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03600000005

第5章 秦:突然崩溃的帝国(4)

秦始皇的另一特点就是自信心极强以至于自大。比如,中国传统一般都对祖先非常崇拜。儒家也好,道家、墨家、法家也好,都动不动就提先王和古代的圣贤。秦孝公在求贤令上也把自己的父亲献公和祖先穆公都放在一个很高的地位。但秦始皇显然不是这样的,他认为自己是古往今来最伟大的君主,别说他的父亲、爷爷、曾祖、高祖比他差得远,就是古代的三皇五帝也没他伟大。所以,他才自称皇帝。这种自大,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就是一切都追求最好。宫殿要最豪华,陵墓要最大,不计成本。

同时,他本人又比较认同法家思想。他读了法家代表人物韩非的著作以后非常兴奋,说要能见到这个作者,死而无憾。于是就进攻韩国,强迫韩国把韩非送到秦国来。所以严刑峻法自然也不在话下。

军功阶层的政治资本来源于军事成就。不打仗,就没有战功,没有战功就无法在朝庭中立足。历史上出现过多次军事将领主战的情况。比如,前192年匈奴冒顿单于写信侮辱吕后,当时上将军樊哙就跳出来道:“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其他将领也都说要出征。

有没有军事将领反对对外作战的情况呢?也有。一是军事将领们认为仗打不赢,比如白起在秦赵邯郸之战时,就反对进攻邯郸,而且直接拒绝出战。理由就是打不赢。再比如当樊哙大言不惭地要以十万人扫平匈奴时,名将季布就说:“樊哙可斩也!夫高帝将兵四十余万众,困于平城,今哙奈何以十万众横行匈奴中,面欺!”

二是军事将领与地方豪强势力结合形成地方军阀,其手下的军队已不再是国家军队而是他私人的军队。比如清末在镇压辛亥革命时,袁世凯就主和。

在秦帝国,这两种情况都不存在。当时最强的对手就是匈奴,但与秦、赵交战当中都是不占上风的。比如赵国李牧为将时,就曾大破匈奴,使匈奴十几年不敢逼近赵国边境。所以,可以推断秦帝国军事将领大都是好战分子,对外扩张正合他们的胃口,不但不会阻挠这一政策的出台,而且还会积极鼓动。

在知识分子中,以李斯为代表的法家知识分子,在秦帝国政府中的地位显然高于以诸博士为代表的儒家知识分子。而且这些儒生本身也过于迂腐,一味强调复古。这就很不合秦始皇的口味。比如齐人淳于越就说:“臣闻之,殷周之王千馀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支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患,臣无辅弼,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结果是在政治斗争中这些儒生败下阵来,书被焚,人被坑。最后,秦帝国的知识分子阶层就全是不讲仁政,只讲刑法的法家人士。民生问题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他们所考虑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强化统治力量。

大家现在明白了吧,当权的三大政治势力都是偏暴政的,因此暴政自然会推行下去。

四、脆弱的节点

推行暴政就一定会灭亡吗?有人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有压迫就有反抗,压迫得狠了,反抗自然就大了,暴政推行的结果,当然是亡国了。是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但是,有一个问题是,为什么秦始皇活着的时候,秦帝国没有崩溃呢?终秦始皇一生,大秦帝国始终没有出现大规模的反抗活动,充其量只出现了几次恐怖袭击事件和一些诅咒。

还是前面的那个比喻,人民是水,政府是船。不过要注意的是,不同的船抗风浪的级别是不一样的。同样是一米高的浪,万吨级远洋巨轮一点儿也不在乎,而小舢板恐怕就早被打得没影儿了。

一个帝国统治力的强弱由什么来决定呢?由他的政权结构决定。

秦始皇时期,秦帝国的政权结构是皇帝统治下的军事将领和知识分子(主要是法家)联合执政。这个结构统治力是很强大的。军事将领具备镇压反对派的力量,而法家知识分子不但懂得用刑罚来统治,也知道如何安抚平民。比如,在农民起义爆发之后,以李斯、冯去疾为代表的法家知识分子纷纷上书劝谏,他们很清楚地认识到了问题所在,也提出了比较合理的解决办法。他们说:“关东群盗并起,秦发兵诛击,所杀亡甚众,然犹不止。盗多,皆以戌漕转作事苦,赋税大也。请且止阿房宫作者,减省四边戍转。”

