压力还是不够的,这一点周式心里很明白。于是就在这些纪律制度公布之后,周式开设讲坛,亲自登坛讲授。首先他讲授的是儒家“关于理想的人格”这个课题。针对经过无序教学后回归到有序管理时,人的思想变化所必须面临转变的这个问题,他首先讲了孔子所提的“修己安人”说。他说:“今天我们聚集到此,攻读圣贤之书,目的是为了什么呢?说来无非就是两点,一点就是修己,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文化、生活及各方面的素质,明确做人的道理。其次呢?就是安人,说穿了就是为官作宰。孟子说过:‘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要做到‘安人’,首先就要真正做好‘修身’的工夫。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对自己不严格,涣散松懈自己,又怎么能够‘安人’呢?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先贤圣人所提的做人境界,这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物格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不以认真务实的态度对待学问,不以诚实中肯的态度修身齐家,能达到治国平天下的目的么?”

“当然,治国平天下,与做学问是有区别的。格物、致知到修身、齐家,再到治国、平天下,这是一个过程,是达到治国平天下的一种途径。在这种途径之中,还存在许许多多环节,并不是说你学问做得好,有了良好的各方面的素质,就可以治国了,就可以平天下了,你还必须具有献身的精神,具有坚强的气节操守。

“孟子说过:‘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就是一个大丈夫所应具备的气节操守,要有‘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献身精神。如此这般,也就完成了‘修己安人’的内外修养。人活在这个世上,格物知致,身修齐家固然是非常重要的,是完善自身的一个标准。但‘取义’更为重要,人在有‘义’。君子要以义为根本。得‘义’

则重,失‘义’则轻,有‘义’为荣,背‘义’为辱,这就是人活在这个世上的尊严,是个人价值实现的惟一标准。

‘修己安人’,如果离开了这个标准,那么无论自身修养达到了何种程度,到头来也不过为一贪官,为一污吏,大则为一昏君”

登坛开讲,周式以自己渊博的知识以及对儒道参悟的深度娓娓道来,听者如沐春风,博得士子学人折服。一时间,前来听讲学子达数百之众。对山长敬若神明,加之严明的纪律学规,书院的管理很快就步入正轨而声名远播。

朱洞调离潭州高升以后,真宗皇帝下了圣旨,由李允则接替了朱洞而出任潭州刺吏。这李刺史亦是进士出身,书香门第,因此对于书院的工作亦是极为重视。到任不久,他就带了随从视察书院。见周式山长对书院的教学与管理井然有序,士子学人个个求知若渴,他大加赞赏。回府后竟放下其他千头万绪的工作,挥笔向真宗皇帝写了奏章,表奏周式的办学方式及办学功劳。这时真宗皇帝正带了朝廷的文武官员、大小黄门、嫔妃宫女一路浩浩荡荡到泰山封禅。封禅之后,又带了原班人马到了曲阜,祭拜了孔庙;接着又对孔子的后代子孙进行了加封,以表示对孔子的尊敬。回宫以后,又亲自撰写了《文宣王赞》,歌颂孔子为“人伦之表”,令国子监勒石:“儒术污隆其应实大,国家崇替何莫由斯。”表明对儒学的崇奉。恰巧此时,有太监送来了李允则的奏章。本来,在朱洞出任潭少H刺州之时,真宗对于书院的兴建事宜就已有个比较明晰的态度。当年为了麓山寺割舍佛地兴建书院的官司,还是他真宗皇帝亲自了断的。朱洞也曾多次奏禀过此事。只是后来书院建成管理的情况,真宗尚不明了。而今李刺史又奏禀此事,而且对周式的为人及书院的教学与管理大加赞赏,也就更加激起真宗对此事的重视。于是起草了诏书,命遣太监,千里迢迢,直奔潭州宣了圣旨。旨日:“奉天承运,皇帝诏日:尔周式深谙儒艺,家学渊源,受聘于山长,以严明之纪律,以渊博之学识,传道授业于生徒,其功莫大,特命奉诏进京面君”

