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76100000355

第355章 :唐军欲出击

意识到了孙孝哲的诡计之后,高仙芝下令南下的偏师集中精力救援商阳关,而且只需成功,不许失败,若不成功就提头来见。

这并非是高仙芝强人所难,而是他笃定了孙孝哲如果仅以佯动的兵力和战斗意志,是绝对拿不下商阳关的,所以只须以偏师一部与商阳关守军做内外夹击,就可以轻而易举的达成目标。

……

形势的发展一如孙孝哲所料,几名素来与之不和的裨将在他面前哭的鼻涕一把,泪一把,请求他给部众留下一点血脉。

如果是往日,孙孝哲一定会答应他们的请求,以此来收买人心。但此番关乎事大,已经顾不得收买人心了。而且这些人又岂是轻易能被收买的?与其费时费力的收买,不如让他们在战阵中去死吧!

孙孝哲叹了口气。

“目下正是我大燕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各部都在浴血奋战,而且也都做好了玉碎成仁的打算……为国捐躯,不正是求仁得仁吗?”

“你,你,孙孝哲,你这个小妾养的……不,姘妇生的……”

幽州军中,孙孝哲的来历无人不知,其母常年与安禄山私通,一众上下军将都对其甚为不屑,暗地里以此为笑谈。但随着孙孝哲在军中的地位节节攀升,及至大燕朝建立,又兼领兵副帅,便再没有几个人敢当面如此羞辱于他了。

今日也是被孙孝哲冠冕堂皇的反话逼急了,一名幽州军的老将就忍不住破口大骂。

这一骂正是孙孝哲求之不得的,只见他面色顿时寒若冰霜,冷冷的斥道:

“辱骂主将,不遵军令,可知道该领何罪吗?”

“老子管你怎么处置,今日就是要骂你个姘妇养的……”

孙孝哲放声大笑,右臂用力一挥。

“左右甲士何在?”

“末将在!”

“此人无视军令,辱骂副帅,散布谣言动摇军心,拉出去枭首示众!”

四名甲士轰然应诺,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便将那老将按翻在地,当着一众军将的面,扒掉了他的铠甲,然后生生拖了出去……

“孙孝哲,你敢杀我,皇帝陛下不会同意的,我要上告天子,让你不得好死……啊……”

声声惨叫自帐外传来,显然是有人以殴打阻止了他的叫骂。帐中上下军将大眼瞪小眼,谁也不敢说话了。原本这些人是来找孙孝哲兴师问罪的,不想却被孙孝哲演了一出下马威。

不多时,一颗血淋淋的首级被甲士提到了帐中,一干军将看的不认,暗暗唏嘘,想不到眨眼的功夫,一个活蹦乱跳的人就已经成了一团死肉。

就此,再没人敢质疑孙孝哲的军令,拼命催促麾下军卒与唐军决一死战。

当然,也并非所有人都老老实实的闭上了嘴巴,一些胆子大的还是质疑孙孝哲的嫡系人马有八成以上都在按兵不动,要他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孙孝哲这一回没有以杀人回应,而是淡然道:“他们现在之所以按兵不动,是等着攻打城高池深的潼关,到那时死伤又岂会弱于尔等?”

商阳关外的战斗一连持续了旬日,结果却大出孙孝哲所料,唐军在此地展现了惊人的战斗力,粗略清点人马之后,竟损失了超过三万人。

其中损失的幽州精锐,就占到了三成以上。

孙孝哲很是头疼,心里也在滴血,他只想借着攻城战不利斩杀那几个裨将,却不想连精锐的军卒都损失了。幽州军的人马就那么多,打没了一点,就少一点。

不过这样也好,只有演的逼真,才会使高仙芝上当。毕竟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唐.军在此次大战中也损失惨重,如果再对商阳关加紧攻势,唐.军再不派人来援,结果就难以预料了。

这一日晚间,忽有人送来密信一封,孙孝哲闻言震惊之后喜笑颜开。

……

“相公,商阳关一战虽然斩敌三万,但唐军损失惨重,若再不派遣援兵,只怕就守不住了。”

