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71400000008

第8章 近代德法高等教育的改革及比较(2)

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为什么被拿破仑征服的德国选择了不同于法国的高等教育未来?美国教育史学者麦克莱兰(Charles E.McClelland)说:“明确而简单的回答是:德国人对改革的可能性和保留大学形式的必要性更具有信心。邦和社会支持大学,虽然这种支持经常是勉强的并且以有效的变革为条件的。在德国,大学日益成为邦的机构,甚至在教会控制的各邦也不例外。相反在法国,大学与教会不断的联系,使他们面临着革命政权的要求的威胁。”事实上,法国传统大学在大革命时期被关闭的主要原因正是由于它们的宗教性,当时的革命政权和反革命的教会势力是水火不相容的。

在学术自由的旗帜下,柏林大学在行政管理和教学上采取了一系列新的措施,如实行教授治校,采用讲座制,提高哲学院的地位,注重习明纳(Seminar)和实验室方法,等等。柏林大学的改革,成为德国高等教育的榜样。一些老的大学参照柏林大学进行了重大改造;新建大学则完全效法于柏林大学。在不到半个世纪里,德国大学已享有世界性的声誉,它实际上成为当时世界科学和学术的中心,成为培养学者和科学家的摇篮。更重要的是,大学对德意志民族和国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当然,德国大学的成功并不意味着它是尽善尽美的,这种培养“学者”,追求“纯粹科学”的大学教育并非适合所有学生的要求,德国社会和工业的发展,也需要大量的专门化的实用的科学知识,在这方面,德国在19世纪中期以后十分注意向法国学习。约从1860年代开始,柏林、慕尼黑、奥格斯堡、汉诺威、斯图加特、卡尔斯鲁厄、纽伦堡、达姆施塔特、亚琛和不伦瑞克等地相继创办高等技术学院,主要效法巴黎多科工艺学院,训练:工厂管理人员和科学技术人员,对日耳曼帝国工业的突飞猛进做出了贡献,弥补了德国传统大学的不足。1899年,这类学校正式被授予大学的地位。

前述拿破仑建立的法国高等教育模式,经历复辟王朝时期(1815~1830)、七月王朝时期(1830~1848)、第二共和国时期(1848~1852)和第二帝国时期(1852~1870),其间尽管有一些波折,但主要方面和特征始终:未变。经过数十年的发展,这种模式的弊端及后果逐渐显露,最终使法国丧失了在欧洲科学方面的领导地位。19世纪初法国还是世界科学中心,到19世纪中叶,德国已取而代之。

法国的一些有识之士,早就看到了拿破仑式高等教育体制的缺陷。七月王朝时代,基佐(Guizot)与库森(COusin)曾主张将某些学院合并为承担系统教学任务的真正大学,但他们的意见遭到冷落。哲学家、历史学家勒南(Erlaest Renan)在1864年的一篇文章中,尖锐地批评了当时的法国高等教育,他说:“与德国大学相比,法国的学院处在一种低劣的有失脸面的状况。”18世纪50年代后期,拿破仑三世的教育部长迪律伊(Victr Du—ruv)创办了一所高级研究和实验学校,作为数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及教学中心。新学校鼓励学者进行科学研究,最早引入了德国大学的习明纳方法。上述观点或做法,并没有引起各界普遍认识和重视,直到法国在普法战争中败于德国,才赋予它们以新的力量。

1870年普法战争以法国在色当的惨败而告终,次年法国被迫与德国签订了割地赔款的法兰克福和约。

如同当年受拿破仑凌辱的普邦一样,昔日的胜利者法国此时也备尝丧权辱国的屈耻。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探讨失败的原因,有人归于法兰西帝国及其腐朽的统治机构,有人归于军队素质的低劣和指挥人员的无能,还有人归于腐朽的教会,更有一种观点归于法国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失败。勒南声称:赢得战争的正是德国大学。当时一句流行的警句是:“柏林大学报了耶拿失利的一箭之仇。”许多人赞成著名科学家巴斯德(LouisPasteur)的观点,法国在半个世纪中忽略了智力的培养,特别是在科学上。目前迫切需要对高等教育各学院的教学和研究进行全面改革。对德国教育的赞扬扩大到各级教育水平。新闻工作者反复强调这句名言:普鲁士初等学校教师是色当战役的设计师,现代中等教育实科中学为普鲁士军事实力提供了科学基础。一些访问过德国大学的人,亲眼目睹德国大学的优良和法国大学科学研究的落后,要求按照德国大学的榜样改革法国大学。民族精神能够而且必须通过教育振兴的信念,存在于未来几十年问所有的改革方案之中。

当时的情绪是有助于接受变革的,共和派政府开始采取措施重振法国高等教育。1877年设立硕士学位奖学金;1880年设立国立“二高级教师职位奖学金“;1885年增加对各学院的拨款并允许它们接受捐赠,此外对校舍进行了修建,增设专业学科,改善教授和其他教学人员的待遇。1883年,第三共和国总理费里(Jules Fem)亲自征求教授们对独立的学院合并为具有较好的研究条件的省立大学的可行性的意见。1885年成立学院总评议会,由各校校长和两名教授参加,力求协调各学院的活动。这些措施为1896年法国高等教育更大的改进奠定了基础。