周式摆了香案跪接了圣旨,却又不禁悲喜交加,喜的是自己的心血没有白费,终于没有辜负朱洞的斋戒沐浴求贤,因为书院终于在他的手里步入正轨而今誉满天下,士子学有所成,自己并非沽名钓誉之辈,而且自己一生的抱负终于得以实现。

悲的是此去京城,不知真宗皇帝又会封自己做个什么官儿。如此一来,不仅有违家传祖训,而且与自己的初衷完全违背,自己是万万不能接受封官的。但不接受封官,就是抗旨不从,抗旨就是犯罪呀,重则杀头,轻则充军。周式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来到京城,奉旨上朝参见真宗皇帝,山呼万岁以后,果然如周式所料,站在满朝文武面前,真宗宣了旨意,任命他为国子监主簿,诏命留讲各王宫。周式不敢当面抗旨,渐且只得作罢。在京逗留数天后,他终于找了一个机会,单独晋见,朝拜了皇上:“启禀万岁,草民本一介书生,受潭州前任刺史朱大人之聘,出任山长,本当恪尽职守,并非留意仕途。而今书院工作刚刚步入正轨,稍稍有点起色。而且,微臣本亦乡间草民,亦非科班出身。散漫之身,恐有负圣命。微臣恳请万岁,仍放微臣归山,完成未竞事业。”

真宗见其言辞恳切,心想:书院工作确实刚刚有起色时,就把山长调离,这对山长来说,固然可算是一步登天而幸运有加,但对书院来说是福是灾很难预料,重选山长结果会是怎样呢?而且观这周式为人刚毅却又固执,亦是难以驾驭,到时君臣岂不难以相处?真宗沉思了一会,很不情愿地答应了周式的请求。见真宗勉强松了口,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固执抗旨而有怪罪之意,周式真是高兴得几乎发狂,不停地叩头高呼万岁。第二:天早朝,真宗临朝,未待大臣们启奏就开了金口:“诸位爱卿,新任国子监主簿周爱卿,因恪尽职守,无意仕途,执意回到潭州继续主持书院,昨日向朕固辞新任工作,朕以为周爱卿言之有理,书院工作刚刚步入正轨,此刻更换山长似不适宜,朕同意周爱卿的辞呈。宣周式进殿。”周式辞了官,已是一个普通百姓,也就没有资格排班晋见,只在殿外听候召唤。听到黄门拖着长长的嗓门高呼:“宣——周——式——进——殿——。”

周式低着头,弓着背,慢步走了进来。伴君如伴虎啊?

在这是非之地,周式真是有些害怕。他不清楚,此刻皇帝召见到底是祸是福?昨日抗旨辞官,真宗亦或为他的真言所感动,但只是很不情愿地勉强答应。谁料今天会是怎样的结局,真宗会不会为了顾全自己的面子,为了自己的尊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呢?周式跪拜了真宗,头也不敢抬,只是静静地等候真宗发话。满朝文武噤若寒蝉。真宗皇帝一见周式跪伏在地,顿时春风满面地站起身来,启言:“周式,念尔为人刚毅正直,恪尽职守,主持书院有功,朕授你官职你可不受,你尽可回山做你的山长,但朕准备御赐对衣鞍马及内府中所藏秘书,尔不可拒辞。”听了皇上发话,并没有要为难他的意思,更没有要加害于他的意思,而是要御赐对衣鞍马及内府中所藏秘书,周式也就放心。而这些也正是周式所求之不得的东西啊,他连忙山呼万岁,“谢主隆恩”。得了恩赐以后,周式又想,既然皇上能够原谅自己抗旨之罪而且格外加恩,惠赐鞍马、书籍,说明皇上对书院的工作是非常地重视,何不借此机会,请万岁题额赐匾,以正院名呢?有了这一层想法,周式就斗胆提了出来:“启禀万岁,草民尚有一事恳求万岁,小民所主持之书院,因无人敢题匾额,至今尚未题额正名,恳求万岁御笔题额正名,以传千秋万代,请万岁予以成全。”

