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与魔鬼的谈话》所收入的八篇故事,叙述的题材都是我们——或者说欧洲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与魔鬼的关系;因为欧洲人和我们首先都是人,共同点远远超过区别,所以我们可以在这里使用“我们”这个词语。这些故事并不是为基督徒写的,细读之下,倒可以更多地看出,这是一位现代著名哲学家对现实生活和这个带有普遍性的文化心理现象的形象思维和探索,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具有深刻的意义。可以说,这正是这些故事的本质特点。
作者莱谢克·柯拉柯夫斯基是二十世纪波兰最著名的哲学家、哲学史家和宗教学史家,享有国际声誉,曾任教于波兰罗兹大学和华沙大学,后来任教于耶鲁大学、芝加哥大学,1970年起在英国牛津大学任高级研究员。
柯拉柯夫斯基多次获得国际大奖,最重要的是美国国会图书馆第一届约翰·克鲁格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2003);这个大奖(奖金100万美元)相当于文科诺贝尔奖,旨在奖励哲学、史学、政治科学、人类学、社会学、宗教学、语言学和文艺评论等诸方面的成就(2006年该奖得主是华裔学者余英时)。
柯拉柯夫斯基的主要著作有:《神话的存在》(1972)、《马克思主义主流》(1976)、《我对一切事务的正确观点》(1978)、《宗教,如果没有上帝……》(1982;杨德友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形而上学的恐怖》(1988;唐少杰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 《上帝不欠我们任何东西》(1998)等。
在文学方面,柯拉柯夫斯基有三本短篇故事集最为著名,在世界上广泛流传:《十三个童话故事》(1963;原来完整的书名是《给成人和儿童的关于来洛尼亚王国的十三个童话故事》,汉语译文第一次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文学》双月刊,杨德友译,2003年第1期)、《天堂的钥匙》(1964;原来完整的书名是《天堂的钥匙,或曰:为进行教导和训诫而收集的圣经历史故事》,这两本故事集已以合集形式于2007年1月在北京三联书店出版,杨德友译,画家王芊袆做插图,书名为《关于来洛尼亚王国的十三个童话故事》)和《与魔鬼的谈话》(1965)。应该提示一句的是,第一本故事集1998年原文版本中还收有其他6篇故事,中文版没有收入。
作为一个哲学家和宗教史学家,柯拉柯夫斯基的文学叙事风格富哲理性、启发性,寓意深刻,可以作出各种不同的解释;他的第二和第三部故事集,取材于圣经和宗教史,只有一篇取材于希腊神话;但是,新编的故事包含了新的维度,新的意境,意味深长。
《与魔鬼的谈话》涉及下列一些方面。
2
首先,作者柯拉柯夫斯基自称是不可知论者,其实这是“无神论者”的温和的同义词。他很可能没有皈依基督教,至少在写作这部故事集的时候没有,当时他是不可知论者和无神论者。可以认为,在1960年代的波兰时局下,在这个笃信天主教的国家,作者是凭借了很大的勇气来写作的,这尤其体现在他在故事里所持的批判态度之中。
基督教教义所指的魔鬼(Devil),本来是上帝创造的天使之一,然而,他妄想和上帝比高下,因为反叛上帝而堕落,变成魔鬼。但是他依然具有超人的能力,专门抵挡上帝,引诱人作恶、犯罪。他的下场是在世界末日被投入火焰之湖、受到永恒的惩罚。他的名字是撒旦(Satan)。
在《圣经·旧约·约伯记》中,撒旦表现为上帝众侍者之一,在上帝的同意下,对人进行种种考验,无端加害于人,看人是否因为无辜受罪而抱怨上帝,放弃信仰。在《圣经.新约》福音书中也指一切邪恶的原型和最高的表述方式。他曾试探耶稣,与耶稣为敌。基督教认为,撒旦将随人类的进程而长期存在,直到末日审判。撒旦的形象原来为蛇,后来成为美女,来引诱人类。到10世纪,才变得面目可憎;10到16世纪,由于瘟疫流行,变得越发狰狞。
同时,在11世纪,例如伯尔纳,认为不宜将其特别丑化,在文艺复兴时代,撒旦才重新获得人的特征。
撒旦,或者魔鬼,只有一个,在外语里写成单数;而邪恶的灵体,汉语应该翻译成为鬼魔(Demons),有很多,常常写作复数。人间的各种祸害和病痛,也经常被认为是鬼魔附体造成的。“魔鬼”与“鬼魔”,在英语和汉语里,意义的区别就在于此。
一般说的魔鬼附体实际上包括魔鬼的和鬼魔的附体。
有史以来,人类就对这种附体感到恐惧。 《圣经·新约》多处谈到耶稣和使徒们为因魔鬼附体而生病的人驱魔,亦即祓魔。魔鬼附体的征兆,中世纪已经有归纳:1.能够说或者听懂原来不懂的语言;2.能够发现密藏之物,知道他人所思和预卜未来;3.能够作出超出自己体力的事,等等。被魔鬼附体的人常常面目可憎,行为令人厌恶。天主教神学家认为,只有上帝在考验一个人的时候,才出现魔鬼附体的事。附体考验分为被迫和自愿两种。
