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71000000009

第9章 和睦与交恶(1)

民主共和党的一统天下

1808年初,年轻的威廉·卡伦·布赖恩在波士顿发表了一首题为《禁运》的长诗,对杰斐逊极尽讽刺之能事,诗中有一段这样写道:是你,玷污了每一位爱国者的名声,是你,给人民带来灾难,给国家带来不幸;滚,卑鄙的小人!快离开总统的宝座。

快揭开你的秘密,无论是清白的还是丑陋的。

哲学家,快去研究萨莉的美貌,

快去投向那黑奴的怀抱。

把印玺交给那些远见卓识的人,

再不容许你主宰国家的命运!

对杰斐逊来说,即便没有这些恶意的诽谤,他也早就打算退隐了。

8年忙碌的总统生涯已使他精疲力竭,他完全明白和体会到华盛顿当年的苦衷。他渴望回到蒙蒂塞洛的庄园过一种宁静、闲适的隐士生活。

在离开白宫的前一天,杰斐逊告诉朋友说:“几天之后,我就要回到我的家、我的书和我的庄园那里去了,任何一个囚犯解除镣铐时都没有像我摆脱权力的桎梏时那样心情舒畅。”

然而,要求总统留任的呼声却十分高涨。随着美英矛盾的加剧,先后有9个州和1个准州的议会致函杰斐逊第二届任期结束后不要退职。一位有影响的宾夕法尼亚共和党人写信劝说杰斐逊:“现在的事态和形势明摆着,您绝对不能拒绝再一次连任总统……人民拥护您的声音从来没有现在强烈。”对此,杰斐逊语气坚定地答复说,在适当的时候放弃他的职位同忠诚地履行这个职位一样,都是他的义务。如果宪法和惯例没有规定总统的任职期限,总统职位就成为终身的了。他表示:“我不愿当无视杰出的前任所树立的表率,而开创总统职务超过两届任期先例的人。”

在杰斐逊表明不再连任的态度后,麦迪逊成了下届总统的预料中人。1808年1月,国会民主共和党党团会议上正式提名麦迪逊为总统候选人,乔治·克林顿为副总统候选人,这正符合杰斐逊的心愿。

詹姆斯·麦迪逊,1751年生于弗吉尼亚州的康韦港。1771年毕业于著名的普林斯顿大学,兼有学者和政治家的气质。他与杰斐逊志同道合,友情甚笃。他参加起草的弗吉尼亚宪法曾得到杰斐逊的帮助,杰斐逊执笔的《独立宣言》也吸收了弗吉尼亚宪法中麦迪逊所写的《权利宣言》部分。1787年联邦宪法草案出自麦迪逊的手笔。在建国初期,他们两人在联邦制问题上的意见虽曾有过分歧,但友谊始终未受影响。

1792年,两人一同创立了民主共和党。杰斐逊就任总统后,麦迪逊被任命为国务卿,在内政外交各个领域与杰斐逊密切合作,政绩斐然。所以,杰斐逊推举他继任总统自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在竞选过程中,使麦迪逊易受攻击的问题是《禁运法案》,该法的实行并未达到使英、法两国尊重美国在海上中立贸易权利的目标,相反却严重损害了美国的商业和航运业。联邦党人严厉抨击国务卿麦迪逊把禁运作为建立国内制造业的手段,不惜牺牲东北部新英格兰地区商人们的利益,认为这是极其愚蠢的行为,必须予以彻底纠正。由于共和党的禁运政策有明显的缺憾,使得联邦党的总统候选人查尔斯·平克尼似乎没有硬伤,没有更说不过去的不适合当总统的错误。

但是,竞选的结果却使联邦党人又一次栽了跟头。这年11月4日至12月6日,全国17个州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推选出选举团成员。12月7日,由选举人进行投票。结果,麦迪逊以122张选票的绝对优势当选总统,联邦党的平克尼只得了47张选票。这说明,共和党仍然存在着使自己继续执政的广泛的群众基础。