1896年,议会通过法令,宣布每个学区的原有学院可以组成一所大学,给予大学法人资格,扩大自主权。

于是,17所大学宣告成立,这在法国高等教育史上是一次重大的变革。值得强调的是,这次变革并不意味着重新恢复了大革命时期被废除的传统大学,而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尝到了仅仅受功利主义支配的高等教育所结出的苦果的法国人,一方面适应国家和时代的要求,一:疗面参照德国大学成功的经验而作出的正确抉择。其效果通过巴黎大学的新生而日渐显露。正如当时法国教育改革家利阿尔德(Louis Liard)所说:“这宏伟的索邦(巴黎大学所在地),是共和国最壮丽的工作成就之一。”这里汇集了许多第一流的教授和学者,所有的研究领域都采取科学方法,其中历史研究尤为突出。新一代的史学家大多曾在德国学习,在研究上注重当代史,教学方法上强调习明纳。他们坚信对国家历史的研究能够恢复1870年灾难后法兰西的精神。20世纪初,大多数法国青少年从巴黎大学教授编写的各级历史教科书中学会热爱国家和共和国。此外,著名社会学家涂尔干在巴黎大学的社会学和教育学研究也是令人瞩目的。

到1910年,巴黎大学的学生达17512人,远远超过其对手柏林大学,在数量上位居世界第一。在经费上,巴黎大学也远比柏林大学充裕,每年由国家拨给的补助金加上大学自身的收入达700万法郎,约比柏林大学多出200万法郎。从各国慕名而来的留学生不断增多。

巴黎大学再度成为有名的科学和知识中心,为法国大学和国家重新带来了荣誉。

历史的经验是值得深思的。高等教育在近代德、法两国所走过的道路,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教训。

其一,教育与民族复兴和国家存亡有着密切的联系。教育昌盛,国家才能富强,才能够抵御外侮,免受他人宰割。耶拿战败后的普鲁士和色当战败后的法兰西正因为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才有战后的励精图治和重新崛起,才能使民族和国家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其二,教育发展是有一定的规律的,必须尊重之。

德国对大学的改革反映了时代和国家对高等教育的要求,大学既要为国家服务,又要保持一定的自由和独立性,过分的行政干预只能适得其反。正是学术自由的原则成为柏林大学以及其他德国大学的保障,并使之成为科学和学术研究的中心。拿破仑将高等教育置于国家的严密控制之下,虽然也产生了一些急功近利的效果,但最终使法国高等教育沦为二流水平,丧失了法国在科学上的优势。

其三,发展教育要注重国家之间的借鉴和交流。德法长期互为敌国,但并没有阻碍两国间教育的交往和!学习。德国著名教育史学者鲍尔生(F.Paulsen)说:“一些国家在强权和财富的竞争中,因彼此相互仇视,以致陷入了战争;但在教育领域中,这些国家却都在进行和平竞赛和友好交流。”近世德国和法国不正是最典型的例子吗?

同类推荐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盆景(阅读中华国粹)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盆景(阅读中华国粹)

    盆景滥觞于中国古代,距今有上千年的历史了。盆景师法自然,充满生命张力,是山水风景的缩影,自然而真实,盆景艺术延续至今饱含古代文人艺术家轻逸淡雅的情怀,可以称盆景是文人艺术家的“宠物”。
  • 培育企业持续营销力

    培育企业持续营销力

    本书作者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大量的调查、实证研究,结合系统分析法,深入探讨企业持续营销力的内涵、系统结构、动力作用机制以及培育策略等。
  • 中学生作文辞海(金榜作文通关宝典)

    中学生作文辞海(金榜作文通关宝典)

    提起作文,许多中学生会觉得头痛,不是辞不达意,就是笔下生涩写不出来。虽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结果却不尽人意。如何克服这一难题呢7古往今来,好文章数不胜数,面对浩瀚的文海,我们该如何撷英含咀呢?人生的风景,生活的感受,该以怎样的笔墨去形容。又该以怎样的目光去审视,以怎样的灵魂去容纳呢?本书正是为此而作。本书是一本以文带句,兼有阅读、品赏和借鉴功能的综合性作文辞典。它涵盖全面,内容系统,选材新颖,体例规范,文字优美,是我国近年来最新最全最实用的中学生作文工具书。
  • 教你学组词造句(上)

    教你学组词造句(上)

    语言文字的简称就是语文。语文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工具。它既是语言文字规范的实用工具,又是文化艺术,同时也是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
  • 怎样对学生进行科学素质教育

