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67200000001

第1章 序

丁罗男

一通电话、一包快递,刘瑛就义不容辞地把我这个为她的新书《清风明月》作序的人拿下了,理由很简单:你是我“尊敬的老师”,这回“算是一次大的交作业行动吧!”我无语了,记起一句话:“师生之间有一种准血缘的关系”,我自己说过的。

待到打开厚厚的一叠书稿,心中只能用“惊喜”二字来形容。惊者,没想到昔日一个文弱女生,多年来居然悄不声儿地弄出这许多的作品,而且创作、评论一应俱全,洋洋洒洒二十多万字,真是“生”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喜者,自然是学生成果累累、获奖频频,做过她老师的心里也美滋滋的,脸上有光。近些年我为历届学生出版的新作写了不下十篇序言,每每提笔的光景,这份虚荣心便油然而生,现如今当教师的大概也就剩这份乐趣了。

浏览了收在这个集子里的作品,发现刘瑛十几年来写作的体裁和样式真的广泛得很。除了未收录的小说、散文,本集中的舞台剧剧本就涉及了话剧、音乐剧、小剧场戏剧、科幻剧和话剧小品等多种,电视也有单本剧与连续剧;评论方面,既有影评、剧评,又有正儿八经的对“戏剧审美”的研究论文。她这一“通吃”不打紧,可我作序的难度却陡增。看来逐一评介是不可能了,只好择其要者,谈谈我的一点印象吧。

显而易见,儿童题材是刘瑛创作的一个强项。拿她的话来说,手里有太多的青少年素材。这也许与她从小接触和热爱儿童剧的经历有关?或因为长期关注儿童教育问题,始终保持着一颗童心和观察生活的特殊视角?反正,光是收入本书的9个舞台剧中,就有6个表现或涉及儿童形象和青少年生活的。其中,《在花季,我们飞翔》《红裙子,绿裙子》《天上星亮晶晶》等堪称代表作,还不算影响颇大的纪实文学《我的世界你不懂》和广受好评的长篇小说《倒吊男》。

当然,仅有丰富的儿童素材还是不够的,关键是手里要有打开儿童心灵的钥匙,脑中要存着解读儿童心理的密码。这一点,刘瑛做到了。她当过中学生的校外辅导老师、主持过电台的青少年心理咨询节目,还自学成才地拿过心理咨询师资格证。所以,她写起儿童题材的作品来显得得心应手,能够从孩子的眼光和思维方式进行表达。譬如,曾获中国戏剧文学奖的音乐剧《在花季,我们飞翔》,生动地展现了一群来自不同的家庭、性格各异的初三学生。他们原本应该生活得更加轻松、自由和快乐,可是激烈残酷的生存竞争过早地向他们压来,升学成了人生唯一的目标。剧中,当“好学生”、班长严佼佼看到“捣蛋鬼”邓刚领着同学们到操场上去玩时,她一边呵斥他们“浪费时间”,一边思忖:“看小燕子在天上歌唱,我的心也会跟着她飞翔,看同学们整天嘻嘻哈哈,我真想跟他们闹作一团”,但是转念一想,真去了会被邓刚他们笑话她平时的热爱学习是“装”出来的,只得“沉重地捧着书本”退下。可是严佼佼没弄明白,这时候的用功才真是“装”呢!过去有个词“问题少年”,现在不大用了,其实,如今的问题少年更多——不是品德有劣迹,而是心理上的不健康。作者曾在小说《倒吊男》里,让处在青春期的主人公男孩常常打着倒立看世界,因为现实生活中的压力与困惑太大了:学业、家庭、朦胧的恋情……只有倒立的时候,他的心灵才得到抚慰,心情才恢复平静。不得不佩服,刘瑛对青少年心理的把握到了稳、准、狠的地步!

