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56600000002

第2章 天上天下,惟我独尊(1)

释迦牟尼与早期佛教

说起佛教,许多人总以为是不问世事,心如止水,无所作为,就算有点儿闲适或避世的聪明,也算不得什么有用的人世智慧。这话自然也不好说毫无道理,因为佛教流传久远,很难说没有这方面的流弊。不过,要说它的创始人也是这副样子,恐怕就太不公平了,至少是非常不确切。有一个故事是这样说的——

有一回,音乐之神乾闼婆王给世尊(就是释迦牟尼)献乐,感动得三千大千世界一切山河大地尽出琴声,世尊的大弟子摩诃迦叶也禁不住闻乐起舞,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乾闼婆王就问了:“世尊,您的弟子迦叶岂不是阿罗汉吗?阿罗汉没有世俗的欲望,怎么迦叶还有这种毛病呢?”

释迦牟尼说:“确实没有毛病,还请不要乱讲为好。”

乾闼婆王于是再抚琴三遍,迦叶也情不自禁,三度起舞。这下乾闼婆王觉得理直气壮了:“迦叶跳舞了,不是吗?”

释迦牟尼还是说:“确实没跳舞。”

乾闼婆王有点生气了,说:“世尊怎么可以瞎说呢?”

释迦牟尼说:“不说瞎话。您抚琴,山河大地草木瓦石一起共鸣,对不对?”

乾闼婆王一想:“是呀。”

释迦牟尼又说:“迦叶也是这样嘛。所以我说他其实没有跳舞。”

这样一说,乾闼婆王就服了。

所以,要理解佛家的人生智慧和处世态度,不可以贸然下结论。一个自由自在、活灵活现、生机蓬勃、充满生活情趣的迦叶,得到老师的首肯和赏识,其师范也就可见一斑了。这样活泼泼的老师和弟子,实在是讨人喜欢,他们的历史是值得了解的。

六师外道,百家争鸣——天下大势

妙高山上

高妙智慧

佛教起源于古代印度,它的创始人就是释迦牟尼。

人天导师释迦牟尼(前566~前486)诞生的时候,中国的大成先师孔夫子(前551~前479)也快出生了,他们都在公元前6世纪来到人间,古代印度正处于一个空前的经济发展时期,一个崭新的中国也正在酝酿中。在印度,铁器大量采用,农业手工业发达,尤其是商业,内贸外贸都很活跃。外贸是西到缅甸,东至波斯和阿拉伯,南边通到斯里兰卡,生意红火。只是跟北边的中国,没听说有什么生意上的往来,大概是喜马拉雅山太高,海路也太远的缘故。

不过当时的印度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而是多国林立,发展也很不平衡。可能有些地方还处在原始社会末期,有些处在奴隶社会,还有的处在封建社会,学术界还没有定论。其地理范围,包括整个南亚次大陆,除了今天的印度,还包括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泊尔等国,以及克什米尔地区。

印度的地形,跟整个地球陆地的样子有对应之处:北边大,南边小,像个倒立的梨子。按照大陆板块构造说,在大约1亿3千万年前开始的地质中生代的白垩纪时期,也就是恐龙大行其道和裸子植物十分繁盛的时代,发生了著名的喜马拉雅山运动。那时候,印度洋板块向亚欧大陆南缘奋力俯冲,在二者撞击的结合部上,形成了世界上最年轻最雄伟的山脉。

这场造山运动结束于晚第三纪,大约在300万年前。沧海桑田,从第四纪以来,亚洲各地的升降运动仍然在进行,青藏高原的隆起量据说有4500~6000米。在喜马拉雅山脉发现的鱼龙化石,证明这里曾经是海洋。由于沿海山脉对海风的阻挡和抬升,还由于印度半岛的基部紧接着广阔的大陆,这里的气候具有大陆陛。干季湿季分明,而且干季比湿季长。在湿季也即雨季来临之前,还有一个热季,也很突出。一年只分这样三个季节,处于热带季风气候区。人们认为,这样的地理和气候位置,使人们喜欢思考而较少行动,容易激发神奇的幻想。不知近年来印度软件业的迅速崛起,是否也跟这种富于玄想的传统优势有关?总之,人类出现之后,在这世界屋脊的南段,很早就产生了历史上最智慧的印度文明。最早的世界性宗教——佛教,就诞生在这里。许多年以后,佛教又离开故土,从东西两端绕过喜马拉雅山脉,在中国找到了新的家园。