原来这真宗皇帝乃宋朝第三代天子,比起太祖、太宗来,武略确实稍有逊色,但文墨功夫却是了不得。因这层原因,也就有些喜爱出风头,所以他登泰山封禅,到曲阜祭孔庙,作《崇儒术论》等大桩的文事。见了周式所请,正中下怀,几乎未加思索,一口应承下来。

“启禀万岁,小民所主持之书院,建在天下独秀的南岳衡山七十二峰之麓的岳麓山上,山上有寺,日麓山寺”。

周式的意思就是说,这书院的命名,是否可用“岳麓书院”呢?真宗也很懂周式的意思,命太监笔墨侍候,真宗御笔亲书“岳麓书院”匾额。三天过后,“岳麓书院”匾额制成,朝廷派了御车,非常庄重地将匾额及御赐对衣马鞍及内府中所藏秘书运送到长沙。

真宗皇帝召见山长周式,颁书赐匾,给了岳麓书院莫大的荣誉。从此岳麓书院因真宗及满朝文武大臣的重视而步入辉煌,誉满神州。天下学子从此云集,或听讲于周式门下,或探讨磋商于岳麓山中。天下名儒学究,亦趋赴岳麓,求学访问,登坛讲学,把自己的学术思想和学术主张,在此尽情发挥,从而奠定了岳麓书院千年不衰的基业。

正是:

刺史虔诚求贤良,鸿儒明义入序庠。

皇恩浩荡赐匾额,书院美誉万古扬。

同类推荐
  • 越王勾践

    越王勾践

    勾践雄才大略,阴鸷沉笃,杀伐果断,计谋通变。他以卧薪尝胆的精神,历经“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使一个被斥之为“越之不重浊而汩,故其民愚极而垢”的弱小国家,成为一个国富民强的泱泱大国。这个曾在春秋时代尝人胆、卧蓼薪、灭吴国、成霸业的君主,其艰难的一生足以泣鬼神,动山河,撼人心!杨小白以勾践的一生传奇为蓝本,以当时的历史环境为背景,纵横交织,将勾践刻画得淋漓尺致、入木三分。
  • 盛世囚徒李世民

    盛世囚徒李世民

    李世民,是一位“稍逊风骚”的开国皇帝,也是公认的英明君主。他当上皇帝,并非名正言顺,“玄武门之变”是他人生中最大污点。从弑兄夺位,到贞观之治,李世民是如何成为明君的?他是如何打造出一个盛世大唐,从而名垂千古的?本书深入挖掘史料,描述大唐从玄武门之变到去世这一时期的历史,着力刻画了李世民以及诸位贞观名臣,反映了他们治理天下之道。
  • 雄才伟略的政治家(3)

    雄才伟略的政治家(3)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亚历山大(名人传记丛书)

    亚历山大(名人传记丛书)

    亚历山大是世界古代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是一位改变了世界历史的人物,他被世人称为“军事征服者”。他足智多谋,雄才大略。
  • 邓稼先传(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

    邓稼先传(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

    在家人的眼里,他,一个忠厚朴实却又聪明绝顶之人,毅然决然地参与了我国核研究工作;他,一个默默无闻却又是绝佳的科研领军之人,戈壁的风沙吹散了他的姓与名;他是党最忠心的儿子,他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国难当前,方显英雄本色!为了一个坚定的信念,他面对重重困难,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站在选择面前,他毫不犹豫,用他的话说:“我的生命就献给未来的工作了。做好了这件事,我这一生就过得很有意义,就是为它死了也值得。”
热门推荐
  • 圣樱学院:校草恋上无敌学霸