契苾贺自哥舒翰死后,仍旧为高仙芝所看重,但有军情,必定招其商议。与契苾贺一同得到高仙芝看重的还有火拔归仁,此人自从亲手杀了哥舒翰以后,就此沦为河西军人人唾弃仇恨的对象,恨不得剥其皮,食其肉。

但不知何故,高仙芝仍旧对这样一个声名狼藉的人予以信重

火拔归仁见高仙芝面无表情,亦没有表态,便跟在契苾贺之后试探着说道:

“以卑下之见,叛贼孙孝哲意在潼关,如果咱们大举向南恐怕正中其人下怀,据细作情报,叛军至少有半数人马仍旧按兵不动,迹象不明!”

高仙芝这时才低低的回应道:

“的确,孙孝哲的意图显而易见。三日前,某已经去信告知马宣仁,潼关对他的支援只能有这些了,要他务必全力守城。马宣仁的回信又明确表示,城在人在,城破人亡。”

契苾贺忧心忡忡,他也看清楚了这一点,但是如果什么都不做,岂非又是下下策了?

“唐军未必只能坐等挨打,何不伺机主动出击,打叛军一个措手不及?”

火拔归仁眼前一亮,显然对这个提议十分感兴趣,也极为认同。

“哥舒老相公在时,曾严令不许一兵一卒出潼关。兄弟们早都憋坏了,如果能主动出去杀几个贼寇,一定都抢着要出去。”

对此,高仙芝不置可否,他知道哥舒翰下这道命令一定不是畏敌怯战,而是老成持重的用兵之法。如果不是哥舒翰用了大半年时间的苦心经营,潼关防备也不会有今日的规模。

只现在是不是合适的出兵时间,还要视叛军的具体表现而定夺。

机会恰巧就在两日后不期而至了,大战频频,叛军各部间的调动也极为频繁。也许是哥舒翰曾半年不许唐军主动出潼关一步使然,叛军的警惕性也渐渐不再。

一支五千人的步兵向北往黄河岸边移动,那里是个死胡同的地形,向北除非摆渡过河,向东有高坂遮挡,因而出路只有向南,只要将这股人马堵在黄河岸边,以多打少,胜算至少就有八成。

高仙芝特地派了契苾贺所部与火拔归仁所部合力伏击,以两万人打五千人在人数上已经占尽优势,再加上突袭,若想不胜都不容易。

战斗在两个时辰之内很快就结束了,一战斩敌三千,余者尽皆溃散。而且,这一战还有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收获,缴获了粮食三万石,原来这股人马遮遮掩掩的竟是接应了三万石粮食。

人头有战功可以换,可粮食却是可以充饥果腹的,潼关的粮食供应一向紧张,平时没有大战,绝大多数人都时刻处于饥饿之中,而且就算现在大战时,能够吃饱饭的也只有具体参与战斗的各营。

由于南部大战惨烈,每次恶战之后,存活者十之五六,因而军中不知何时便有调侃,这是断头饭。

在唐军如此缺粮之际,忽然缴获了三万石粟米,连平日里不苟言笑的高仙芝都露出了惊喜的神情,并承诺将亲自上表为契苾贺与火拔归仁请功。

然而契苾贺却拒绝了,末将今次是捡了便宜,如果因此就向天子请功,对那些在商阳关浴血死战的唐军将士岂非不公?

火拔归仁见状也向高仙芝表态,“卑下也赞同契苾将军,此番伏击是捡了便宜,不应领功!”