地球上最高最年轻的山脉旁边,产生了代表人类最高智慧的觉者,这样一件事情,是我们阅读历史的时候最感惊奇的。

正统六派

皆婆罗门

据中国宋代高僧普济的《五灯会元》所列的释迦牟尼佛传记载,佛祖诞生在中国周昭王24年甲寅岁4月8日。照公元算,一般把佛陀生活的年代定为公元前566年~前486年,一共80岁。

群雄争霸和百家争鸣,是这一时期的特点,类似于中国的春秋战国。

不过有一点很不相同:中国的春秋战国,完全是由于统一的周朝大权旁落,分裂为诸多小国而形成的,并没有外来文化的明显痕迹;印度就不是这样。

远古印度文明据说曾经也有过统一的大帝国,后来遭到外族的入侵,远古印度文明没落了,原因不大明了。和中国不同,印度人对于历史记载不感兴趣,连外族入侵这样重大的事件,也查无实据。现在人们推测,大概是从高加索和中亚一带,有一股游牧民族,叫做雅利安人,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侵入印度,带来了以吠陀为代表的雅利安文化。后来,雅利安文化跟西北印度的土著文化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婆罗门教,其最高的信仰是梵天(相当于最高的神或上帝)。这主要是因为大约在公元前1300年左右,雅利安人建立了一个巨大的王朝——保法拉帝国,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宗教文化。

保法拉帝国把古代印度从原始社会带入奴隶制度,进入了一个英雄时代。根据教义,社会分为四个等级,即四大种姓: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婆罗门是世袭僧侣,属于最高等级;刹帝利是王侯武士,执掌世袭的军政大权,属于第二等级;吠舍是从事农工商的普通劳动者,属于第三等级。这三个等级都由自由的雅利安人组成。此外就是第四个等级:首陀罗,专门为前三个等级服务,他们基本上是被雅利安人所征服的印度土著居民,后来就慢慢沦为奴隶了。根据教义规定,四大种姓乃是神造,不可改变。前三个种姓可以过宗教生活,并且通过宗教仪式而获得新的生命,所以叫做“再生族”。首陀罗无权过宗教生活,为神所不救,所以叫做“一生族”。吠陀经典里的《原人歌》唱道——

太初之世,

原人之口,生婆罗门;

彼之双臂,生刹帝利;

彼之双腿,产生吠舍;

彼之双足,生首陀罗。

原人就是梵天。我们可能会想,首陀罗再下贱,也是至高无上的大梵天所生呀,既然如此,首陀罗本性上也应该同样高贵才对。否则吠陀经典难以自圆其说,有损于梵天的尊严。不过,根据后起的《净行书》主张的轮回说,由于人们此生的表现不同,有善有恶,人死后还是可以转生到不同的种姓里去,甚至上天堂下地狱,从而稍稍打破了种姓的绝对不变性;当然,善恶的标准是由婆罗门确定的。

种姓制度规定的“婆罗门至上”,与“吠陀天启”、“祭祀万能”,称为婆罗门教三大纲领。这三大纲领是一以贯之的:教义是吠陀经典,由天启而来,上天把吠陀启示给婆罗门,婆罗门自然至上,而祭祀万能无疑也加强着婆罗门的地位。

婆罗门有特权享受理想的人生。除了通过执掌教权来控制军政事务之外,婆罗门必须过典型的修行生活,即所谓“三债六行”,否则不能算合格的婆罗门。三债是生而有之的:一是对先圣负有学习吠陀的债;二是对诸神负有祭祀的债;三是对祖先负有继承之债。六行是:学习吠陀、教授吠陀、为自己祭祀、为他人祭祀、施舍、接受施舍。其理想的人生历程分为四个时期:净行期,家居期,林栖期,遁世期。