“麦迪逊先生的战争”

1809年3月4日,麦迪逊在白宫宣誓就职。最初6个星期,他不断受到人们的欢呼,被视为一个伟大的和平缔造者。国会在撤销杰斐逊的禁运时,针对英、法两国,另行制定了一项《禁止通商法案》,预先许诺如果任一国家首先废除它的损害美国商业的法令,美国即与之恢复贸易关系。麦迪逊特别希望首先与英国达成一项谅解,他同英国驻华盛顿公使戴维·厄斯金商定了一个条约:如果英王陛下的政府撤回其不利于美国海运业的那些谕令,美国则将恢复同英国的正常贸易关系,而对法国则继续停止通商。但是,这项草约遭到了英国政府的蛮横拒绝。

这年5月初,美国国会竟将先前《停止通商法案》的原则颠倒过来,通过了所谓《第二号梅肯法案》。它恢复了同英、法两国的贸易往来,但对首先承认中立权利的国家,许诺与其敌国停止贸易。1810年11月,拿破仑为改善法美关系,做出废除反对中立国海运的敕令的反应,而英国则没有相应的表示。1811年3月,麦迪逊根据《梅肯法案》的授权,下令禁止与大不列颠通商。美、英海军不断地发生摩擦和冲突,战争的阴云已经密布大西洋的上空。美英贸易战的展开,实际上是美国第二次对英战争的前哨战。

美英矛盾日益激化的原因还在于,英国无视美国的领海主权,随意到美国商船上捕捉逃亡的英国水手,强征美国海员加入皇家海军。

1803~1807年间,有528艘美国船只被英舰俘获;1807~1810年间,英国共捕获6,000多名美国船员。特别是在1807年6月,英军舰拦截美船“切萨皮克号”,强令搜查“英国逃兵”,随即向美船开火,造成美国海员伤亡21人的事件,引起美国民众的极大愤怒。英、美海上冲突有增无减。与此同时,英国在美国西北边疆地区经常挑唆印第安人对美国作战。美国认为,印第安人一直在接受加拿大英国人的军火援助,并听信他们的怂恿。肯塔基州的理查德·约翰逊就说:“这里有英国代理人的影子,他们使印第安人对我们保持敌意。”

另一方面,不可否认的是,美国对英属加拿大也有领土野心。国会议员中那些主张吞并加拿大的扩张主义者被称为“战鹰”。鹰派代表人物亨利·克菜说:“我们对加拿大作战,是因为这个国家被视为无力自卫,至少是认为它易于征服。”麦迪逊在主战派的压力下,在他争取连任总统愿望的推动下,加之他一时无法和平地促使英国尊重美国在海上的中立权,便同意了主战派“战争是不可避免的”看法。1812年6月1日,他要求国会向英国宣战。由于西部和南部诸州的经济利益与美国出口贸易息息相关,这些地区的议员希望以战争解除英国的封锁,同时打开向西扩张的门户;而新英格兰地区拥有75%的美国商船,工商业界普遍主张与英国和解,它在国会的议员反对宣战。在这一问题上,国会分为两派,在最后表决时,众议院以79票对49票同意宣战,参议院以19票对13票同意宣战。这样,严重分裂的国会通过决议,于6月18日正式向大不列颠宣战。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就在国会宣战的前两天,新继任英国首相的卡斯尔累宣布立即停止执行枢密院的针对美国的封锁禁令。但这一让步为时已晚。消息传到美国时,战争已经全面爆发了。

