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03600000002

第2章 秦:突然崩溃的帝国(1)

秦始皇以无比的气魄和强硬的手段摧毁了旧的制度,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大一统帝国,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秦始皇雄心勃勃地要让这个帝国永世长存,要让自己的子孙一代接一代地统率这个强大的国家。然而,事与愿违,这个外表强大的帝国却突然间崩溃了。

一、伟哉,始皇帝!

公元前221年,秦国大将王贲率领秦国的虎狼之师扑向东海之滨的齐国。没有人可以抵挡如狼似虎的秦军。齐国,这个根正苗红,实力雄厚,在战国时代称王称霸,不可一世的“老牌强国”,就这样无可奈何地亡了国。随着齐国的灭亡,整个天下只剩下一个国家,那就是秦。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帝国大秦帝国正式建立。

大秦帝国建立之后,做了一件影响中国两千多年的大事:开创中华帝制。

首先是建立皇帝制度。把国家君主的名号由“王”改为“皇帝”。而且把皇帝特殊化,使皇帝区别于其他所有的人。比如,皇帝颁布的任命称“制”,区别于官府发布的其他任命文件;皇帝下达的命令称“诏”,以区别于官府的其他命令;皇帝独霸了“朕”这个原先所有人都能用的第一人称。

许多人认为,改称“皇帝”,不过是为了满足秦始皇的虚荣心。比如柏杨先生,就说:“嬴政搞出一大套个人崇拜的玩意,诸如‘制’、‘诏’、‘朕’、‘皇帝’之类,说明他的智商平平”。但是,易中天先生就表示反对,他认为:“秦始皇的更改名号,并非心血来潮。”“秦发动的这场‘革命’,并不只是要换个‘朝代’,而是要用一种新的制度(帝国制度)取代旧的制度(邦国制度)。秦始皇完全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他才自称‘始皇帝’,即‘新制度的第一人’。”对此,我认为易中天先生说得比柏杨先生更接近真理。皇帝的出现,在政治上具有一种极强的象征意义,它将秦始皇建立的秦帝国与此前的夏、商、周以及东周以来的齐、楚、燕、赵等诸侯国区别开来。它在告诉世界:作为皇帝的君主是比作为王的君主更强大的统治者。然而,光是改一个名称并不是什么大事,关键的举措在后面。

在秦始皇的主持之下,大秦帝国彻底废除了分封制,将郡县制推广到全国,建立起从中央到地方、层级节制的官僚体系。我们先说废分封。当时,丞相王绾等人认为,各国刚刚被消灭,齐、楚、燕、赵等地距秦国本土又远,如果不封土建国,管理上恐怕鞭长莫及,压制不住当地的反政府势力。所以,他们“请立诸子”。这种观点得到了普遍的认可,持反对意见的也有,这个人就是李斯。他当时官居廷尉,是九卿之一,比王绾的官小。但是,在这个重大的历史时刻,他站出来说:“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两种观点,谁对谁错?当时,秦始皇拍了板,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终秦之世,没有分封一个诸侯。当时虽然仍在执行二十等爵位制,但是无论多高的爵位,都是“但有封名,而无食邑”,这是与之前大不相同的。

然而,这两种观点的斗争却远没有结束。汉代很多人都认为秦之速亡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实行分封。于是,西汉初年,刘邦广封刘氏诸侯王。再比如贾谊就说应当“裂地分民以封功臣之后,建国立君以礼天下”,而司马迁也支持他的说法。西晋时,司马氏诸侯王更是遍布天下。直到唐代,这个问题仍然处于热议中。赵蕤在《长短经》中对郡县制和五等分封制进行了比较,指出:“郡县而理,则生布衣之心;五等御代,则有纵横之祸。故知法也者,皆有弊焉。非谓侯伯无可乱之符、郡县非致理之具,但经始图其多福,虑终取其少祸,故贵於五等耳。”最终的结论竟是五等分封优于郡县。柳宗元的《封建论》则更是谈论此问题的千古名篇,他是反对分封的,他说:“故封建非圣人之意也,势也”,“则周之败端,其在乎此矣。”