1.净行期:也叫学生期,学道期,是青少年受教育的时期。婆罗门弟子从8岁到16岁之间,要出家学习吠陀等学问。学习年限有12年的,有24年的。其中的入门式最为重要,如期举行入门式,就有了再生的宗教生命。否则,就失去再生族资格,称为“浮浪者”。学习期满,再回家过还俗的生活。

2.家居期:是壮年生活期,也称应世期,结婚生子,过世俗生活。

3.林栖期:孩子长大后,可以继承家业时,家长就算完成家居义务,于是隐居山林,习禅修道,是出世期。

4.遁世期:人到老年,修行圆满,遁居山林,居无定所,如闲云野鹤,不问世事,以乞食为生,所以也叫游行期。其人被称为比丘、行者、沙门、游行者。

婆罗门的修行生活模式,刹帝利和吠舍也可以效仿,他们都是雅利安人。不过在现实生活中,即使婆罗门也不一定完全遵照这种理想模式行事。而基本上由印度土著居民组成的首陀罗,根本无权去过这种修行生活。法律甚至规定,假如首陀罗听别人诵吠陀,要塞住首陀罗的耳朵;首陀罗自己诵吠陀,要割掉舌头。

南怀瑾先生认为:古代印度人的思想渊源和文化背景,由于(1)地理环境和天然气候的殊异,让人醉心于思维,骋志高远;(2)很早就有了根深蒂固的婆罗门教和普及的宗教思想;(3)有出世思想的久远传统,并且以林栖遁世为最大的人生享受;(4)思想高远而偏向于虚幻,由“神我”而回到平实的人生,中间缺乏人本主义的思想体系,致使阶级划分森严,贵贱地位悬殊,连宗教信仰也没有平等和自由。这样一来,就为释迦牟尼的应运而兴,创造了条件。

保法拉帝国在大约公元前9世纪时期达到了繁荣的顶点,出现了好多极富创造力、为婆罗门教奠基的思想家。到了前8世纪,帝国趋于衰落,走向分裂,婆罗门教也日益趋向保守,缺乏初期那种生气勃发的创造力了。在佛陀时代,印度已经处在列国争霸时期,婆罗门教无法适应新兴力量的要求,正在受到内外夹攻。在婆罗门教内部,产生了新的经典《奥义书》,力图挣脱祭祀万能的束缚,而主张“梵我一如”为人生的本来面目和最高目标,这无疑是精神的一次巨大的解放。与此同时,婆罗门教的外面也兴起了强大的异端思潮,其中最主要的是各种沙门集团的思想,包括佛教所说的六师外道。于是,终于在前6世纪形成了两大思潮对峙的局面——一方是正统的婆罗门教,一方是各种异端的沙门思想。

正统婆罗门教当时也分为六个派别,称为正统六派,以与各派异端沙门思想抗衡。六个正统派别是——数论派,瑜珈派,胜论派,正理派,弥曼差派,吠檀多派。

1.数论派。主张二元论,说宇宙的根源,一个是物质的自性,一个是精神的神我。二者的结合乃是一切苦的根源,所以现实世界纯苦无乐。

了解苦因后,明白解脱之因,在于自性和神我的分离,即断离自性,独存神我而得解脱,所以是因中有果论,好比谷种生谷,麦种生麦,因中已经有了内在的果,只是需要让果显现出来。所谓数,指的是智慧数,因为此派归纳智慧之数为25谛,以此立宗,所以叫数论派。它的第一谛就叫做自性,又叫冥谛,具有“喜、忧、暗”三德(性);认为神的存在不可证明,不可知,所以接近于无神论。

2.瑜珈派。瑜珈有时译为“相应”,有时译为“禅思”、“禅观”,因为瑜珈的意思就是冥想观行,天人相应。这一派的理论开始跟数论派差不多,是姊妹学派。数论派是瑜珈派的理论,瑜珈派是数论派的修行方法。