这个政权结构的问题在于皇帝是一个极其脆弱的节点。皇帝只是一个个体,变数太大。在中华帝国时代,皇位的每一次更迭注定是一次政权结构的调整。首先是不同的皇帝有不同的偏好。比如,扶苏就和秦始皇政见不同。其次,一朝天子一朝臣,皇帝换了,用人的标准可能不同。因此官僚队伍往往也会跟着发生变化。冯唐老兄不就是正好很不幸地没踏准步点儿吗?他年轻时,老皇帝喜欢用老将;等他老了,新皇帝喜欢用年轻人了。真是背运至极!第三,皇帝一换,那么跟皇帝有关的血缘、姻亲关系也都变了。原来是亲弟弟,现在成叔叔了;原来是小舅子,现在可能连远房亲戚都算不上(别忘了,皇帝老婆可多了)。所以,皇帝一变,其他所有的政治力量都会出现此消彼长的变化。

在大秦帝国里,由于秦始皇将权力过分地集中到皇帝手中,而又没有册立太子,没有对后事做任何安排,所以这个问题更加突出,皇帝这个节点更加脆弱。

结果秦始皇一死,在赵高的主持之下,发生了著名的沙丘之变。秦始皇的幼子胡亥在赵高的扶持下篡夺了兄长扶苏的皇位。这是一个关键点。当胡亥继承皇位以后,大秦帝国的政权结构发生了一次突变,统治力迅速下降。

先看皇帝本人。无论你喜不喜欢他,都不能否认秦始皇是个了不起的政治家。他有几大长处。

其一是高瞻远瞩,具有远见卓识。这在建立帝国制度的过程表现无遗,毋庸多言。

其二,知人善任。在他的手下,没有酒囊饭袋。当时他所倚重的几个重臣蒙恬、蒙毅、李斯、王绾、王翦、王贲、章邯都是了不起的人物。即使是身边的宦官赵高,也是有一定文化知识的人。《史记》说他“通於狱法”。

其三,知错就改。举一个例子,秦始皇发动第一次灭楚之战时,王翦说非出动六十万大军不可,而另一位将军李信说二十万足够了。秦始皇笑话王翦说:“王将军老矣,何怯也。”于是命李信等率兵二十万伐楚。结果,大败而归。秦始皇放下架子,亲自到王翦家请求他出山,而且将全国六十万秦军尽数交给王翦,最终一举灭楚。这种政治家的风范是在战国时代很少见的。比如秦昭王当秦军在邯郸被多国部队内外夹击、战局极为不利时,一怒之下杀了当初反对进攻邯郸并且拒绝出征的秦国名将白起。

其四,注重调查研究,因此很难被下属蒙蔽。皇帝巡游天下,势必接触到下层官吏甚至百姓,国家治理的情况秦始皇是清楚的。再比如,秦始皇还喜欢微服出访。中国历代皇帝中,正史记载微服出访的人很少,其中就有秦始皇。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三十一年,“始皇为微行咸阳,与武士四人俱,夜出逢盗兰池”。秦始皇微服出访时遇到强盗了,于是就下令严打,“大索二十日”。

反观秦二世胡亥,比起他老爹简直是一个天下,一个地下。先看用人。他重用赵高,对赵高是言听计从,而除他以外,几乎不重用任何人。再看办事。他对于整个帝国的国情完全不掌握。最初有人来报告农民起义的情况,他反倒问他们的罪。到后来,来的人都只说虽然有起义,但都被镇压下去了,不足为虑。直到起义军打到咸阳附近,他才知道起义的规模原来这么大。到这个时候,他也没醒悟过来,甚至更加躲到深宫之中,连大臣都不见了。

再看军事将领集团的变化。

赵高和李斯立胡亥为帝,当然就必须除掉皇位的合法继承人扶苏和支持他的蒙恬。他们合谋假造了诏书,指责扶苏在外不能立功,反而怨恨父皇,赐公子扶苏、蒙恬死。扶苏自杀,蒙恬内心疑虑,请求复诉。但是赵高、李斯大权在握,哪容你蒙恬分辨?不久就派人以皇帝的名义逼蒙恬自杀。蒙氏一族尽数被杀。一时间,军功阶层人人自危。

不久之后,起义军四起,这正是用得着军功阶层的时候。但是,就在这关乎帝国存亡的关头,中央却对军事将领极不信任,大加斥责。最突出的例子莫过于当章邯和项羽在今河北平乡一带激战之时,赵高等却在章邯背后使阴招。结果章邯无奈之下,全军投降。秦帝国从此完全丧失了镇压起义军的军事力量。