实际上,对于1812年的战争,美国方面并未做好切实的准备。这场被联邦党人称为“麦迪逊先生的战争”似乎从一开始就是灾难性的。

当时美国陆军大约只有1万人的兵力,海军战舰不足24艘。麦迪逊政府要迫使英国让步,唯一可行的目标是向加拿大进军。但对如何进攻加拿大,并未有周密的计划。在西部主战派的鼓动下,军队匆忙向加拿大边境两端集结,而没有选择具有战略意义的蒙特利尔作为突破口,以控制劳伦斯河沿岸,割断加拿大东西部的联系,从而犯了战略性的错误。再加上指挥失利,民团士气低落,加拿大边境战事遂接连失利。年迈的威廉·赫尔将军受命向位于现安大略省温泽的马尔登堡进军,他在小心小心翼翼地穿越加拿大国土时,因害怕印第安人的攻击,便撤退至底特律。随后他在底特律被一支英国和印第安人的联合力量包围,未发一弹就率部下投降。尼亚加拉前线美军将领史密斯色厉内荏,尚未与敌接触,便逃回弗吉尼亚。哈里森将军则被困于俄亥俄西北部的沼泽地中。到1812年底,进入加拿大的美军被逐出,而俄亥俄河以北的地区,已处于敌方威胁之下。直到第二年,麦迪逊总统才认识到只有控制住安大略湖和伊利湖,才能保住西北部,从而相应地做出战略调整。

1813年9月,佩里上校率领一支由8艘军舰组成的舰队在伊利湖上的战斗中取胜,迫使英军放弃底特律,退守尼亚加拉一线。佩里舰队袭击了加拿大的约克城,但因安大略湖一带的英国海军力量较强,又退守美国边境。

美军既然不能在英国忙于欧洲战争时取得战略突破,那么在1814年拿破仑被打败后,必然面临英军的大规模进攻。英军增派海军封锁了大西洋沿岸,并在尼亚加拉、尚普尔和新奥尔良地区发动进攻,深入美国本土。1814年6月,英将罗伯特·罗斯率领4,500名精兵进抵华盛顿,而此处美军仅有数百人,无力抵挡英军凶猛的攻势。8月24~25日,首都华盛顿失陷,英军放火烧毁国会大厦、白宫等重要建筑。这次闪电战迫使麦迪逊总统夫妇逃往弗吉尼亚避难。然而,英军在继续向北进攻巴尔的摩时,遭到重创。不久,又传来美军在尚普尔湖胜利的捷报。1815年1月,杰克逊将军在新奥尔良一举歼灭英军2,000人,成为美国在战争中最大的一次胜利。

早在1814年8月,美、英代表就开始在比利时的根特举行结束战争的谈判,但由于双方所提条件不能为对方接受,再加上当时战场上形势还不明朗,故而会谈数月没有多少进展。但到1814年12月,由于欧洲形势的牵制,英国急于结束战争,双方才签订了结束战争、维持战前边界的和约。第二年2月,美国总统和国会批准了和约。第二次美英战争遂正式宣告结束。

1812年战争往往被称为第二次独立战争。它排除了美国资本主义的最大外部威胁,保证了美国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填补了由中止与欧洲贸易所造成真空的国内工业从战争中脱颖而出,成为美国经济中一支充满活力、蓬勃发展的力量。战争的结果是使美国摆脱了对英国经济的依赖,从而有利于美国近代工业化的发展。

这次战争推动了全国范围的团结,巩固了新生的共和国,它调动并加强了美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情感。正如艾伯特·加勒廷所言:“战争重新恢复了革命给我们的后来逐渐减少的民族感情和特性,我们比过去更加美国化了,我们更加作为一个民族来感觉和行动了。”由于联邦党在战争期间采取亲英立场,尤其是1814年12月至1815年1月,新英格兰的联邦党人在康涅狄格的哈特福德召开秘密会议,严厉谴责“麦迪逊先生的战争”,要求修改宪法,甚至打算使新英格兰各州与联邦分离。

这一背叛行为大失人心,导致了联邦党的解体,民主共和党成了单一的政党。

1812年战争所激发的国家主义,规定了此后10年美国政治的方向。这次战争暴露了美国防务、交通和金融方面的弱点,推动了美国政府采取强有力的国家主义政策。1815年,麦迪逊出于对国家安全的考虑,建议要充分保持陆军和海军,要开征国内直接税和保护性关税,并要求成立一个新的国家银行。耐人寻味的是,这些政策建议原本都是联邦党的主张,而民主共和党自建立后长时期内就反对在和平时期保持军队和征收国内税,并曾听任第一个国家银行在1811年寿终正寝。

