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之前,钱教授和杰布对贡布头领说,要去王宫向巴拉王和杰尔法师辞行。
贡布说,一大早他们便离开王宫到王城朝拜去了。
在贡布头领的带领下,没有费多少周折,众人很快到达了白玛神庙,也就是雪豹小分队最初降落后被贡布头领擒住的那片废墟。原来,入口处那尊一米多高雕着两只裸**房的无头半身石像,便是被他们称作“大地之母”的神像。
到了近前,贡布头领自怀中拿出了一个包裹,打开来,从里面取出一个精致的金碗,放到了雕像上方的平台上,随即,从腰间取下一把刀子,把吕哲叫到身旁,让吕哲伸出手来。吕哲不知何意,却也顺从。贡布头领解释说,祈祷时需要勇士的鲜血。说完,拉过吕哲的手,用刀子割破了吕哲右手的食指,在金碗中滴了几滴鲜血。然后,退后几步,让吕哲和他一起跪拜祈祷。吕哲犹豫着,看了诺日朗一眼,诺日朗点了点头。
二人在神像面前跪拜下来,贡布头领口中喃喃地念起了经文。吕哲是个汉人,却是不懂得如何祈祷,只是学着贡布头领的仪礼跟着跪拜,心中却在暗暗地发笑。一个无神论的汉人相比较于生活在众神领地的藏人来说,对于神灵的态度,自是天差地别。
众人静寂无语,立在一旁,一来是要尊重贡布头领的仪式,毕竟贡布头领是在为中了毒蛊的吕哲祈求灵药;二来,他们也想看看贡布头领到底怎样取到所谓的“大地之母的眼泪”。
祭拜了一会儿,贡布头领站起身,对众人说,需要等到日出时候,大地之母才会为受难的生灵降下她垂怜的泪水。
杰布向天边看了看,林间的树梢现出了橙色的霞光,估计很快太阳会升起来,借着这个工夫,好奇的杰布向贡布头领问起了神庙为什么会被荒废?
贡布头领解释说,很早以前这个神庙被巴拉部落和巴达先部落共同供奉着,后来,两个部落为争夺神庙的归属权发生了战争。最终巴拉部落战胜了巴达先部落,争得神庙。可是没多久,一个漆黑的夜晚,不知何故,神庙却轰然倒塌,于是,巴拉部落的人很快又把这座神庙修复起来,又过了没多久,白玛神庙再次莫明其妙地倒塌。人们开始惊恐,纷纷央求杰尔法师向神灵寻求启示。杰尔法师告诉部落的族人们,因为战争触怒了神灵,神灵已经远离,不在这里住持,不会在这里接受众人的供奉。于是,巴拉部落放弃了继续修复神庙。
听了贡布头领所言,让钱教授和杰布都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拉萨大昭寺的修建过程。
大昭寺是藏人心中的圣地,又名“祖拉康”,藏语意思是经堂。“大昭”的藏语为“觉康”,意思是指有释迦牟尼像的佛堂。始建于公元647年,是西藏现存最辉煌的吐蕃时期的建筑,融合了藏、唐、尼泊尔、印度的建筑风格,也是藏式宗教建筑的千古典范。最早供奉的是藏王松赞干布的王妃尼泊尔赤尊公主带去的释迦牟尼8岁等身佛像,现今大昭寺内供奉的是文成公主从大唐长安带去的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在佛教界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赤尊公主带去的8岁等身像于八世纪被转供奉在小昭寺内。
相传,当时的拉萨平原遍布湖沼,赤尊公主欲修建寺庙,供奉她从家乡带来的释迦佛祖8岁等身金像。可是,不知何故,白天刚建,夜里却又倒塌。赤尊公主听说从长安来的文成公主熟知阴阳、精通风水,便派女仆带上重礼登门求教。文成公主经过勘舆测算,认为西藏地形犹如一个巨大的魔女仰天而卧,卧塘湖的位置(大昭寺现址)正是汇聚魔女心血的心脏,在此处填湖建寺方可以镇住。为了控制魔女四肢,人们在她身上钉了12根钉子。传说这些钉子便是现今大昭寺主殿内的12根柱子。文成公主又说,要建成供奉释迦牟尼的寺庙,还需要调集千只白山羊驮运土石,才能完成这样的功德。松赞干布采纳了文成公主的主张,征集了许多民夫和白色山羊,开始填湖建寺。今天的拉萨这两个字便是从大昭寺演变而来。最早拉萨不叫LASA,古藏文书上都是RASA,RA指山羊,SA指土地,意思是指山羊修建的地方。后来因为里面供奉了佛祖的圣像、佛经、佛塔,又有四面八方的信徒来这里朝圣,大家都认为这个地方是佛地,于是又改称拉萨。LA在藏语里是佛的意思。
根据考证和推测,当时大昭寺初建时倒塌的重要原因,是由于苯教僧人的破坏。当时的松赞干布察觉到根深蒂固的苯教贵族和僧侣集团已经威胁到了王权,便借助兴建大昭寺以弘扬佛教,以此来扬佛抑苯。这必然触动苯教贵族和僧侣集团的利益,于是,他们暗中破坏。在政教合一的背景下,争得了神权,在某种程度上说,也是争得了**。西藏的**和神权自古至今便存在着极其微妙的关系。
钱教授心里思忖着,这座白玛神庙的倒塌,很可能与大昭寺兴建时的倒塌原因有相似之处。
一道金黄色的霞光自天际远远地照来,众人开始兴奋起来,迷雾总是让人觉得压抑,被暖暖的阳光包裹着,心情也会觉得格外地舒畅。
看得出,贡布头领也是十分地激动和喜悦,脸上的表情不再那么木然,变得丰富起来。他恭恭敬敬地走到神像前,小心翼翼地端下金碗。
众人好奇地向着金碗看了过去,瞬时,一个个惊得瞠目结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