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他受不了我啰啰嗦嗦的一番说词,还没等我说完,他便大力赞成道:“你说得太对了,我明天上朝就颁道圣旨,让官员们出资建这所育婴堂。”
我欣慰地笑了。“谢皇上恩典。”皇太极不语。
我想起了什么,站起身:“玉儿失陪一下。”
在皇太极充满好奇与疑虑的目光下,我带着雨晴回房,掏出了前两日在银库里取出的两百两银子,递给皇太极,“皇上,这儿有两百两银子,是我和苏茉儿的一点心意,送给老人和孩子。”
皇太极用眼神示意近身侍卫萨什库接过银两,道:“好,兰儿也捐了一百两银子。”他的眼里充满了笑意,可以看出他对这位心善人和的兰儿是越来越喜欢了。
收下银子后,他站起了身子:“那么,我不阻碍你吃饭了,我要去清宁宫看看你的姑姑。”
“恭送皇上。”
又过了几天清净日子后,一天下午皇太极再次驾临永福宫,而且他今天的脸色似乎不似上一次来时那般愉悦。我按捺着忐忑的心情朝他福了一福道:“皇上下朝了?”
他神色凝重地坐下,发出一个带着怒气的字:“哼。”
我关怀地道:“怎么了?皇上可是遇到了什么不顺心的事儿?”
皇太极愤然道:“前两日在朝堂上朕颁布了这道圣旨,修建育婴堂。就连吴克善在科尔沁听说后也都命人贡上一百两银子,禄米九十石,朝廷竟无人愿意解囊。你说他们的圣贤书都读哪去了?平常说得那么大仁大义,如今到真正要出手相助时,却一毛不拔。什么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都不懂吗?气死朕了。你说,朝堂上一个个顶天立地的大老爷们,心胸仁德,竟然都比不上女流之辈。大清国还有什么前途可言?”
我温言劝道,道:“皇上别着急,慈善事业总要让他们心甘情愿,强迫不来的。”
皇太极越来越气愤:“如何心甘情愿?他们如此冷漠,好像不是自己的爹娘、孩子就用不着照顾、用不着关爱。他们也不想想,若流落街头、衣食不保的是他们的爹娘、孩子,又或者是他们自己呢?”
在听到他说这番话后,我在心中对他的种种埋怨、不满在这一刻烟消云散了。不管他待我如何,他终究是一心为民的好皇帝。
我欣慰地道:“皇上爱民如子,实在是大清朝的福气。百姓的福祉,还是要靠朝廷来照顾的。咱们得实行一些措施,鼓励官员们主动资助。”
皇太极仿佛看到希望的曙光那般,挑眉看我道:“你可又有良策?”
我提议:“给大力捐款的官员们一些甜头。”
皇太极认真地看着我:“什么样的甜头?”
我思量了片刻,道:“把慈善政绩作为他们考评的一部分。当他们资助钱财达到一定数目时,给予他们奖赏。根据他们的能力而采取不同的奖赏形式,或加官进爵,或封荫子孙,或赏赐美誉等。”
“好主意,玉儿,谢谢你,你真不愧是大清的福星。”皇太极高兴得夺门而去。
皇太极按着我的法子呼吁朝臣捐款成功了,大臣们纷纷解囊。朝廷还请了最顶尖的工匠,育婴堂已经开始施工了。
两个月后,在关雎宫海兰珠欢天喜地地告诉我,育婴堂已经建成了。我顺便问了她,皇上此刻在哪儿,她说在书房。
当雨晴得知我要去向皇太极申请出宫令牌下民间看看古代的育婴堂是什么样的后,不可思议地道:“你以为是《还珠格格》啊,说出宫就出宫。你别被琼瑶阿姨骗了,古代的妃嫔是不能随意出宫的。”
我恨铁不成钢地白了她一眼,道:“你怎么一点实现愿望的勇气都没有呢?仗还没打就先泄了自己的气,不试试怎么知道行不行?”
雨晴哑口无言,被我一同抓去皇太极的书房。在路上,我一直思考着如何才能说得大义昭然,让他不得不答应。
越想越来劲,脚步不由得加速前进。到了书房门口,皇太极正专心致志地看书,我却怯懦了。毕竟,雨晴说得很对,古代确实没有妃嫔出宫的先例。
但既然已经来了,我只得硬着头皮进去。