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437700000007

第7章 秩序与多元:西方法治结构中的民间法及其功能(3)

第四,基层国家机关和其他官方机构遵循的大量工作规程和规范性文件。这些机关或机构虽然是国家性质的主体,但是它们的规程和文件却不完全属于国家法律体系,而有相当部分是属于地方的、民间的。

第五,国家制定法适度介入的市场经济运行规则,如民商事法律介入市场经济秩序,其国家意志不是法的全部,甚至不是法的最基本部分。应该看到,作为市场经济基本法律规范的民商法不是全面规制市场运行的国家法,而是一种留有相当大的空间容纳意思自治并鼓励制度创新的机制,构成市场经济秩序的主体部分仍然是内生的民间法律秩序。

第六,全球性和区域性民间法律规则。当今世界全球化趋势增强,全球法治秩序不仅依赖国家之间的条约和协议等传统国际法,民间非政府组织、跨国商业机构等在促成全球或区域法治秩序中的作用日益增强,这些组织和机构形成的全球性或区域性法律规则对一国国内的法治产生重要影响。这是一种全新的全球化背景下的民间法。

原来,西方现代社会还有这么多种民间法,不过我还是不清楚他们是如何与国家法一起构成一个统一的法治结构的。

宪法是多元法律秩序的整合机制

下面就来讲讲我的看法。

首先我认为,宪政制度是现代法治处理民间法的核心机制。现代法治的实质是依宪而治,宪政是法治的核心,宪法作为根本大法,是其他法律合法性的最终来源,其他法律不能和宪法相抵触,违宪的法律无效。因此,宪法是现代法治秩序中法制统一的保证。

宪法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根据法律实证主义大师凯尔森的观点,宪法是最终的基础规范,一国所有的法律规则都是从这一基础规范获得法律效力的,该国所有法律中,基础法律规范效力最高,其他法律依次形成一个金字塔式的规范效力体系。淤正是因这一规范的法律体系的存在,一国法制才能宪得到统一,法治方成为可能。凯尔森的规范等级体系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是,宪法保证的国家法律为主导的法制统一是现代法治的必要条件。但是凯尔森又认为,作为规范等级体系的基础规范并非出自国家的立法,而只是一个“假设”,是一个纯粹形式化、价值中立、可以容纳任何内容的框架淤。所以,宪法是一个可以包含多元法律秩序的制度机制。如我国宪法中容纳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制度,以及规定的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基本权利等等方面非常丰富的内容,其中,不乏许多民间的或自治的制度。

有人认为,宪法本身的根基就在民间,是这样的吗?

宪法不仅是保障法治统一的根本大法,而且是一种最广泛的、最基本的社会契约,是人们互动合作的最根本的机制。人们为了自身的安全、自由和幸福订立宪法,宪法自身的根基就是先于宪法而存在的契约规则。不能割断这种契约规则同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它在一定意义上是民间法律规则或长期社会生活中形成的最重要和最基本的习惯。可见,在一个成熟的法治社会里,宪法虽然是国家根本大法,但其根基却在民间,在市民社会。

甚至可以说,作为现代法治核心机制的宪法自身就是一种民间法或民间习惯运作的结果。

我记得我国民法学界有一种观点,认为民法正确的名称应该是“市民法”,民法不仅仅是商品经济的基础法律规范,而且是具有宪法意义的根本法,甚至主张民法是一国宪政、法治之基础。

我们暂不考虑这种观点是否完全成立,但是真正的宪法规范来源于市民社会和市民法中人人平等、契约自由、权利神圣这些基本规则却是事实。当今分析实证主义法学的代表哈特认为,宪法是一种最终的承认规则,这种最终的承认规则不是由谁来制定的,更不是国家制定的,它是一个事实,是人们,特别是官员的实践,是一种“Convention”(可以翻译成“习惯”或“契约”)。淤我们看到,英国的宪法确实是一种长期的习惯,是官员和民众的法律实践。这种宪政实践是一种以民间法为根基的实践。一个社会,无论民众和官员,都把宪法看做是必须信守的根本契约,是现代法治的根本保证。

强调这一观点,在具有“唯意志论”传统的中国,尤其有着现实意义。由于近代中国经历了太多的激荡和剧变,宪法常常是同“革命”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忽视宪法的民间性是不足为奇的,然而人们的认识需要补课,需要深化,需要开拓视野,需要掌握更多的全面性思维。

是的,宪法是限制国家权力的“控权法”,宪法限制国家权力,必然包括限制国家的立法权。宪法在国家和社会之间划出界限,一方面防止国家权力对民间社会和个人权利的侵犯;另一方面,为民间社会进行制度创新留下足够的空间,为民间法分配或安排了地盘。宪法是制定规则的规则,这不能仅仅理解为是国家法的母法,而且应该理解为是保障民间法生成和发挥作用的机制。