高仙芝原本就极为欣赏契苾贺,现在又见他不居功自傲,甚至还极具大局观的拒绝了请功,又不禁对其刮目相看了。

至于此人与秦晋的关系,高仙芝也逐渐一点点的“淡忘”。说实话,如果秦晋不是为了自保而选择兵变,他对此人的印象感官都是上好的。尤其秦晋在练兵上造诣,能够做到令行禁止的地步,放眼天下恐怕也无人能出其右。

也正是因为对秦晋有叛逆之心的芥蒂,高仙芝才有意无意的对秦晋进行打压,也默许了杨国忠以及天子对他的打压。

与心思难料的秦晋不同,契苾贺显然简单了很多,而且此人出身名门之后,其先祖为铁勒可汗契苾何力,后来归顺唐朝爵封凉国公,成为太宗的得力干将,契苾一门由此显赫于唐朝。

如果不是武后当政,契苾家受到了宗室的牵连而全数获罪,也许契苾贺的人生,又是另一番光景了。

也是将门之后本不该蒙尘,一旦有了合适的机会,果然就会如锥入袋脱颖而出。不过,这个契苾贺却从不以此自傲,提及新安以及陕州、弘农的几次大战,他都是张口闭口必提及秦晋,声言自己不过是一颗马前卒子而已。如果没有秦晋的计谋和指挥,也就没有这一次又一次的大胜。

当然,在绝大多数人的眼里,契苾贺这么说仅仅是自谦而已。包括高仙芝在内也是如此认为的。秦晋此前不过是新安县的区区县尉,进士及第出身又从未接触过刀兵之事,纵使果真才智过人,如果没有契苾贺这种将门之后相佐,恐怕也未必会有那几次大胜了。

这也是高仙芝对契苾贺如此看重的原因之一。

同类推荐
  • 蓝色的草原

    蓝色的草原

    这是一个动乱的年代,曾被成吉思汗统一起来的蒙古人又重新四分五裂。南方的大明帝国正处于暮年,而新生的后金也产生着极大的野心。所谓乱世出英雄,谁为英雄?没有人知道,在这个时代,谁都可以是英雄,谁都可以创造传说。但如今,这里的人们依稀只听到那大漠深处传来的悲壮一声:我永远也不会放弃我深爱的这片土地,因为这里有我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
  • 大诗圣

    大诗圣

    盛世王朝千秋世,李杜诗,柳苏词。琴棋书画,谁敢称第一?纵然风流也逍遥,遍知己,红颜倚。一心只愿做书生,上匪山,下官场。披盔为将,金戈铁马长。攘内除外帅旗杨,一世人,大诗圣!且看一个才子来到盛唐,成就一个传奇!
  • 南宋1276

    南宋1276

    一不小心穿越1276,南宋形势已经十分危急。伯颜攻破临安在即,宋帝惶惶不安欲投降这是一个悲惨的时代,难以名状的痛苦记忆。当蒙人的铁骑踏碎南宋的大好河山,朝廷不反抗,大宋子民不能坐以待毙,除了反抗别无他法。穿越成四川制置使张钰的儿子张云,成为一名小兵,拥有变身系统,看我如何扭转乾坤,杀灭鞑子,还我山河。军制:厢辖10军,军辖5营,营辖5都。每都100人。
  • 帝国春秋近黄昏

    帝国春秋近黄昏

    一战前夕的奥匈帝国,已近黄昏,争霸已成春秋大梦,虚无的繁盛背后,是种种忧患。一个遥远东方的宅男或者说是旅(流)行(浪)者,无意间闯入貌似平行位面的世界,成为一个没落小贵族,且看穿越架空人士如何苟全性命于乱世,如何渐渐崛起,最后又能否在大国博弈的夹缝中为病入膏肓的奥匈帝国求得一线生机。
  • 环岛

    环岛

    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虚构的故事。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真实的故事。
热门推荐
  • 重生在还珠:统万里江山

    重生在还珠:统万里江山

    为国捐躯的他重生在奇葩遍地的世界,宫廷中的阳谋阴谋防不胜防。历史的轨迹是否能够逆转?妻妾成群,又有谁能赢得他的心?
  • 最强哑少

    最强哑少

    这是一个混乱的世界,充满了尔虞我诈。一个哑巴突然可以说话了,但是他说的每一句话都会改变世界。沈聪峰无奈的看着漂泊大雨,轻轻的说道,“还是晴天比较好。”瞬间,天空中再也找不到一朵雨云,万里晴空中,太阳正对着他灿烂的微笑。
  • 女王回归:宁家嫡女权倾天下

