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03100000008

第8章 仁义(1)

第一节杀身成仁

【原文】

子曰:志士①仁人,无求生以害②仁,有杀身③以成④仁。

【注释】

①志士:坚持正义而有节操的人。

②害:背弃。

③杀身:牺牲自己。

④成:成就,保全。

【译文】

孔子说:“有高尚志向节操与道德的人,决不为了自己活命而做出损害仁义的事情,而是宁可牺牲自己也要恪守仁义的原则。”

【延伸阅读】

儒家思想是由孔子倡导的,它的核心内容是“仁”。孔子在这段话里,揭示了仁的重要意义,体现了他的生死观把“仁”作为了最高原则。生命对每个人来讲都是十分宝贵的,但还有比生命更可宝贵的,那就是“仁”。生死并非是儒家论学的重点,但是儒家强调人应当如何生,如何活。孔子认为那些有高尚节操与道德的人,不会为了苟且偷生而背弃仁义,宁愿牺牲自己的性命也要成就仁义。“仁”激励着多少仁人志士为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而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首首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志士仁人”是指具有高尚品德、节操和爱心的人。在思想和行为上,他们能够公而忘私,舍己为人,也不会为了满足自己的私利而损害他人的利益,更不会把自己的幸福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简单说就是“无求生以害仁”。在别人陷入危难之时,他们能够见义勇为,临危不惧;面对恶势力的时候,能够嫉恶如仇,敢赴艰险,甚至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这就是“有杀身以成仁”——在生死关头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也要“仁”。

相国季孙意如(季平子)令人将宫廷乐舞师文正德叫至相府。

相国说:“不久,家祭时使用64人舞列的八佾舞,由你组织排练!”

乐舞师文正德说:“相国,你是大夫,依周礼,你家家祭只能使用16人的四佾乐舞。八佾,只有周天子才能使用。我作为宫廷乐舞师,应按规矩办事。”季平子怒不可遏地说:“我的话就是规矩,我让你来相府帮忙,你胆敢违抗我的命令,你长了几个脑袋?”文正德丝毫没有被季平子的话吓住,理直气壮地说:“维护礼仪是我的天职!”季平子气得咬牙切齿地说:“那好!那好!我就让你尽到天职!”说完,命家臣阳虎将文正德一箭刺死在练舞场上。

孔子认为季孙意如作为大夫,他的家祭只能用四佾,他却要使用八佾,这是冒用周天子礼仪,是僭(jiàn)礼行为。宫廷乐舞师文正德拒绝为季孙意如排练八佾舞,是为了维护周礼和仁德,他死于季平子剑下,不惜用自己的生命维护了周礼。文正德可谓是一位志士仁人!

当一个人的生命与仁德发生冲突时,仁人志士将会怎么办?孔子总结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人的一生中,在非常的情境下,对于生命的诠释就和正常情境不同——精神意义往往会高过于实质生命。正是对于仁的追求,自古以来多少忠烈之士能为国殉难,保卫家园。反之,若在危急存亡关头,只求觍颜苟活,则会为人唾弃,生不如死,即使死后也要遗臭万年。故有志之士不屑为,仁德之人不忍为也。

宋代文天祥战败,为元兵所俘,拘燕京三年,终不被利诱,不为威屈,作“正气歌”以表明心志,从容就义。尝曰:“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这正是“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的表现,文天祥不愧是个志士仁人。

历史上有许多名臣名将、仁人志士都是恪守仁义而不畏生死!就他们自身而言,虽然自己失去了生命,却是完成了自己的人生使命,成就了仁义。这也是他们作为人的意义所在。

在现代社会,人们已经不用动辄用自己宝贵的生命来捍卫仁义。但是在看到有人需要帮助,或者受到坏人的威胁时,你能够勇敢地站出来吗?真正的志士仁人,为了恪守仁义,有着威武不屈的勇气和决心。他们所维护的,是天地之间的正气,人世之间的正道,他们才是真正无愧、无悔、无怨的“英雄”。

现在社会上存在这样一种人,不仅不会去主动帮助别人,反而做一些损人利己的事情。这样的人为了满足自己无限膨胀的欲望做些违法乱纪的事情,偷盗、抢劫、杀人、贪污腐败等种种犯罪行为频繁出现。想想那些因贪污被判刑的人,很多都受过高等教育,可是他们在金钱的诱惑下丧失了正气,违背了正道。他们为了私欲而纵容自己的行为,一步步把自己推向了罪恶的深渊,为人们所不齿,和“仁”更是相去十万八千里。

有远大理想和仁爱之心的人,才可以成为志士仁人。对于仁人志士来说最宝贵的东西不是自己的生命,而是他们的信仰。当一个人有了理想,就有了为之奋斗的目标,生命才显得更有意义。