现代宪法的违宪审查制度就是限制国家立法的核心机制,宪法直接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更是促进市民社会发育、实现公民自治的重要制度。

现在有人认为,西方的宪法根本上说是一种程序法,这种程序法可能或能够更好地完成各种秩序的相互交涉。

很有道理,宪法是多元文化和秩序之间交涉的程序,宪法规范的关键成分是程序规范。现代法治社会是一个文化多元、价值多元和秩序多元的社会,国家与民间、精英与大众、主流社群与少数族群、都市与乡村、传统与现代、中心与边缘、中央与地方、市民与乡民,现代宪法所设计的民主程序(审议、商谈、交涉、诉愿、审判)

就是整合这些多元文化和秩序的核心机制。当然,良好的、健康的、积极的民间法律秩序也必然通过这种宪政程序进入现代法治结构之中。

总之,在建立现代法治秩序过程中,宪法以市民社会的自发自动推进的秩序为根基,通过现代宪政民主程序,整合了一个文化和秩序多元的社会,既保证了以国家法为主导的法制统一,又合理分配了国家法和民间法发挥作用的适度空间,形成国家法和民间法分立制衡的合理法治结构。

西方除了实现多元法治秩序整合的根本法——宪法,还有其他的机制吗?

司法和专门法律家在多元法治秩序整合中的作用.司法制度是维护民间法在现代法治结构中应有地位,发挥民间法积极功能的重要渠道。

司法机构不仅以国家法为司法裁判法律的渊源,现代司法理论普遍认为,法理和习惯同样是司法裁判的渊源。很多国家的民法及其民法理论都主张:有法律依据法律,没有法律依据法理和习惯。英国法治传统的形成典型地表现了这一点。英国的法治结构的形成是盎格鲁·萨克逊传统秩序与诺曼统治者碰撞与妥协的结果,而其中介就是实行令状制度、陪审制度和遵循先例的皇家法庭和巡回审判这种全国性的司法系统的运作。由这种中央司法系统发展出的通行全国的普通法,既容纳了盎格鲁·萨克逊习俗和民间传统,又维护了法律的统一。

另外,除了国家的正式司法制度之外,现代西方法治发达国家大力推广从中国引进的“调解制度”等多种纠纷解决方式。这些纠纷解决方式多是在国家制度和秩序之外,利用民间的纠纷解决机制和民间规则来处理各种社会利益冲突,它不仅用在私法领域,而且也在公法领域,与国家法一道成为维护法治秩序和谐稳定的重要机制。

看来我过去对西方法治结构的看法太简单了,原来西方法治还是这么一个复杂的系统。

是的,西方法治的这种样态,其实和西方的法学和法律专门家的活动有关。专门法律家的活动是整合国家法与民间法等在内的多元法律秩序,建构现代法治不可或缺的因素。

请进一步讲讲。

民间法成为法治的基础,专门的法律家阶层不是无所作为的,他们的突出贡献表现在对于民间法的筛选、整理和阐释,这是富有意义的工作。主张法律是民族精神的德国历史法学派的萨维尼认为,法律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民族的习惯法阶段,这时法律的原则存在于民族的精神之中; 第二阶段为法学家的学术法阶段,这个阶段的法律加入了法学家的技术要素,这是一个民族法律的最高峰; 第三阶段为立法阶段。可见萨维尼虽然认为一个民族的法律深深地扎根在本民族的传统习惯之中,但是只有法学家才能使其达到应有的高峰。

伯尔曼教授说:“近代西方法律制度在11世纪晚期和12世纪的出现是与欧洲最早的一批大学的出现密切相关的。在那里,西欧第一次将法律作为一种独特的和系统化的知识体亦即一门科学来教授,其中零散的司法判决、规则以及制定法都被予以客观的研究,并且依据一般原理和真理而加以解释,整个法律制度均是以这些原理和真理为基础的。”淤不仅法学家,其他法律专门人才,如法官、律师们的专业的法律实践和精制法律技术是法治容纳民间法不可或缺的因素,市民社会孕育出了自己的法律职业阶层,他们使法律得以系统化、科学化,并从社会习惯和宗教礼仪中脱离出来,开辟了现代法治的新纪元。

同类推荐
  • 刑法

    刑法

    袁继红、楼伯坤主编的《刑法(第三版)》是法学专业的一门核心教材,包括刑法总论和刑法分论两门课程,本教材在编写的总体思路上采用新颖的编写体例,在核心理论的基础上,充分体现理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将法律的程序性规范与司法解释中的具体规定融会贯通,通过典型生动的真实案例分析训练学生的刑事法学的实务应用能力。
  • 宋朝法律史论

