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03600000011

第11章 新莽:改革不那么容易(2)

巩固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缓解阶级矛盾。王莽和他领导下的这些依靠血缘甚至名字进入政府的官僚们能找到缓解西汉后期日益尖锐的阶级矛盾的办法吗?不能,或者说,有心无力。

有人说:“其实王莽当皇帝前执政多年,又推行法制。如果不是失之过急,会成为和平过渡的好榜样。”我认为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对于王莽而言,稳住自己在统治阶级内部的地位是容易的,而巩固新政权对整个国家的统治则要困难得多。在那个时间点上,用任何其他人坐上王莽的位置都很难走出困境。原因很简单,新帝国全盘接下了西汉留下的积重难返的烂摊子。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严重的社会问题早在王莽篡汉之前五十多年就已经显现出来了,而且愈演愈烈。有何表现呢?

其一,百姓流离。据《汉书》记载,元帝“始即位,关东连年被灾害,民流入关……民众久困,连年流离,离其城郭,相枕席于道路。”到成帝时,类似记载更是常见,如前28年,“旱,伤麦,民食榆皮……流民入函谷关。”哀帝时,“岁比不登,天下空虚,百姓饥馑,父子分散,流离道路,以十万数。”

其二,饿殍遍地。与大流亡相对应的是大饥荒。在太平年月,绝大多数平民百姓也是过着“菜食不厌,衣又穿空,父子夫妇不能相保”的日子。一旦有天灾或人祸,就出现大饥荒,甚至人相食。鲁迅先生曾在《狂人日记》中写过整个中国历史就两个字:“吃人”,但那是在从抽象意义上讲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毁灭。在有关西汉末年的这几十年的历史记载中,却是吃人的记载不绝于书。

其三,奴婢成群。没饭吃怎么办?只能到豪门里去当奴婢。结果西汉末年,那些豪族“多畜奴婢”。如王商家族“合资巨亿计,私奴以千数”,官奴婢竟达“十余万”。这些人中虽然有一极小的部分成为“豪奴”,四处横行,但绝大多数却过着猪狗不如的生活,连基本的人身安全都得不到保障。

其四,烽烟遍起。老百姓活不下去了,自然会起来反抗。在西汉末的几十年里,大大小小的起义数不胜数。史书上“盗贼并兴”、“盗贼并起”之类的字眼到处都是,而且经常是“以万数”。比如成帝河平三年(前26年),东郡有侯氏兄弟五人聚众起义,“攻燔官寺,缚县长吏,盗取印绶,自称将军”。

老百姓如此困苦,不得不起来反抗,这就已经够糟糕了,更糟糕的是从西汉原封不动拿过来的行政体系也毫无执行力可言。

一方面,当时豪强地主为害一方,但是官府却拿他们没办法。例如,哀帝时有个叫赵季的黑社会老大,不但养着一大帮手下,到处收保护费,奸淫掳掠无恶不作,而且他还抓着官员的小辫子,官府都不敢惹他。

另一方面,官僚们自己也是横征暴敛,鱼肉百姓。这里所说的官僚还不一定是很大的官。例如,一个小小的栎阳令就可以“适罚作使千人以上,贼取钱财数十万”,那些朝中大员们就更不用多说了。就举一个例子。熟悉汉史的人都知道陈汤,不熟悉的人也大多听过他那句著名的豪言:“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此人是汉元帝时期的名将,为安定边疆做出了很大贡献。但就是这样一个名将,却“常受人金钱作章奏”,也是个贪腐之徒。可见当时官场的风气。

王莽其实还是有一定的政治头脑的,至少他看出当时最严重的社会问题就两个,一是土地,二是奴婢。

针对这两个问题,他提出了一个改革方案。归纳起来,有四点。第一,土地国有,不得买卖。第二,按户分田,一户八人九百亩,田多的分给田少的。第三,奴婢不得买卖,改称为“私属”。第四,攻击本制度、破坏本制度执行的,流放。

在此之后,王莽又推行了一项配套改革,即实行五均、赊贷和六筦。这项改革非常复杂,简单说,五均就是控制商业、平抑物价;赊贷就是政府借钱给平民;六筦就是将六大产业实行国家控制,酒、盐、铁的政府专卖,钱币的政府铸造和名山大泽的政府管理,再加上对商业的政府控制。

改革的结果如何呢?失败,很失败,一败涂地。改革最终的结果是断送了新帝国。

从王莽推行改革目的上来看,他是为了巩固自己新建立的这个政权。然而,事与愿违,原因何在?我认为,他犯了三个大错误。

第一,改革时机错误。

王莽的改革开始于9年,也就是王莽篡汉的那一年。可以说是,王莽的屁股还没把皇帝宝座坐热就开始改革了。这可不是推行改革的好时机。因为进行大规模的改革必须具备两个前提条件。

一是统治力量要比较强大。这个条件在当时是不具备的。从西汉直接拿过来的行政体系没有执行力,在地方上对豪强地主软弱无力,在中央对皇亲国戚更是没有办法,而且内部还极其腐败。

