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07600000006

第6章 根据孩子的兴趣,培养孩子的特长

每个人都会对他感兴趣的事物给予优先注意和积极的探索,并表现出心驰神往。兴趣不只是对事物的表面的关心,任何一种兴趣都是由于获得这方面的知识或参与这种活动而使人体验到情绪上的满足而产生的。

对于现代的孩子而言,兴趣与特长是一种必备的素质,因为它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牵引力。那么,什么是兴趣特长呢?兴趣是个体以特定的事物、活动及人为对象,所产生的积极的和带有倾向性、选择性的态度和情绪;特长,则是在兴趣的基础上或者由于某种天赋所具有的一种专长。

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先天素质和生活环境,都有自己的爱好和长处。正确地判断孩子的生理特点、心理特质、兴趣爱好和智力才能的不同特征及其发展潜质,是培养孩子极为重要的部分。

少年儿童时期的兴趣爱好处于发展过程中,它对人的言行支配显得较为脆弱和不稳定,这些都与成人阶段有很大的不同。认识这些特点,不但对少年儿童本身产生兴趣有益,而且有助于家长和教师对学生因势利导,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

心理学认为,当一个人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时,他的心情是愉快的,态度是积极的,而且他也很有可能在所喜欢的领域里发挥最大的才能,创造最佳的成绩。莎士比亚就是最好的例证。

莎士比亚是英国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在他52年的生命中,共为人类留下了37部戏剧,其中至少有15部被公认为世界文学史上的瑰宝。300多年来,莎士比亚的戏剧一直被人们传诵着、排演着,他成了全世界最受欢迎的作家之一。

莎士比亚何以取得如此大的成就?那是因为他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1564年,莎士比亚诞生在英格兰中部美丽的埃文河畔,他的父亲约翰·莎士比亚是个精明、能干的商人,主要经营手套、羊毛、皮革等物,并且在市议会里兼任一份公职。

7岁的时候,父亲把威廉送到一所文法学校去上学,可他却不用功,老是被老师用教鞭提醒着去读书。他不喜欢那些古板的祈祷文,他喜欢阅读古罗马作家用拉丁文写的历史故事,喜欢一个人在郊外的田野里漫游,听秋虫鸣叫。尤其是每年的5月节,小城斯特拉福热闹非凡,戏剧班子从伦敦来到这里举行各种表演,这是一年中威廉最快乐的日子。每场演出他必到,戏剧班子走到哪里,他就跟到哪里,痴迷地观看着每一场精彩的演出,直到戏班离开斯特拉福城为止。

14岁时威廉离开了学校,来到父亲的铺子里做帮工。但是,他对织手套、收购羊毛等工作并不感兴趣,仍然迷恋着戏班子和戏剧。几年以后,威廉结婚了,随之而来的是沉重的生活压力。为了能够挣钱养家,莎士比亚离开了小城斯特拉福决定到伦敦去闯一闯。在伦敦,他几乎什么活计都干过:写歌词、替人家购物、在码头做搬运工……但这些仍然不是莎士比亚所喜欢的,他最向往的还是剧场。每当有空闲,莎士比亚就到泰晤士河边的几家剧场附近转悠。他多么想进去看看里面正在上演的戏剧,可是他没有钱,只能在门外看看宣传广告,猜想着剧中人的模样和故事情节。每逢演出季节,莎士比亚都会看着剧场上空飘扬的五颜六色的旗帜,心想:我一定要让我写的剧本在这里上演!

后来,他在一家剧院找到一份工作,主要替客人看管衣帽,照料有钱的观众上下马车,还在后台打杂。从此,莎士比亚可以真正接近戏剧了。一有空闲,他就躲在后台静静地观看演员们的排练。这里成了他的戏剧学校。就是在后台这个地方,孕育了一位名垂青史的戏剧大师。

莎士比亚不仅看戏,还自己试着写戏。夜里,剧场散了以后,莎士比亚就躲在自己小屋里,在昏暗的烛光下写起来。廉价的包装纸成了他记录灵感的最好稿纸。1592年的第一天,对于莎士比亚来说是个难忘的日子,他的剧本《亨利六世》在伦敦最大的3家剧场之一——玫瑰剧场上演。莎士比亚一炮打响了,《亨利六世》的卖座收入竟达到整个演出季节的高峰,剧场老板看中了他,与他签订了提供剧本的长期合同。

莎士比亚的名气越来越大了,他的作品在英国一次又一次地引起轰动,就连女王也对他大加赞赏,决定授予他爵士称号和族徽。族徽在当时是一种极高的奖赏,上面刻着长枪、老鹰、头盔和一句“并非无权”的名言。但是,莎士比亚并没有自我满足,他开始向自己挑战,决心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来。很快,《理查三世》、《威尼斯商人》、《温莎的风流娘儿们》、《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相继上演。悲剧《哈姆雷特》的轰动效应,更使莎士比亚登上了艺术的顶峰。

虽然莎士比亚赚了许多钱,但他仍然喜爱戏剧,迷恋戏剧。他把国王的赏赐和自己所赚的钱集中起来,投资建筑著名的环球剧场,而没有用来经商或做别的生意。所以说,莎士比亚的一生是为戏剧而活着的。