问题出在孩子们身上,板子却要打在社会和家庭中一切应当负起教育责任的大人们心里。应试教育像一个巨大的磨盘,有多少孩子、教师和家长疲惫地围着它运转。许多人累得倒下,却有更多人前赴后继地推着它继续转。中国的教育到底怎么啦?刘瑛想提出这个严峻的社会话题,用的不是论文、报告,而是活生生的艺术形象。当我们看到剧中的家长们,有的用物质满足来诱使孩子就范,有的动辄拳脚相加,有的完全按自己的意志让下一代走他们并不喜欢的路,真的有点不寒而栗。在当今一切都物化的社会里,我们的孩子也被严重地物化了。许多人把孩子当作私有财产,根本没有想到他们也是人,需要人格的尊严、感情的温暖,需要自由的梦想、快乐的成长!我想,这就是刘瑛儿童题材创作的人文价值。她对青少年这一社会的弱势群体——当然,还有老年人群体——给予了特殊的关爱。有意味的是,在《楼上的彩虹》中,作者把这两个群体放到了一起来写。剧中那位因子女都出国而倍感孤寂的空巢老人,与一个父母忙于在外国赚钱而独留家中的小男孩,老少同乐做游戏,互相温暖着对方,但最应该给他们以温暖与关爱的人,却全体“缺席”!喜剧性场面中透露出的讽刺令人心酸,催人深思。

话剧小品也是刘瑛创作中的一个亮点。可能是作者身处群众文化工作前沿的缘故,这些年来不断有优秀的小品成果问世。收进本书的3个小品都是得过各种奖的,其共同的特点就是构思精妙、人物和语言生动有趣,可看性强。这或许得益于她在上海戏剧学院几年的专业学习。譬如《小偷与赞美诗》,写一个不知民警父亲已经牺牲的孩子,错把一个冒充警察偷自行车的小偷当成了父亲,侧面颂扬了人民警察的高尚品德。该剧的成功在于,当小男孩认定小偷是“爸爸”时,作者层次分明地描写了小偷从震动、感动,到决定自首的心理过程,先有他被迫初犯的铺垫,中间是将错就错的尴尬和羞愧,最后是小孩念诵写给父亲那首天真幼稚而又充满赤诚爱心的诗,终于促使小偷未泯的良心战胜了邪念,所以他的转变还是可信的。《婚纱》是一出生活气息很浓的喜剧小品。一户普通人家,一个即将出嫁的女儿串通了父亲,“骗”上了年纪的母亲穿上婚纱拍了结婚纪念照。作品从一个小场景反映了时代的变迁与人的观念更新。在不长的篇幅里显示了作者驾驭人物心理的能力。那位母亲在老伴的挑、激、劝之下,从对婚纱的羡慕、摆弄到终于试穿的过程,也表现得真实细腻、情趣盎然。小品具有以小见大的特点,真正好的小品创作也是不容易的,刘瑛经过多年的实践摸索,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所以我们期待着她推出更多的佳作。

未曾想到的是,刘瑛的评论作品也很出色。收在这里的一组影评文章,我很是喜欢。且不说观点看法——批评往往是见仁见智的,我欣赏的是文笔,没有一二三的理论架势,也非平铺直叙的故事复述,倒像是清新脱俗的随笔,感性得很,意之所至,娓娓道来,一看便是女作家的文字。譬如评论美国影片《逃跑的新娘》,分析女主角卡美姬的心理时采取了小说般的内视角:

……卡美姬正是这样的处在恋爱季节的女孩,从外表上看,她大大咧咧胸无城府,与男孩子疯玩在一起。但她有颗细腻而敏感的心,她喜欢反复地质问自己的感觉,她越是扪心自问,就越能找到男友们的弊病。在爱到疯狂之时,她觉得眼前的男友正是她要找的另一半。一旦身处婚礼的现场,她会变得异常地理性,她用严格而审慎的目光打量红地毯那一头的男子,她问自己,那经营多年的心灵花园难道就要交由这个人来打理吗?那将是一件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巨大的恐慌伴随着婚礼进行曲铺天盖地的落下,卡美姬原本自信的脚步突然沉重,她停下来,一步步往后退去,当众人目瞪口呆之时,她以惊人的速度远离了婚姻。

这简直就是人物的一段段潜台词,大嘴美人罗伯茨只能用表情和姿态来表演,而评论的作者却写出了她丰富的内心。再读一段评论国产片《洗澡》的文字,夹叙夹议转换自如,语言俏皮却暗藏讥讽与无奈:

大明(澡堂主人的大儿子——引注)对澡堂子的鄙夷,不仅仅是鄙视那些前来泡澡的庸常的男人们——看上去他们成天无所事事,谈论的也都是些没有意义的话题——大明的出走,归根结底是害怕沉沦,害怕被澡堂子里烟雾缭绕的热浪消磨掉了一种属于男人的锐气。当代人最大的好处是,可以无所顾忌地对自己喜爱的生活方式进行选择。当然,我们也有尴尬。现在,“久病床前无孝子”成为普通的景观,“儿行千里母担忧”是家常便饭;有孝心而无法实现孝行的儿女们,都在乐此不疲地跳了东槽跳西槽,搏了商海搏情海,忙碌于潇洒人生路,孝心也只好深埋在心底了。

不必继续往下引了,建议读者认真读一下那些文章,很有味道的,尤其是看过影片之后再读,更有一番美味分享的感觉。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相信但凡作家都是喜欢做两件事的:一曰玩山水,二曰望星空。旅游对写作的人大有裨益,这是毫无疑问的。古人说“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可见亲近大自然会开阔人的眼界,陶冶人的性情,那些坚决宅在家里,依靠虚拟的网络世界了解人生的人,恐怕总成不了大家。这是说的作家要“动”起来,但是,有时候也必须“静”,那就是望星空。记得有人说过,时常喜欢望着星空发呆的人,不是哲学家,就是诗人。不错,这两种人的确善于苦思冥想或胡思乱想。没有静思,哪来文学?——尤其是在我们这个浮嚣尘上的时代。

说这些话,还是联系到刘瑛的创作的。据说这两年她的旅游兴致又高涨了起来,而且不满足于九州大地,已频频向国际出发了。这于她今后的写作绝对是件好事。无论在人生感悟,还是文风格调方面,相信她会迈上一个新台阶。至于望星空,我不知道近十几年来她有没有变化,反正在我的印象中,当年在上戏读书那会儿,时常可看到她在教室里托腮抬头,凝望窗外发呆。星星自然数不到,没准在回忆昨夜的明月光?——总之,给我的感觉,她是一个爱思考的学生。有此两个爱好,加上年轻与勤奋,希望刘瑛早日修成正果,成为大家。这并非说笑,而是结束这篇序文时的真心祝愿。

2013年5月10日凌晨

于上海万里寓所

(注:丁罗男教授系著名戏剧理论家、上海戏剧学院博士生导师)

同类推荐
  • 写给未来的自己

    写给未来的自己

    给自己一个梦想,尽管这个梦想可能简单卑微,甚至幼稚可笑,但正是这最初的梦想,成为我们不断努力向前的动力……
  • 鲁迅读过的书

    鲁迅读过的书

    从鲁迅的阅读来梳理其思想精神的渊源,本书是第一次,有筚路褴褛之功。 本书收入鲁迅寓目、阅读过的各类图书凡四千余种,分作“国学”、“现代”、“西学”、“综合”四编,其卷帙浩繁可以概见鲁迅思想的博大精深。作者不是简单地将鲁迅读过的书进行编纂,而是祛除遮蔽深度解读,厘清了作为鲁迅思想之源的阅读史,从中发现了鲁迅的“光荣与漏洞”,确立了阐释鲁迅的新维度。
  • 边缘人

    边缘人

    “当初在确定书名之前,颇费了些脑筋,某天在去新村玩,路过宜宾农校门口时,突然想到边缘一词,“边缘人”就立即出现在我脑中,当即我就兴奋不已,将它作为我这个专集的名字。
  • 写给年轻人

    写给年轻人

    当一个人降生于世时,除了父母给予的生命,一无所有。正因为如此,人生才有了希望与追求,每一个人都可以在一张白纸上描绘最新最美的图画。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颜色你数不过来,但是应该会分辨它们。人生本是个艰辛的历程。我们总是在付出的同时,得到生命开出的灿烂之花。生活并不是笔直通畅的走廊,让我们轻松自在地在其中旅行;生活是一座迷宫,我们时常会陷入迷茫,我们必须从中找到自己的出路,在死胡同中极力搜寻。但如果我们始终深信不疑,总有一扇门会向我们打开,它或许不是我们曾经想到的那扇门,但我们始终会发现,它是一扇有益的门。
  • 自尊的独语