二是社会矛盾还没有激化。因为改革本身就会激化矛盾,一些原本隐藏的矛盾会暴露出来,如果当时社会矛盾已经非常尖锐,那么再进行大规模的改革就可能引发动乱。当时,一方面在统治阶级内部,反王莽的势力很强,与王莽集团的冲突很激烈;另一方面阶级矛盾很尖锐,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王莽在这个时候选择改革,就好比把一个已经极其虚弱的病人放上手术台进行大手术,风险极大。

第二,指导思想错误。

王莽改革的指导思想是恢复儒家所言的先王时代的王道,也就是把上古时代的种种具体制度加以恢复。王莽提出的改革,几乎全部能在儒家经典上找到依据,而且是严格执行。比如说,王莽土地国有,每户八人分九百亩,这个理论依据就在《孟子》里说“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再比如实行五均,依据在《乐语》里。可以说,“复古”是王莽改革的核心理念。然而,历史是进步的,把被历史淘汰的东西恢复起来,那就是开历史的倒车,违反了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

第三,改革方案错误。

指导思想不对,改革方案当然就不对。其一,目标不对。当时,私有经营、商品经济已经发展起来了,封建制度已经建立起来了,王莽想退回到奴隶制度下的国有制去,怎么可能?

其二,步骤不对。没有哪个改革是一步到位的,一定是一步一步来。王莽的改革,所有政策没有一个有过渡阶段,都是一步到位。比如,一下子就规定,八个人九百亩,全天下同时实行。奴婢,说不能卖,就不能卖。想一步千里,哪有不失败的?

其三,推进的方法不对。推动改革,是一项很有技术含量的工作。必须想办法化解矛盾,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诱之以利、逼之以罚。而王莽呢?只知道挥着大棒蛮干。

最后,依靠的力量也不对。王莽改革依靠什么人呢?一靠政府,本来改革也的确主要靠政府。但看看他政府里的高官,几乎都是贵戚豪强。二靠富商大贾,比如六筦就是依靠大商人来推行的。靠这些人来推行改革的结果,就是这些人利用政策巧取豪夺。

也许有人会问,那你说他这个时候应该做些什么呢?要拯救垂死的西汉帝国或者说要为西汉帝国补锅,的确是很难的一件事,但是王莽如果好自为之,也不至于弄得天下大乱。他最少有三件事应该做而没有做。一是削弱贵戚豪强的力量;二是整顿吏治,强化政府的力量;三是减轻税赋,缓和阶级矛盾。如果这三件事做好了,国家元气有所恢复了,这时再在制度上进行合理的改革,就有可能取得成功。

王莽始终没有意识到改革是一件非常难、非常复杂的事情。最终,以他自己近乎疯狂的复古热情推动的改革不仅没有取得任何成果,反而激化了矛盾,再加上前面所讲过的改地名、改货币这一系列引发混乱的弊政和王莽在对外政策上的胡来,不但老百姓揭竿而起了,知识分子、地方豪族等也开始起来反王莽了。最终,在以赤眉、绿林等农民起义军为主力和代表的反王莽势力的进攻下,成立仅十四年的新帝国土崩瓦解。

一通混战之后,东汉帝国兴起了。

同类推荐
  • 悦读文谈:福州市党员干部读书征文作品选(2014)

    悦读文谈:福州市党员干部读书征文作品选(2014)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感悟辉煌——《苦难辉煌》读后感;有错必纠,知错必改——读《中国共产党历史》有感;读《不速之客》有感而发;读好“无字书”——读《理论学习要有三种境界》有感;领导干部要“好学”,还要“善学”等。
  • 学思集

    学思集

    《学思集》按文章内容,分类编为:拔乱反正、经济发展、体制改革、农村改革、城市改革、乡镇企业、个私经济、对外开放和决策咨询等10篇。其中除拔乱反正篇内容涉及政治、理论、宣传、教育等方面外,其它9篇均专属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内容。
  • 公务员职业道德:基础知识

    公务员职业道德:基础知识

    本书内容包括:道德、职业道德的含义和作用,公务员职业道德的内涵和作用,公务员的责任、义务和纪律,公务员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中国古代如何加强“官德”修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要内容,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公务员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有关要求,国外公务员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特点和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做法,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原则和实现途径等。
  • 中国大数据(2013-2014)

    中国大数据(2013-2014)

    本书运用大量的数字图表和专题地图,来分析展示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调控、政府运行与投资环境、人口与城市化、资源与环境、社会事业与消除贫困等方面已经取得的成绩与尚待解决的问题。在国际和历史视角下,对中国发展数据进行多方位解读。
  • 零距离:与政府面对面

    零距离:与政府面对面

    本书囊括户籍问题、婚姻登记、生育收养、子女教育、买房住房、医疗卫生、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各类维权、司法仲裁、证照申领、税务缴纳、交通出行、退伍转业、出境入境、社会治安、电子商务等方方面面的现实问题,您可以了解到中国各种政府部门的职能,找到有效解决问题的流程、方法和途径。中国入世,经济全球化,关注民生成为大势所趋,百姓与政府之间面对面的现实态势成为一种必然。但是往往“门难进,脸难看,人难找,事难办”,使得老百姓在办事过程中充满了疑难与困惑。
热门推荐
  • 针灸甲乙经