如果少年时代的莎士比亚听从了父亲的安排,干上了自己不喜欢的经商职业,那么即使他付出再大的努力和再多的劳动,也不会比他取得的艺术成就大。对于他不喜欢的职业,他会有耐心和热情去奋斗吗?这很难说。正因为他从小就与戏剧结下了不解之缘,长大以后又得以从事自己所喜爱的戏剧创作,才使他有极大的热忱和非凡的创造力为人类留下许多不朽的艺术财富。

看来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的成就大小是和兴趣有很大关系的。如果一直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内心便会充满愉悦和快乐。

对孩子来说,有没有天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没有兴趣,有没有自信。特长并不一定都能发展为职业,但可能发展为爱好。爱好广泛的人,生活会更精彩,思想会更活跃,可施展才华的舞台会更广阔。但是很多中国父母都认识不到这一点,总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安排孩子的人生轨迹,认为只要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孩子就会有个美好的人生,其实不然。财富、兴趣、幸福、荣誉和成功几乎是每个人都想追求的,但是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当你为孩子作选择的时候,不妨多考虑一下孩子的兴趣,孩子只有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才更容易做出瞩目的成就。

1979年6月,中国曾派一个访问团,去美国考察初级教育。回国后,写了一份三万字的报告,在见闻录部分,有四段文字:

1.美国的学生无论品德优劣、能力高低,无不趾高气扬、踌躇满志,大有“我因我之为我而不同凡响”的意味。

2.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大字不识一斗,加减乘除还在掰手指头,就整天在侈谈发明创造。在他们手里,让地球掉个头,好像都易如反掌似的。

3.重音、体、美而轻数、理、化。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学校,音、体、美活动无不如火如荼,而数、理、化则乏人问津。

4.课堂几乎处于失控的状态。学生或挤眉弄眼,或谈天说地,或跷着二郎腿,更有甚者,如逛街一般,在教室里摇来晃去。

最后,在结论部分,是这么写的:美国的初级教育已经病入膏肓,可以这么预言,再用20年的时间,中国的科技和文化必将赶上和超过这个所谓的超级大国。

在同一年,作为互访,美国也派了一个考察团来中国。他们在看了北京、上海、西安的几所学校后,也写了一份报告,在见闻录部分,也有四段文字:

1.中国的小学生在上课时喜欢把手放在胸前,除非老师发问时,举起右边的一只,否则不轻易改变;幼儿园的学生则喜欢把手背在后边,室外活动时除外。

2.中国的学生喜欢早起,7点钟之前,在中国的大街上见到的最多的是学生,并且他们喜欢边走路边用早点。

3.中国学生有一种作业叫“家庭作业”,据一位中国老师解释,它的意思是学校作业在家庭的延续。

4.中国把考试分数最高的学生称为学习最优秀的学生,他们在学期结束时,一般会得到一张证书,其他人则没有。

在报告的结论部分,他们是这么写的:中国的学生是世界上最勤奋、在世界上也是起得最早睡得最晚的;他们的学习成绩和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同年级学生比较都是最好的。可以预测,再用20年的时间,中国在科技和文化方面,必将把美国远远地甩在后面。

可是,25年过去了,美国病入膏肓的教育制度共培养了几十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一百多位知识型的亿万富豪,而中国还没有哪一所学校培养出一名这样的人才。两家的预言都错了。

每个孩子都拥有独特的天赋。中国的学校只承认一种,那就是把课堂上灌输给他们的知识,写在试卷上的天赋。美国的学校则承认孩子各有各的天赋,并且在教育中让他们竭力张扬他们的天赋。

其实,人的智力发展是不平衡的。有的人逻辑思维占优势,有的人形象思维占优势;有的人博闻强记,但不善于融会贯通;有的人虽然记忆力差,但能记住最重要的信息,并且精于思考;有的人智力过人,但意志薄弱,志趣低下;有的人智力平平,但意志顽强,目标远大,百折不挠。任何一个正常的孩子,总有这样那样的优势或潜在的优势。

只要有正确的引导,孩子的潜能就会像空气一样,放在多大的空间里,它就有多大。家长要善于在多样性教育中为孩子创造选择的条件,扩大选择的范围,发展选择的能力。

因此,作为父母,应客观而清醒地分析自己孩子的特点,而不要只把眼睛盯在孩子的考分上;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给孩子一些权力,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自己去体验;给孩子一些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让孩子感受到自己创造的成功的喜悦。

同类推荐
  • 教育孩子的80种美德

    教育孩子的80种美德

    这是一部献给天下所有父母的书,同时更是一部关系到孩子们命运的书。书中荟萃了流传甚久的美德故事,这些智慧一直在全世界广泛流传,深刻地影响了千千万万的家庭,为孩子们的伟大前程提供了一份行动的指南,也给父母们望子成龙的希望带来了福音。 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追求孩子的行为和思想趋向正常,从而从根本上改变孩子的缺点。
  • 给孩子留钱不如教孩子本事