人生活在这个世上,其生命的意义不仅限于活得怎么样,还应包括怎样活着。人生的第一堂必修课是学会做人。做人得仁,仁者爱人。人生在世,总要有所收获才会安然离世吧!唯有这样做,你的人生才算是值得回味的人生,是永远如春日般美妙的人生。

第二节巧言令色鲜矣仁

【原文】

子曰:巧①言令②色,鲜③矣仁。

【注释】

①巧言:花言巧语。巧,好。

②令色:讨好的表情。令,善。

③鲜(xiǎn):少,难得。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一副讨好人的脸色,这样的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延伸阅读】

“巧”字多指高妙、聪慧、灵巧、美好之意;“令”字是指好的、善的。巧言令色是指花言巧语,满脸讨好的态度。生活中常有话说得很动听,脸色装得很和善的人,可是却不够诚恳。

弟子请教老师:“对表面好听的虚伪话和谄媚讨好的神色,应怎样看待?”“巧言令色,鲜矣仁!”孔子进而解释,“花言巧语,假装谦恭,这种人不会有多少仁!”

“巧言”一词在《论语》中还另外出现过两次:《公冶长篇》中,“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卫灵公篇》,“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在孔子看来,花言巧言,面孔伪善,足以败坏道德!

齐桓公是春秋时代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姜姓,名小白,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是历史上第一个当盟主的诸侯,成为中原霸主,受到周天子赏赐。但是齐桓公晚年昏庸,“身死不葬”的下场。

管仲辅佐齐桓公成就了霸业,在临终的时候叮嘱齐桓公不要再接近易牙、竖刁、开方这三个佞臣。管仲说:“易牙舍得杀子烹而进献(为了孝敬桓公);竖刁狠心把自己阉了(为了管理后宫);开方不但舍弃了千乘太子之位,就连自己的父母死了也不去奔丧(为了讨好桓公)。这都是违反人之常情的事情。他们三个人肯定有更大的欲望。如果您再接近他们,必然会乱国。”但是,齐桓公没有听从管仲的话,接近了这三个人,结果正如管仲所言。有记载说:公元前643年,齐大夫作乱,囚国君桓公于一室,饿死,横尸在床,蛆出于户。可怜一代霸主老迈无助,最后落得个如此悲惨的下场。

在历史上,在现实中,这种巧言令色、胁肩谄笑的人却并未因为圣人的鄙弃而减少。他们虽无仁德,难成正果,但却投机经营,能使他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国危天下乱。《前出师表》中有:“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诸葛亮在文中以史为鉴,注解了齐桓公的兴亡。

散文《魔鬼夜访钱钟书先生》中就描写了一个巧言令色的魔鬼,魔鬼自我夸耀说:“因为你是个喜欢看文学书的人,所以我对你谈话时就讲点文学名著,显得我也有同好,也是内行。反过来说,假使你是个反对看书的多产作家,我当然要改变谈风,对你说我也觉得书是不必看的,只除了你自己著的书——并且,看你的书还嫌人生太短,哪有工夫看什么典籍。我会对科学家谈发明,对历史学家谈考古,对政治家谈国际情势,展览会上讲艺术赏鉴,酒席上讲烹调。不但这样,有时我偏要对科学家讲政治,对考古学家论文艺,因为反正他们不懂什么,乐得让他们拾点牙慧;对牛弹的琴根本就不用挑选什么好曲子!烹调呢,我往往在茶会上讨;亦许女主人听我讲得有味,过几天约我吃她自己做的菜,也未可知。这样混了几万年,在人世间也稍微有点名气。但丁赞我善于思辩,歌德说我见多识广。”

世人往往鄙弃“巧言令色”之徒,崇信“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孔子很看重“仁德”,反对花言巧语,工于辞令,说话不谨慎小心,不负责任,随心所欲。儒家强调做人要言行一致,力戒空谈浮言、心口不一,倡导踏实态度和质朴精神。

生活中,人们常常会将一个人的好口才与“巧言令色”混为一谈。其实二者是有区别的。“巧言令色”不够真诚,而好口才则可以不缺少仁德。子路虽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但却是挨骂最多的学生。子路为人正直,但为人太过心直口快,常常惹得孔子生气。那些一开口就得罪人的人,恐怕无论是古代还是在今天,都会让人觉得不舒服。

好口才可以为自己赢得别人的喜爱,既不木讷呆板,也不是夸张的眉飞色舞。不过,生活中很多人自诩好口才,实则“巧言令色”。不仅没有因为“好口才”而得到益处,反而让人觉得不够诚恳。

巧言令色之人常能够揣摩对方的心理,知道投其所好达到自己的目的,也正因如此很多人都会上他们的当。所以,生活中我们要时时警惕那些花言巧语,满脸堆着笑容的小人。正所谓“无事献殷勤,非奸即诈”。对于“巧言令色”的行为,要学会应对自如,让自己始终保持一个清醒的状态。

第三节里仁为美择不处仁

【原文】

子曰:里仁为美①,择不处②仁,焉得知③?