    圣樱学院:校草恋上无敌学霸

    在著名的圣樱学院,三位女学霸转入了高一A班,并兰坐在了三位校草的旁边,从面引发的一系列故事,想要看的更仔细吗?那就期待吧,
  • 蓝图世界

    蓝图世界

    逆天强者进入游戏不为财不为权只为走一遭什么样的天才在神的面前都得趴下
  • 双侠天命2

    双侠天命2

    天鉴宝剑重出江湖,到底聚贤庄一战之后发生了什么?又将要发生什么?此番天鉴宝剑的重新出现又会引起什么杀戮?
  • 似水流年(清穿)

    似水流年(清穿)

    有时候我也会想,这一切究竟是为了什么。等到终于要离开这一切的时候,我才发觉,对他的爱早已深入骨髓。如果我们不曾互相伤害,该多好……-------------------如果时光真的可以倒流,请让我遇到你,静止在跨越三百年的凝眸。如果可以相守,我愿陪你走到生命的尽头。只是这似水流年,从不肯为谁而停留……谁来告诉我,该怎样面对这时光的洪流?——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第二部《清韵:似水流年》←非穿越、《似水流年》姐妹篇《如花美眷》筹划中,敬请期待~】
  • 完善学校规范化管理的体制

    完善学校规范化管理的体制

    学校的规范化管理,是为了实现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把学校管理活动中最基本的、相对稳定的管理内容,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和规范,采取强制执行、严格训练和有效的思想教育,使之成为学校师生员工自觉遵守的习惯,内化为师生员工的素质,进而形成学校的传统,以达到管理非管理,似有似无的境界,并形成一定的常规。
  • 射手星云

    射手星云

    有一个美丽的星球,它是一个充满着生机的星球,座落于射手座星系,名叫凌云星。但在这看似和平的外表下,一场战争已经箭在弦上,凌云星又将掀起怎样的一场风波?请听下回分解。
  • 霸道总裁俏秘书

    霸道总裁俏秘书

    他和她出身相距太大,来自不同世界的两个人本没有相交的可能。然而,在眼镜店里,在深夜的马路边,他总会在她最出糗的时候出现,并屡次在她面前展示“英雄救美”。本以为相逢只是偶然,谁知冤家路窄,她竟然成了他的贴身秘书。三个月后,他因重病父亲的逼婚,她因需要钱为母亲治病,两个人竞荒唐的签下了一年的夫妻契约……家境与地位的悬殊,能否让两个人假戏真做;阴谋与陷害、刁难与误解,李心萌将会受到哪些磨难?为何她怀有身孕却被赶出了高家的大门……---------------------------------------------------------请听蝶儿向各位姐妹慢慢道来。请多多收藏噢,再此先谢过!
  • 十斛绿珠

    十斛绿珠

    “繁华事散遂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繁华落尽,人去楼空,唯有金谷园中的牡丹依旧静静地开落,没有丝毫的抱怨与非议,就像是那兀自赴死的绿珠。那崇绮楼上的绿珠,她是否也曾为爱争论错与对;那么美丽骄傲的她,或许也曾走过感情的千山万水。也许她恨过吧?也许她怨过吧?或者更多的只是不知所措,又或许从未有过……
  • 后来少了你

    后来少了你

    一切都是那么的巧合让我遇见了你,一模一样的脸庞,相似的动作…苏晨给她取名苏小影。苏小影爱了苏晨一个青春,而苏晨却只把她当成大家早以为死去的余安安的影子爱着。“苏晨,我恨你,但是我更爱你。你是我的全部,而我,在你的世界里只是余安安的一个影子。”“苏晨,你爱过那个名叫苏小影的女生吗?哪怕只是一点点。”遇见你我习惯了所有的不习惯。
  • 百年谣传

    百年谣传

    沉寂三千年的万古洪荒封印出现裂痕,掀开一段不为人知的悲惨历史。人魔之战,正邪之争犹如一曲歌谣,回荡曲折悠唱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