    怎样对学生进行科学素质教育

    教育应以提高学生素养为目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本书以培养中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并依据新课程标准编写。通过本书的学习,能知道与身边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基本方法,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形成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
热门推荐
  • 让你的气场爆发:决定你成功的气场心理学

    让你的气场爆发:决定你成功的气场心理学

    气场能显示出一个人的整体身心状态,是生活中一种无形的力量。《让你的气场爆发:决定你成功的气场心理学》把主题“气场心理学”这个概念把握得较为准确,论述较为科学和客观,案例贴合全书风格,条理清楚,层次分明,每个论题都由浅入深,颇具说服力。
  • 那个夏天遇见你

    那个夏天遇见你

    她与他本是两条平行线上的人,她是他的老师,他是她闺蜜的弟弟,她比他大五岁,而他们却纠缠在了一起。“你只是习惯了而已,我离开以后你就会知道这不是爱。”她背对着他说。习惯,习惯,你们都说是习惯,我曾经那么努力的想要用这个借口忘记你,最后只不过是发现更爱你而已。夜宇呆呆的想,泪不知不觉布满脸颊。
  • 一起走过的联盟路

    一起走过的联盟路

    在2011年,一款游戏的发布,震惊了整个中国,它就是“LeagueofLegends”,霎时,无数的电竞爱好者舍身弃命地投入到这款游戏中,宋昊辰和他的兄弟们也踏入了这条不归的征途·····
  • 水月镜花缘

    水月镜花缘

    本是一名浣纱女,与世隔绝,简单自在。没想过有一天自山外走来一名白衣男子,风度翩翩,温尔文雅。只一刹那,便陷入那对古井无波的黑眸。竺萝山、月明阁、浣纱江······回忆历历在目,与你相处的每一寸时光仿佛都还在昨天清晰可见、触手可及,只是为什么再想起便剜心刀绞?以为是缘是福,却发现原来都是你一手编织成的假象,我却一往而深、一错再错。而最终我沦落凄惨结局,声名狼藉,而你却心愿达成,功成名就。我始终不懂,究竟是我太傻看不透,还是你掩饰太好早有预谋?但我不愿去憎恨,至少最初的邂逅我曾拥有。原来镜花水月皆是一场空。
  • 羁绊之交错的命运

    羁绊之交错的命运

    双亲的忌日毫无意外地又开始下雨,南宫玉并没有去上坟,而是在雨地里走了整整一天,晚上回家,路过一条小巷的时候,他无意中捡到一个昏迷过去的“少年”,本以为这只是平静的生活中的一个小小的插曲,没想到,随着“少年”的出现,他的命运将被彻底改变……ps:生神东岳神君与死神西岳大帝的爱情故事,虐恋情深,结局HE
  • 忧国忧民(中华美德)

    忧国忧民(中华美德)

    青少年时期是品德形成的重要时期,对于以后的道德观的树立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从青少年时期就要给他们正确的引导,使之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本书通过故事告诉青少年孝、义、节、礼等传统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在青少年学习传统文化的同时,也重新认识了”中国的美“。这对外来文化充斥审美和阅读的今天,有着一种增强民族自豪感,了解中华文化,从浮躁到宁静的”回归“的意义。《中华美德》便是从数不胜数的美德故事中摘取的具有代表性的事例,从孝敬父母、文明礼貌、诚实守信、正直无私、热爱祖国、立志发奋、友善互助等方面述说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希望故事中的精华能够滋养青少年纯洁的心灵。
  • 夜半打更人

    夜半打更人

    天干物燥的小心火烛的下一句是什么?夜半打更声又包含着多少未知的恐怖?莫名其妙出现的铁箱子,铁箱子里又是老土老旧的打更装备。一切书本上说不该存在的现象一件件的出现,主角王立胜又该如何破解。乌鸦啄目,激战女鬼,治理学校灵异安危。正义里参杂了点邪,那就是恶。
  • 戏如人笙

    戏如人笙

    有人说人生如戏,戏如人生。这何尝不是呢!舞台的戏子,只不过是现实中的一份子,戏子的出现只是为了让过去的故事一一重现。没有一个人可以逃避现实,即使你不面对现实,现实也会面对你。逃避只不过是懦弱的一面,当你学会面对现实这世界会呈现给你不一样的一面。
  • 终成眷属

    终成眷属

    许景竹的名字,是爸爸的姓加上妈妈的姓,取“竹”之坚忍不拔,立根破岩的品性而得名。李江宸的名字,同样是父姓加上母性,取“宸”之北极星所在,帝王居位之意而得名。就像这两个名字一样,许景竹一直固执的认为,她和李江宸,就是一个地上,一个天上。幸好,我用了八年不离不弃。初见时,你我不是有情人,最后,我们终成眷属。
  • 娱乐圈之还不是我宠的

    娱乐圈之还不是我宠的

    叶晓晓第一次见到沈昭的时候就惊为天人,她暗想,早晚有一天,她要把他据为己有。当然也就是想想而已。她一直以为她是那个追人的,没想到自己才是一直被宠的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