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03900000007

第7章 梁惠王章句下(3)

工作、生活中,我们也常常遇到不知如何回答的情况,这种时候,你虽然不是“王”,但“顾左右而言他”还是可以用来应一应急。不过,反过来的情况是,对待你的上司,尤其是在众目睽睽之下,一定不要把他逼到“顾左右而言他”的程度。不然的话,他尴尬之后就有你受的了。孟子最终没有在齐宣王那里待下去,也可能是因为总使宣王尴尬而被排挤的原因。

[原文]

孟子见齐宣王曰:“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①,有世臣之谓也②。王无亲臣矣,昔者所进,今日不知其亡也③。”

王曰:“吾何以识其不才而舍之?”

曰:“国君进贤,如不得已,将使卑逾尊,疏逾戚④,可不慎与?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故曰,国人杀之也。如此,然后可以为民父母。”

[注释]

①谓:所谓、非谓的两个“谓”字为动词,是“说”的意思。之谓的“谓”是名词,可译为“是说……的意思”。

②世臣:指累世建立功勋的臣子。

③亡:指离开君王出走。

④逾:超越。戚:亲近。

[译文]

孟子进见齐宣王时说:“我们所说的历史悠久的国家,并不是说它有年代久远的高大树木,而是指有世代建立功勋的大臣。大王您现在没有亲信的臣子了,过去所任用的人,如今都离开君王而去了。”

齐宣王说:“我凭什么才能识别出没有贤能的人而不任用他呢?”

孟子说:“国君选贤能,在不得已时要使卑贱的人超越尊贵的人、疏远的人超越亲密的人,这样的事能不慎重对待吗?因此,国君任用人时,左右的亲信都说某人贤能,不能轻信;诸位大夫都说他贤能,还是不能轻信;全国的人都说他贤能,然后才对他进行考察,若发现他确实贤能,再任用他。左右的亲信都说某人不行,不要轻信;各位大夫都说他不行,不要轻信;国人都说他不行,然后才考察他,若发现确实不行才罢免他。左右的人都说某人该杀,不要轻信;各位大夫都说他该杀,不要轻信;国人都说他该杀,然后才考察他,若发现他确实该杀,然后才杀掉他。所以说是国人处决他的。能够做到这样,才能够真正做百姓的父母官。”

[延伸阅读]

孟子的人才选拔观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他的先辈孔子,二是民本主义政治思想。

《论语·子路》篇里有言,子贡曾经问孔子说:“一乡的人都喜欢他,如何?”孔子仍然说:“还难说。不如一乡中的好人喜欢他,坏人厌恶他。”在《卫灵公》篇里,孔子又进一步概括说:“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我们不难发现,孟子对齐宣王的论述就是扩展了孔子的思想。区别只在于,孔子是就一般人品或人才的识鉴发表看法,而孟子则是具体到为国家选拔人才、提拔干部的问题,所以又糅进了他“以民为本”的政治思想。他要求国君多听国人的意见,放到今天来说,就是听取人民群众的心声。

从生活与实践中说来,我们不大可能就某一个人的情况而听到“国人皆曰”,除非他是围棋国手、体育世界冠军、顶尖级的电影明星或歌星一流的人物,而政府部门的领导人,多半又不一定是这一类人物。因此,我们对孟子论述的理解也不能拘泥刻板,

“国人皆曰”也不是绝对的。我们把握的精神实质应该是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多倾听人民群众的意见。如此而已罢了。

[原文]

齐宣王问曰:“汤放桀①,武王伐纣②,有诸?”

孟子对曰:“于传有之。”

曰:“臣弑其君,可乎③?”

曰:“贼仁者谓之贼④,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⑤。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注释]

①汤放桀:汤,商朝开国君主的名号。放,流放。桀,夏朝末世暴君。《书经》载“成汤放桀于南巢”(在今安徽巢县东北)。《史记·夏本纪》载:“汤修德,诸侯皆归汤,汤遂率兵以伐夏桀。桀走鸣条,遂放而死。”

②武王伐纣(zhòu):殷商末纣王无道,周的开国君主武王姬发出兵伐纣,纣王兵败自焚而死。

③弑:臣杀死君主或子女杀死父母。此指臣杀死君主。

④贼:损害,毁灭。

⑤一夫:言众叛亲离的独夫。《书》曰:“独夫纣。”

[译文]

齐宣王问孟子道:“商汤王流放夏桀王,周武王讨伐商纣王,有这样事吗?”

孟子回答说:“在古代文献上有这样的记载。”

齐宣王说:“臣子杀掉他的君主,可以吗?”