后来有一点不同:瑜珈派主张有一个超时空的大神我,叫做大自在天;这个大自在天跟人我的身心又不可分开,通过念诵密语“唵”,使人我跟大神我相应,自求解脱。瑜珈的修炼方法至今盛行于世界各地,在当时也是印度各派宗教的共同修法,佛教也不例外,即通过执持、静虑、和等持等等方法,获得不可思议的神通和智慧。

3.胜论派。胜的意思是了不得,顶好。他们自称是胜人造胜论。又,胜有差别、特性的意思。这一派主张极微说,好比原子论,是从差异出发的,认为极微是极小的不灭的圆体,不可再分析,以此组成万物。又主张因果差别论,或者叫因中无果论。他们说:“若无因,便无果;虽无果,非无因。”意思是说,譬如桌子这个果,虽然以木材为因,可是假如没有这张桌子,并不能说就没有木材。事物不能从单一因发生,要从和合因、不合和因、助因这三种因才能产生。不过三种因里面也没有果,理由是:因和果的概念不同,比如泥不是瓶;名称不同,比如泥不叫做瓶;同因可以生不同的果,比如泥可以做瓶,也可以打井,泥里头既没有瓶,也没有井;因和果时间不同,先因后果;因和果形态不同;数量不同;假如因中有果,就无需作者,比如泥中有瓶的话,就不必要陶师加工。其学说主要是所谓6句义或者10句义。10句义中的第4句,说的是万物在差异之中也有共同原则。看来这一条似乎可以把他们自己的因果差异论或者因中无果论驳倒。胜论派的目的也是求解脱,不过据说层次比较低,只求通过禅定而升天而已。

4.正理派。所谓正理,意思是“推论”或“标准”,要求以明确的推理来论究正理。于是所谓正理,也就是诸法本真之体。因此正理,一个意思是真理,另一个意思是求真理的正确方法。以正确方法求得真理,就可以解脱。目的仍然是人生的解脱。不过由于对推理方法的重视,后来发展出独特的因明学,为佛家所吸收和发展,列为佛门弟子必须学习的五明之一,也与西方逻辑学成对称之势。中国古代研究逻辑的,有《墨经》,后来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发展,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一大遗憾。

同类推荐
  • 鬼谷子智谋全解(第四卷)

    鬼谷子智谋全解(第四卷)

    《鬼谷子》立论高深幽玄,文字奇古神秘,有一些深涩难懂。为了让广大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其中深刻的思想内涵,易于好读和好懂,编者在编著本书时,根据《鬼谷子》分章分段集中逐个立论阐述的特点,进行了合理分割划分,再一一对应地进行了注释、译文和感悟,还添加了具有相应思想内涵的故事,以便于广大读者阅读理解。
  • 创造进化论

    创造进化论

    本书是柏格森的代表作,书中提出和论证了“生命冲动”的理论和直觉主义方法论,并对之前的进化论哲学体系进行了批判。全书主要内容包括:“生命的进化:机械论与目的论”、“生命进化的不同方向——呆滞、智力、本能”、“论生命的意义:自然秩序与智力形式”等。
  • 普林斯顿大学最受欢迎的思维课

    普林斯顿大学最受欢迎的思维课

    "人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思维决定成败。思维控制着人的思想和行动,决定了人的视野和成就。正确的思维方式,让你事半功倍,青云直上;错误的思维方式,让你茫无头绪,劳而无功。然而正确的思维方式并非是与生俱来的,它可以通过后天的锻炼提高。本书概括总结了12种思维方式、精选了54道思维名题,多角度、多层次地引导你如何正确地思考和选择,让你在一筹莫展中找到突破,在乱七八糟中理出头绪,在山穷水尽时峰回路转,从而增强你的思维能力,激发你的大脑潜能,在现代社会中脱颖而出。"
  • 儒家哲学家智慧

