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说,我们看世界的态度决定了我们所处的环境,同时也决定了自己的成功之路。
我曾在一本书上看到这样一个小故事:两个推销员同时被派到非洲去卖鞋,其中一个在拍回公司的电报中垂头丧气地写道:请求立即返回,因为这里的人不穿鞋子。另一个则欣喜若狂地写道:这里是个最佳市场,相信定能打开销路,因为这里还没有人有鞋子。后者最后发大财而回。
这就是一念之差导致的天壤之别。同样是非洲市场,同样是把鞋卖给赤脚的非洲人,由于一念之差,一个人灰心丧气,不战而败,而另一个人满怀信心,大获全胜。
这就是信念的力量,只要我们心中有信念,就能够在信仰的路上坚持,最执著、最赤诚、最忠心耿耿;只要我们心中有信念,就能够为信仰而坚持,最彻底、最投入、最心甘情愿;只要我们心中有信念,就能够在为信仰坚持的过程中信守诺言,说过的话,就一定能够办到。
温馨提示
事实上我们有许多信念都是来自于他人,只是当时没有好好探究,如果我们能重新去认识,就会发现有些信念其实根本没有道理,而自己却人云亦云地相信了那么多年。?
4.信念创造现实
威廉?詹姆斯说:“只要怀着信念去做自己不知道能否成功的事业,无论从事的事业多么冒险,就一定能够获得成功。”
怀有正确信念的人是了不起的。他们遇事不会畏缩,也不恐惧,就是稍感不安,最后也能够超越。他们健壮而充满活力,能解决任何问题,凡事全力以赴,终成为伟大的胜利者。如果我们的错误信念是致命的,退一步说,它也会导致平庸。错误的信念夺去我们的能量、我们的欲望和我们的未来。我们必须相信我们自己,成功之前,我们必须相信自己有能力成功。
信念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老教授带领科考队在原始森林中考察时迷失了方向,经过多次努力都没有逃离出来,无论他们如何改变方向行走,最终他们都还是回到了同一个地方。更糟糕是,老教授的心脏病突然发作,危在旦夕。队员们不仅疲惫不堪,绝望的情绪也越来越浓。大家都很清楚,倘若连一丝希望的转机都不再出现,死亡很快就将成为这支队伍的归宿。
就在人们惊惶失措,对自己失去信心时,奄奄一息的教授指着身边的小皮箱有气无力地对大家说:“这是我一生的心血,我把它视为比我生命还重要的珍宝!你们一定要把它带出去。记住,把它交给咱们的领导后才能打开!”
老教授讲到这里,眼睛里充满希望期待,直到他身边的队员们点头默许之后,他慢慢地闭上了眼睛。
科考队员在掩埋了老教授之后,背负着老教授最后下达的使命,他们再次开始了生命的探索之旅,最后,队员们历尽千辛万苦,终于从原始森林中走了出来。当他们回到自己的驻地,把小皮箱交给领导时,他们都怀着好奇的心想看一看小皮箱里装着的是什么。
小皮箱终于被打开了,让所有人都感到出乎意料的是,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大家都疑惑地面面相觑,继而恍然大悟:老教授用心良苦,用一块普通的石头,为他们建立起了一个求生的信念。
同样地,一件发生在美国内战期间的奇特故事,也可以说明信念的魔力。
**教信仰疗法的创始人玛丽?贝克?艾迪,当时认为生命中只有疾病、愁苦和不幸。她的前任丈夫在婚后不久就去世了,第二任丈夫又抛弃她。她只有一个儿子,却由于贫病交加,不得不在他4岁那年就把他送走了。她不知道儿子的下落,以后有31年之久,都没有再见到他。
因为自己的健康情况不好,她一直对所谓的“信心治疗法”极感兴趣。可是她生命中戏剧性的转折点,却发生在麻省的理安市。一个很冷的日子,她在城里走路时突然摔倒在结冰的路面上,而且昏了过去。她的脊椎受到了伤害,她不停地抽搐,医生甚至认为她活不久。医生还说,即使奇迹出现而使她活命的话,她也绝对无法再行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