    给孩子留钱不如教孩子本事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就是早期教育的倡导者,他主张从日常生活的训练着手,顺应孩子在不同时期的特定喜好,让他们在活动中形成良好的品格习惯,自发地学习各项技能,以达到建构一个人完美人格的目的。每个家长都可以是“专家”,每个孩子都能成才。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所以,聪明的父母,会和孩子一起去找寻成长的真理,一起去创造生活的快乐和完美。给孩子架起成功的桥梁,这本书也许能给你一些启迪。
  • 不是孩子的问题

    不是孩子的问题

    本书主要将现代家庭教育中的问题按重要程度分成9大部分。阐述了各大问题的现状及解决措施,提供了大量案例进行分析说明,并提出有效的方法来帮助家长们排忧解惑。
  • 好妈妈,你会教男孩吗

    好妈妈,你会教男孩吗

    每个男孩都是火星人。作为地球人的父母,了解火星人是首要的。 好男孩不是打骂出来的,而是管教出来的。 男孩将来注定要成为男人,所以培养他男子汉的气质和绅士风度很重要。对于教育孩子而言,最高的境界是刚柔并济。
  • “中国妈妈”启示录

    “中国妈妈”启示录

    无数人的人生经历已证明,教育是提高人们经济地位的基本方式,也是改变一个人命运的金钥匙。 本书试图站在既不完全是东方教育心理也不是彻头彻尾的西方教育理念的立场上来看美国教育和中国教育各自的优点和不足。而在美国的“中国妈妈”恰恰是这两种文化和教育理念的结合部,从美国“中国妈妈”的身上也最能反映出东西方教育方式的磨合与反差。
热门推荐
  • 仙路之上

    仙路之上

    仙门中一个杂役少年,因为吃掉了一只鸡,而走上了不平凡的修仙路。仙路多枯骨,红颜白发,天骄易老,少年陈北会踏出怎样的路。凝脉,结血,动气,驱阴,借神,化道,求阳,问仙。问仙问仙,问世间是否还有仙。
  • 暗黑之毁灭

    暗黑之毁灭

    姓名:凌可性别:男爱好:女武器:匕首技能:正在纠结中...
  • 傲世狂宠废物三小姐

    傲世狂宠废物三小姐

    她本是二十一世纪令人闻风丧胆胆特工,却因遭爱人背叛致死,穿越到丞相府废物三小姐身上。从此,脱胎换骨,不再有往日的懦弱。说她是废物,没有斗气?她偏偏比你强。爹不爱?没关系,反正不是亲爹。庶女姨娘欺负?没关系,她十倍百倍奉还。她身世不明?没关系,慢慢查。可是,谁来告诉她,她哪里招惹了令人躲之不及的邪王?十里红妆,只为她。一句诺言,一生一世一双人。“汐儿,你注定是我的,也只能是我的!”本文情节曲折,喜欢穿越的朋友进!作者特此致谢:本小说封面由墨星小说封面网免费制作,还没有封面的作者同行们赶快去免费申请啦!百度搜索“墨星”即可找到!
  • 请你给我一点温暖

    请你给我一点温暖

    朦朦胧胧的年龄,充满对社会,对爱情的渴望。在即将面临的高考面前他毅然放弃了高考,选择了那没有未来的爱情。他会得到他想要的爱情吗?他会得到他想要的温暖吗?这充满未知的路会如何迎接他的到来呢?
  • 阿拉德阻击战

    阿拉德阻击战

    现实世界的宇宙意志发现,不久的将来,黑暗的入口将被打开,自己将被吞噬,于是,4位被选召的玩家们进入异世界,修炼成神,带着异世界的战士回归现实,对抗另一个世界的入侵者!进攻的号角已经响起,修炼的脚步不容停留,不可对抗的敌人,我有东方的神秘力量。
  • 火影忍者之最强穿越

    火影忍者之最强穿越

    一个神秘而又孤单的小孩,他渴望朋友,上帝眷顾了他让他去了火影世界
  • 武本成道

    武本成道

    以道养武,以道破武;道法自然,武极成境。。。看我会当凌绝顶,气破天下山河。
  • 逆天毒医:王爷,咬一口

    逆天毒医:王爷,咬一口

    “别碰我!”大婚之夜,她冷冷地跟他划清界限,他甩手就走,从此王府新人不断。半年后的一夜欢情,他将她抵在墙角质问……殊不知一代毒医再次觉醒,凤芒四射,逆天改命。她成为天下人争相膜拜的毒医,阎王要人三更死,夜清留人到五更!“爷,妾身就喜欢看你不爽我。又舍不得干掉我的样子。”
  • 心之幻境

    心之幻境

    每个人如今都活在幻境当中,区别在于,有些人懵懂,有些人沉沦。
  • 黑化病娇在古代

    黑化病娇在古代

    叶言是一个被关在小黑屋里十几年的女孩,在狭小空间的那些年内心早已扭曲。可世上总有那么一个人能温暖那一颗冰冷已久的心。so,此文血腥、黑暗风、宠文、双c,对病娇不感冒的可以点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