我们现代人很容易就会得出郡县制比分封好的观点。易中天先生就称提出这个制度的李斯是“高瞻远瞩的政治家”,而且说“这就是秦始皇的历史贡献”。我当然也认可这样的说法,但是为什么王绾、刘邦、司马迁、贾谊一直到唐代的赵蕤都认可分封制呢?这些人,都是智商相当高的精英,他们的想法自有其道理。

其实,两种观点都是从谋求国家的长治久安出发,但为什么会有截然不同的结论?李斯的话,包括后来秦始皇的话,并没有什么高深之处,王绾等人不会看不到周王朝正是因为分封而分裂。他们为什么会主张分封?其实,他们的话里已经给出了答案。他们所担心的是郡县制并没有如此强大,不设置诸侯控制不住,所谓“不为置王,毋以填之”。也就是说,关键的问题就在于:政府(皇帝)的统治力是否足够强大?是否强大到能够支持在如此广大的疆域上存在一个至高无上的皇权?

雄才伟略到目空一切的秦始皇是决心要开创一个新时代的,他愿意尝试一下。于是,就有了一系列的措施将他在秦王国的统治权扩张到整个帝国。在这个过程中,他所遇到的阻力是空前的,但秦始皇用更加空前的魄力为中华帝制打开了生存之门。如果说,在几百年的时间里,中华帝制一直在孕育中的话,那么他这位千古一帝,正是这个制度的助产师。这,正是秦始皇的伟大功绩之所在。

在建立中华帝制的过程中,秦始皇遇到了哪些阻力呢?阻力决不在王绾等人的反对,秦始皇的耳根子硬着呢,自己打定了主意的事,九头牛也拉不回。现实的阻力在技术层面上,也就是说,如何将皇帝的统治从皇宫里一直推行到普天之下的老百姓身上。

为此,秦始皇从中央到地方建立起一套不同于分封制的管理体系。在中央建立了分工协作的三公九卿制度。所谓三公,是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丞相管行政,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为副丞相,主管监察。所谓九卿,实际上不止九个,有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少府、治粟内史、中尉等,也是各司其职。比如治粟内史从名称上就可以看出是管谷子的。三公九卿各司其职,都受皇帝的领导。中央政府之下,将天下划分为三十六郡,郡设有郡守、郡尉和郡监各一人,与三公的职责相应;每个郡下辖若干县,县的首长为县长或县令;县下面有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这样的官吏,分管教化、司法、赋税、治安等;每个乡分为十个亭,每个亭有亭长、亭父、求盗等官吏,也是各有各的职权。从中央的皇帝到最基层的行政组织亭的亭长,都是吃国家俸禄的公务员。一个类似于现代政府的庞大行政体系建立起来了。这个体系在当时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政权组织形式和行政模式,可以说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人类政治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

有了这套先进的行政体系还不够,秦始皇要面对的现实困难还有由长期分裂割据造成的不统一的国情。比如,文字不统一就是最显著的困难。同样一个字,秦国是一个写法,楚国又是一个写法。如此一来,政府的命令传递起来就很容易出错。再比如,重量单位不统一。就说亩产吧,没有统一的计量单位,中央政府怎么能确切知晓各地的收成情况?中央政府不了解各地的情况,又怎么定税,怎么考核地方官员的政绩?还有,货币不统一,各地之间无法进行有效的经济交流。中央和很多地区间道路不通,无法实施有效控制。诸如此类的实际困难,摆在了秦始皇的面前。

秦始皇就是秦始皇,这个开创了一个崭新时代的千古一帝用一种超乎常人的气魄,将不统一变成了统一。一切在秦始皇看来不利于统一大业的事物都必须予以彻底地清除。具体说来有四点。一是统一文字。传统的说法是秦始皇以秦小篆统一了天下文字。但有人考证,在实际使用上,隶书比小篆更常见。不论是以何种文字进行统一,可以肯定的是,从秦始皇开始,为了对庞大的帝国进行统一管理,统一文字以保证行政体系内部信息传递的畅通是必然的,也是必需的。二是以秦国的制度为基础统一度量衡,并将有关的法令铭刻在官府制作的度量衡器上。一个出土的秦国秤砣上有这样的文字:“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根据出土文物的情况,统一度量衡的工作是很有成效的,各地都有秦代标准的量器和衡器出土,相互之间误差很小。三是统一货币,统一以黄金为上币,单位是镒;以秦国原先的圆形方孔的铜钱为下币,以半两为单位。后者就是著名的秦半两钱。最后,修驰道,建立勾通整个帝国的交通网络;“车同轨”,减少马车行驶中的阻力。