【注释】

①里仁为美:里,住处,借作动词用。住在有仁者的地方才好。

②处:居住。

③知(zhì):同智。

【译文】

孔子说:“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

【延伸阅读】

孔子强调自身的修养,同时还重视环境对人道德修养的影响。孔子认为人的道德修养必然与所处的外界环境有关,明智的人重视居住的环境,重视对朋友的选择。古语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们应选择与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耳濡目染,学习他们仁德的品格;反之,就会影响自己养成仁的情操。

孔子和弟子周游列国时,有一天来到了黄河岸边,等待渡船。傍晚时分,就见成群结队的流民从对岸驶来的船上蜂拥而下,孔子心里一惊:晋国出事了!

子贡拦住难民一问,原来是晋国的执政大臣赵简子在中牟(今河南汤阴县)发动叛乱,杀死了窦鸣犊和舜华两位贤人。赵简子的叛军和平叛的军队,四处开战,使晋国陷入一片混乱,百姓们纷纷逃离家园。孔子本人一向主张“危邦不居,乱邦不入”,此时面对黄河,长叹道:“好壮丽的黄河啊!可惜我不能渡过了。”

第二天,孔子正准备原路返回,赵简子的使臣却赶来拜见孔子,请求孔子前往中牟,和赵简子一同治理晋国。孔子一直都是从政心切,希望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但苦于无门。这次有了这样一个机会,孔子不免有些动心,就想渡过黄河,到晋国发挥自己的才干。

这时站在身旁的子路出来说:“老师,你曾说过,绝不与乱臣贼子合作共事呀!”

孔子沉思良久,说:“是的,我是说过这样的话。可是,我还说过,坚硬的东西,再磨也磨不薄,真正洁白的东西,再染也染不黑。”

子路仍不死心,劝道:“滴水穿石,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只是个时间问题。我想,老师总不能糊涂到以身取不义的地步吧!”

孔子听了子路的话冷静地想了想,子路的劝告不是没有道理。于是,孔子打消了去晋国的念头,让子路立即套马到陈国去。

晋代文学家和哲学家傅玄在他的《太子少傅箴》中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影直。”简单的说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一个人生活在好的环境里,能受到好的影响;而生活在坏的环境里,常能受到不良的影响。和品德高尚的人在一起,才能对自己产生正向的积极的影响。

孟子小的时候,家住在一片坟地旁边,孟子就和小伙伴们玩一些哭丧、埋人之类的游戏。母亲认为这种环境不利于孟子的成长,就举家搬迁到一个集镇上住下,结果孟子又玩些做买卖的游戏。孟子的母亲还是不满意,又迁居到了一所学校旁边,孟子才受到了良好的影响,逐渐成为勤奋学习、彬彬有礼的人。

同类推荐
  • 心量越大,好事越多

    心量越大,好事越多

    宽广的心量除了跟与生俱来的气质有关系外,还需要靠后天的觉悟和修行来逐步拓宽。星云大师在本书中具体而微地刻划出人间万象与众生实相,深入浅出的探讨世间的问题与人生的哲理,从生活、工作、艺术等各个层面,分享了修身养性方面的智慧。以宽己之心容人,心量越大,福报越大。我们的心量有多大,就能够完成多大的事业;如果我们能够包容一家,就能够做一家之主;能够包容一市,就可以做一市之长;能够包容一国,就可以做一国之君;能泯除一切对待,包容整个法界,就可以随缘应现,逍遥自在,成为法界之王。
  • 柏拉图对话录

    柏拉图对话录

    本书分为人与人生、婚姻与家庭、爱与爱情、情感与心灵、知识与真理、道德与修养、政治与经济、法律与正义以及柏拉图年谱等内容。
  • 每天读一点哲学常识

    每天读一点哲学常识

    本书从哲学本体、哲学流派、哲学术语、哲学名家、哲学名著、经典命题、名家名言、哲人轶事八个方面普及与哲学有关的常识。《每天读一点哲学常识》将指导读者爬上思想阶梯,从异彩纷呈的哲人流派中体会博大精深的哲学内涵,力图给读者提供一部了解中西哲学的基础常识,使大家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畅游哲学的乐园。
  • 自主与和谐:莱布尼茨形而上学研究