孟子答道:“毁灭仁爱的人叫做贼,毁灭正义的人叫做残,残贼的人叫做独夫。我只听说过周武王诛杀了个‘独夫’殷纣,没有听说杀过君主。”

[延伸阅读]

这部分是孟子比较引人注目的言论,难怪有的版本将其删除。从本质上说,孟子的主张与传统的“天命转移”是一脉相承的,只是表述上更为尖锐而已。据说,明代的开国皇帝朱元璋见到了《孟子》书中与此类似的对君王“不敬”的言论,曾大为震怒,说:“这老儿要是活到今天,非严办不可。”

其实,孟子有如此言论,也道出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勇者!这让我想起了在报纸上看到的一个关于医生的报道。

病人的子宫长了瘤子,给她开刀的是一位名医。可偏偏名医也有误诊的时候,下刀以后,豆大的汗珠就冒上了他的额头:子宫里长的不是肿瘤,是个胎儿。

名医陷入了痛苦的挣扎:要么继续下刀,硬把胎儿拿掉,然后告诉病人,摘除的是肿瘤;要么立刻把肚子缝上,然后告诉病人,看了几十年病,这回他居然看走了眼。

三秒钟的内心挣扎,名医浑身湿透。三十分钟后他从手术室回到了办公室,静待病人的苏醒。

“对不起。”只见他站在病人的床前说,“太太,请原谅,是我误诊了,你只是怀孕,并没有长瘤子,所幸及时发现。孩子安好,你一定能生一个可爱的小宝宝!”

病人和家属全惊呆了。然后,病人家属突然冲了上去,抓住名医的领子吼道:“你这个庸医,什么东西!”

有朋友笑这位名医:“为什么当时你不将错就错?说它是个肿瘤,又有谁知道!”

其实,我认为这位医生也是真正的勇者。

[原文]

孟子见齐宣王曰:“为巨室①,则必使工师求大木②。工师得大木,则王喜,以为能胜其任也。匠人斫而小之③,则王怒,以为不胜其任矣。夫人幼而学之,壮而欲行之,王曰,‘姑舍女所学而从我’,则何如?今有璞玉于此④,虽万镒⑤,必使玉人雕琢之。至于治国家,则曰,‘姑舍女所学而从我’!则何以异于教玉人雕琢玉哉?”

[注释]

①巨室:大宫。

②工师:管理工匠的官员。

③斫(zhuó):砍削。

④璞玉:未经雕琢的玉石。

⑤镒(yì):古时的金银计量单位,二十两为一镒。万镒,言其极贵重。

[译文]

孟子进见齐宣王时说:“您要建造大宫室,就一定要派工师去寻求大木料。工师找到了大木料,大王就高兴,认为他能履行职责。一旦工匠把木料砍削小了,大王就要发怒,认为他不称职。士人们从小学习,长大了打算运用实行,假如您说‘暂且舍弃你所学的,听从我的话去做’,那会怎么样呢?这里有块未经雕琢的玉石,即使价值很昂贵,也一定要请玉匠雕琢加工。至于治理国家,您却说:‘暂且舍弃你所学的那一套而照我说的办吧!’那跟要玉匠按照您的吩咐去雕刻玉石又有什么区别呢?”

[延伸阅读]

咱们先来看一下子夏的故事。

子夏文采出众,很有才干,但他也有很明显的缺点。孔子很喜欢他,总是有针对性地指导他不断进步。

子夏做了莒父宰,向孔子请教政事。

孔子针对子夏做事图快、目光不够远大的缺点,针对如何当好莒父宰对其作了具体指导。

孔子说:“干事不要单纯图快,不要贪求小利。欲速则不达,如果做事不从实际出发,一味求快,反而达不到预期的目的;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贪求小利就办不成大事。”

子夏感激地说:“多谢恩师及时指导!‘欲速则不达’,切中了我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毛病;‘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切中了我目光短浅的缺点……”

这个故事和孟子的观点不谋而合。孔子一语中的,道出了子夏的缺点,根据其特点教导其改进;孟子则以工师、士人、玉匠为例,教导齐宣王要针对每个人的特长对其加以任用,而不能让每个人都根据自己的想法做事!

生活中,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每个人的特长和缺点也不相同,“姑舍女所学而从我”更是不现实的。正所谓“知人善用”,不论是古代的国君,还是现代社会的领导,都应该先知人,才能运用其所学为自己创造效益。

[原文]

齐人伐燕①,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②。取之何如?”