    自尊的独语

    美丽、孤寂、荒芜、甚至罪恶,才可能徐徐燃起自己的生命火焰,才可能造就人类的光……人,确实是“无价”的;而一切卓越的有利于人类前景的创作,便是“无价之人”的“文”:无论是文义文采的“文”,还是文质彬彬的“文”。尽管我们对文学、对世界、对人自身的探究是无止境的,但我还是觉得韩少功是那种相对成熟或健全的作家,早先在读小说时就有这种印象,如今再读散文,这种印象便显得更清晰更深刻。
热门推荐
  • exo之遇见2

    exo之遇见2

    这是边伯贤与林俏然的故事,你愿意陪我讲完这段故事么?
  • 狂妃:妖颜杀手妃

    狂妃:妖颜杀手妃

    哎,她怎么那么倒霉,玩个毒,都能患上流行病毒!你妈的,还遇到个神经病,可是,他们的爱情故事才刚开始……“你妈的,传过来也不给老娘穿个好的,老娘熬了一年才能修炼,老娘怎么这么命苦?”
  • 爱之树

    爱之树

    从一次同桌,一次罚跑,一次又一次的对话,一次又一次的帮助,让他们两个已离不开对方,他们两个一直都在喜欢这对方,却不知道对方喜欢着自己,以为对方都把自己当成朋友,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们知道对方的心意,可是,她却患上了癌症,对于这个,她不想让他担心,也不想成为他的负担,她做了一个决定,出国......
  • 泣龙

    泣龙

    世界已经千疮百孔,一个个上古就存在的家族退缩在生灵们的最后一片净土。出生在神龙家族的伍阳从弱小开始打拼。手段、实力。他要为自己拼一个辉煌,为后辈拼一个将来。
  • 董妃哀册

    董妃哀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信我打你吗天道

    信我打你吗天道

    晓白后悔当初为什么要和厚颜无耻的恶魔搭话,如果他能真正预见未来的话,他一定会高贵冷艳的撇那只恶魔一眼,不屑的冷哼一声然后转身潇洒人生去,可惜冥冥之中自有安排,天意不可违,命中注定他要和这只恶魔纠缠不休……晓白“我拒绝傻子靠近。”某只恶魔明目张胆的挪挪蹄子靠近“白白傻子是谁?”“..是你!请离我远点谢谢!”
  • Tfboys偶遇

    Tfboys偶遇

    一位美丽的少女,她转到了TFBOYS的学校,她是学霸,比班里的人大部分都小2岁。——(tfboys和南宫晴雪的偶遇)
  • 烽烟流轮

    烽烟流轮

    寒冥大陆,分七国,灵国富饶,引无数恶匪尽折腰!.....四国合兵,圣都城破,国君托孤,弱文臣无能欲拼死护少主......万军丛中,老将军奋力杀敌,横刀所向,斩敌救孤。人力所限,从此断头取火,隐姓埋名,天下再无灵之姓氏,待回转记忆,要何为?
  •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曾国藩家书)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曾国藩家书)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都市侠道奇神

    都市侠道奇神

    他,十岁母亲去世。他,十二岁离奇失踪。他,七年后突然出现在他的家乡放牛。他,很神秘的出现。他,有什么本事,没有人知道。他,是桃花命,没有人能逆天改命。他,能掐会算。他,为苦劳百姓请命。他,行走于人、鬼、神三界。他,亦侠,亦道,亦神,亦奇,他,桃花命显世,美女接踵而来,是控制不限、是放纵不趴、是停留危险边缘、是前进无人可挡。他,一个个都来对他俯首称臣。他,行走于人间惩治贪官污吏,指点人迷津,使人豁然开朗。他,与神对话,拨乱反正以求正念。他,桃花命是也,逃不掉,躲不过。斩不断的情思,斩不断的思念。他,宿命,无人嫩解。他,使命,神之安排。他,到底是什么人,跟着我一起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