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朴的生活作风是一种美德。我们伟大的周总理就是简朴的典范。周恩来总理生前曾居住在中南海西花厅,过着俭朴的生活。这从他居住的房屋及院落都可以看得出来。自他住进来以后,从不许装修与翻新房屋及庭院。
20世纪60年代初,周恩来身边工作人员乘总理出国访问的机会,为了保护与加固建筑物,抢时间只搞了点简单的内装修,更换了窗帘、洗脸池与浴缸。周恩来回国见了十分生气,将他们狠狠地批评了一顿。事后,他语重心长地对身边人员说:“我身为总理,带一个好头,影响一大片;带一个坏头,也影响一大片。所以,我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你们花那么多钱,把我的房子搞得那么好,群众怎么看?一旦大家都学着修起房子来,在群众中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周恩来的这一番话发人深省。自此以后,再也没有人敢提及装修房屋之事了。
名人节俭的例子也是俯拾皆是。有人可能会说,总理节俭那是因为当时我们国家经济上不富裕,那不妨来看一个节俭的大富豪的例子吧。
已逝的台湾著名商人王永庆先生只有小学文化,他从一个米店的小学徒,成为身价上百亿的大富翁。在5·12大地震中为大陆捐献1亿元,在台资企业中排行老大,但他在日常生活中非常节俭。在开董事会时,或者出席公共场合时,人们常常可以看见他穿着打着补丁的旧西装,很多人不解地问他为什么要穿这样的衣服,他说:“有钱并不代表浪费,勤俭节约依然值得奉行。”
麻烦父母再给孩子讲一个节俭的例子吧。
故事说在很久以前,一个大财主家的儿媳妇,看到自家家财万贯,金银珠宝等应有尽有,怎么用也用不完,而每日每餐饭菜做很多,吃不完就倒泔水缸里,久而久之,被灶神爷告到了玉皇大帝那里。玉帝一听非常吃惊,就下令天兵天将在第二天的午时三刻,下凡到这财主家作实地调查,如果情况属实,一定严惩不贷。仁慈的观音菩萨听到这个消息,想给这家人一个改过的机会,当晚就托梦给这财主家的儿媳妇,要她把倒在泔水缸里的饭菜捞起来吃干净,不然她和她的家要遭灭顶之灾。这儿媳妇睡到半夜一下子惊醒了,醒来清楚记得观音菩萨说话时的表情和所说的话。想起平常生活中自己奢侈的行为,她立即起床把泔水缸里的饭菜捞得一粒米都不剩,把这些饭菜用清水一次一次淘洗干净,然后在锅里烘干,用油炒了让全家人连夜吃掉。
次日午时三刻,刚才还是晴朗的天气忽然变得风雨大作电闪雷鸣。忽然,三声振聋发聩的雷鸣电闪在这家的屋顶炸响,天兵天将来到她家厨房,在泔水缸里连续捞了三次,也没有捞着一粒米,只好回天庭向玉皇大帝复命。有了这一次的教训,从此这家人勤俭持家,不敢再浪费一粒粮食。
以上例子都说明了节约粮食的重要性,所以要从小培养孩子节约粮食的良好品质。那么家长应该如何教育孩子节约粮食呢?
