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与民族
我国人口总数现已达13亿(包括台湾省、香港、澳门在内,居全球之首)。
据1990年人口普查统计,我国人口分布情况为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118人,是全球平均水平(34人)的3倍多。人口分布很不平衡,东部地区密度大,特别是沿海12个省、市区人口密度高达平均每平方千米364人;西部地区密度小,内地18省和自治区平均每平方千米80人。其中内蒙古、西藏、青海、新疆4省区每平方千米平均只有9人,仅为沿海地区的1/40。除京、沪、津3市外,人口密度最高的江苏省每平方千米高达654人,而最低的西藏自治区每平方千米平均仅有2人。如以漠河-兰州-腾冲一线为界,将全国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土地面积占全国的43%,人口占全国的94.4%(1990年),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千米达231人;西部土地面积占全国57%,人口占全国的5.6%,平均每平方千米只有10人。
我国是一个由众多民族所组成的社会主义国家,包括汉、蒙古、回、藏、维吾尔、苗、彝、壮、布依、朝鲜、满等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达到10.4248亿,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0%(1990年);除汉族以外的其他55个少数民族人口较少,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0%。因此,除汉族以外,其他55个民族也叫做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简介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通过识别并经中央政府确认的民族共有56个。由于汉族以外的55个民族相对汉族人口较少,通常被称为“少数民族”。
55个少数民族名单:
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哈萨克族、傣族、黎族、傈僳族、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东乡族、纳西族、景颇族、柯尔克孜族、土族、达斡尔族、仫佬族、羌族、布朗族、撒拉族、毛南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普米族、塔吉克族、怒族、乌兹别克族、俄罗斯族、鄂温克族、德昂族、保安族、裕固族、京族、塔塔尔族、独龙族、鄂伦春族、赫哲族、门巴族、珞巴族、基诺族。
普通话与方言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一种通行全国的共同语言。
我国人口众多,地域辽阔,山高水长,交通阻隔,各地方言非常众多而复杂。语言学家根据方言的不同特征,划分了七大方言区:
北方方言:北方方言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内部一致性较强。在各方言中,分布地域最广,使用人口最多,占人口总和的73%。
吴方言:沪、苏长江以南、浙,以苏州话为代表,占总人口的7.2%。
湘方言:以长沙话为代表,占总人口的3.2%。
赣方言:江西大部,以南昌话为代表,占总人口的3.3%。
客家方言:两广、闽、台湾、江西、湖南、四川等。以梅州话为代表,占总人口的3.6%。
粤方言:两广、港、澳,以广州话为代表,占总人口的4%。
闽方言:分布区域跨越6省。闽、琼、广东潮汕、雷州半岛、浙江温州部分、广西部分、台湾,占总人口的5.7%。
中国的地质灾害与防治
我国地质灾害类型比较齐全,按致灾地质作用的性质和发生处作出区分,常见的地质灾害共有12类、48种。它们是:
1.地壳活动灾害,如地震、火山喷发、断层错动等。
2.斜坡岩土体运动灾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
3.地面变形灾害,如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面开裂(地裂缝)等。
4.矿山与地下工程灾害,如煤层自燃、洞井塌方、冒顶、偏帮、鼓底、岩爆、高温、突水、瓦斯爆炸等。
5.城市地质灾害,如建筑地基与基坑变形、垃圾堆积等。
6.河、湖、水库灾害,如塌岸、淤积、渗漏、浸没、溃决等。
7.海岸带灾害,如海平面升降、海水入侵、海岸侵蚀、海港淤积、风暴潮等。
8.海洋地质灾害,如水下滑坡、潮流沙坝、浅层气害等。
9.特殊岩土灾害,如黄土湿陷、膨胀土胀缩、冻土冻融、沙土液化、淤泥触变等。
10.土地退化灾害,如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盐碱化、潜育化、沼泽化等。
11.水土污染与地球化学异常灾害,如地下水质污染、农田土地污染、地方病等。
12.水源枯竭灾害,如河水漏失、泉水干涸、地下含水层疏干(地下水位超常下降)等。
我国国土资源部要求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地质灾害防治管理部门,每年汛期前必须编制汛期地质灾害防灾预案。这是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的一项防灾减灾的有效措施。地质灾害防灾预案要求:一要明确组织指挥机构和抢险救灾队伍;二要摸清地质灾害基本情况,划分易发区和危险区,逐一列出易发生地质灾害地段;三要制定不同量级降雨地质灾害应急措施,明确不同量级降雨地质灾害点监测、易发地质灾害地段巡查地具体要求,临灾抢险救灾措施;四要明确标注地质灾害应急队伍人员名单和联系电话。
长江三峡的综合治理
三峡工程是现今全球最大的水工程,也是我国最大的工程。它是综合治理长江中下游防洪问题的一项关键性措施,并兼有发电、航运、灌溉、供水和发展库区经济等巨大的综合经济效益,对加快我国现代化进程,提高综合国力具有重要意义。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我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方法主要是水土保持和综合治理。水土保持的原则: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治理和开发相结合。基本措施有:压缩农业用地,采用现代农业技术,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保护和改善天然草场,规定合理的载畜量;露天采矿,及时回填复垦。目的:改善环境,提高植被的覆盖率,防止水土流失。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保持水土,建立高效的农林牧业生产体系。意义:水土保持,脱贫致富。措施:工程、生物和农业技术等措施并用,有机结合,效益互补。
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治理
我国制订了五项技术可有效遏制西北地区荒漠化。
1.植物固沙
植物固沙主要内容是:建立人工植被或恢复天然植被;营造大型防沙阻沙林带,以阻截流沙对绿洲、交通线、城镇居民点的侵袭;营造防护林网,控制耕地风蚀和牧场退化;保护封育天然植被,防止固定半固定沙丘和沙质的沙漠化危害。
2.工程治沙
治理流沙时,采用柴草、黏土、卵石、网板等材料设置障碍物或铺压遮蔽,借以阻沙固沙;利用地形地物设置屏障,改变大风方向,输导流沙定向吹移;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机械地进行干扰控制,以固定阻挡、输导搬运流沙,定向塑造风沙地貌,改变沙地条件,转害为利。
3.化学固沙
在流动沙地上通过喷洒化学胶结物质,使其在沙地表面形成有一定强度的保护壳,隔开气流对沙面的直接作用,提高沙面抗风蚀性能,达到固定流沙的目的。
4.旱地节水
水资源匮乏,是制约荒漠化地区土地综合整治与开发的主要难题。因此,引进和开发节水技术,发展灌溉农业就显得至关重要。一般采取渠道防渗、低压管道输水、喷灌微灌、田间节水等技术。
5.退化地开发
我国在防治荒漠化的同时,对退化地也适度地进行了开发利用,形成和完善了不少农牧业开发技术。在农业上,主要有引水拉沙造田、老绿洲农田改造、沙地衬膜水稻栽培、盐碱化土地改良,以及日光温室栽培与养殖、地膜覆盖栽培和无土栽培等技术;在牧业上,主要有合理轮牧、以草定畜、草场改良和温室养殖技术;农牧综合技术主要有“小生物经济圈”建设,以及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
黄淮海平原中低产田的治理
低湿地的治理与开发:鱼塘-台田生态模式,立体开发。
盐碱地的治理与开发:调节和控制水盐运动的基本方法——引淡淋盐、井排井灌(抽取地下水,补充淡水)、覆盖(抑制水分蒸发)、生物措施(营造防护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