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短短数月间,我多次来到河南,纵贯于这片广袤的藏龙之地,耳闻目睹着-个个恐龙问世的奇妙历程。我期待着那些远古的生命能尽陕借助专业科研人员和敬业的恐龙修复技师之手,在中原大地发出更撼动人心的呼啸,而河南的“白垩纪公园”也必将成为世界上又令人惊叹不已的恐龙圣地!
重返古热河--自垩纪庞贝城的壮丽史诗
地球,1.25亿年前,洪荒年代。古老的泛大陆被剧烈的地质运动缓缓地撕扯开来.涌入的海水浸泡着大片陆地。但欧亚大陆东部是个例外,这里绝大部分地区是被大大小小的淡水湖覆盖的陆地.这方山清水秀的桃源之地成为生物演化的重要舞台。此区域覆盖了现在中国北方、蒙古、西伯利亚、哈萨二乞斯坦以及朝鲜和日本一部。学界称之为“热河生物群”。托福于细腻如脂的火山灰沉积.一个世所罕见的化石宝库得以在此保存。就让我们跟随作者的笔触,再现当年盛世繁华,重返古热河,去目睹一个新纪元的伊始。托儿所的战斗--1.25亿年前突然,哨兵感觉到巢穴外围有些异动,它一转身,只见一个土黄色的影子直扑过来,嘴里满是带倒钩的大牙,哨兵连想都没想就朝它撞了过去……破晓,一道火亮的霞光划破地平线,瞬间穿透了辽西的茂密森林,拜拉树和短叶杉被扫红了一片。森林的草香,湖泊的水气,都是那么沁人心脾,辽西开春了……森林深处的寂静被一连串的尖叫声打破。一棵倒在地上的巨大的裂鳞果已经开始冒出蘑菇,枯枝上缠满了绿油油的买麻藤。在裂鳞果的另一边,茂密的锥叶蕨中,约40个小家伙们正挤在一起嬉戏打闹着,这里是一群小鹦鹉嘴龙的托儿所。像所有角龙类一样,鹦鹉嘴龙也是群体生活,每个种群组成一个小社会,共同照顾幼崽,共同御敌。小鹦鹉嘴龙刚生下来时又小又弱,长得也比较慢,如果离开父母,它们就要受到肉食动物的袭击。但是父母经常需要外出觅食,所以幼龙托儿所就应运而生。
中午时分,外出觅食的鹦鹉嘴龙开始陆续归巢。幼崽叽叽喳喳,争相叫着闹着,以吸引父母的注意力,保姆则忙着维持秩序,小小的托儿所热闹极了。保姆这个角色通常由未成年的雌龙来担任,要求精力充沛且警觉性高。托儿所的编制除了保姆,还有担任警戒的雄|生鹦鹉嘴龙,此时它正站在近处-棵罗汉松下……这是一只完全成年的鹦鹉嘴龙,长1.8米,高约1米。骄阳下,这个精神抖擞的哨兵时刻注意着任何可能靠近的威胁。它用后腿直立在附近的树桩上,长尾巴作微小的摆动以便能平稳地站在树上,同时警觉地注视着最细微的响动,前后快速转动以察看森林。
鹦鹉嘴龙最引人注目的是那角质巨喙,其形态和功能与如今鹦鹉的喙部极为相似。巨喙能帮鹦鹉嘴龙咬断并切碎植物的叶梗甚至坚果,这个巨喙的巨大咬力超乎人们想象。参照现代的鹦鹉经常有咬断竹笼逃走的报道,放大到近两米的鹦鹉嘴龙,其咬力可想而知。而巨喙如此发达的原因在于其头盖骨背后四周有骨脊,固定着大块而强有力的肌肉。除了巨喙,鹦鹉嘴龙上下颌每侧还各有7~9颗三叶状颊齿,牙齿质地光滑,切割能力强。
此时,大多数小鹦鹉嘴龙正埋头在灌木丛中,“咔吧咔吧”吃着蕨类的嫩叶。突然,哨兵感觉到巢穴的外围有些异动,它一转身,只见一个土黄色的影子从空中扑来,嘴里满是带倒钩的大牙,哨兵连想都没想就朝它撞了过去。这只动物落在它身上,把它掀翻在地。哨兵想站起来反击,却突然发现自己被仰面推倒在地上,有个沉重的东西压住胸口,使它喘不过气来。这只动物正站在它身上,那锋利的爪子已经刺进哨兵的胸口,嘴里呼出的臭气不断喷到哨兵脸上,哨兵张开嘴巴发出了惨叫……刺客是一只成年的帝龙,1.6米的个子虽然不高,但满口白森森的大牙、满身棕色斑纹和尾巴尖端展开的羽毛让对手不寒而栗。两只回巢的鹦鹉嘴龙听到惨叫声后围了过来,只见同伴倒在血泊中,尸体触目惊心。帝龙身上溅满鲜血,不断嘶叫着,神情猖獗。紧张而愤怒的鹦鹉嘴龙张开巨喙威吓着,巨喙上沾满蕨类植物墨绿色的汁液,在阳光下折射出诡异的光芒。