1.让孩子懂得粮食来之不易。浪费粮食的孩子,往往不知道食物是怎样生产出来的,他们只知道有钱就可以买到很多食物。建议父母有机会带孩子去农村看一下农民是怎样播种、锄草、施肥、浇水的,让孩子体验“粒粒皆辛苦”。
2.不给孩子浪费粮食的机会。浪费的习惯是慢慢养成的,虽然孩子没有把碗里的食物吃净,父母也把碗洗净了;当桌子上剩的菜孩子不爱吃的时候父母就会倒掉。这样就给孩子留下了浪费的机会。建议父母给孩子定量的食物,吃不完不可轻易倒掉。
3.父母不要吃孩子剩下的饭菜。如果孩子剩了饭菜,父母可视情况或督促他们尽量吃掉,或让他们把剩饭留下来下顿再吃。这样,孩子慢慢就会养成吃多少盛多少的好习惯。
4.带孩子去吃自助餐的时候,要给孩子讲明礼仪,要求孩子吃多少取多少,或者每次少取,不够再去取,而不要让孩子养成不是自己的东西就可以随便浪费的习惯。
总之,艰苦朴素这个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定要让我们的孩子牢牢地记在心里并落实在行动上。家长应该从孩子小的时候,从点点滴滴的曰常生活中告诉孩子节约的意义,培养孩子的节约精神,一定不能让孩子养成浪费的习惯。
告诉孩子,不尊重别人就得不到别人尊重
尊重是一朵花,一朵开在心间的花;尊重是一条路,一条通往美好的路;尊重是一团火,一团温暖你我的火。尊重很重要,因此从小就要培养孩子对别人的尊重。而一个不尊重别人的人,自然也难以得到别人的尊重。
据说,在美国印第安保护区有个原始部落,在集会时有个规定,就是得赤身裸体地一起活动,这个特别的风俗,让他们饱受外人的白眼与嘲笑,但即使如此,他们仍然不愿改变这个传统。有一年,这个原始部落发生瘟疫,全部的族人几乎都被感染,于是他们决定到邻近的城镇里,邀请一位当地的医生前来帮助他们治病,这位医生一想到他们的传统,便感到相当为难,但是,看着跪在地上的求助者,医生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不断地激起,最终他还是勉强地答应了。为了迎接医生的到来,原始部落的族人们赶紧开会决定为了尊重这位名医,所有人穿上衣服。所以,这天所有人都穿上特别的衣服,有的人基至打上了领带,聚集在教堂里,等待医生的到来,悠扬的钟声响起,医生缓缓走了进来,然而眼前的情景,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愣住了,这也包括医生本人。因为,老医生背着沉重的医疗器材走进来时,身上居然一丝不挂。
多么温暖的一则小故事,生命里还有什么比为了帮助对方而迁就对方的立场更让人感动的呢?我们都在追求幸福与快乐的生活,但是,什么是真正的幸福?怎样才能享受真正的快乐呢?只要用心,我们就能享受真正的快乐与幸福。因为,人与人之间有着绝对的互动关系,那就像弹力球一样,你用多大的力打到墙面,球体便会以相同的力道,从墙面上弹射回来,故事里的原住民与老医生,心中都默默地牢记着尊重别人,也自然而然地行动了,而我们也可以相信,从此,老医生与这个部落将会相互尊重相互影响,而且不管什么样的变化,都会是最好的转变。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些孩子总是以自己为中心,在说话和做事时根本不会去顾及他人的感受。如:给老师和同学取外号、别的孩子有困难时上前去围观、见到别人陷入困境时却幸灾乐祸、同学回答错了还在私底下挖苦人家、没有征求同学的同意就拿走人家的东西、不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这些,并不是说孩子是自私的,而是幼小的孩子还不知道怎样去关注和尊重他人。如果长期这样,会严重影响孩子与孩子之间的友谊,影响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我们家长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让孩子从小学会尊重他人。
爱尔兰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者萧伯纳在苏联访问期间,和一个聪明活泼的小姑娘玩了很长时间。分手时,他对小姑娘说:“回家告诉你妈妈,今天和你一起玩的是世界著名的萧伯纳。”小姑娘看了他一眼,学着大人的口气说:“回去告诉你妈妈,今天和你玩的是苏联美丽的小姑娘卡秋莎。”
这番话使萧伯纳大吃一惊,后来他把这件事作为教训,铭记在心,并发誓要尊重他人。
不管是名人还是普通人,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都要懂得尊重人,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让孩子懂得尊重别人,满足他人的需要,让他有一种被需要的满足感,这对增加自信非常有效。只有懂得尊重的人才能受到尊重,才会以同样的方式去尊重别人,不会以打压别人的方式来凸显自己的能力,这也正是自信的真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