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③,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④。”

[注释]

①齐人伐燕:齐宣王五年(前315年),燕王哙将燕国让给他的相国子之,国人不服,发生内乱。次年,宣王趁机出兵伐燕,齐军在五十天内就攻下了燕国的国都,取得了胜利。

②不取,必有天殃:《国语·越语》云:“天与不取,反为之灾。”

③箪(dān):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

④运:朱熹《集注》云:“转也,言齐若更为暴虐,则民将思考而望救于他人矣。”

[译文]

齐国人进攻燕国,大获全胜。齐宣王问孟子:“有人叫我不要占取它,有人叫我占取它。以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去攻打另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只五十天便攻下了它,如果不是天意,人力无法取得这样的成就,若不占取它,必定会遭到天降的灾祸。我占取它,怎么样?”

孟子回答说:“如果占取它,燕国的民众高兴,就占取它,古代的周武王便是这样做的。要是占取它,燕国的民众不高兴,就不可占取它,古代的周文王便是这样做的。拥有万辆兵车的齐国去攻打拥有万辆兵车的燕国,燕国百姓们用筐装着饮食、用壶盛着饮水来迎接您的军队,难道还有别的用意吗?不过是想避免再过那种水深火热的生活啊。如果燕国被占取后,老百姓蒙受的灾难更加深重,那他们也会转而去欢迎他人了。”

[延伸阅读]

孟子一贯反对“霸道”,反对战争,在通常情况下儒者都是反对战争的。所以对于这个问题,孟子的态度非常谨慎,甚至有点模棱两可。然而,如果我们仔细琢磨,还是可以进一步发现,孟子其实是支持齐宣王去占领燕国的。究其根源,孟子与孔圣人一样,并不是死搬教条的书呆子,他同样具有非常灵活的通权达变思想。孟子认为当时燕国的老百姓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因此不反对齐宣王占领燕国。他认为战争只要是正义的,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就是仁义之师,就是值得支持的。

十一

[原文]

齐人伐燕,取之。诸侯将谋救燕。宣王曰:“诸侯多谋伐寡人者,何以待之?”

孟子对曰:“臣闻七十里为政于天下者①,汤是也。未闻以千里畏人者也。《书》曰:‘汤一征,自葛始。’天下信之,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为后我?’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归市者不止,耕者不变,诛其君而吊其民②,若时雨降,民大悦。《书》曰:‘傒我后③,后来其苏!’”

“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若杀其父兄,系累其子弟,毁其宗庙,迁其重器,如之何其可也?天下固畏齐之强也,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是动天下之兵也。”

“王速出令,反其旄倪④,止其重器,谋于燕众,置君而后去之,则犹可及止也。”

[注释]

①七十里:汤是商朝的开国君主,在他灭夏朝前,商是一个仅有七十里的小国。此说法亦见于《荀子》、《史记》。

②吊:抚恤慰问。

③徯(xī):等待。徯后:君主。

④旄(mào):同“耄”,八九十岁的老人。倪(ní):小孩。

[译文]

齐国人攻打燕国,占领了它。别的诸侯们谋划着要救助燕国。齐宣王问孟子说:“许多诸侯谋划要讨伐我,该用什么办法对付他们呢?”

孟子回答道:“我听说有凭区区七十里地的国土而统一天下的,那就是成汤。没听说拥存国土千里而畏惧他人的。《尚书》说:‘商汤王出征时,是从讨伐葛国开始的。’普天之下都信任他,欢迎他。他向东征讨,西方的夷人便埋怨他,他向南征讨,北方的狄人也埋怨,他们都说:‘为什么把我们摆在后面呢?’老百姓对他的盼望,如同大旱年盼望霓虹一样,所到之处,赶集的不停止买卖,种田的照常劳动,诛杀了残暴的君主,而安抚慰问那儿的百姓,成汤到来,如同旱天及时降下甘霖一样,老百姓非常喜悦,《尚书》说:‘等待我们的君王啊,他来了,我们就得救了。’”

同类推荐
  • 菜根谭(第六卷)

    菜根谭(第六卷)

    本书是明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成书于万历年间。作为一部富有汉民族生活伦理思想的著作,它深刻的体现了汉族传统道德生活化的倾向。儒家通俗读物具有儒道真理的结晶,和万古不易的教人传世之道,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
  • 人文精神与现代性

    人文精神与现代性

    本书系统阐述了人的本质、人文意识、人文主体与个性、人文学科的方法、人文学科与人文知识分子等内容。
  • 孟子一百句

    孟子一百句

    本书内容包括:人性原本是善的;人为什么会有不善?;说“心”;人与动物的差别就那么一点点;把放出去的“心”收回来;是做不到还是不想做等。
  • 鬼谷子全书(第六卷)

    鬼谷子全书(第六卷)