就在鹦鹉嘴龙和帝龙对峙的当儿,托儿所又遭到入侵,一只黑乎乎的爬兽正在挑衅小鹦鹉嘴龙的保姆。这是一种相对大型的哺乳动物,躯体较长,四肢短而粗壮,呈半直立状行走,有点类似于现代生活在澳洲的袋獾。其杀手锏是它头骨上那尖利的门齿,发达的颞肌加上下颌深凹的咬肌窝,表明爬兽有着很强的吞咬能力。
保姆低声叫起来发出警报,想把幼崽都聚集起来,但幼崽们都惊慌失措,慌不择路。情急之下,保姆只身逼向爬兽,爬兽警惕地停在原地,翘起嘴唇露出了牙齿。保姆小心翼翼地盯着爬兽,它深知被这家伙咬一口也不好受。就在这周旋的时分,外出觅食的鹦鹉嘴龙群及时赶回,迅速投入战斗。帝龙与爬兽很陕被制服了,撤回森林中,但它们知道了巢的所在,很可能还会回来的。从此,这个小小的托儿所便永无宁日,直至其中那些神经与身体皆坚强的幸存者长大成^。
这种成年的鹦鹉嘴龙看管幼崽的现象在辽西地区相当常见,有很多化石证据保存了下来。2004年9月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曾报道了热河生物群中发现的一件鹦鹉嘴龙幼体的聚集标本,这块只有0.5平方米大小的泥岩中,竟包含着34只小鹦鹉嘴龙和一只大鹦鹉嘴龙!这群鹦鹉嘴龙化石聚集保存如此完好,是因为突然的非正常死亡并被快速埋藏的结果,其罪魁祸首应该是火山爆发形成的火山碎屑流或火山泥流迅速掩埋了在湖边生活的鹦鹉嘴龙,很显然,它们是火山爆发的牺牲者,这也是热河生物群诸多化石的主要的保存方式。暗流涌动的湖泊--1.23亿年前就在鱼群嬉戏的水域,一根浮木正顺着水流漂过来.可以隐隐约约地看到漂浮着的浮木上有很多奇怪的木疙瘩,但小狼鳍鱼们并不警戒,反而好奇地凑了上去。而这根浮木是伊克昭龙扮的……当你站在早白垩世中国辽宁西部任何一个湖畔时,你一定会感到不适,因为相当炎热_至少比现时的平均气温高出15摄氏度,而且季节变化极强,甚至还会瞬间变化,很不稳定。但这是一片充满阳光的水域,大小湖泊星罗棋布,大地被分割成无数岛屿,像洒落在水面的珍珠,明亮的水体养育了各种各样的生命。每-个湖泊都是一幅精致的画卷……水面上漂着裂银杏的落叶,和着凉风,悠然自在地打漩儿,偶尔还有落果在水面激起“咕咚”声,这是裂银杏今年最早的果实;水边一丛十字中华果正开着素雅的花,有的还举着蓝绿相问的果荚;原网翅虻、舞虻等访花昆虫正奔忙于花丛枝头,滞空振翅、用长喙吸食花蜜;孔子鸟、辽西鸟在树头嬉戏啄食;眼前掠过几只披着绚丽毛发的中华龙鸟,正在林间捕食昆虫;树下几只始祖兽正探头探脑,饥肠辘辘地盯着不远处一只小蜥蜴……与岸上的浮华和喧嚣相比,湖面显得朴实和宁静,但如果有机会置身其中,便会体会到一种强烈涌动的生命暗流。倒在湖畔的一棵粗达5米的裂银杏插入湖泊,枯木在水里的枝条勾住了许多落叶,落叶在水面铺开,造成一小片阴凉,挡住了毒辣的阳光,一大群狼鳍鱼正在此憩息。
狼鳍鱼是中生代后期东亚地区特有的淡水鱼类,也是热河生物群诸多物种中最有名气、研究历史也最长的鱼类,它属于原始的真骨鱼类,在系统上被鱼类学家们归人到骨舌鱼类。骨舌鱼这个名称或许大家并不熟悉,但金龙鱼、红龙鱼想必人所皆知,这些著名的观赏鱼就属于骨舌鱼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