这实际上说明,联邦党虽然衰落了,一蹶不振了,但它的经济政策和某些政治主张仍有可取之处,仍符合美国历史发展的需要。因此,麦迪逊政府不失时机地提出了一个范围广泛的国内计划,旨在加快经济建设的步伐。1816年,麦迪逊签署了《第二合众国银行法》,并敦促国会通过新的关税条例,关税率较1812年战争时增加1倍以上,以保护发展中的民族工商业。麦迪逊在其1816年12月最后一次年度咨文里,不仅要求采取步骤,以建立一个“广泛的公路和运河体系”,而且还建议在华盛顿创办一所国立大学。应该承认,这些国家主义的改革主张都是颇富远见的。这一系列措施的实施,迎来了美国一个时代的繁荣时期,也开创了空前统一的“和睦”局面。

麦迪逊在两届总统任期结束后,尊重华盛顿、杰斐逊只担任两届的先例,不再参加竞选,并把他的国务卿门罗推向白宫新主人的位置上。

同类推荐
  • 十三太保

    十三太保

    本书所述十三太保的故事,主要是根据史书所载,一部分吸取了古代传说与文学作品的内容,为广大读者介绍了晚唐五代这一特殊时期所涌现出来的特殊军人形象,并且通过对他们的描述,为人们展现出那个风云突变、腥风血雨的特殊时代的历史状况。
  • 霍华德·休斯(名人传记丛书)

    霍华德·休斯(名人传记丛书)

    一个孤儿接掌了父亲的产业,并通过自己的天赋和努力最终成为了出色的电影人、飞行家、企业家、航空设计师及慈善家。他热爱飞行事业,以巧夺天工的设计和精湛的驾驶技术刷新了一个又一个航空史上的记录;他具有远见卓识的头脑,建立了世界最大的科研中心,他发展的通讯设备曾随宇宙飞船登陆月球。他是天才的事业家,也是古怪的亿万富豪,失去事业之后,他遁迹荒漠,至死未曾露面。本书讲述了霍华德?休斯为梦想而执著奋斗的人生经历,青少年读者可以通过本书的阅读,来品评这位天才传奇而具争议的一生。
  • 契诃夫

    契诃夫

    契诃夫戏剧创作的题材、倾向和风格与他的抒情心理小说基本相似。他不追求离奇曲折的情节,他描写平凡的日常生活和人物,从中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一重要问题。在契诃夫创作的剧作中,具有十分丰富的潜台词和浓郁的抒情味;他作品中所表现的现实主义,具有强大的鼓舞力量和深刻的象征意义。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丹钦科以及莫斯科艺术剧院与契诃夫进行了创造性的合作,对舞台艺术作出了重大革新。一起来翻阅《契诃夫》吧!
  • 一代女皇:武则天

    一代女皇:武则天

    武则天(624年—705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唐高宗时代曾出现另一个民间起义的女皇帝陈硕真),也是继位年龄最大的皇帝(67岁即位),又是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唐高宗时为皇后(655—683)、唐中宗和唐睿宗时为皇太后(683—690),后自立为武周皇帝(690—705),改国号“唐”为“周”,定都洛阳,并号其为“神都”。史称“武周”或“南周”,705年退位。武氏认为自己好像日、月一样崇高,凌挂于天空之上。于称帝后上尊号“圣神皇帝”,退位后中宗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武则天也是一位女诗人和政治家。《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一代女皇:武则天》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一代女皇武则天的传奇一生。
  • 猛将陶勇(尹家民黄埔·红墙系列)

    猛将陶勇(尹家民黄埔·红墙系列)