    自主与和谐:莱布尼茨形而上学研究

    针对研究者对菜布尼茨形而上学体系的种种不同理解,本书试图以个体的整体关系问题为主线对它进行系统探讨。除引言和结语外,本书共分四章。第一章从广阔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的特殊经历的角度考察菜布尼茨研究形而上学问题的动机、出发点和目的,试图揭示菜布尼茨研究形而上学的思相实质和真实意图。第二章集中探讨菜而尼茨怎样使个体成为真正的实体并说明个体何以成为独立自方的实体。第三章着重阐述菜布尼茨怎样说明独立自主的个体之间的有序共存和协调变化的普遍和谐问题。第四章讨论菜布尼茨关于个人自由和社会正义的思想,第五章分析菜布尼茨的上帝论。第六章主要研究菜布尼茨的两大逻辑原则及其与他的两大形而上学原理的关系。
  • 劝勉录

    劝勉录

    本书以尖锐深刻的字眼批评希腊诸神和民众文化的堕落、无耻与淫乱,以清晰、雄辩的论证,呼吁和劝勉人们在最世俗的生活中保持一颗超然的心,响应更高、更神圣的道德标准,要心存智慧和希望,对自然要有所敬畏,不要沉迷于不正确的道德观念中。
热门推荐
  • 星宇灵仙

    星宇灵仙

    他...一个现实中平凡无奇的人类,因一次离奇的意外沉睡千年,来到了千年以后的世界。但...千年以后,人类的世界已经发生了不可思议的巨大变化。科学,文化,历史等等诸多现实不可想像的元素,给他带来了一次又次前所未有的强烈冲击。是继续以往的平凡继续堕落,还是逆流而上去证明自身的价值?在茫茫星海之中,充满了无尽的秘密,一次又一次的让他陷于无尽的迷茫之中。这里阐述的是一个全新的未来世界...全新的体系,全新的内容,可能和您看过的大部分同类书籍大相径庭。宏大的星际战场,曲折的感情经历,系统化的感官冲击,会随着主角的成长,一一为您呈现。在此慎重声明,本书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红酥吟

    红酥吟

    冷晨和玥曦成亲了一片恭贺声中,角落里却传来了不和谐的声音如果我在你之前认识玥曦,她现在就不会是你的新娘如果不是你欺骗她,她就不会嫁给你如果我能勇敢一点,事情就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冷晨笑眯眯道,如果事情重来一次怎么样……于是,事情真的重新来过只是,这次会随了谁的心?又会入了谁的愿?
  • 阴阳逆极之双面人

    阴阳逆极之双面人

    问世间,情为何物?非爱非恨;亦是友情。沈亦修,一个平凡的初中生。中等的成绩,清秀的面容,只不过莽莽众生之中平凡的一员。简宸,权政世家高贵的小少爷。身上的光环无数,却沉默寡言。如此两人,却紧紧的联系在一起,不可分割……
  • 明伦汇编官常典行人司部

    明伦汇编官常典行人司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六道通天录

    六道通天录

    科技,魔法,修真,不过是文明对法则的探索;炮舰,奥术,神通,无不是生命对命运的挑战……六界,六大族,六道,无尽虚空,孕育过怎样的世界?当科技与神秘交融,它们的结局又会指向何方……ps:欢迎加入书友群六道通天录Ⅰ,群号码:616755525
  • 换魂之不死轮回

    换魂之不死轮回

    永生真的是那么容易得到的么?自古以来追求长生不老这个狂潮一直都没停过,秦时有徐福为始皇下东海求长生不老药,而往后的朝代君王更甚妄想自己炼制长生不老仙丹妄图长统天下,却没有一个成功,反而是不少帝王因服食一些术士炼制出来所谓的“长生不老仙丹”而加速死亡的,世上一切皆有定律,想要长生不老是要付出巨大的代价的。
  • 胭脂泪,留人醉
  • 骑士之帝国依然

    骑士之帝国依然

    风云沉寂,大陆已经平静了太久,第三魔法纪的大帝国时代何处寻问?各个帝国的争锋即将开始,时代在召唤英雄,是存在还是毁灭?而路蒙克家族的荣耀又是谁将继承?拾手中之剑,问一问这星海!
  • 守阴人

    守阴人

    五十年前,一场活人祭祀,守阴族人的最后一任族长半夜出逃,那个神秘的小山村一夜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一个身负守护家族使命的少年,所要面临的,是怎样的一条无法选择的路?湖南鬼崽岭上,嗜血的鬼蚺,埋在地下的瓷罐子...且看三个少年掘地三尺,共赴凶途!
  • 种植小窍门(最实用的居家小书)

    种植小窍门(最实用的居家小书)

    我想要一方土地和一角阳台,在那里种上我喜欢的各种植物,看着它们绿色盎然,看着它们争奇斗艳。浇水、施肥、培土我都会亲力亲为,我希望它们可以健康的成长,开出美丽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可是它们有时也会生病,我会心疼的寻找它们生病的原因,为他们治疗。做这些让我很快乐,朋友们,你们也和我一起来种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