    女王回归:宁家嫡女权倾天下

    宁繁歌,歌尽繁华,繁华歌尽。一朝惨死,她的遗言响彻一方天地!意外迎来二十一世纪当中无愧的女王强大灵魂入驻,时光倒流三年回到十二岁落水事件。凤眸再睁,天下乱!前世,人们说:“宁家有女,宁繁歌身为将门之后,能文不能武,让祖上蒙羞。”今生,人们说:“宁惹阎殿阎罗王,误惹宁家宁繁歌。”前世,她受尽人情世故,今生,却得宁家上下无尽宠爱,重拾亲情,势必倾尽全力护宁家周全。为了宁家,她不后悔她做的,不后悔她活的方式!她曾对天下人说:“屠一人是罪,屠百人是雄,屠得九百万便是这雄中之雄,我要做的便是这雄中之雄。”
  • 天之恒,裂变

    天之恒,裂变

    天狗降世,万邪苏醒;一生坎坷,残喘苟活;勿念勿挂,莫失莫忘...天钩本以为会有一个美好的童年,然后他发现自己错了,他明白,自己的身份,不允许他好好活着!
  • 快穿之愿望逆袭时

    快穿之愿望逆袭时

    百晓,一个自带神经病属性的妹砸,死后被一个叫007的玩意绑架……呸,绑定。自从以后走上了一条前(wu)途(xian)光(zuo)明(yao)的大道……作者温馨提示:千万不要看第一个任务,不怕死的请尽情尝试[哭笑jpg.](咱不定期更新~)
  • 傻丫头蜕变

    傻丫头蜕变

    女人靠父母能当公主,靠男人能当王妃,靠自己能当女王。看一个来自农村的女孩,如何从穷公主蜕变成富女王。破茧成蝶的艰辛,谁能体会?
  • 赤城王侯郡

    赤城王侯郡

    赤城,除了京城,它最大。而驻守这座城的是住在姬侯府的解(xie)王。解王的第一位夫人,她是绫祭,与平常人甚是不同,她是人们称为的海神。说是神,倒不如是她来自于深海的鲛人一族中的鲛人。安安分分地守护着赤城周围的一片汪洋。鲛人,原本是没有双腿的,因为某种原因,让她成为了拥有和人一样的双腿,而且修长美丽。鲛人一族,数百年来住在离海平面不知多深的海底,他们与人类签下契约,人类永生不能捕杀鲛人一族,但残暴的人们还是出海去围剿他们。解王在血泊中救出了这个女鲛人,为了感激他,舍身下嫁到姬侯府。
  • 血色月下

    血色月下

    这是一条通向光明的道路……这是一条通向黑暗的道路……无论是怎么样的道路,我都会踩着阻挡我道路的人,坚定的走下去。我已经不是从前的我。我要让这天,重新洒满阳光!!!我要让这地,重新布满芬芳!!!本书悬念较大,主要以故事结构为主。希望朋友们多多支持。
  • 清风与浊酒

    清风与浊酒

    每一个故事,形形色色,每一段青春,放荡不羁,愿时光对你和他温柔相待,愿我们可以巧笑嫣然我们的故事,刚刚开始
  • 百年沧桑

    百年沧桑

    这是一部以中国梦为主题的散文集,该书按照时间顺序,收录了自晚清至今,六十多位文人志士的经典力作。从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秋瑾的《敬告中国二万万女同胞》、鲁迅的《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到李大钊的《新的!旧的!》、陈独秀的《新青年》、方志敏的《清贫》,再到萧乾的《看待二十一世纪中国》、韩少功的《笛鸣香港》、王昕朋的《山神的女儿》……该书展现了中国梦的蜕变:从精英们骨感的理想,最终成为每个人丰满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