    陶勇(1913—1967),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早年参加革命,从普通战士,迅速成长为一个智勇双全的战将。曾任红军团长、新四军团长、苏皖支队司令、解放军华野四纵队司令,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海军副司令、东海舰队司令,是中国人民海军的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1967年,莫名而死,成为至今尚未知晓谜底的“文革奇案”。
热门推荐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泪溅折花

    泪溅折花

    走在陌生城市,微风细雨吹打在我冰冷的脸上,眼角一滴晶莹的泪珠滑落指尖,忧郁的眼神中好似那冰天雪地里的孤狼。默默这从裤兜里拿出一盒廉价的中南海,手颤抖这夹起一支香烟,也许只有一支微微的香烟能够让他获得此刻的满足。
  • 猎恋情缘

    猎恋情缘

    这是一部关于爱的诠释,但这同样也是成长的里程碑,他倒映给我们的是坚毅。勇敢。决不放弃,我希望读者能够喜欢。
  • 冰山王子请微笑

    冰山王子请微笑

    他和她是雪带来的相遇,他和她又是无言的诀别。他对她表面冷淡而又不屑一顾,内心却可用一切护她周全;她对他依旧不忘心头,想尽自己所有换他一次笑颜。喂,我的冰山王子,我莫影儿会把你抓到然后一直霸占到老,问你可愿意?愿意的话就一起白头偕老,不愿意的话就从此形同陌路。到底结果会是怎样?且看“我”如何把冰山拿到手,且看且珍惜。话说冰山时间长了也是会被融化的,我的冰山王子你也是一样的吧?
  • 十转魂诀

    十转魂诀

    新书随便、请读者大大棒场。前世孤苦伶丁、这世只为保护爱我的人。
  • 再见可能是再也不见或者好久不见

    再见可能是再也不见或者好久不见

    谢谢你教会了我相信爱情,谢谢你给我一个很好的初恋,谢谢你的理智,谢谢你懂我的感情,总之谢谢。再见,可能是再也不见,或者好久不见
  • 渡魂少女事件簿

    渡魂少女事件簿

    云心只感觉到身旁并肩而走的余白突然加快步伐,三步两步地到自己前面,猛地蹲了下来,像那次一样声音温而磁性地说了一句,“上来。”她就感觉自己中毒了一样乖乖地趴到了余白背上。夕阳微暖,轻风微飘。林安跟在身后,安静的看着前面一大一小,嘴角露出一点苦涩,“我终于成为了你想要的人,可是却慢一步走进你的心。”
  • 我的百合小娇妻

    我的百合小娇妻

    她精明却火爆,懒惰却妩媚。可是却被可恶的霸道男很设计了。真是大意啊!算了,她白薇也不是省油的灯。俗话说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可偏偏有人要往枪口上撞,那也不要怪她不客气咯结婚?未免太夸张了吧,两个月都还没到呢?感情不深厚真的可以吗?算了,结婚就结婚,我怕你啊!可是却在开心的时候出现了不想见的人。还要在一起待上那么久。他放荡不羁,曾一度是花边新闻的主角。却在遇到她时就想据为己有。骗他!耍他!愚弄他!看日出!一切都因为她而改变了想法。可是却在结婚后突发状况。离家出走!他孟昊天从和她在一起都没有偷过腥了哎!事事总是如此弄人,怀孕?她竟然敢挟子夹逃,看着吧。就算天涯海角都要找到她。然后不准她离开自己的视线一步,但是她在哪呢?
  • 沧海神仙录

    沧海神仙录

    一个富家少爷醉心武道,由凡到仙,历经艰辛而侠心不改,一段仙凡不能阻隔的情缘,一个生死相许的轮回
  • 我欲为人

    我欲为人

    因一场无妄之灾,余国最年轻的大夫成了一条怪鱼。为恢复人身,为孝敬母亲,许故以一个小妖的身份踏进了仙道世界。道家三派为道统而争,人,妖之间为种族而争,人族之间为国土而争,大争之世下更有迷迷杀机悄然而至。心中之愿不变,唯有仗剑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