统一是中华帝制中的应有之义,但这只是其内涵的一部分,不是其全部。中华帝制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必须统一到皇帝那儿。秦始皇面临的另一个困难就是普天下的百姓不知道皇帝为何物,同时反抗皇帝的势力还很大。

先谈前一方面。在西周朝分封制下,有一个周天子高高在上,但对于老百姓而言,有没有这个天子,并不重要。周天子事实上和他们不发生任何关系。同理,国君也是高高在上,和他们没关系。那么和普通老百姓有关系的是什么人呢?只有封地的领主才和他们发生关系。到了战国时期,情况就已经有了变化,国君开始直接统治百姓了。老百姓开始通过官吏而与国君发生关系,但周天子依然只是处于虚位。在统一天下之时,秦王嬴政在秦人眼里是国君,在赵人、楚人等山东各国人的眼里是不是国君呢?恐怕更多的人把他当成侵略者。秦始皇称皇帝,就是不再做他秦国的国君而是要取代周天子做天下的主人。那么,如何使这个从来不和百姓发生任何关系的“天子”在老百姓心中实实在在地树立起权威,就是秦始皇必须解决的课题。

秦始皇除了通过皇帝制度向人们宣示自己的存在以外,还采用了两个方面的措施。

其一,巡视天下,向普通百姓彰显皇帝的存在。大家都知道,即使是今天有如此现代化的交通工具,长时间舟车劳顿也会疲惫不堪。可是秦始皇从统一之后,就开始没日没夜地坐着马车四处巡视。再加上他还给自己定任务,每天得看一百二十斤的奏章,可以说秦始皇恐怕是中国历代皇帝中最累的一个。不但累,而且危险。比如在博浪沙不是差点儿被张良雇请的大力士给暗害了吗?那么,他花这么大的精力、冒这么大的风险四处巡游是为了什么呢?别以为他就是一旅游发烧友。虽然看看自己统治下的帝国到底是个啥样子也是秦始皇的心愿,但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要让老百姓知道皇帝的存在。至于老百姓是像刘邦那样想着“大丈夫当如是”,还是像项羽那样想“可取而代之”,都不在秦始皇的考虑之列。秦始皇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要让天下人都知道,皇帝是这个世界的主宰,是这个世上最有权势的人。

其二,不但要让老百姓知道世界上有皇帝,而且要让老百姓知道皇帝具有无上权威。比如,他在巡游的路上,到处刻石纪念。这石碑上刻的可不是“秦始皇到此一游”,而是歌功颂德之语,为的就是告知天下,皇帝有多么伟大,以便树立皇帝的无上权威。再比如,他登泰山进行封禅大典,在上天面前秀一下自己的统治地位。他还用一系列不可思议的手段向世人表示甚至于连神鬼都不能高于皇权,都不能侵犯皇帝的无上权威。比如,他巡视到湘山,在渡江的时候遇上了大风浪,差点儿没能上岸。有人说这是湘君发怒了。秦始皇问:“湘君何神?”博士们回答道:“此是尧女,舜之妻,而葬此。”大家知道,尧舜是五帝中的两位,秦始皇心想:“我是皇帝,比尧舜的级别还要高呢。他们的女儿、老婆,算什么东西?”于是下令:把这湘山上的树全给砍了,并且把山也涂成红色。这就算是给湘君穿上了囚犯的衣服,让她服刑。可以说秦始皇用尽一切可以用的手段,让老百姓真正感受到皇帝的权威,以昭示天下,皇帝是天下的主人。