    宋朝法律史论

    《宋朝法律史论》收录了篇关于宋朝法律史的论文,其中包括:“论宋朝法律文化特征”、“论宋代的讼学”、“宋代立法简论”等。
  • 治安管理处罚法教程

    治安管理处罚法教程

    为适应法律职业教育的需要,培养学生处理法律实务的工作能力,宁夏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组织本校承担专业课程教学的骨干教师编写了系列教材。
  •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

    为加强法制宣传,迅速普及法律知识,服务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多年来,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每年定期审议通过、修订的法律,全品种、大规模的出版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版的系列法律单行本。该套法律单行本经过最高立法机关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权威审定,法条内容准确无误,文本格式规范合理,多年来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与好评。
  • 民法物权

    民法物权

    本书介绍了物权法总论、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民法特别法中的物权制度等内容。书中内容新颖,体现了理论性、科学性、实践性与生动性的统一;既适合高等院校法学专业的学生作教材,也适合法官、律师等司法界人士使用,对于渴望了解物权法的广大群众亦是一本理想的法学读物。
热门推荐
  • 邪文录之第二天堂

    邪文录之第二天堂

    魂魄乃人的精神灵气,长人认为人死之后魂散归于天为之阳,魄散归于地为之阴,若肉体消亡魂魄不散经由因果,所呈之物为逆反阴阳,违反法则之邪物,对于这样的邪物,阳间不允,阴间不收,由之所产生的影响在民间统称为灵异事件,而负责解决这样的灵异事件,处理事件中心邪灵之物的人,被称作天堂引渡人。而这些人所在的地方叫做第二天堂。
  • 息壤

    息壤

    万物有灵。不仅人有灵魂,日月山河、树木花鸟等无不具有灵魂。先民摄取天地万物之灵于自身,以此获得超脱的力量。少年遭受暗害,先天灵种被夺,却大难不死,获得息壤空间。息壤空间以一方息壤之土,无物不可种,无物不可养,于是每日朱果入口,火树银花养万千龙蝠......
  • 天璇神女

    天璇神女

    上一世,她是惊才绝艳,傲视无双的天璇大陆第一女皇,却因情伤而死。这一世,她是天生废柴,父母双亡的小小孤女,且看她如何一手事业,一手男神,与人斗,与天斗,登上大陆巅峰!三世梦魂归,九重云鹤回。白衣沧海逝,剑指天下归。
  • 纨绔守则

    纨绔守则

    我刘羽既然穿越成了纨绔,作为一个有原则的优秀青年,就要将纨绔进行到底,严格遵守纨绔行为守则,力争做一名异界十佳纨绔!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公子照相吗

    公子照相吗

    一封不明快递,如同一张单程车票,不知带着少女驶向何方。一张美人照片,如同一件护身符,不知何时与少女擦肩而过。一台老旧相机,如同一坛陈年老酒,不知少女饮下会是何种滋味。一个傲娇少年,如同一盏明灯,不知怎样照亮少女的前程。
  • 学生上课学习的方法

    学生上课学习的方法

    学生怎样学习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一直是众多教师和家长非常关注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不同的人能提出上千种不同的方法,但最根本的一条,则是大家都认可的,那就是运用良好的学习方法,这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学习途径。学习方法是指通过许许多多人的学习实践,总结出来的快速掌握知识的方法。因其以学习掌握知识的效率有关,所以受到大家的特别重视。学习方法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定,它因个人条件的不同,选取的方法也有一定的差别。
  • 我家是垃圾堆

    我家是垃圾堆

    他叫林总,林林总总的林总,不是林总经理的林总。他有一天发现他自己的家变成了外星人的垃圾堆。一堆莫名的黑暗高科技来袭.....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垃圾越多,实力越强!靠着这些垃圾,他成为了宇宙首富,成为了宇宙最强...在这个不靠谱的宇宙中,垃圾堆成为了唯一的宝藏山。“来,宇宙主宰,请你解释一下为啥往我家倒垃圾!”林总手中握着长剑,指着宇宙的主宰说....
  • 神奇宝贝之小红

    神奇宝贝之小红

    一个人被穿越神看重而穿越到了神奇宝贝的世界,迎接小红的是光明还是黑暗
  • 剩下的雨季

    剩下的雨季

    也许命运总是会帮忙打点好一切。凭什么,你就可以住在我的心里。会在机场帮我的人不止你一个,可以让我叫大哥的自然也不仅仅有你。可你好自私的,为什么?为什么总要在我的心里抢个位置呢?当初整颗心都是你的时候,你不是不要嘛?不会了,现在不会了。我已经强大到,可以没有你了??????所以,现在,请你不要再来挤进我的生命。你我已是陌路人。不要再来阻挡我,不然,即使是你,我也毫不留情。爱这种东西,已经离我很远了呢。我是个好演员,明明知道结局,却还是尽职的演完。但我们早已不是以前的我们了,我也没有这么好的演技了。所以,请你离开。不要和我说爱,我已经与它错过了????错过了就是错过了????回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