知识分子的情况也不妙。

秦始皇焚书坑儒就已经失去一部分知识分子的支持了。不过当时取代他们的是其他谋士,也算是知识分子内部的权力调整。到秦二世时,其他知识分子也混不下去了。他一上台,就“行诛大臣及诸公子,以罪过连逮少近官三郎”。

当各地农民起义爆发的时候,消息传到秦二世那里。秦二世召集博士来商议。有的说是造反,有的说是些强盗,都主张派兵前去镇压。秦二世很不高兴,下令把这些人都治罪。后来,李斯、冯去疾等高官也因为劝二世停止修建阿房宫而被杀。不久之后,又出了一个指鹿为马事件。赵高牵了头鹿来,对秦二世说这是马。旁边的人凡是不跟着赵高说这是马而说这是鹿的,全被赵高给杀了。这么一来,知识分子们在秦政府里哪里还待得下去?只好转而投靠起义军。比如追随陈胜的,有孔鲋;追随刘邦的,有萧何、叔孙通等人。

皇族宗室更是深受打压。不只扶苏被杀,秦二世其他兄弟也被杀了不少,而且都是冤杀。比如公子将闾在被诛杀之前认为自己各方面都做得很好,质问使者:“阙廷之礼,吾未尝敢不从宾赞也;廊庙之位,吾未尝敢失节也;受命应对,吾未尝敢失辞也。何谓不臣?原闻罪而死。”死也得让人死个明白呀?可是,使者很冷漠地回了一句:“臣不得与谋,奉书从事。”将闾对天大呼三声:“天乎!吾无罪!”自杀了。这一场大杀戮的结果是皇族内部人心惶惶,谁也不敢乱说乱动。

所有可能支持大秦帝国的力量,最后只剩下了一个宦官。赵高获得了至高无上的权威。而赵高本人有政治能力吗?有一点儿,但很不够,多的是阴谋手段,少的是治国方略。当他用各种阴谋手段把所有的政敌都赶尽杀绝之后,突然发现整个帝国的统治阶层只剩下了他和秦二世两个人。

两个人,说段相声还可以,想要统治偌大一个帝国,没门儿!

所以,大秦帝国的崩溃,根本原因在于秦始皇建立的帝国制度本身存在一个脆弱的节点——皇帝。这个节点是所有统治力量的结合点。一旦这个节点出了问题,整个帝国的政权结构就会发生致命的突变。而秦帝国很不幸地成为这个缺陷的第一个受害者。

秦帝国倒下了,继之而起的是西汉帝国。他们必将从秦帝国的崩溃中总结经验。他们又是怎么做的呢?

同类推荐
  • 中国国情报告(2013-2014)

    中国国情报告(2013-2014)

    本书分为时局与对策、发展与改革、政党与政府、思路与对策、决策与战略五部分,具体内容包括:中国改革进入新周期、加紧构筑社会建设和管理升级版、法治政府建设三大“样板间”等。
  • “十一五”规划与行政体制改革

    “十一五”规划与行政体制改革

    本书为重庆市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暨“十一五”规划与行政体制改革优秀论文集,收录市委市府有关部门、大专院校、区县党校、行政学校论文90余篇。论文内容分为三大部分:1.服务型政府建设,2.行政体制改革,3.政府管理创新。
  • 行政责任的制度困境与制度创新

    行政责任的制度困境与制度创新

    本书共分为八章,包括:公共行政与行政责任、公共行政的概念及其制度性质、规则系统的内在弊病及矛盾性、发展和完善行政责任制的理论启示等内容。
  • 为了谁 依靠谁 我是谁:做焦裕禄式的好党员好干部

    为了谁 依靠谁 我是谁:做焦裕禄式的好党员好干部

    焦裕禄精神是党员、干部的一面镜子。为了让广大党员、干部更好地以焦裕禄为标杆进行对照学习,本书对以下内容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剖析阐述: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重要地位;焦裕禄“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凡事探求就里、“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的求实作风,“敢教日月换新天”、“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奋斗精神,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的道德情操;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的关键在做。
  • 遏制与绥靖:大国制衡行为分析

    遏制与绥靖:大国制衡行为分析

    本书共七章,首先交待了理论分析框架、提出理论假设和交待研究方法,继而讨论表明,世界各大国的经济上的关系以及由此而涉及政治上的关系。
热门推荐
  • 星梦萝莉:暗夜昼阳双煞的秘密