搞定了前一方面,后一方面的问题就要简单得多。对于反抗皇帝的势力,秦始皇用了一个简单而粗暴的办法,就是打压。一边收天下兵器聚于咸阳,将其冶铸成十二个巨钟、金人,每个都重达千石,置于宫廷之中。另一边将天下豪强富户共十二万户迁徙到咸阳,加强了对各国原先的贵族和地方豪强的控制,这是防范措施。对于那些真敢威胁自己的,那就是大开杀戒了。比如,公元前211年,有人在一颗陨石上刻字“始皇死而地分”。秦始皇一怒之下,把周围的人家全部诛杀。

在秦始皇疯狂地改革创制的同时,大秦帝国北伐匈奴,南取百越,盛极一时。

二、以攻立国

一个强大的帝国建立起来了,秦始皇得意地说:“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可是,历史并没有按照他个人的意志演进。大秦帝国,这个他一手创立的强大帝国甚至没有凭借惯性向前走得更远一些,竟然追随他而去了。

同类推荐
  • 中国自信:民族复兴大思维

    中国自信:民族复兴大思维

    中共十八大以后,“中国梦”成为一个热词。这本书是我个人对“中国梦”的理解。理解只是开始,关键是如何实现民族复兴这一“中国梦”。这是一个长期的事业,也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延续,同时,它还是人类文明史极为重要的一部分。
  • 初中思想品德优秀教师说课经典案例

    初中思想品德优秀教师说课经典案例

    《初中思想品德优秀教师说课经典案例》为“初中优秀教师说课经典案例丛书”之一。书中所选说课稿多数是全国各省市说课比赛中的优秀作品,充分体现了各地最新教研教改方向,作者都是新课标教改的试验者和开拓者,引领着课堂教学的革新、潮流;并且这些说课稿均为实践型说课,追求教学的艺术性和高水平。
  • 参政党思想建设研究

    参政党思想建设研究

    近代以来, 作为阶级利益的代表者和阶级力量的领导者, 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个国家对政党的地位、作用和活动方式进行规定, 形成了这个国家的政党制度"。
  • 红旗漫卷:画桥革命根据地斗争风云录

    红旗漫卷:画桥革命根据地斗争风云录

    在全球共欢、普天同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周年华诞之际,由王卫东等精心编撰的革命史籍《红旗漫卷》一书与读者见面了。这本内容丰富、翔实、图文并茂的集子,既是对余江县画桥镇这块红色土地以及这方曾经为中国革命作出了突出贡献的广大人民群众的热情歌颂,又是对正气贯日月、丹心照千秋的革命先烈们的深切缅怀,也是给新中国六十华诞的一份献礼。红色土地魂牵梦萦,父老乡亲没齿难忘。
  • 治理理论及其中国适用性

    治理理论及其中国适用性

    当前对于全球化时代治理转型的研究还显得太少,在已有的研究中,也是宏观、原则性研究居多,具体、深入研究较少。更重要的是,全球化时代的公共事务治理之道发生了重大转型,但对它们之间的关系却不能进行线性理解,即不能将全球化作为影响治理转型的一个常量。它们之间是一种表征关系,即不只是全球化影响了治理转型,而且治理转型本身也属于全球化进程。由此,我们不但要研究全球化,而且要全球化地思考。本丛书期待能够在这一方面有所贡献,实现全球化研究与治理研究的双重推进。
热门推荐
  • 残疾王爷我的爱

    残疾王爷我的爱

    一朝穿越成坐在花轿上的庶出三小姐,因一道突如其来的赐婚她服毒自杀,当蛇女变成三小姐会发生什么惊天动地的变化?呵,嫁给不受宠失了右臂的残疾七王爷?好,她嫁,只不过是换了一个睡觉的地方而已。可她发现她越来越心系残疾相公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早已经爱上他。
  • 诀:圣王

    诀:圣王

    在大陆上,风云涌起,郑家一名来历不明的少年,正在不断崛起。
  • 忘雪的黄昏

    忘雪的黄昏

    两个三番五次越狱失败的笨贼,开始了他们的第十三次越狱,没想到,他们挖掘的地道竟然通向了典狱长的房间……只是,在帝国边陲的这次微不足道的越狱却牵动了联盟和帝国的对峙状态。蝴蝶效应一般的席卷了整个夜落大陆。强横霸道的逸剑帝国、纷争割据的天水联盟、日暮穷途的梦华王朝……一切的一切,都将改变……
  • 帮妈咪找老公