    儒家哲学家智慧

    在春秋战国时代,孔子创立的儒学即被称之为“显学”。汉以后,儒学取得“国家意识”的合法身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儒学对中国社会之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形成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可以说,儒家文化构成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要了解中国的历史与现实,要构建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就必须对儒家文化的基本精神及其现代价值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总体的把握。
  • 左手李叔同右手南怀瑾

    左手李叔同右手南怀瑾

    佛家说:“一切众生本来是佛。”儒家说:“人人可做尧舜。”道家说:“人人皆有仙缘。”这就是说,每个人天然是一座宝库,一旦发掘出来,价值何等惊人!然而,多数人身怀异宝,却庸庸碌碌了此一生,最后埋于荒丘之下,这又是何等浪费! 而李叔同、南怀瑾两位大师却凭着他们那一点点素心慧眼,做了一世高人。为什么多数人不能充分实现生命价值呢?本书将为你指点迷津!
热门推荐
  • 欲统都市
  • 竹恋谣

    竹恋谣

    孤单常伴她,寂寞也是她的常客。一天她遇到他,抛开顾忌去接受他,却没料到是谎话一场。喝下一杯毒酒,她累了,作为杀手界顶尖高手,她承受了很多。可老天不愿她这样死去,穿越到废材公主身上。废材么,哼,真是睁眼说瞎话。她成了她,光芒初现,震憾世人。他,护着她,宠着她,倾尽所有只为她一人。上世的感情己让她对爱情止步,腹黑的他能否打动她。“天下,负了又怎样,我只不负你就行。”“只要你想做的,想要的,倾尽我的所有我也帮你得到,我的生命也行。”看废材的她如何变强傲世天下,腹黑的他如何得到她的心,心只为她跳。
  • 逃嫁公主之民间有爱

    逃嫁公主之民间有爱

    学生妹林默然一朝穿越成了清朝的废材九公主,看她如何改变命运。
  • 蝶变:电晕男神就拖走

    蝶变:电晕男神就拖走

    她是在这个新新时代被嘲笑、无视的“怪人”,是集一身夸赞的“美女”。曾经,她连体会爱情的资格都没有。你我之间的债还没完!曾经放在你身上的东西,我要让你一点一点的还给我!情债肉债,钱债心债,做好准备,想想要怎么还给我?
  • 偶像活动人物等介绍

    偶像活动人物等介绍

    本文是写偶像活动的介绍,如人物,品牌,设计师之类的,望大家支持
  • 古剑奇谭同人之琴心

    古剑奇谭同人之琴心

    洛神宓妃乃伏羲女娲之女,喜音律,擅弹七弦琴。太子长琴为火神祝融的儿子,是处榣山,始作乐风。以古剑奇谭为基础背景,类属于半架空。
  • 林下的时光

    林下的时光

    她本是富家千金,因为父母婚姻的破碎,放弃了家产继承权,林菁取代她入主林家。失去光芒的她却得到了浅延的青睐,他守护了她整个青春。她在浅延的守护下顺风顺水,而唐宇城却不甘她明珠蒙尘,发掘她的才能和潜力。因为浅延的商业决策失败,林澈最终走上了一场财产争夺战,而她的爱情,她的友情又将在这场漩涡中何去何从?
  • 人的自我理解

    人的自我理解

    本书作者秉承胡塞尔现象学传统,运用现象学的方法,从新的理论层面上,对人的自我理解问题进行独特的分析和阐述。通过分析“我”这一指称的独特词法,作者将自我置入一个多元、多中心的背景中,对自我意识,个体与主体间责任,以及跨文化的理解和交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是现象学中“自我”理论的重要发展。
  • 绝品三公子

    绝品三公子

    本书已弃用,已经另开超经典书籍《复仇者先锋》作者;笠天佑www.*****.coml?sword=%E5%A4%8D%E4%BB%87%E8%80%85%E5%85%88%E9%94%8B
  • 我们的青春竟无处安放

    我们的青春竟无处安放

    夏敏,一个28岁都市剩女,接到了高中至今为止的闺蜜,潘乐乐的电话,是她们班级曾经十年前的约定。想起来他们的青春回忆。最终他们遥向何方…青春的方向最终在哪里落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