    针灸甲乙经

    全书共分12卷128篇,全面概括了针灸史、脏腑经络、病因病理、俞穴、刺灸临床治疗各个方面,是一部既有系统理论又有丰富宝贵临床经验的精华。
  • 傲娇少爷,离我远点

    傲娇少爷,离我远点

    路晨曦不知道遇到乔睿,是她的幸亦或不幸“喂!”“干什么?”“你作为一个女人,手上这么空不觉得难看吗?”说完抬手一挥,转身离开,动作流畅潇洒,“哎呀,什么东西啊,这样随便扔过来。”“自己戴上吧。”路晨曦抓狂的看着手中的盒子,然后打开,五分钟后,抓狂的声音吼出。“乔睿,你就不会好好的求婚?!”
  • 单身笔记

    单身笔记

    一表人才的李晓并没有意识到,二十三岁是一个大有可为的年纪。许多年后,他落寞的走在大街上,看到胡子拉碴的男人递过来一本杂志,封面上写着“是否为那些年可以约却没有约的炮而悔青肠子”,他感到裤裆凉飕飕的,而他的脸上却挂着坚强和所谓的淡定。
  • 智养:一位教师的教子手记

    智养:一位教师的教子手记

    陈老师在书中向广大父母介绍了如何信任孩子的许多心灵感悟和实用的新方法,新技巧。其中包含:如何让孩子体会到你对他们的信任;如何正确地给孩子以爱;如何把握好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如何激发孩子的潜能;怎样发现孩子的优点和不足;怎样像朋友一样平等地对待他们;怎样不让孩子觉得父母讨厌等丰富和切实的内容。
  • 魔帝娇妻之空城绝恋

    魔帝娇妻之空城绝恋

    称霸21世纪的她,被人背叛,死后魂穿成为一个闻名废材身上!她能否手撕白莲花?走上修仙之路?踏上王者之道?本文作者新手(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我当渡鸦那些年

    我当渡鸦那些年

    你应该知道有一种人叫道士,你可能也知道有一种人叫蛊师,你甚至可能知道有一种人叫赶尸匠人,但是我猜你不知道,在江淮淞沪的一隅,有一群叫做“渡鸦”的人。渡鸦者,性孤僻,好独居,喜哀丧,闻风而动,却逆风而行。他们是一群“过阴人”,偏居江淮淞沪一带。然而不论是中原道士还是苗疆蛊师,亦或是湘西赶尸匠人还是南洋降头师,亦或者是江淮渡鸦,都是和活人做买卖,跟死人打交道。我十二岁被先生收养,做了他的门徒,十六岁重返上海,在魔都当了一个名副其实的“鸦子”。我要讲诉的就是我与这么一群人,那些年发生的事。(此书已经转到黑岩阅读网连载,请各位书友移步,多谢支持)
  • 梦的诗篇

    梦的诗篇

    现在正是斩断过去,超越未来的时刻。我想要拥抱光明,呼唤未来。尽管我明白,谁都有想逃的时侯,但请千万别再松来手指了。如果我能以比光还快的速度穿越这星空的话,我一定会展开双翼飞翔;如果我能比光迹更直的在连绵的夜空逆行的话,我就能勇敢地将双手交给时间的洪流! 此刻满月摇曳,优雅地悬挂在宁静夜空;满月闪烁,慢慢飘浮在湖边澜 我不想得到的太多,这样已经足够。如果可以的话,请将堆积的伤痛化为温柔;过往的恩怨化为微笑!请 守护好你的梦,别迷失了自己!
  • 仙已不须归

    仙已不须归

    一直相信,无尽宇宙中会有这样一个存在,在那里,所有的神异事件都只是寻常。虽然貌似不太可能,但既然宇宙无限,那么可能性也应该无限。即使同位面的宇宙中不存在,也会在平行的或是异宇宙中存在……总而言之,总要有这么一个……不一样的世界。(对了,正式的修炼生涯到第三十四章才会开启,前三十三章算是前奏,为我们女主之后的修炼生涯做铺垫的。)
  • 仙侠奇缘之泪倾城

    仙侠奇缘之泪倾城

    是你给了我活下去的希望,也是你毁了这份希望。“我认得你,你是救我的恩公。”“你不适合这里,早日下山吧?”“阿城,离开逍遥吧。”“说,为何要盗神器。放出蚩尤,让人间民不聊生。”“师傅,我没有,我没有,你信我,你信我。”“沐叶城,我恨你,尊上也讨厌你。她说再也不想见到你”“不会的,师傅~”“小丫头,等着我,等姐姐来救你。”诛仙台上,“小城,回头吧。”“回头,月未央,这辈子我都回不了了,”当悲哀传递四方,仙人魔将迎来浩劫,是谁在哪涛涛洪水中解救万民与水火
  • 醉萌

    醉萌

    --醉萌醒的太迟,名如睡。活的太累,名如罪。人若有罪,不如醉。人若要醒,不如觉。醉萌,从你遇见的那一刻起,精彩与您一同分享。仙幻,感悟,游戏,玄幻,言情,与您一同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