还有一个概念,“着魔”。与“魔鬼附体”不同,着魔的时候,魔鬼不是附着于受害者身体,而是在人体之外用诱惑来折磨人,使人产生一种无法控制的欲望,要去做某件事,尤其在梦中。这样的折磨可能延续很长时间。另外一个概念是人魔立约,使人变得神通广大,这一现象引起迫害女巫的浪潮,使宗教裁判所的迫害变本加厉。例如英法百年战争末期法国爱国女英雄贞德(1412—1431)被出卖给英军,英军将其交给教会法庭审判,教会认定她施行巫术、传播异端,对她处以火刑。
着魔和魔鬼附体事件在欧洲历史上,特别是在中世纪,有过不少记录。近代和现代,随着科学的进步、试验科学的兴起,记录则越来越少。因此,可以认为,这类现象是和对这类现象的记录、理解和解释具有密切关系的。在无神论者看来,魔鬼附体和着魔这两种感觉、现象或者概念,实际上都是外界种种因素和刺激引起的心理反常反应、失衡和紊乱,是程度极为不等的精神病症的表象,大部分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解释、调整和治疗。信教的人当然有他们的解释。
与此有关的是把灵魂出卖给魔鬼的故事,最著名的是欧洲中世纪晚期即16世纪关于浮士德的传说。以这个故事为题材写作的最著名的作品有:马洛的戏剧《浮士德的悲剧》(约1588-1593);歌德在1790年和1808年发表了自己的《浮士德》第一部,直到1832年才发表第二部;英国拜伦受到歌德的影响,在《曼弗雷德》中描写了这个题材;在二十世纪,托马斯·曼创作了长篇小说《浮士德博士》(1947)。在音乐方面,许多大作曲家也受到了这个题材的启发进行创作:华格纳的《浮士德序曲》(1839)、柏辽兹的大合唱《浮士德的惩罚》(1853)、舒曼的《歌德的(浮士德)片段》 (1853)、李斯特的《浮士德交响乐》(1857)、古诺的歌剧《浮士德》(1859)等。还有许多作家和艺术家在作品里描写和刻画了魔鬼和鬼魔。
3
柯拉柯夫斯基《与魔鬼的谈话》中的八篇故事的题材和背景,很多读者可能不太熟悉,特在这里一一作出简单介绍。这样做也许比在每一篇故事前面添加“题解”,或者在正文中设注解符号、外加脚注,或者在篇末、乃至全书末尾专门加注解好一些,因为这里的介绍和上文的内容、和本文最后的讨论是有联系的。
《伯尔纳神父的重要布道》:明谷的伯尔纳(1090—1153)是中世纪伟大的圣徒,因为创造西多会和参加第二次十字军东征而闻名。他努力消除各种势力对教会的迫害。
后来,天主教依然受到迫害,尤其是在法国大革命(1789年)之后,有些知识分子把十字军和大恶等同起来。但是这些学者很可能是不对的,因为当时即使是有教养的人也相信,有了刀剑就可以有所作为。可以认为,明谷的伯尔纳做过一次讲道,要求人民参加十字军,去屠杀占领了基督教圣地的穆斯林。因此,他和魔鬼斗争(或者号召他人参加这场斗争),其办法就是以其恶之道还治其恶之身,以魔鬼之道还治魔鬼之身,或者可以说以毒攻毒。不仅如此,为达目的,甚至矫枉过正也是必不可少、理所当然的,在集体行为中和在个人行为模式中,都是一样的。世上有很多关于他的传说。
《生于色雷斯的王子、歌手和丑角——俄尔甫斯的辩白》:俄尔甫斯是希腊神话中的英雄,音乐天赋超凡绝伦。
他是缪斯和色雷斯王俄阿戈斯(一说是阿波罗)的儿子。
阿波罗把自己的第一把七弦琴送给了他。他的歌声和琴声都极为优美动听,鸟兽木石都被感动而翩翩起舞。他参加了阿尔戈船的英雄的远征。出征归来之后,娶欧律狄刻为妻,不久以后,妻子被蛇咬死,俄尔甫斯悲痛之极,冒险前往阴间,试图挽救妻子,使她起死回生。他的音乐和悲伤虽然感动了冥王哈德斯,却因为不能自持而致使挽救失败。不能坚持按条件办事,在千钧一发之际受到诱惑而违约,所谓一失足成千古恨。
《教士、神学家彼得·阿贝拉尔的情人——海萝伊丝的祈祷》:阿贝拉尔(1079一1144),是法国逻辑学家、道德哲学家、神学家;而海萝伊丝(1098—1164)是法兰克女修道院院长。约在1118年,海萝伊丝的叔父,巴黎圣母院的教士富尔贝尔,委托阿贝拉尔教育她。后来两人热恋,秘密结婚,生了一个儿子,并写了很多充满欢愉和真挚的情书。海萝伊丝的亲属极为愤怒,派人殴打并且阉割了阿贝拉尔。海萝伊丝进了阿尔让特伊修女院。该修女院解散后,阿贝拉尔把自己兴建的巴拉克雷隐修院的财产赠送给了海萝伊丝和她所领导的众修女。海萝伊丝任该修女院院长。《亲吻神学:中世纪修道院情书选》(阿贝拉尔等著,施皮茨莱编,李承言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第二章收入了他俩的五封情书。天主教神职人员、修士和修女,至今都不能结婚,更何况在大约九百年前。所以,萌生爱情、秘密结婚,都是大罪,被认为不可饶恕。然而,上帝又是爱世人并且要求世人互相挚爱的。这种矛盾是海萝伊丝无法理解、不能接受的,所以她发出了叹息、怨气、质问、甚至愤怒。难道爱情也能成为罪恶,和魔鬼一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