    帮妈咪找老公

    “她的妈咪真是衰,不但被花心老爸抛弃,还被凶悍的奶奶断绝了所有的经济来源沦落到带着她这个拖油瓶去黑道酷总裁家当女佣。当女佣也就罢了还被酷酷总裁又是狼吻又是吃豆腐,最后竟然还被不知什么地方冒出来的凶女人扇了一耳光。自己实在看不下去了,还是本美女亲自出马帮老妈搞定情人吧。”凌琪儿双手托着圆圆粉粉的小脸一双乌黑水灵的大眼眼睛骨碌骨碌的转着。“你年薪多少?存款多少?有几处房子?有几部车?身家多少?有女朋友了吗?以后打算要几个孩子?”沈俊昊蹲下注视着眼前这个只有五岁却人小鬼大的小女孩:“你问这些干嘛!”“看看你能不能养的起我和我老妈,你没有女朋友才有资格泡我老妈啊。还有要是你们以后结了婚要太多的小孩就会不疼我了。所以你必须少要几个我才帮你泡我老妈。”凌琪儿一副天真可爱,眼睛里去小狡猾小狡猾的。“我有说要泡你老妈吗?”沈俊昊忍住狂笑的冲动装出酷酷的脸一副你搞错了的表情。“什么?你都把我老妈睡了竟敢不泡她。我…我…我叫我老妈今晚不给你做饭。”凌琪儿的圆嘟嘟的小脸一下子被气红转身跑开了。
  • 武力全开

    武力全开

    万千大陆,融于一处。手握长枪,踏入征途。不卑不亢,勇往直前。北慕峰上,初露锋芒。圣地之战,傲视苍穹。玄海冰宫,冲破险阻。紫耀一挥,划破长空。百尊之中,唯我最强。转生之境,唯我巅峰。看我武力全开,直入天下顶峰。
  • 总裁的黑客萌妻

    总裁的黑客萌妻

    万万没想到,公司老总竟然是同学的哥哥,还要她帮他们和好!要不是为了盗取CP计划,她才不会来面试呢!可是,身为【黑天】深渊唯一的徒弟,她的入侵竟然屡次失败!这个CP计划到底是什么?五大集团的当家人,都隐瞒了什么爱恨情仇?————————————神说,要有光。她以为,多年的友情亲情,可以转变成爱情。他知道,默默地守候等待,可以换得来真心。她明白,只有错过,才是放弃。他坚信,只有自己,才是唯一。她不愿迷茫彷徨,他愿意放弃伪装。因为,她就是他的光。而他,也会是她的光。
  • 晨风世界游记

    晨风世界游记

    喜欢上古卷轴系列,就从晨风开始吧
  • 重生之后妈很抢手

    重生之后妈很抢手

    简宁在帮朋友执行任务中意外身亡,醒来发现自己穿越到了看过的豪门小说中,成了恶毒女配——后妈。而本应围绕在女主角身边的男人们也纷纷改投她的裙下。一个又一个优秀的男人在她心间抢占高地,她又该如何选择?(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异界神路归途

    异界神路归途

    穿越者是凶猛的,无所不能的,是永久加持逆天光环的,是称霸一方世界至高无上的,可是我们的主角不是穿越者……这是一个异界大陆土著“帮助”穿越者回家的故事;这是一个贵族少年经历大起大落成功逆袭的故事;这是一个誓死不成神的成长故事;这是一个越挫越勇百折不挠的故事;这是一个有着亲情、爱情、友情的有血有肉的人的故事;这个故事有阴谋算计,有热血冲冠,有缠绵悱恻,有黯然伤神;最后,这其实是一个关于爱的故事……
  • 校花之贴身武林高手

    校花之贴身武林高手

    这是一个武林高手去学校里保护校花的故事。也是一个武林高手在都市里挽救武林灭亡的序曲。萧凡,一个名师高徒的年轻人;会舞剑,会使贱,上得了高雅大堂,吓得了地痞流氓,杀得了反派大将,防得了红杏出墙...本文轻松,搞笑,愉快,请善待!~校花之贴身武林高手QQ交流群295704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