    《鬼谷子》作为一部谋略学的巨著,一直为中国古代军事家、政治家和外交家所研读,在今天,它的思想精髓仍被广泛应用于内政、外交、军事、商务及公关等领域,为当代政界、商界等领域人士所追捧的智慧法宝。
  • 读懂庄子

    读懂庄子

    《读懂庄子》一书,主要是以寓言为艺术形式反映庄子思想的。全书收录他的寓言故事一百多个。通过这些寓意极深而又易懂的寓言为根据,阐述了他的世界观和对理想主义的追求与探索。本书通过庄子的寓言故事及其散文的注释,体现庄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热门推荐
  • 太乙元真保命长生经

    太乙元真保命长生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超强入世修行系统

    超强入世修行系统

    这是一个为社会而出的系统,得系统者,得天下废物资质?系统有至尊丹药调理,不怕。上古医术?古武?上古玄术?风水相术?修炼术?有,有,有,统统都有,系统出品必属精品。现代科技,网络称霸术,美味烹饪术,上古成衣术,日行千里术。只有你想不到,没有系统做不到。
  • 混沌天机之八卦令

    混沌天机之八卦令

    十万年一次的魔劫来临,八大仙尊耗尽毕生修为拯救仙界,神秘仙器九天玄空飞星盘散落异世。神秘仙器,异世苍穹,一缕天机降临,神秘仙器能否重回仙界,十万年后魔劫又将怎么样,仙界大陆何去何从,尽在混沌天机。
  • 探幽笔记

    探幽笔记

    听,是谁在细语!在这光怪陆离的世界,云夜斩妖除魔,带着洛河阴阳笔记寻奇探幽。这个繁华世界心真的是肉做的吗?美丽的皮囊下真的是人吗?百鬼夜行,闲人避让,随云夜闭眼洞天地。
  • 嫡女策:至尊毒后

    嫡女策:至尊毒后

    新书《天命丹妃:神尊,傲娇宠》求支持结发之情,相守之义,为助他登上皇位她携儿女留京为质。殚精竭虑、应酬周旋,倾尽了心血。一朝登基,他却迫不及待的册封了贵妃。“五年来雪儿陪着朕在边关吃尽了苦头,这是她该得的,你不要嫉妒!”然而,不仅如此!他们要的,还有她的性命!重生在身死两年后,成为帝师之女。这时,贵妃正过得顺风顺水,还想谋夺皇后之位。诬她名声、害她儿女!渣皇帝摆出一副深情款款、痛心疾首的嘴脸一边悼念她,一边却又筹谋把她的娘家一锅端!她冷冷一笑:这一次,你们没那么好的命!(男女主身心干净,1V1)书友群:533123956
  • 人仙界传

    人仙界传

    人间正道,仙界歪道?人真的能入仙?世上真有仙?定要进人间入仙界,问大帝寻仙王。这世间,人仙界,到底谁人主宰?
  • tfboys之樱花的誓言

    tfboys之樱花的誓言

    沐天晴,沐筱雪,贺依月三个好闺蜜来到重庆,遇见三小只,本来好好的事,不但有坏女主,还有神秘的复仇计划。这一切的一切,究竟是什么?最后他们能否在一起呢?
  • 万界神话

    万界神话

    盘古开天辟地,建立三千世界女娲创世造人,蕴育生灵万族然神魔乱世,万族生灵涂炭。苏秦,本是龙皇之子,龙界天才,却被心爱的女人勾结神魔杀害,含恨而终,却不想意外来到三千大世界中最为神秘的神州世界。重生人族,带着曾经的龙界神通,崛起于微末,誓要成为诸天万界中的唯一神话。
  • 嫁你,需要你爱我

    嫁你,需要你爱我

    [花雨授权她,阮恋风——抱着一颗对言情小说创作的炽热之心,誓要在小说中塑造一个有血有肉的男主角,咦!眼前这个男人果真符合,想也不想,她便迈出了跟踪的步伐,却怎么也想不到,这步伐变成了一生难忘的追逐……
  • 博潘岛

    博潘岛

    一所改变世界的学院,改变了即将灭亡的星球昏暗的走廊中依稀闪烁着微光,走廊中静谧的环境让人不自觉的打起寒战,但是走廊的尽头却发出沙沙的,急促的摩擦声响。突然!走廊里沙沙的声响停了下来,而代替它的是某人的喃喃自语,从语气中可以判断此人异常的兴奋。伴随着兴奋的呢喃声,一组规律的蓝光从走廊尽头的屋内闪烁着,而且这蓝光在不断的加快频率,越来越快,越来越快,当这闪烁得蓝光即将汇聚成一束光芒之时,所有的声音,所有的光全都消失不见了,此刻的世界犹如没有光芒的宇宙,寂静,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