    星梦萝莉:暗夜昼阳双煞的秘密

    午夜的回廊尖塔的绯色红光,一朵神秘的花、一段16年的事情、一个古老的戒指、一只犯二的灵狐。。。。各种的封印只为隐藏着什么秘密?背后的操纵者,双重的身份,种种的约定,高冷的梦,呆萌的星,还有一堆二货般的角色他们之间又会有什么不一般的事情呢!为求你的水晶一吻,只能带上华丽伪装。上琪冒个泡:希望大家喜欢我的作品!多多票票哦!之前的写的不是很感冒,坚持看下去你会发现越来越精彩哦!
  • 盛宠豪门:兽夫大人,要亲亲

    盛宠豪门:兽夫大人,要亲亲

    凶猛的野兽缓缓靠近,云曦吓得快要晕倒。“来人啊,有没有人,救救我!”话刚说完,就发现面前的野兽,突然一下,就变成了一个英俊的年轻男人,还赤/裸着身体。他逼近她,气息灼热撩人:“怎么?不是叫人救你吗?我来了呀,宝贝儿,想让我怎么救你?”云曦吓傻了,野兽变的人,到底还是不是人?————————————————“不要,放开我,你这个衣冠禽兽!”男人脚下一顿,邪笑道:“哦?原来你喜欢禽兽啊?”说完呼啦一下,刚才危险霸道的男人,一下就变成了一头华丽凶猛的雪豹。云曦目瞪口呆,原来不是衣冠禽兽,是真的禽兽啊!
  • 逆天重生:腹黑妖孽魔女

    逆天重生:腹黑妖孽魔女

    【剧情俗套但励志脱尘,加油!】如画江山几万里,于他眼中不过尔尔;虚实人间影影绰绰,于她看来且为浮云——————他权势滔天,一日随处游荡在一小酒楼遇见绝代芳华的她——————她天赋惊人,不知为何格外得幸运女神眷顾,一路扶摇直上捡神兽捡神器————————未见她时他视权势为一切,初遇她时他竟幼稚到屈身做一枚采花贼——————未见她时她......————————好啦,繁花落地,戏已落幕,她与他的故事,暂听得徐徐道来...
  • 穿越之只为你等候

    穿越之只为你等候

    男友的背叛让她失望,却因缘分来到古代,为了活的更好,她带着系统讨好名义上的丈夫,却在过程中丢了自己的心,该何去何从呢?
  • 极品小娇妻:拖着爵爷把家还

    极品小娇妻:拖着爵爷把家还

    “大小姐,爵爷要结婚了!”“我这个新娘还在这,他要和谁结?”“别的女人!”“杀了!”“啊?”“女的杀了,男的绑来!”“绑不了爵爷!”“那就拉几颗导弹给他作贺礼!”
  • 一醉千秋游红尘

    一醉千秋游红尘

    夏小雨是名高三理科女,在最后的几个月中煎熬,挣扎,却意外地穿越了!一边是温文尔雅,玉树临风的皇甫少城,一边是冷若冰霜,却默默付出的慕容羽,夏小雨最终会选择谁呢?这个夏天注定不凉爽!
  • 武帝当空

    武帝当空

    武道一途,以武为基,以灵为辅,称霸一方;魂师一脉,以魂为主,念力为引,掌控天下,武之极,凌天下,驾众生。
  • 那年青春岁月

    那年青春岁月

    当又懒又宅又八卦的略带隐藏性小腹黑的慢性毒舌女,碰见了又酷又拽又自恋的带有无敌腹黑帝属性的隐藏性智商情商双高男。是像少女小说那样油腻腻,甜滋滋?No,No,No.结果显而易见。是什么呢。追完这本小说吧
  • 毕业季:六年光阴

    毕业季:六年光阴

    一年级时,大家互不相识,感觉到的只有羞涩,新奇·二年级时,大家已经相识了很长时间,并没有感到任何即将离别的那种感觉·三年级时,大家终于有了几丝压力·四年级时,我们感受到了离别的前兆·五年级时,离别已经开始摧残我们了·六年级时,我们似乎都知道了什么,也许小学毕业不起眼,但对于我们,是第一次也是最难过的——离别再见了,六年光阴QQ群“毕业季教室”群号:588785705
  • 你若守住,幸福自来

    你若守住,幸福自来

    初恋,是一个多么温馨甜美而又略带伤感的字眼。它承载着我们所有青春的梦想,所有年少的痴狂,所有情爱的萌动。初恋,就是欲言又止,欲说还休。每个人都只有一次初恋,或甜蜜或心酸,不管怎样,初恋总是心中那片最柔软,最不可遗忘的地方。那时的我们青涩,但是疯狂。对于初恋,我们总是全心付出。也许过了很多年之后,我们仍会时不时想起初恋的那个人和那些事,仍会想起那朵初恋的小花悄悄盛开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